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6课-战后体系、经济全球化.ppt_第1页
第23、26课-战后体系、经济全球化.ppt_第2页
第23、26课-战后体系、经济全球化.ppt_第3页
第23、26课-战后体系、经济全球化.ppt_第4页
第23、26课-战后体系、经济全球化.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国际贸易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世界银行 (WB),关贸总协定 (GATT),世界贸易组织 (WTO),世界经济三大支柱,(以美国为中心),课堂小结,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组织,一、形成原因:,1、吸取经济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2、二战改变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3、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和称霸野心,(必要性),(契机),(物质基础和动力),二、形成过程:,1、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金融体系,(1)形成过程:,(2)特点:,2、关贸总协定,国际贸易体系,(1)背景:危机的教训和美国的倡导,(2)形成过程: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签署 、目的,各国货

2、币与美元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比价固定,(3)影响:对美国;对世界。70年代瓦解,一个会议,两个组织,(2)影响:,国际性多边协定;国际贸易体系 1995WTO,三、评价:,(2)顺应经济全球化历史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美国拥有特殊地位,是其推行霸权的工具。,1、积极:,2、消极:,(1)成三大支柱,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形成,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稳定与发展;,稳定国际 货币秩序,促进各国 经济发展,促进贸易 自由发展,国际货币金融组织,国际经济组织,调节机构,发展机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的主导地位是如何体现的?,想一想,(1)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

3、多少;,(2)特点:实行固定的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美元取得高于其他国家货币的地位。,富勒:“各个行星围绕着太阳转,各国货币转绕着美元转。”,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20世纪70年代初,各国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采取浮动汇率制。一些国家出台了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措施。 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日本、西欧崛起 美国实力削弱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储备货币多元化单一货币制度难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二战后初期,美国在经济、政治领域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确立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进而谋取世界霸权?,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4、起美元为中心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2)关贸总协定,形成以美国为中心国际贸易体系。 3)马歇尔计划,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地位。 4)成立联合国,初期成为美国霸权的工具。,思考:,第26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学习目标: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探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1、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2、推动经济全球的原因,3、经济全球化的表现,4、经济全球化评价(意义、问题、展望),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开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一、进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

5、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战、大危机和二战中,全球化陷入困境,全 球 化 趋 势 不 断 加 强,真正进入全球化,迅速发展、全方位发展,(二战后)资经济体系 两极格局出现,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 半球化,(60、70年代开始)欧盟、东盟等等,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20世纪90年代后,材料一 唐朝时,玄奘西行取经用了几十年,今天我们坐飞机去印度只需几个小时,如果利用电话或者是互联网,可以和印度的朋友进行即时通话。,二、思考: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 1994年5月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通车。从此,隔断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天堑变通途,人们只要坐上被称为“欧洲之星”的高速列车,穿越海底隧道,连接伦敦

6、、巴黎、布鲁塞尔仅需3个小时。,材料三 1961年,一条长达154千米的“柏林墙”隔开了东西柏林,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结束,这条将东西柏林分隔28年的高墙被推倒,墙两侧的德国人民终于可以自由往来。,材料四 中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步推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市场的控制也大为松动。整个世界的开放度、市场的自由度前所未有。,2) 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基本技术手段。,3)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政治障碍,大多数国家实行市场经济体制。,1)科学技术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1)( )迅速发展、范围扩大、贸易额增加。比如:我们吃着“麦当劳”、“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品着“雀巢咖啡”看着“

7、好莱坞大片”。 2)( )日趋成熟,波音公司飞机零部件在70多个国家生产,到美国组装后在全球销售,它的供应链已遍布全球。大型( )数量增加,成世界经济主体。 3)( )规模日益扩大,速度加快。,跨国公司,国际贸易,货币的交换和流动,三、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表现,国际分工,贸易 生产 资本,材料:上个世纪70年代中后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结合史实说明,近30多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这三个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

