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1页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2页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3页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4页
散文阅读方法指导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现代散文阅读方法一、解读考纲散文阅读考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主要涉及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等三个不同层级的能力考核,设题点如下:理解文章的主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章思路和结构结合自身,思考领悟评价文本意蕴。(延伸题) 如果再简单化些,可以归纳为四大类:一是写了什么?要表达怎样的主旨情感?二是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三是怎样表达的?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四是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延伸题)二、方法指津(一)快速读懂文本。1、品读题目,缘题驰想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批评什么。还可以了解类型。写景抒情类: 冬日

2、香山 碧云寺的秋色 家乡的桥 叙事抒情类: 合欢树 海棠花 哲理类:夜雨诗意 灯火的温情 废墟的辉煌 文化类:司马祠、 精神的殿堂 悲壮的超越 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 钢琴家的脚 2、默读全文,梳理文脉。快速浏览全文,根据不同类型散文的特点,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画出在文章的结构上起过渡、连接作用的词语、句子、段落,画出议论、抒情句、修辞句。再将这些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思路。3、把握写作对象的特点。(二)熟悉题型,提高训练精准度。题型一:词语理解型 【命题形式】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

3、命题形式有: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含义【方法指津】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可以采用方法:替换词语,解释含义,寻找“类别”。【试题回放】 例1:“可以想见,当秋气初收,冬雪欲降之时,这山感到三季的重负将去,便迎着寒风将阔肩一抖,抖掉那些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又将山门一闭,推出那些没完没了的闲客;然后正襟危坐,巍巍然俯视大千,静静地享受安宁。我现在就正步入这个虚静世界。”(冬日的香山)1、文章第三段所讲的“重负”指的是什么?(2分)攀附在身的柔枝软叶;没完没了的闲客例2:“我边走边

4、想,比较着几次来香山的收获。春天来时我看她的妩媚,夏天来时我看她的丰腴,秋天来时我看她的绰约,冬天来时却有幸窥见她的骨气。她在回顾与思考之后,毅然收起了那些过眼繁花,只留下这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靠着这骨这气,她会争得来年更好的花,更好的叶,和永远的香气。”(冬日的香山)2、文章第五段作者讲“冬天来时有幸窥见香山的骨气”,请依据文章说明“骨气”的内涵。(3分)(万物凋零依然伟岸;铮铮硬骨与浩浩正气)例3:“之所以如此,全在于时尚中人太少了曲径通幽之美,什么都像阿拉伯数字中的“1”那么快捷,但却没有了九曲通幽之享受。人类感情世界的精神数码有含金量,是难以跟随手指在电脑键盘上的动作而翩翩起舞的,凡是

5、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如果将此延伸至文化领域,快捷的“读图时代”和“娱乐致死”之风,都意味着将中华含蓄而深邃的文化,引向“肥皂剧”般的精神墓场。”(思念是人生的彩虹)3、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本文里的特定含义。(3分)凡是把感情变为时尚的脂粉和唇膏者,多为轻浮浪子感情的装点或死了灵魂的泼皮游戏。(一种流于表面的装饰品;浅薄之徒对待感情不认真不严肃的行为、态度 。)4天地苍茫一根骨提升精神:司马迁由一个御用工具向独立人格的转变。一根骨头:在对理想与事业的执着追求中挺立起来的独立人格。题型二:句子理解型 【命题形式】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重要句子”

6、通常指以下三种类型语句:简洁但内涵丰富的语句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 结构(层次)比较复杂的句子【方法指津】解释简洁但内涵丰富的语句,先找句中关键词,再结合语境释义连缀。【试题回放】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答案:大西北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顽强会让人经受历练而变的坚强成熟。(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答:南方的环境过于温和比不上大西北更能让人经受历练和磨难意志。 对使用了修辞手法的语句,“还原修辞句的本义,再分析其关键词含义。那一脉与天相连的隐隐青褐色 (10北京检测重峦叠嶂间的田园 )【答案】:喻指文化上的高峰,它离人们很遥远,人们没有真正认识它。 对结构(层次)

