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6362-2023 滚动轴承 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_第1页
JB-T 6362-2023 滚动轴承 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_第2页
JB-T 6362-2023 滚动轴承 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_第3页
JB-T 6362-2023 滚动轴承 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_第4页
JB-T 6362-2023 滚动轴承 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滚动轴承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IJB/T6362—2023前言 Ⅲ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符号 15结构型式 26代号方法 36.1代号构成 36.2类型代号 46.3尺寸代号 46.4后置代号 46.5代号示例 57外形尺寸 58标记示例 9技术要求 9.1材料及热处理 9.2公差 9.3表面粗糙度 9.4接触角 9.5残磁 9.6振动与噪声 9.7清洁度 9.8外观质量 9.9预载荷 14 10检测方法 11检验规则 12标志 13防锈包装 参考文献 图1有隔圈型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230000型) 2图2无隔圈型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230000D型) 3图3高速型双向角接触推力球轴承(BTM型) 3图4S;测量方法 图5S₂测量方法 图6Ar,测量方法 图7预载荷变形量偏差测量方法 ⅡJB/T6362—2023表1轴承代号的构成 3表2轴承类型代号说明 4表3尺寸代号 4表42344系列轴承外形尺寸 5表52344 D系列轴承外形尺寸……………………6表62347系列轴承外形尺寸 8表72349系列轴承外形尺寸 9表82349 X系列轴承外形尺寸……………………10表9BTM型轴承外形尺寸 表10SP级、UP级轴承及轴圈公差 表11SP级、UP级座圈公差 表12P4C级内圈公差 表13P4C级外圈公差 表14230000型轴承预载荷值 表15BTM型轴承预载荷值 表16测量载荷 表17检验项目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本文件代替JB/T6362—2007《滚动轴承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与JB/T6362—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增加了内圈无隔圈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230000D型)和高速型双向角接触推力球轴承(BTM型)的结构型式及相应的外形尺寸表(见图2、图3、表5和表9);b)增加了BTM型轴承的代号方法(见第6章);c)增加了对保持架材料的要求(见9.1.2);d)增加了BTM型轴承的P4C级公差、预载荷要求及其检测方法(见表12、表13、表15和10.5);e)增加了对残磁的要求及其检测方法(见9.5和10.8);f)增加了对外观质量的要求及其检测方法(见9.8和10.10);g)增加了230000型轴承预载荷下变形量偏差的测量步骤(见10.4)。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哈尔滨轴承集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哈尔滨新哈精密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五洲新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翔阳、姜山、杜晓宇、陈杰、张海军、许伟慧。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5386—1991(部分内容)、JB/T6362—1992; 1滚动轴承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本文件规定了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的术语和定义、符号、结构型尺寸、标记示例、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防锈包装。本文件适用于机床主轴用的2344、2344…D、2347、2349和2349…X系列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GB/T272—2017滚动轴承代号方法GB/T307.2—2005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GB/T307.3—2017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GB/T4199—2003滚动轴承公差定义GB/T6930—2002滚动轴承词汇GB/T8597—2013滚动轴承防锈包装GB/T24605—2009滚动轴承产品标志GB/T24608—2009滚动轴承及其商品零件检验规则GB/T32334—2015滚动轴承组配角接触球轴承技术条件GB/T34891—2017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JB/T6641—2017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JB/T7048—2011滚动轴承工程塑料保持架技术条件3术语和定义GB/T4199—2003和GB/T6930—2002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符号GB/T4199—2003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2rsmin:r的最小单向尺寸。rn:外圈/座圈端面公称倒角尺寸。rismin:ri的最小单向尺寸。S:轴承座圈滚道对底面厚度的变动量。S:轴承轴圈滚道对底面厚度的变动量。T:轴承公称高度。T₁:预加载荷后轴承的实际高度(无内隔圈时)。T₂:内组件实际高度(二个轴圈高度+内隔圈高度)。a:公称接触角。Acs:轴承座圈单一高度的偏差。Ars:轴承单一高度的偏差。As:轴承预加载荷后变形量的偏差。5结构型式机床主轴用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以下简称“轴承”)常用的结构型式如图1~图3所示。图1有隔圈型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230000型)3图2无隔圈型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230000D型)轴承及单元代号类型代号尺寸代号后置代号4轴承分两种类型,类型代号用大写拉丁字母或数字表示,其代号及含义见表2。