8、思考:,三个节奏: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伟大决策; 1992年,中共十四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策;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1)使经济活动跨越了民族国家的疆界,加强了国家间相互依存; 2)有效的利用和配置世界各地资源,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发展机会; 3)极大丰富和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四、评价1、思考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2、全球化存在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贫富差距加大。,4)加剧全球范围内文明和价值观冲突。,2)经济危机传染性和破坏性增强。,3)发展中国家自然环境破坏严重,引发生态危机。,有人说“全球化是发达国家用来打开发展中国家市场

9、的敲门砖,是新殖民主义的一种形式,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团结起来,抵制全球化。”,智利举行大规模游行示威反对经济全球化,2)全球化本质:发达国家主导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请回答:试评价上述观点?全球化趋势的本质到底是什么?,1)观点片面。经济全球化确实加大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差距,但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不可抗拒。,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无法改变历史趋势 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世界各国共同繁荣与发展。,顺应潮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因势利导)。,团结起来,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公正合理透明可控),提高防范意识和

10、能力,保护和发展自己的民族经济(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应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3、展望、认识:双刃剑,你认为中国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 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壮大力量,抵制发达国家经济掠夺,保护民族经济发展,力求建立公正合理国际经济新秩序。 实行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要立足本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怎样看待经济全球化与区域集团化的关系,相互矛盾 又相互促进辩证关系 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是区域集团化发展必然趋势,性质一致,只是程度上有区别 (世界当前发展趋势是全球化,区域化是全球化在现阶段表现); 区域

11、经济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但总体利大于弊。,课标要求: 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为例,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第24、25课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经济区域集团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什么是区域经济集团?(3年高考97页),原因:现代科技发展(生产力发展); 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多极化,应对全球化需要 国际斗争焦点经济和科技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特点:内向的保护性,外向的竞争性,影响: 1)积极:利于加强区域内各国经济联系,促进其发展 利于加强集团间经济联系和合作 利于世界多极

12、化趋势 2)消极:区域集团均具有排他性,在一定程度上又阻碍了世界经济发展 区域集团中发展中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受到一定程度威胁,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 第二阶段:六七十年代,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出现经济区域集团 第三阶段:八十年代至今,掀起新浪潮,出 现三大区域集团,(三维131)第24、25课 当今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1967欧共体(EC),1967东盟(ASEAN),1993欧盟(EU),1994北美区(NAFTA),1989亚太组织(APEC),1、背景:,2、过程:,3、影响:,1)可能性: 西欧有着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具备联合基础。 法德两个欧洲大陆宿敌的和解。

13、2)必要性: 近代以来,各国冲突和战争造成灾难和痛苦。 二战后欧洲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受到来自美苏控制和威胁。 西欧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走联合发展道路,最终实现欧洲的统一,才能重塑昔日辉煌。,1、背景:,(一)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统一思想由来已久,1)根本: 2)思想: 3)现实: 4)政治: 5)关键:,1)根本:经济发展需要 2)思想:共同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地域、社会制度相同。 3)现实:二战后国际地位下降 4)政治:冷战影响和欧洲反思 5)关键:法德和解,有识之士努力,二战后法国外长舒曼,舒曼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首先提 出者之一, 他的这一提议被称为“舒曼 计划”他说“(欧洲煤钢联营)

14、不仅使 (法德)战争是不可能想像的,而且在物质上也是不可能的。”,怎样理解舒曼的两个“不可能”?,如果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就 消除了战争根源对边境煤钢资源 的争夺,也失去了发动战争的物质基础。,“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共建 欧罗巴合众国 ”。 (法国)维克多雨果,第24课 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1、背景,2、进程:,舒曼计划(1950),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1951),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2),罗马条约 (1957年),欧洲经济共同体 (1958),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

