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原理课程改革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1页
证券投资原理课程改革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2页
证券投资原理课程改革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3页
证券投资原理课程改革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4页
证券投资原理课程改革项目立项申请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商专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程改革项目立项建设申请书课程名称: 证券投资原理推荐部门:经济贸易系服务专业:金融与证券专业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填表日期:2010.10.26河南商专教务处制一、课程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李光性别男出生年月1968.11部门经贸系职称副教授职务系副主任学历研究生学位硕士专业金融双师资格理财规划师近五年学校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时 间担任课程任课班级完成课时2006-2010 上半年 2006-2010 下半年 证券投资分析证券投资原理04-08级金融05-09级金融96/每学年96/每学年近五年主要教研成果几年来,一直从事证券投资原理、证券投资分析等课程的教学与研究

2、工作。教学内容丰富,安排合理;能及时吸收前沿成果,根据国情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取得如下荣誉:1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22009年负责的证券投资原理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32008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2003-2008年在学校年度考评中连续六年优秀,目前低职高聘为教授52004-2009年连续六年被评为河南商专校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62003年、2007年获河南商专“教学质量奖”一等奖72005、2006、2008、2009年被评为河南商专“三育人”先进个人82010年被评为河南商专第二届“教学名师”二、项目组成员情况姓名单位职称

3、双师资格承担项目任务李琰河南商专副教授是模拟投资业绩评价宋晓薇河南商专讲师 是分析软件应用训练张雪凤河南商专讲师是课后报告评价周小全中原证券高级经济师实训操作三、项目研究条件 每个学生上课期间使用电脑; 证券分析和交易软件; 校外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和银行提供实习参观机会;可以连通网络的多媒体。四、项目建设主要内容1教学内容第一章 证券投资概述第二章 股票第三章 债券第四章 证券投资基金第五章 金融衍生工具第六章 证券市场及其管理第七章 证券中介机构第八章 证券交易第九章 证券投资基本分析第十章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2教材21世纪经济管理类系列教材-证券投资概论, 李光、邱国鑫主编,中原出版传媒

4、集团2008年8月出版 3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运用直接讲授教学法与多媒体演示法相结合教学证券投资原理具有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特点,它的实践操作性较强,为使学生真正掌握证券投资操作技能,一定要知道证券投资的基本概念、类型。为了更好的使学生了解证券投资的管理运作,可以课堂上直接通过登录相关证券网站,向学生展示金融工具、证券投资的运作流程、证券公司内部结构和治理机制,会使学生直观感觉到学习内容离自己很近,没有陌生和抽象的感受。同时可以登录“证券之星”等证券网站,开立虚拟账户,使学生有机会在模拟操作中买卖股票、申购赎回基金,为下一步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方式下教学,最好实现每个

5、学生一台电脑的教学条件,做到老师在台上讲,学生马上可以操作运用,教学内容的印象将更深刻。 (2)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和模拟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是指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问题探索来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在教学过程中,比如在“证券投资基金”一章中,可以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成立一个小型的“基金公司”,每个成员各司其职,并且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某类型的基金,并根据不同的投资者的特点向其介绍和营销基金,再让学生扮演某投资者的身份,提出一些例如“基金的买卖费用”等问题,由营销者解答。最终实现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

6、,尝试解决问题的目的。学生在讨论、交流和研究中发现新问题、新知识,新方法,逐步解决设计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已的知识体系和实际操作能力,同时教师主动加入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要成为学生建构知识的积极帮助者和引导者。课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小结,用自己的语言梳理课堂内容,并回顾自己在学习中的收获、困难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运用“小组协作”式教学 “小组协作”式教学,即是学生的合作学习,由学生来构筑知识、发现知识,转移知识和扩展知识,由老师创造环境,“小组协作”式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为学生创新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营造了理想的教学环境。学生们的小

7、组合作中不公掌握了知识技能,而且同学之间关系更为融洽,并且做到了相互尊重,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进行了知识的交流与研讨,而且做到了语言的交流、思想的沟通、情感的交融,它体现了信息社会古环境下人们工作、学习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协作能力。(4)把“研究性学习”引入教学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己选择和确定研究的课题或进行项目设计,自己收集、分析并选择信息资料,应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教学中,我们让学生对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有朋友寻求投资基金的建议;老年投资者对证券投资陌生,怎么向他们解释;不会上网的投资者想买卖证券、基金怎么办等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把调查得到的记过,并

