株洲旅游格局定位相关因素分析_第1页
株洲旅游格局定位相关因素分析_第2页
株洲旅游格局定位相关因素分析_第3页
株洲旅游格局定位相关因素分析_第4页
株洲旅游格局定位相关因素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株洲旅游格局定位相关因素分析一、区位条件分析株洲位于北纬26°03’05”~28°01’07”,东经112°57’30”~114°07’15”间,处亚热带地区,全年气候清楚,风景秀丽,环境整洁。株洲地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腹地湖南省东部、湘江下游,是湖南省副中心城市;省内第二大城市;城市综合实力第二强市;中部地区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株洲市域的总面积为11262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为385.56万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其中市区的总面积为853.4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为105.54万〔为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株洲市区建成区面积到达107.5平方千米,位居全省第2位。株洲位于湖南省东部,是湖南经济最兴旺的长、株、潭“金三角”的重要节点。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同处湘江下游,呈“品”字形分布。长沙到株洲和湘潭的距离都是50公里,目前已经由省级公路、高速公路、城际快速干道和高速铁路连接,形成了一个30分钟的生活圈。株洲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交通枢纽,南靠广东,北依长江,东眺上海、江浙,西连巴蜀、云贵,有联系华东、华南、西南的经济纽带城市之誉。株洲铁路交通优势明显,京广、浙赣、湘黔三大铁路主干线在此交汇,贯穿中国内地的东西南北,因此株洲与北方铁路枢纽城市郑州并称“北郑南株”;株洲也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的核心枢纽,京广高速铁路在株洲天元区设株洲火车西站,沪昆高速铁路在株洲醴陵境内设醴陵北站〔引入湖南的第一站〕;城际铁路也将兴旺,在湖南“3+5”城市群城际铁路中,株洲也成为其枢纽。规划中,株洲北通长沙、岳阳,西至湘潭、娄底,东往醴陵,南达衡阳,四个方向都衔接着重要城市。其中长、株、潭城际铁路将于2014年建成营运。株洲公路四通八达,形成了中国南方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106国道、320国道、211省道、京港澳高速公路〔G4〕、长株高速公路〔S21〕、沪昆高速公路〔G60〕、泉南高速公路〔G72〕、衡炎高速及规划中的京港澳高速复线、沪昆高速复线和连接闽南、赣南、湘南的“三南”公路都在境内穿过,全长41.629公里的长株高速公路使得株洲和省会长沙距离更近。株洲水运也很方便,株洲港为湖南省八大港之一,绕城而过的长江第二大支流湘江四季通航,普通船只沿湘江可上溯衡阳、广西,下通洞庭湖、长江,千吨级船舶能顺湘江、经长江、通上海并达世界各地。株洲距黄花国际机场仅37公里,经长株高速公路25分钟可以到达。方案建设的株洲通用机场已选址芦淞区五里墩乡境内。从经济开展来看,如今位于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将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而株洲是处在其中的一个重要节点。株洲地处我国南方“十字路口”的枢纽位置,沿海向内地的过渡地带,位于“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结合部,是支撑沿海、沿江开放地区的前方基地和促进内地开发的先导城市,是我国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桥梁和纽带。株洲是国家政策优先实现地。株洲市享有“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部崛起战略、振兴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家级高新区、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和综合性国家高技术基地等多个国家级政策。