7、比较复杂的句子,先理清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结合语境分析每个分句,再按序组织答案。【试题回放】解释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09山东记住回家的路 )(1)把自己完全交给了机会和压力去支配,在世界上风风火火或浑浑噩噩,迷失了回家的路途。(2)一个人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上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答案】(1)被社会压力和诱惑所左右,在忙忙碌碌和漫无头绪中,忽视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迷失了自我。 (2)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就会有明确的行动方向,无论面对怎样的诱惑和压力都能时刻保持清醒。题型三:筛选整合型 【命题形式】 这是历年高考的主打题型,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对多

8、方面的信息或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或者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方法指津】一般不宜机械摘录原句,应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要特别注意关联词、标点符号。【试题回放】:例1我的心常会有些空落,常有一种寂寞乃至荒凉的感觉。是因为鸽子的自由自在,反衬出了我的无奈?细想想又不全是如此。重要的,大概是从鸽子

9、们那种自然的永恒的充满韵律感的行动方式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无限与人生的短暂。尤其是,病情好好坏坏老不见转机时,每当黄昏来临,鸽群散尽,当天空由淡蓝变为深蓝,晚霞由暖色调转向冷色调,沉沉的暗夜终于一步一步地无可挽回地降临并不覆盖了整个大地时,病人的心,常常会在这种美丽而无望的变化中,悄悄地抽紧,过后又不知不觉地松下来,在冷寂中无力地睡去。”【答案】与鸽子相比,作者有一种失去自由的无奈;与大自然的永恒、无限相比,作者感到了人生的短暂;黄昏时分,作为病人,作者的心常会感到紧张、无望、冷寂。【提示】 有关联词例2:朱耷特立独行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08东城二模墨点无多泪点多)他画山水,是多残山剩水;

10、画花,则多破荷败叶;松,是孤松,石,是奇石;鱼鸟之形,白眼向上,漫游空际;鸟鱼无名,甚至其画亦无名。由此不难看出朱耷孤傲淡泊之情。【提示】(有分号)题型四:分析作用型 【命题形式】 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作用、效果。第一类:句段作用:【方法指津】 定位、兼顾内容结构,熟悉术语、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二是感情(根据散文类别而定,有“我”出现者必答,)三是结构:作用如: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11、。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充实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言已尽而意无穷);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试题回放】:例1 : 作者写母亲去世后大猫被打死这件事,有何用意?(3分)2011届高三期中柳信)【答案】与小猫死后的情境呼应(或形成对比) 手法作者已永远失去母亲的安慰了,进一步强化了失去母亲后的极度悲伤的情感 内容情感为下文写从柳树那里得到支持、看到希望做铺垫 结构例2: 文章以“这株青藤已生长在人类的历史中了”一句做结,有什

12、么作用?(5分)【答案】用青藤指代(或“比喻”)徐渭,(1分手法)形象生动,耐人寻味。(1分效果)全句强调了徐渭精神永存。(1分内容主旨)表达了对徐渭的敬仰之情。(1分感情)照应了文题。(1分结构)第二类:题目的作用。【方法指津】可以从内容、主旨、结构、手法效果等角度思考。(1)明确手法,如比喻生长在历史中的青藤(2)结构:或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触发点),如柳信;或是文章线索,贯穿全文,如家乡的桥。(3)内容中心:揭示其具体内涵(4)效果:吸引读者、新颖;生动形象;意味隽永,启人深思【试题回放】例1、 手是“钢琴家的代号和骄傲”,文章却用钢琴家的脚为标题,这有什么妙处? 钢琴家的脚)【答案】一

13、反大家对钢琴家惯常的关注点“手”,用“钢琴家的脚”为题,视角新颖,能激发阅读兴趣。 (效果)写“钢琴家的脚”能自然地引出对钢琴家艺术、人生之路的关注和探索(文章具体内容),从而更好地表现“钢琴家只有立足于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上才能站稳走好”这一中心主旨,所以一个这个标题成为全篇文眼。(主旨)例2:本文以“柳信”为题有什么好处?请分条回答(5分)(2011届高三期中柳信)柳树是作者情感的触发点,引发作者思考(1分);(结构)柳枝透露春的信息、生命的信息(1),给人以生机和希望,(1)暗示(喻示)文章主旨(具体内容);以柳喻人,柳树的平常普通恰如像母亲一样的平凡清白的人,能带给人安慰和坚持的力量(1