8、运用它得到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答,并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和建议。首先老师指导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实际情况找到选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去接触一个个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并与他们进行交谈,互问互答,调查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把调查得到的选题,通过课余时间利用报告或者论文的方式深入分析,课堂上个别发言论述并小组讨论,最终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才进行指导,“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走出课堂和学校,走向社会开展社会调查活动,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活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上几种子教学模式的综合运用,培养了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实践证明,

9、由这些子教学模式构成的综合实验教学法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思想,使学生真正掌握了学习的能力,掌握了系统的基础知识,挖掘了学生探索能力,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收到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5)强调企业参与作用,我系与省内多家公司建立有联合办学和共建校外实习基地合作关系。争取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公司内部的实习,了解实际领域的操作,实现多走出课堂的理论教学,实习产学结合。(6 (6)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利于实现“一书多证”制培养模式,与岗位证书制接轨职业资格证书的推行将行业准入标准同高职高专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了学生就业的准确定位,也提高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如教材是针对“证券从业资格证”、“

10、期货从业资格证”、“理财规划师”的考试选择的,实现毕业即就业即上岗。4、评价机制 多元评价,全面发展。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内容单一,形式简单,不利于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为了发现每一名学生的闪光点,促使学生进步成长,我们采取对学生多元化评价的评价方式。根据对每位学生的目标要求进行量化考核,按照每月、期中、期末成绩和表现以统计图的方式,纵向比较。如果有提高,则肯定和鼓励。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来说具有较高的威信,每个学生都非常注重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印象。因此,学生非常看重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教师要充分利用评价这一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 试卷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综合考察

11、,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评价内容。我们改变以前只重分数的单一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运用、提高等多项内容的等级评价。即便是试卷成绩差的学生,也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从而获得自信,不断进步。我们利用平时成绩、期中、期末考试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并制成统计图的形式,让学生在横向(学生间)、纵向(自己)进行对比,以便扬长避短,争取更大的进步。同时,也为学生档案收集大量数据和内容,从而为下一步教育思路的调整和导向提供了依据。除了以期中考试分数为依据评价学生,还要以平时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和课外报告的成绩加权综合得出结论,防止期末试卷成绩片面化,单一化。还要以学生在模拟账户中的投资盈余和交易量为依据来判断学

12、生的实践操作能力。(2)自评 学生自评的过程实际上是对自己的反思自省过程,是触动灵魂的自查、极易影响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的过程,这有利于打破以往的评价体系中以成绩论英雄的单一化评价标准和以教师视角为出发点的单相性评价标准,更能尊重学生情感和个性差异,使学生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正确客观评价自己。(3)学生互评 对每一个学生来说,来自同学、伙伴、朋友的评价,因其往往能客观地站在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上去观摩、理解和判断,评价较符合学生实际,所以具有一定的说服力和影响力。五、预期目标和成果近年来,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路已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所接受。把满足就业需要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13、宿,是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解决怎样把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落实到课程,实施于教学全过程。1.实现教学主体“单一主体-学校”向“多元化主题-学校、企业”转变在课程改革的推动下,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注重对社会需求和行业职业需求的分析,促进了课程教学与职业需求的结合,从根本上摆脱以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模式。课程改革要有所突破,就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教学上从单一学校主体转向学校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积极争取行业。企业参与专业与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使行业企业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主体之一。这种

14、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课程开发模式可以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学校与企业建立“定单”合作伙伴关系,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向学校“预定”毕业生,在毕业生中“选择人才”,学校根据企业对人才需求“量身订制”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内容;二是建立有行业和企业管理者、技术专家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发挥校外行业和企业专家在专业开发和建设中的作用。通过课程改革使教学内容不再仅仅由教育专家而是包括产业界的权威代表参与决策,他们是最能把握职业岗位的现在和未来对于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使学校课程学习真正建立在职业能力需