2010年,株洲的GDP总量达1274.8亿元,较2009年增长15.3%,增速较快,人均GDP超过5500美元。综合实力保持中部非省会城市第一。因此株洲区位优势十清楚显。经济的开展和繁荣提高人们的旅游消费能力和欲望,促进旅游业的开展;方便、快捷、高速的区位交通有利于旅游客源的进入。但同时我们通过现状调查,分析现有资料,结合城市规划和旅游开展的战略需要,配合旅游景区开展,看到在对外交通上,株洲形成便捷、快速的交通网,随着开展株洲的交通还会更方便,这就强化了旅游产业的综合功能。但这种便利也是相对的,它的好处使旅游产业的综合功能得以更大程度的开展,但是也会导致一些功能无法实现拉动,使本来深刻体验休闲的游客可能成为匆匆观光的游客,因此我们要钟对不同的旅游产品来规划建设好交通;在区域内交通上,还是不够完善和畅通,要加强景区、景点间的有机联系,合理布局,根据客流的科学分析,有方案、有步骤地建设便利、畅通、多样的交通网络。二、旅游资源分析〔一〕株洲旅游资源情况株洲是人杰地灵,各种旅游资源种类比拟齐全的地方。根据国标《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本课题组对株洲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类,株洲市的旅游资源共有8主类、31亚类、54个根本类型、211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地文景观类22处占10.4%,水域风光类19处占9.0%,生物景观类30处占14.2%,天象与气候类5处占2.4%,遗址、遗物类7处占3.3%,建筑与设施类105处占49.8%,旅游商品类21处占10.0%,人文活动类2处占0.9%。表3-1株洲旅游资源单体统计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单体名称根本类型数量位置地文景观造型山体与石体造型山狮子岩1炎陵县象形石神龟逸事7株洲县线锁双龙株洲县天上人间株洲县月亮山株洲县仙人石茶陵县老君岩茶陵县龙脑石炎陵县蚀余景观丹霞茶陵县丹霞地貌1茶陵县岛礁小型岛屿空洲岛2株洲县状元洲醴陵市洞穴地下石洞潞水溶洞9茶陵县公彦龙溶洞茶陵县大岩溶洞群茶陵县白龙洞群攸县桃源洞炎陵县三狮洞醴陵市石燕洞醴陵市云阳山麓溶洞群茶陵县燕子岩攸县穿洞与天生桥灵岩山石梁桥2茶陵县攸县天生桥攸县水域风光河段山间谷地龙潭天河2炎陵县桃源谷攸县湖泊与池沼湖泊酒埠江水库4攸县大京水库株洲县云峰湖云龙新区官庄水库醴陵市潭池龙潭鱼跃1炎陵县瀑布瀑布珠帘瀑布9炎陵县东坑瀑布炎陵县龙碴瀑布炎陵县蛇形瀑布炎陵县飞茬瀑布炎陵县九叠泉瀑布攸县滴玉石瀑布攸县河水冲瀑布攸县龙上瀑布攸县泉单泉攸县温泉3攸县七眼泉茶陵县济公挑井株洲县生物景观树木树〔森〕林凤凰山森林11株洲县银杉群落炎陵县大院冷杉群落炎陵县南方铁杉群落炎陵县福建铁杉群落炎陵县华榛群落炎陵县南方红豆杉群落大京风景区森林株洲县云阳森林公园森林茶陵县朱亭森林公园森林株洲县攸县凤阳柳攸县独树龙母生双子〔树抱石〕4炎陵县千年古樟攸县空樟洞明炎陵县虬张灵木炎陵县花卉地亚类花卉群落味草凝芳3炎陵县芳州春锦炎陵县云田花葡云龙新区草原与草地草甸芳草鹿原1炎陵县动物栖息地水生动物栖息地大京风景区水生动物栖息地1株洲县哺乳动物栖息地凤凰山哺乳动物栖息地4株洲县芳草鹿原炎陵县大京风景区哺乳动物栖息地株洲县朱亭森林公园哺乳动物栖息地株洲县鸟类栖息地凤凰山鸟类栖息地3株洲县大京风景区鸟类栖息地株洲县朱亭森林公园鸟类栖息地株洲县爬行动物栖息地凤凰山爬行动物栖息地3株洲县大京风景区爬行动物栖息地株洲县朱亭森林公园爬行动物栖息地株洲县自然现象天气与气候雾凇凤凰山雾淞区1株洲县自然现象与自然事特殊自然现象珠帘瀑布高负氧离子区4炎陵县云秋雨霁炎陵县晓阁烟岚炎陵县禽鹿和鸣炎陵县遗址遗物史前人类活动遗址文化层大溪文化遗址、龙山文化遗址1株洲县生产地遗址窑址楠竹山古陶窑遗址群1醴陵市工艺作坊地云阳森林公园炎帝神农氏活动遗址2茶陵县神农谷炎帝神农氏活动遗址炎陵县科学教育文化遗址书院学堂遗址渌江书院3醴陵市洣泉书院炎陵县龙潭书院株洲县建筑与设施宗教与礼制活动场所寺院空灵岸23株洲县宝宁寺攸县湘山寺炎陵县灵龟寺攸县阳升观攸县云岩寺醴陵市靖兴寺醴陵市平山寺醴陵市宋名臣祠醴陵市先农坛醴陵市扬道庵醴陵市伏波庙株洲县先贤言子祠株洲市区云阳仙茶陵县广目天山寺醴陵市资福寺株洲市区护国寺醴陵市东富寺醴陵市金轮古寺株洲县屏山寺醴陵市云阳森林公园寺院群茶陵县异树飞香炎陵县南浦铁犀茶陵县祭祀地李公殿2攸县李畋殿醴陵市艺术与附属景观建筑佛塔文明上塔5攸县文明中塔攸县文明下塔攸县普同塔攸县旷长髭的墓塔群攸县塔形建筑物林海塔影6株洲县笔支塔茶陵县舟流塔茶陵县凌云塔攸县起元塔醴陵市财源塔醴陵市楼阁临风阁4株洲县神农阁株洲市区醴陵市梯云阁文昌阁株洲市区石窟灵岩山石窟1茶陵县摩崖字画光泉石刻3茶陵县灵岩摩崖石刻茶陵县张良试剑茶陵县牌坊龙家祠石牌坊1茶陵县戏台仙