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1页
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2页
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3页
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4页
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1、任务来源本研究团队2017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半干旱区马铃薯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研究与应用(2017YFD02015054)”以及自治区财政支持农牧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马铃薯主要病害农药减施防治技术示范推广”,通过2017年-2019年的调研和试验明确了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高垄滴灌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宜灌水量、施肥量、农药用量,提出了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立项申请,经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1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

2、知(内质监标准字(2019)154号)批准立项,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2、起草单位及协作单位 本标准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提出,起草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3、主要起草人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举、张建平、狄彩霞、李彬、戚迎龙、尹春艳、李秀萍、栗艳芳、李宝贺二、制定标准必要性和意义马铃薯作为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内蒙古马铃薯常年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排在全国23个省市的前4位,种植面积占全国的9.7%,总产占全国的8.4%。内蒙古自治区马铃产业多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和农业用水效率不高,制约了马铃薯产业发展做大做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与

3、2010年8月印发了自治区新增“四个千万亩”节水灌溉工程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节水灌溉面积达到5307万亩,将滴灌技术作为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来缓解内蒙古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节水增产。目前马铃薯生产过程中还存在肥料盲目过量使用,实际的生产中重视有机肥施用忽略适当减少无机肥,导致氮肥用量多、比例失衡、施用量与需求量之比严重超标;在农药施用方面存在盲目喷药,次数多、预防用过量施用、不必要的农药使用量较大,影响对无公害要求、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所以迫切需要在保证稳产条件下减少马铃薯肥料、农药使用,有效促进生产和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避免肥料、农药对产品和环境的污染,确保品质、质量安全和环境安全,

4、有利于发展绿色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创名牌产品。因此,马铃薯的生产需要有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将控水、减肥、减药形成技术规范,将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马铃薯产业种植模式从传统的种植模式逐步向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种植模式转变和发展。目前对内蒙古马铃薯种植方式现行标准有高垄膜下滴灌马铃薯高产高效管理规程(DB15/T478-2010),规范了内蒙古阴山地区高垄膜下滴灌马铃薯管理技术;阴山丘陵区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553-2013),规定了内蒙古阴山丘陵区即条件相类似区马铃薯常规用肥量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以及平作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DB15/T585-2013)、

5、马铃薯膜下滴灌水肥管理技术规程(DB15/T684-2014)等标准。这些地方标准多集中膜下滴灌进行的标准立项及常规施肥量立项,覆膜虽有利于马铃薯早期生长但伴随农膜残留给生态环境安全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常规施肥用药未起到节本增效作用,所以需制定出适合内蒙古地区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中出现的水资源少、施肥过多、喷药过多的问题。高垄不覆膜马铃薯减肥、减药与滴灌模式节水技术相结合,构建了适合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稳产双减的水肥管理种植模式,此种植模式可规范指导内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实际,对推动内蒙古自治区马铃薯滴灌技术的健康发展,实现马铃薯减肥减药控水技术相结合,提高自治区

6、节水灌溉技术水平,弥补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控水双减的标准化建设有现实意义。三、编制过程按照原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申报2019年内蒙古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的通知要求,2019年3月提交了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立项申请,并于2019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操作规程立项。根据立项内容要求,标准起草组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编写格式、结构和表述规则撰写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初稿。依照标准制定程序的要求,通过向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部门相关部门专家和马铃薯种植大户征求意见,对初稿进行多次修改,形成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

7、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送审稿。四、编制原则和依据1.标准编制原则综合考虑内蒙古马铃薯种植特点,结合近几年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研究成果和应用试验,不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在相关文献方法开发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本标准的研究和制定。2.主要技术内容确定原则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技术操作规程充分考虑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生产现状、发展趋势和马铃薯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根据本课题组近3年对内蒙古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成果,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密度、滴灌装备、覆土、播种、尿素氮肥随水追施一体化操作技术,保证马铃薯全生育期水