表2轴承类型代号说明类型代号结构特点示意图接触角为60°的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有隔圈或无隔圈)接触角为30°或40°的高速型双向角接触推力球轴承图36.3尺寸代号轴承尺寸代号由尺寸系列代号和内径代号构成,表示方法见表3。表3尺寸代号类型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按照GB/T272的规定 用公称内径的毫米数直接表示a非标准内径的49系列。6.4.1后置代号的构成后置代号是在内部结构、材料及公差等级、组配方式、预载荷等技术要求有改变时添加的补充代号,排列顺序按照GB/T272—2017的规定。6.4.2230000型轴承的后置代号230000型轴承内部结构代号按照下列规定:a)有隔圈的230000型轴承不做代号标记;b)无隔圈(只有两个内圈)的230000型轴承用拉丁字母“D”表示。230000型轴承预载荷代号按照下列规定:a)0组预载荷不做代号标记;b)其他各组预载荷均在公差等级代号后加组别号,如:/UP5表示UP级公差、预载荷为5组;c)特殊预载荷在公差等级代号后用拉丁字母“G”加上预载荷数值[单位为牛(N)]表示。6.4.3BTM型轴承的后置代号BTM型轴承的接触角代号按照下列规定:a)接触角为30°的BTM型轴承标记字母“A”;b)接触角为40°的BTM型轴承标记字母“B”。BTM型轴承的专用公差等级代号用“P4C”表示,其尺寸精度相当于4级,旋转精度高于4级。后置代号的其他规则按照GB/T272—2017和GB/T32334—2015的规定。5示例1:P公差等级为UP级无隔圈(只有两个内圈)尺寸系列为44—双向推力角接触球轴承示例2:接触角为30°内径为100mm轴承的外形尺寸按照表4~表9的规定。表42344系列轴承外形尺寸轴承型号dDTBCrismin781191116表42344系列轴承外形尺寸(续)单位为毫米轴承型号dDTBC2222313133333333表52344…D系列轴承外形尺寸轴承型号dDTBCrsminrismin11117单位为毫米轴承型号dDTBC1222233333333338表62347系列轴承外形尺寸轴承型号dDTBC78111112222313133339表62347系列轴承外形尺寸(续)单位为毫米轴承型号dDTBCrismin3333表72349系列轴承外形尺寸单位为毫米轴承型号dDTBC171717181811111111111111212121212121表72349系列轴承外形尺寸(续)单位为毫米轴承型号dDTBC222331表82349…X系列轴承外形尺寸轴承型号dDTBC111111212121212121212121213131表9BTM型轴承外形尺寸轴承型号dDF'sminYlsmin1表9BTM型轴承外形尺寸(续)单位为毫米轴承型号dD212121218标记示例示例1:示例2:滚动轴承234420/UP5JB/T6362—2023滚动轴承BTM100A/P4CDBAJB/T6362—20239技术要求9.1材料及热处理9.1.1轴承套圈和滚动体一般采用不低于GB/T18254—2016规定的高级优质GCr15轴承钢制造,其热处理质量应符合GB/T34891—2017中对公差等级为4级和2级轴承的要求。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性能相当或更优的其他材料。轴承零件应进行尺寸稳定处理,其各项指标由供需双方商定。9.1.2保持架一般采用PA66—GF25工程塑料制造,其材料和成品技术要求应符合JB/T7048—2011的规定。当用户有特殊要求时,也可采用性能相当或更优的其他材料制造。9.2公差9.2.1230000型轴承公差按照表10和表11的规定,BTM型轴承公差按照表12和表13的规定。表10SP级、UP级轴承及轴圈公差单位为微米dmmSP级SP、UP级SSS>≤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max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max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0303424253537474注:47系列和49…X系列按对应的44系列和49系列内径查表。表11SP级、UP级座圈公差单位为微米D>≤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0表12P4C级内圈公差单位为微米dmmS>≤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maxmaxmax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05330053006440表12P4C级内圈公差(续)单位为微米dmmAompAasVapVampABs>≤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maxmaxmax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08540表13P4C级外圈公差单位为微米Dmm>≤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max上极限偏差下极限偏差30304040409.2.2轴承两内圈的直径相互差不应大于内径公差的1/3。9.3表面粗糙度轴承配合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应低于GB/T307.3—2017表1中对4级、2级轴承的要求。9.4接触角230000型轴承公称接触角α为60°;BTM型轴承公称接触角α为30°或40°。轴承接触角公差按照产品图样的规定。9.5残磁轴承的残磁限值应符合JB/T6641—2017的规定。9.6振动与噪声轴承的振动、噪声水平由供需双方商定。9.7清洁度轴承成品清洁度由供需双方商定。9.8外观质量轴承表面不允许有裂纹、锈蚀、明显的磕碰伤等影响安装或使用性能的表面缺陷。9.9预载荷230000型轴承的预载荷值按照表14的规定,预载荷小于或等于2000N,A₈值为±1μm;超过2000N,A₈值为±1.5μm。BTM型轴承的预载荷值按照表15的规定。表14230000型轴承预载荷值单位为牛内径代号预载荷辅助组基本组辅助组>≤12034 —表15BTM型轴承预载荷值dmm预载荷a=40°ABAB表15BTM型轴承预载荷值(续)单位为牛dmm预载荷ABAB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T307.3—2017的规定。10检测方法10.1230000型轴承的S、Se分别按照图4、图5所示方法测量。10.2230000型轴承的A按照图6所示方法测量。10.310.1和10.2中的测量载荷按照表16的规定。表16测量载荷测量载荷N>≤注:2347系列和2349…X系列按对应的2344系列和2349系列内径查表。10.4230000型轴承预载荷下的变形量偏差按照图7所示方法测量。将成套轴承轴圈基准端面放在一平台上,在轴承上方放上载荷块,测量轴承公称高度T₁。再将原轴承内组件按照同要求,放上同载荷块,测量内组件的高度T2。轴承预载荷下的变形量偏差Ao=T₁-T2。图7预载荷变形量偏差测量方法10.5BTM型轴承的预载荷(凸出量)测量按照GB/T32334—2015中7.1的规定执行。10.6其他公差项目的测量方法按照GB/T307.2—2005的规定执行。10.7轴承接触角公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