瘐岭风景区大戏台1株洲市区碑碣林左权将军纪念碑3醴陵市革命英雄纪念碑炎陵县三学士碑茶陵县地方标志性建筑神龙〔炎帝〕广场1株洲市归葬地亚类陵寝陵园炎帝陵寝5炎陵县炎陵县烈士公园炎陵县流芳园株洲市区攸县烈士公园攸县醴陵市烈士公园醴陵市归葬地墓石洲烈士墓7炎陵县红拂墓醴陵市老莱子墓株洲市区抗日阵亡将士墓株洲市区罗哲烈士墓株洲县宁太一墓醴陵市铁头太子墓炎陵县交通设施桥明月大桥5攸县渌江石桥醴陵市石峰大桥株洲市区株洲湘江大桥株洲市区京水桥株洲县水工设施水利枢纽株洲航电枢纽1株洲县传统乡土建筑特色聚落南宋古城1茶陵县科学教育文化艺术场所展览馆省陶瓷陈列馆1醴陵市纪念性建筑和纪念地李立三同志故居8醴陵市万寿宫炎陵县东富寺醴陵市叶家祠炎陵县周南小学炎陵县接龙桥炎陵县茶陵县工农兵政府遗址茶陵县列宁小学旧址炎陵县厂矿工厂株洲电力机车工厂7株洲市区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市区株洲硬质合金厂株洲市区株洲车辆厂株洲市区株洲冶炼厂株洲市区株洲化工集团株洲市区唐人神集团株洲市区花卉园花田苗圃1株洲市区建筑与设施游憩场所主题公园攸州公园10攸县石峰公园株洲市区市文化园株洲市区神农公园株洲市区仙山公园醴陵市芋园醴陵市先农坛博物馆醴陵市灵龟峰公园攸县湘山公园炎陵县伏波岭公园株洲县体育健身运动场所度假村湘江风光带1株洲市区漂流洣水漂流河段2炎陵县七里河漂流河段攸县购物场所市场芦淞服装大市场6株洲市区中南摩托车大市场株洲市区中南蔬菜农副产品批发大市场株洲市区协丰绸布店株洲市区云田花木市场株洲市区皇图岭集贸市场攸县旅游商品地方旅游商品名优百货醴陵市陶瓷市场10醴陵市醴陵市烟花、鞭炮市场醴陵市茶油株洲市清水笋炎陵县红薇菜炎陵县神农剑茶炎陵县高山雪晶梨炎陵县竹木地板炎陵县“八宝”贡茶茶陵县“三宝”牌大蒜、生姜、白芷茶陵县菜系肴馔醴陵市系列特色菜1醴陵市海味山珍朱亭鱼籽10株洲县酒埠江水库银鱼攸县漕泊米酒攸县炎陵县山货系列炎陵县贺家桥大红玻璃辣椒醴陵市黄沙庄堡芋头醴陵市神福港白藕醴陵市王十万桔黄朝天椒株洲县长冲鹿茸酒株洲县漕泊腊肉攸县人文现象民间习俗特色饮食风俗农家乐1攸县民族节日盘龙节1茶陵县总计211整个株洲市表3-2株州市旅游资源类型大类主类亚类根本类型单体自然旅游资源地文景观类4622水域风光类4519生物景观类4830天象与气候类225人文旅游资源遗址遗迹类347建筑与设施类1224105旅游商品类1321人文活动类122合计83154211以上资料来源于《株洲旅游开展总体规划》株洲市既有山水风光,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1、自然山水风光本区域有以炎陵县的神龙谷景区〔原名为桃源洞〕、攸县的酒埠江风景区、茶陵的云阳山风景区、株洲县大京风景区、荷塘仙庾风景区、湘江风光带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观光与休闲资源。2、人文古迹和景观并以炎帝陵、云阳仙、神农城、空灵岸、神农城、方特欢乐世界为代表人文旅游资源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炎帝陵祭祀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炎帝陵成为湖南省重点推介的三大国际旅游品牌之一(以张家界为代表的绿色旅游品牌,以韶山为代表的红色旅游品牌,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还有丰富的古遗址,如可以见证株洲亿万年的沧海桑田的恐龙化石遗址;可以见证株洲至少六千多年的人类活动史漂沙井磨山文化遗址、茶陵枣市独岭坳文化遗址、炎陵龙渣瑶族寨址等;可以见证株洲两千多年的城市开展史的五代马王故城遗址、北宋金州故城遗址、三国建宁古城遗址、南宋茶陵城旧址、醴陵古城遗址等;可以见证株洲古代手工业开展和繁荣的醴陵南桥鞭炮作坊遗址、楠竹山窑址、窑下湾砖窑址、沩山窑大遗址等。3、红色旅游资源本区域红色旅游资源相对丰富,既有茶陵工农兵政府旧址纪念馆,全国第一家红军标语博物馆—炎陵红军标语博物馆,又是李立三、左权、谭震林、耿飚、杨得志、宋时轮等近、现代的革命先驱和军事将领的诞生地,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其中株洲—醴陵—茶陵—炎陵成为30条国家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中第8条,株洲—醴陵—攸县—茶陵—炎陵成为湖南5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的第3条。4、近现代工业遗产株洲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八大工业基地之一,国家许多重要的工业工程安排在此。