8、分、养分的合理需求,做到“一控两减稳产”,在充分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后制定了该标准。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1.条款说明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减肥减药精准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编写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是根据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进行编写,以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基本原则,面向内蒙古马铃薯生产实际,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是对内蒙古自治区现行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的补充和完善。2.主要技术指标、参数本标准技术指标是基于内蒙古半干旱区气候土壤特征,通过2017年资料查阅、2018年和2019年两年小区重复试验明确了内

9、蒙古干旱半干旱地区精准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适宜灌水量、施肥量、农药用量。当地农户施肥:产量2000kg/亩时,对照区为当地现传统行低垄种植模式,品种226,密度5.8万株/hm2,总施肥量(N-P2O5-K2O)310-300-400kg/hm2,总养分1010kg/hm2,基肥占总施肥量比例(N-P2O5-K2O)15-100-70%,按马铃薯主要生育期养分需求比例分4次水肥一体化追肥,灌水次数7次,总灌水量1600m3/hm2。试验1:水肥配比试验。设置水用量处理W1:80m3/亩、W2:160m3/亩、W3:240m3/亩;施肥处理N1:6kg/亩、N2:12kg/亩、N3:18kg/亩。

10、试验2:肥料配比试验,水分、磷肥(6m3/亩)施用相同。N1:6kg/亩、N2:12kg/亩、N3:18kg/亩;K1:15kg/亩、K2:12kg/亩、K3:18kg/亩。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常规用药基础上降低用药量、用药次数。化学防治参照GB8321执行,农药使用符合GB4285规定。2.1主要病害用药量及次数表1 农药施用一览表病虫害防治方法施用时间药品次数/次早疫病化学防治有降雨雨后喷药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金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平常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0%世高可

11、湿性粉剂600倍液,或32.5%阿米妙收600-800倍液等施药2次,施药间隔7天晚疫病化学防治有降雨雨后喷药70金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25%瑞凡1500倍液1-2平常增威赢绿1000倍液防治1-32.2灌溉定额及灌溉次数播种后早进行滴灌有利于出苗,如无有效降雨,一般在播种后3-5天进行第一次少量滴灌,灌水量5-10m3/亩。整个生育期一般滴灌7次10次,灌溉定额为80m3/亩、160m3/亩、240m3/亩。以160m3/亩为例,80m3/亩、240m3/亩相应增加、减少灌水次数、灌水量。表2 马铃薯主要生

12、育阶段需水量及灌溉定额分配比例条件芽条期苗期开花期膨大期淀粉积累期时间5.10-6.156.15-7.107.10-7.257.25-8.808.30-9.25灌溉次数1水-2-4水3-4水1水灌溉量80m3/亩5-40305灌溉量160m3/亩10-806010灌溉量240m3/亩15-12090152.3马铃薯产量差异分析2.3.1不同水肥配比马铃薯收获期产量差异从表3可以看出,2018年、2019年不同水肥处理以W2N2马铃薯产量最高,灌水量160m3/亩,施氮量12kg/亩。2018年不同水肥处理商品薯率在77.6%86.8%范围,商品薯率最高处理为W2N2,其次为处理W3N2。201

13、9年不同水肥处理商品薯率在67.9%84.7%范围,商品薯率最高处理为W2N3。表3 2018年试验1中马铃薯商品率、产量结果处理重量150g150g中水处理高水处理。表5 不同水肥配比马铃薯IWUE、WUE处理2018年2019年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kg/m3水分利用效率(WUE)kg/m3灌溉水利用效率(IWUE)kg/m3水分利用效率(WUE)kg/m3W1N024.58.5228.36.52W1N124.98.6429.18.54W1N226.69.2629.99.06W1N326.89.3331.29.03W2N013.56.3316.79.33W2N116.37.6818.2

14、10.6W2N223.711.120.212.3W2N322.910.721.210.7W3N011.46.5014.67.40W3N112.37.0214.87.82W3N213.77.8116.910.9W3N314.48.2417.98.342.5不同水肥配比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分析表6可以看出,2018年、2019年中水W2N2处理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2018年低、中、高水各处理随施肥量增加氮肥偏生产力降低,最高为W3N1处理,达492.06 kg/kg,而2019年氮肥偏生产力以W2N2处理最高,达465 kg/kg,其次W2N3处理,为393.52 kg/kg。表6 不同水肥配比马铃