15、8),欧共体 (1967),“马约” (1992),“马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一体化扩大:,欧共体改名:,欧盟,经济,政治、军事,为什么说“马约”是罗马条约以来最重要的里程碑?,将合作领域由经济扩大到政治、军事,欧元的诞生有何意义?,经济:有利于整个欧洲经济稳定地发展,欧洲身份,洲公众,欧,欧盟统一货币欧元,1999年1月1日正式诞生,2002年1月1日正式流通。,政治:加速各国财政、税收方面协调,促进政治一体化进程。,欧洲经济一体化有何趋势特点? 1)由武力统一到和平统一。拿破仑的战争、法西斯德国的侵略战争等反映了武力统一梦想失败。经历两次世界大战洗礼后,终于认识到欧洲必

16、须在国际一体化、尤其是经济一体化范围内通过和平途径重建。 2)由局部到整体的经济一体化。从最初的煤钢共同体到关税同盟、共同农业政策、统一市场、统一货币。 3)由经济统一到政治统一。欧盟是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4)规模由小到大。最初有6国: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后来不断扩大,至2007年已有27国。,3、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有利于欧洲地区经济发展、和平与稳定。,反映经济区域化趋势,改变世界格局,极大地提高了欧洲在国际上地位;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发展,为其他地区经济一体化树立榜样。 最成功、合作程度最高,欧盟总部,欧盟委员会,是欧盟的常设

17、执行机构,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盟委员会负责实施欧盟条约和欧盟理事会作出的决定,处理日常事务,代表欧盟对外联系和进行贸易等方面的谈判。,欧洲议会 ,是欧洲联盟的执行监督、咨询机构,在某些领域有立法职能,有部分预算决定权,并可以三分之二多数弹劾欧盟委员会,迫其集体辞职。议会大厦设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欧洲议会大厦,2009年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欧盟选出首任总统和外长。但有人说“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诞生,只不过是欧洲政治家进行的一场政治游戏,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欧洲一体化进程中,欧盟各国分歧和矛盾仍存在,“欧洲合众国”形成任重而道远。,但欧洲一体化趋势不可逆转,“欧盟总统”和“欧盟

18、外长”虽不能起到支配欧盟作用,但加速一体化进程。,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成为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英国凯瑟琳阿什顿被任命为欧盟外长,两人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组成欧盟“三驾马车”。,英独立报在庆祝欧盟成立50周年时问卷调查:“欧盟为我们做了什么?”.,结束了欧洲国家间的战争,贫穷的国家正在繁荣发展,欧盟工作者每年有四周法定带薪假期,没有死刑,旅费和学费便宜意味着欧盟年轻人流动性更大,严格禁止化妆品行业进行动物试验 ,没有令人厌烦的过境检查(英国除外),欧洲经济一体化不可能直线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1)入盟国家的主权让步,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 2)成员国因为经济结构的不同,发展水平的差异, 对共同政

19、策的态度迥异。 3)随着成员国数量的增加,欧盟内部主导权的争夺 逐渐显现出来。 4)新入盟的12个中、东欧国家仍是欧盟中较穷的国 家,还需要较长时间的“磨合期”。 5)妥善处理原核心大国与新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是另 一个重大课题。,1.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表述,不 正确的是( ) A.确立了美国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 B.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 融体系建立 C.确立了自由贸易体制 D.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C,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是由 ( ) A.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 B.布雷顿森林体系构成 C.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构成 D.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构成,D,

20、3. 下列有关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 B.反映了“二战”后世界经济向体系化、 制度化发展的趋势 C.以美国为中心,美国拥有特殊地位 D.维护了美国的利益,阻碍了世界 经济的发展,D,4、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21世纪简史一书中提出,铲平世界的第一辆推土机是柏林围墙的倒塌和Windows30版的开启。对这种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A全球化的趋势始于冷战格局的结束 B信息技术的进步加速了全球化进程 C柏林墙倒塌消除了东西方之间的隔阂 DWindows30填平了南北之间的鸿沟,5、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至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下列观点与上述材料的主旨致的是( ) 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B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 C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 D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6、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全球环境的恶化 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A B C D,7、20世纪80年代以来,富国设立的贸易壁垒“使发展中国家每年损失5000亿美元,相当于发展中国家所获外援的10倍”。这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