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地对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等100多个“全国第一”都诞生在株洲,株洲工业的开展历史,可以说就是新中国工业开展的一个缩影。株洲南方公司、株洲电力机车公司、株洲车辆厂、等一大批大型企业,唐人神集团等一大批大型企业,有着相当丰富的历史遗存。如南方公司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的仿苏建筑群,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建于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一些车间和办公楼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价值。还有一些工业设备、工具,无不表达着中国现当代工业开展的光荣。5、非物质文化遗产株洲的非物质遗产也大放异彩,音乐如醴陵的思情鬼歌、茶陵炎陵攸县的苏区歌谣、炎陵的客家山歌;舞蹈如醴陵的星子灯、攸县大同桥火龙灯;手工技艺如株洲县南阳桥乡刘双喜漆画、邹桂文木雕、堂市乡谭建强制鼓、株洲县剪纸、醴陵鞭炮制作工艺、醴陵大蒜加工工艺、茶陵攸县的腐乳加工工艺、茶陵冬酒酿造瓜皮帽工艺、茶陵蓝印花印染工艺、“补锅”手工技艺、攸县皇图岭豆腐制作;民俗如茶陵云阳山南岳宫庙会、攸县阳升关庙会;民间曲艺如醴陵的《春锣》和《赞土地》;戏剧如株洲县攸县的皮影戏;民间文学如炎陵茶陵的炎帝传说等。全市目前已有国家4A旅游景区2家,国家3A旅游景区3家,国家2A旅游景区1家,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家,国家森林公园2家,国家生态保护区1家,国家地质公园1家,国家水利风景区1家,国家风景名胜区1家,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4家。〔二〕旅游资源分析旅游资源是旅游目的地吸引旅游者最重要的因素,也是确保旅游规划开发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在旅游资源调查的根底上,对株洲市旅游资源的规模、质量、等级、开发前景和开发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和综合评价,将为株洲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旅游资源评价直接影响到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旅游地的前景,因此客观而科学地分析评价旅游资源是株洲市旅游规划开发的重要环节。1、旅游资源丰度空间差异明显且文化厚重自然薄弱从株洲市所辖的五个县市旅游资源单体赋存来看,以炎陵县的旅游资源数量最为丰富,茶陵县最为贫乏,而株洲市区、株洲县、醴陵市与攸县那么相差无几,四县市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占株洲市所有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15%左右。由此可见,株洲市旅游资源丰度空间差异明显,南部炎陵县最为丰富,北部四县市次之,茶陵县最少。株洲市自然旅游资源分布以炎陵县最为丰富,共有自然旅游资源单体27个,占区域内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35.52%,株洲市区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少,仅占区域内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2.63%,总体上呈现南多北少特点。株洲市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几乎是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数量的两倍,人文旅游资源更为丰富。从区域内部六个县市来看,醴陵县的人文旅游资源最为丰富,共有人文旅游资源单体33个,占区域内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24.44%,株洲县人文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最少,仅占区域内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10.37%。