15、薯氮肥NAE/PFPN2018年2019年NAEkg/kgPFPNkg/kgNAEkg/kgPFPNkg/kgW1N0W1N15.56397.6211.46327.33W1N217.06213.0920.02200.09W1N312.43143.1217.58123.11W2N0W2N176.98435.7145.98322.11W2N2136.11315.4886.18465.56W2N383.99203.5763.69393.52W3N0W3N137.30492.0625.30333.12W3N246.03273.4146.23392.49W3N340.74192.3239.72290.3

16、9通过测定马铃薯经济产量、水分利用率、肥料利用率等指标,验证了高垄滴灌条件下,垄高40cm,上垄宽0.30m,下垄宽0.70m-0.8m,两垄中心相距0.90m,马铃薯目标产量为3000-3500kg/亩时的适宜肥料配比为:灌水量160m3/亩、施氮肥量12kg/亩、磷6kg/亩,钾15kg/亩。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是起草单位在多年开展相关研究试验和示范的基础上总结形成,无重大意见分歧。七、采用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以下标准:高垄膜下滴灌马铃薯高产高效管理规程(DB15/T478-2010)和阴山丘陵区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15/5

17、53-2013)。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 无九、标准草稿征求意见情况汇总表序号地方标准章条编号意见内容提出单位采纳不采纳(说明原因)1题目改为“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精准减肥减药技术规程”但技术内容务必体现精准和减肥减药,否则应删除,题目改为“半干旱区马铃薯高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王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减肥减药内容已在编制说明中体现21 规范性引用文件认真核对每一条引用标准的有效性。GB 18133-2000、GB 4285-1989等已经废止,请查询替代国标。GB/T 20203-2006于2017-11-1被GB/T 20203-2017代替。李焕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18、采纳“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整地、播种、铺管、水肥管理及收获等技术规范”修改为“水肥一体化技术的目标产量、滴灌系统、栽培技术等的技术规范”高欣梅/兴安盟农牧科学院采纳“干旱半干旱地区”宜与题目限定区域一致,且应明确具体区域范围王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32 术语和定义定义中英文的书写格式需改正。“田间管理”需要定义吗?建议删除。李焕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采纳43.4全文改为王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53.5删除定义“田间管理”王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64 目标产量有必要单列一节吗,建议与田间管理中的相关章节合并。李焕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采纳“目标产量”可并入“1 范围”里王志刚/

19、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75.2滴灌管(带)“1.3L/H1.8L/H”修改为“1.3 L/H1.8 L/H”高欣梅/兴安盟农牧科学院采纳无膜浅埋滴灌精量播种铺带一体机与播种同步进行。(核实)王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86栽培技术此标题删除。为使标准重点突出、层次清晰,建议后文技术内容可分为:整地备耕(包括整地起垄、种薯准备)、精密播种、水肥一体(含适时灌溉、精量追肥)、减药植保(含中耕除草、病虫防治)、适期收获;且各部分应尽量合并凝练王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96.2 整地、起垄“垄高40cm,上垄宽0.30 m,下垄宽0.70 m0.8 m,两垄中心相距0.90 m。”,统一单位。李焕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采纳“耕翻”删除;“T型”还是梯形?王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106.3种薯“早熟品种费乌瑞它”这样的阐述均改为 “推荐”的阐述。李焕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采纳种薯 改为:种薯准备王志刚/内蒙古农业大学采纳116.3.1播前准备“温度1015”改为“温度10 15 ”。李焕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采纳126.3.2播种时间“即可描种”改为“即可播种”高欣梅/兴安盟农牧科学院采纳“一般在5月上旬。”需要明确一下区域。李焕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 采纳136.4 施肥阐述不清,“土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