14、手法及主旨)(或歌颂像母亲一样的平凡清白的人) 以柳为线索组织材料,贯穿全文。(结构1分)第三类:表现手法的作用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其作用是什么?有什么好处?有何表达效果?或请赏析“”这句话。 【方法指津】首先明确手法(或修辞手法),其次要回答它表现了什么内容,体现什么感情,并结合语境加以说明效果。 【试题回放】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 07全国I卷总想为你唱支歌)【答案】用了比喻、拟人、对比。(指出手法)形象生动,能够突出表现胡杨林的顽强意志。(内容主旨),表达了对胡杨林的赞美与敬畏。(感情)题型五:阅读延伸

15、题【命题形式】阅读延伸题是2010年北京语文高考的一个亮点。考查学生理解和感悟能力。常见命题形式:谈对某一事物的理解、认识;XXX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联系现实,你如何评价XXX?【方法指津】1、 了解分类:一般可分为赏析类:(紧扣文本)如诗歌鉴赏;感悟类:(联想文外),如水之经典、文化高峰;评价类: (联系文本), 如“宋清” “庞统”“尊卢沙 ”2、 审清题干具体要求,辨析是文内还是文外延伸。3、 掌握结构。解答探究性阅读题,其实就像在写一篇小作文,行文的结构一般来说应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1)应题,表明观点;2)结合论据,分析论证;3)总结点题。4、 明确要求:审题:严谨; 观点:明确

16、; 分析:有据/有理/有序;语言:流畅。【试题回放】例1:感悟类:作者说:“文化上的高峰有时可能被云雾遮盖数百年之久,而这种云雾主要是朦胧在人们心间。”这句话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联系本文之外的例子谈一谈。(10考试院抽测)【提示】三个关键词:“文化上的高峰”:真正优秀的、经典的、高品位的文化、文艺作品或人物(非指道德高尚)。“人们心间的云雾”:认识水平的欠缺或肤浅、时代审美趣味的局限、世俗大众的评判标准、狭隘的审美取向等。“被遮盖数百年”:一时被埋没、被忽视,不被重视。【答案】一个天才被埋没,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不被认同,这种现象令人深思,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当时人们的认识和理解不能达到一定的认知

17、高度,抑或是流行的价值观限制了人们的判断。(解说句意,表明思考)/梵高的“向日葵”被日本电信以上亿美元收购,而这位才华横溢的荷兰画家生前仅以低贱的价格卖出过几幅画,最终在饥寒贫困中发狂死去。 (举例) /梵高的悲剧恰恰反映出人们拒绝认同不被主流看好的文化,而伟大的作品往往会超越一个时代。人们人云亦云和追求轰动效应的心态导致他们不愿静下心来体会那些看似平淡、边缘的艺术、文化。(分析说理)/唯有真正安静下来用心观察体味那些被忽略的美,才可能成为先觉者,才可能去理解认同那些伟大的作品。(总结)(10分)例2:评价类:【试题回放】在农山之上,子路、子贡和颜渊各言其志。请从中选择一人之志,作出评价。(10海淀期中) 【答案示例】子路之志是于战争之时挺身而出,为国杀敌斩将,以一当十。勇哉!(应题+观点)/我认为从子路勇气中显露出来的,是他在祖国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勇于担当民族兴亡之重任的责任感和爱国热情。(深刻分析)/华夏民族正是从不缺少子路这样的勇者才得以在五千年来内忧外患不断中茁壮成长自立于世界的舞台之上。岳飞战场上的横刀立马让敌人闻风丧胆再不敢轻易进犯中原,戚家军钢铁之师的舍身抗敌让百姓安居乐业。(举例)/可见子路之勇非匹夫之勇,乃是勇于承担的爱国爱民精神的体现。(总结)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