15、求的基础之上,并能够随着职业能力的变化及时修订课程内容,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就业导向课程。尤其是“定单”式课程开发,学生是企业定向培养的对象,其就业前景在学业一开始就相对明朗,大部分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毕业后将被企业录用。这对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工作心态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提高他们的职业岗位适应性,较早实现“学生职业人社会人”的转化,能起到积极的作用。2.实现从教学目标“一般技术目标”转向“岗位就业目标”目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目标定位一般都有职业培养要求,但往往局限于一般职业技术标准,没有细化到岗位工作规范,以至课程实际上难以摆脱传统学科性课程的痕迹。我们认为以就业为导向进行高职课程目

16、标设计,不仅要有高等教育共性目标的要求,而且要有非常清晰的职业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具体职业岗位的工作标准、明确的职业岗位人才规格、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的目标定位。突出岗位培养目标并不否定一般人文素质和一般职业素质的培养目标,而是把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知识、以及审美、体质、心理等素质教育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岗位技术训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贯穿其中。这种“一般素质职业能力岗位技术”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由于课程目标定位瞄准某种职业,具体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直接在学校人才培养的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使课程目标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只要专业设置建立市场调研基础之上,确实为社会所需,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和

17、课程实施过程得到贯彻,就可以大大缩短的学校教育与就业需求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毕业后直接上岗就业而无须再培训提供条件。3.实现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转向“职业能力本位”课程目标通过课程内容的安排来落实。以就业为导向设计高职课程内容,要求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传统的职教课程和专科课程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按照学科的逻辑顺序来确定课程内容、组织课程体系,结果往往造成理论知识偏多偏深,实践技能训练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设计课程内容的具体做法是:其一,以职业所需的能力为主线,包括胜任职业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技能和工作态度的培养,直接反映职业角色对从业者的能力要求,一般

18、是经过职业能力分析形成能力标准,再将能力标准转化为课程。其二,不再追求学科体系逻辑严密性,强调教学内容“实际、实用、实践”,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其三,把职业资格标准引入课程体系,促进学校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学内涵上的统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课程内容设计思路,是一种高效的课程安排,它精简理论教学,为扎扎实实开展实践教学创造更大的空间,尤其是引进职业资格标准,为课程内容的取舍提供了一个框架,将那些与职业能力要求相关性较低的知识、技能排斥在课程之外,使高职课程可能突破学科理论体系,形成符合职业培养目标的特色,缩短与实际工作的距离、同时由于其职业能力的内涵宽泛,不仅有技术能力

19、要求,而且包括具有广泛适应性的一般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培养的学生既有明确的职业技能,又有一定的职业岗位转换的适应能力,从而获得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基础。4.课程结构实现从“刚性”转向“弹性”从严格的意义上讲,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职课程,由于能力标准是既定的,课程内容被规定在一个必要框架之内,本身具有刚性的特点。刚性课程一方面体现对学生学习要求的硬约束,从而有利于达到就业目标,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习内容受职业限制而产生狭隘和滞后的弊端,从而不利于学生就业。因此按照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思路,我们主张通过课程结构的模块化设计,增强课程弹性,对职业化课程进行优化和补充。相对于传统的职教课程,模块化课程

20、本身具有灵活性的优势。但课程的灵活性并不一定对学生就业有好处。一组缺乏内在联系的模块,很难形成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特性。因此课程模块化仍有一个如何设计和选择结构的问题。我们认为以职业核心技能为基础的多向选择课程结构模式,可能是处理好模块课程之间灵活性与系统性的关系、实现两者统一的理想方案。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专门职业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的组合构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

21、相对稳定的,学生必修的,体现专业特征;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整个课程结构由于核心课程内在结构以及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富有弹性。这种富有弹性的模块化课程结构设计,有利于加快课程的更新,因为采用这一设计方法,课程更新不必对原有课程“推倒重建”,而只需增减模块;也有利于学生根据自与的特长和爱好,以最适合自己发展的方式选择学习方案和就业方向。这两方面,最终都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5.课程实施从“封闭型”转向“开放型”传统的课程教学基本上是一种封闭的过程,通常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由教师实施教学,在学期结束时进行一次书面测验,然后根据成绩给学生一个等级分数,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这种封闭教学过程最大的弊病是使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以及对教学质量检验的滞后性。学生在校就读几年,应付了许多课程考试,但没有掌握学习的方法,不懂得自己怎样安排学习,也不了解学的这些东西是否符合社会需要,能否适应就业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实施过程,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一是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