人文旅游资源分布总体上是北部多,南部少。旅游商品类是区域内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居第二主类的人文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市区、炎陵县和醴陵市。株洲拥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形成了以炎帝文化为中心的“寻根谒祖祈福”品牌。株洲自然资源禀赋也是不错的,但在市场上形成有影响力和品牌的产品并不多。2、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兼备,资源组合良好株洲市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相互交融,形成了比拟协调的资源组合,自然旅游资源主要位于北部山地丘陵地区,南部地区那么人文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全市的旅游资源单体以人文旅游资源为主,占全市总数的六成多。人文旅游资源以宗教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主,炎帝陵现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谒祖祈福的圣地,闻名于全国及国际华人圈,同时也是历朝历代朝拜之地。醴陵的渌江书院,始建于宋淳熙二年〔1175〕,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正式命名渌江书院,是州市中办学最长、影响最广的书院。李立三、程潜、陈明仁、左权等都曾在这里求学,1986年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醴陵的渌江书院与茶陵的洣江书院那么共同代表儒教文化,与炎帝陵共同形成区域宗教文化的底蕴。茶陵的宋代城墙以及第一个红色政权——工农兵政府旧址等等点缀其间,共同显示株州市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区域内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南部地区,其中炎陵占全市1/3强,炎陵的神龙谷景区以及攸县的酒埠江景区为全市自然旅游资源的精华,原始古朴的山水风光具备良好的开发潜力。3、宗教旅游资源突出全市由宗教旅游资源23处,其中尤其是炎帝陵不仅在湖南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而且在全国也具有良好的开发优势。炎帝神农氏,是我国上古时代杰出的部落首领,生于宝鸡天台山的蒙峪沟,长于姜水,是农业之神,医药之圣,因以火德王,故名炎帝。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葬于炎陵县炎帝陵。作为全球华人始祖之一,炎陵县炎帝陵具有较高知名度,开发潜力巨大。在全国来看,陕西轩辕黄帝陵是炎帝陵主要的竞争对手和合作伙伴。前者自唐代宗大历五年建庙祀典以来,这里一直是历代王朝举行国家大祭的场所,清明节公祭已是中华民族传统祭祀大典。1961年黄帝陵被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中华第一陵”之誉。与轩辕黄帝陵相比拟,目前炎帝陵在祭祀规格上略微逊色,但是,炎帝陵区位优势明显,接近国内旅游客源市场主要产生地——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依托强大客源市场和炎黄同为全球华人始祖优势,开发以寻根祭祖祈福为主题的旅游产品易于形成“北黄帝陵——南炎帝陵”的株洲市品牌优势。4、多数旅游资源品质一般,具有后发优势株洲市旅游资源单体中,缺乏高品质旅游资源,普通级的旅游资源占绝大多数。虽然以宗教及山水风光类旅游资源见长,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还是相形见绌。如果不考虑区位因素,不考虑周边客源市场的支撑作用,不考虑株洲旅游开展的整体大环境与形势来衡量株洲市旅游资源,其级别是比拟一般的,具有跨地区、远程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数量相对较少。但是同样的资源由于所处的区位、客源腹地以及旅游开发环境等关键要素的差异,其开发的价值有较大不同。株洲市位于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经济最兴旺的地区,旅游消费能力强,有较大旅游市场需求。同时,距离珠江三角洲地区仅有2——3小时的车程〔高速铁路〕,利于珠江三角洲居民开展短时间近距离的休闲度假旅游。株洲市拥有相比照拟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地政府把旅游业定位于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极大的综合开发能力,在这种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这种组合良好及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有着极大开发价值,在长株潭地区甚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中有一定的比拟优势和后发优势。5、山水风光类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株洲市虽然自然旅游资源单体数量少于人文旅游资源,但是从整个长株潭地区来看,区域内部山水风光类旅游资源相对优势明显。株洲市南部属于罗霄山地区,山清水秀,生物种类丰富,炎陵县的神龙谷景区〔原名为桃源洞〕、攸县的酒埠江风景区以及茶陵的云阳山风景区等,共同构成长株潭地区居民休闲观光的理想场所,也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居民休闲度假形成一定吸引力。神龙谷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区内部以亚热带次生林景观为主,丰富多彩的动植物资源,被们誉为“天然动植物物种基因库”。一条小河流水潺潺,给郁郁葱葱的森林带来活力和生气,并形成著名神龙瀑布和珠帘瀑布。珠帘瀑布是湖南省空气负离子含量最高之处,经专家测定每立方厘米高达12万多个,是个巨大天然氧吧。神龙瀑布水量丰富,落差较大,称为南方第一大瀑布。秀美山水风光,原始古朴的自然环境是湖南南部地区少见的山水风光类旅游资源,不仅对湖南省居民、甚至珠江三角洲居民也具有较强吸引力。攸县的酒埠江风景区是国家级地质公园,以典型喀斯特地貌为主,地上和地下喀斯特地貌都非常发育,有溶洞、地下河、钟乳石、天生桥等,其中溶洞有100多个。景区内部不仅自然景观优美,而且人文景观丰富,包括兵工厂、苏维埃政府、洪秀全纪念馆等。酒埠江景区于2000年规划开发,目前已经开发有酒仙湖景区和白龙洞景区。酒仙湖景区属于人工湖泊,水域面积3亿m3水域,长25km,最宽处1200m,是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白龙洞景区是湘东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溶洞。其他景区还在开发建设中。茶陵县的云阳山风景区是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边缘及106国道上,良好区位吸引了大量长株潭游客。6、旅游开发缺乏整体性,没有形成品牌优势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株洲市旅游资源形成“古、绿、红、蓝”四个系列为主的旅游景点及景区,但是,工程建设滞后且档次不高,特色不明显,自然旅游资源、工业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理挖掘很不够。强势资源单打独斗,整个区域旅游资源开发缺乏统一、系统的规划与开发,局部旅游景点道路、效劳配套设施建设较为落后,景点的可进入性较差。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仍是观光性的开展思路,没有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的综合功能,进行深度综合开发。全市优秀旅游资源分布在区域南部,而星级饭店那么集中布局在区域北部,区域布局不合理,整体效劳水平及效劳能力较低,影响了旅游业开展。三、旅游市场分析搞好旅游市场分析,是做好旅游产业开展规划和定位的前提。根据旅游产业开展的市场看,一般它包括要素市场、运行市场、产品市场、客源市场这几大类。从株洲旅游产业开展的现状来对株洲旅游市场作科学合理的分析。1、要素市场。所谓要素市场就是资源、资金、土地、信息、人才、科技、文化、管理、产权,等等各类要素,这是全国旅游业开展最薄弱的环节,要素这个市场在株洲也是很不兴旺的。2、运行市场。它包括运行主体市场规那么等等这些东西,就是旅游行业抓的这一块。这一块株洲还有待加强和完善标准。3、产品市场。研究市场就要研究产品,根据株洲旅游资源分析,旅游产品开发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叫做远程市场、高端产品。具体来说有两个,第一个炎帝文化的产品,这是一个远程市场,要做出高端产品,吸引全球华人;第二是商务公务旅游产品,商务公务旅游产品主要是株洲城区,醴陵、茶陵的商务旅游也有很大的开展前途。第二类叫做中程市场、中端产品。主要包括度假、会议、培训、健康等产品。第三类是周边市场、群众产品。这是主要强调休闲,观光休闲是旅游业开展的大趋势。随着休闲时间的增多和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休闲不仅是一个株洲人在株洲消费的问题,长株潭同城效应一体化,还包括衡阳,江西萍乡等周边城市等,实际上是一个城市群的概念。因为现在交通方便了,尤其是高速路一开通,距离本身已经不是障碍了,现代的距离概念是时间概念,而不是空间概念。对应周边市场的群众产品,第一个是文化类的产品,比方节庆活动,体验性的产品。第二类是一些运动性的活动,比方登山,水上的活动,这都是周边市场的群众产品。4、客源市场。株洲旅游客源市场,根据分析大概分为以下四个层次:一是核心市场〔一级市场〕─湖南全省、江西西部相邻地区长株潭地区地处湘江下游,三市中心相距约45km,并呈品字型分布。从空间地理位置来看,株洲地区位于株、长、湘三市经济中心的三角点上。空间距离因素在旅游客源市场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长株潭一体化地区与株洲市各景点的距离优势决定了其作为株洲市重要旅游客源市场之一的地位。随着长株潭城市化进程的家加快,株洲地区的旅游景点和旅游工程将吸引这一地区的游客前来观光、度假、休闲。而湘东和江西西部相邻地区由于地理区位接近,交通便利和历史联系,成为株洲市旅游的一级客源市场。株洲市的旅游资源类型组合较好,既有自然山水景区、历史文化景区,又有革命历史纪念地等景点,可以满足长株潭地区各个年龄段,各种文化层次游客的旅游需求。针对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偏好,一般来说,以游山玩水的光观游,、休闲为主的度假游是其选择的主要形式,并以家庭游、自助游的方式进行旅游活动。加强景区娱乐、休闲设施的建设将有助于吸引这局部城镇游客的旅游需求。以革命教育为主题的旅游活动也将使株洲市革命景点成为长株潭地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活动地之一,这与中国进行革命教育的传统有关。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定假期的增多,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逐渐由纯粹的观光旅游上升为休闲度假、康体娱乐,光观旅游并存的局面。此外,株洲市作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也将对长沙、湘潭地区、江西萍乡等地的居民产生巨大吸引力,而旅游活动的开展也可由购物活动带动起来。二是根本市场〔二级市场〕─珠江三角洲及湖南周边省份随着武广高铁的的开通,极大地改变了湖南境内的交通,也使广东、湖南湖北三省的时空观念发生变化,珠江三角洲巨大的旅游消费北上湖南已变为现实,珠江三角洲有上百万的湖南人,他们与湖南有天然地缘、人缘、亲缘及经济联系,距离较近,交通便捷,因此,在近期二级市场仍将是湖南省内为主要的旅游客源地。在中长期来看,株洲作为旅游目的地,依托自身的优质旅游资源,注意整合与营销,吸引珠江三角洲的客源是完全可行的三是时机市场〔三级市场〕─国内其他省份及港澳台湖北、江西、广东距离湖南近,交通方便,三省贸易、商务、会议等往来频繁,是株洲市重要的旅游客源市场。湖北在文化上与湖南比拟接近,游客在出行旅游上的心理障碍小,加上株洲市炎帝陵等景点的特色性,足以吸引湖北游客的光临。南部的广东整体经济兴旺,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尽管经济开展水平不如珠江三角洲,但是粤北韶关,清远等地距离株洲空间距离较近,铁路公路交通十分兴旺,居民也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出游能力较大,在株洲市的旅游景区得以进一步开发和提升后,有望引起广东游客的兴趣。东部的江西与湖南株洲紧密相临,特别重要的是江西在国内最有影响的井冈山景区紧挨株洲市。而井冈山景区旅游业近年来开展很快,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尤其是红色和绿色旅游的并行开发使得其游客的构成范围更为宽泛。井冈山的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株洲地区旅游业的开展。首先,株洲市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