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含解析).docx

    • 资源ID:19840093       资源大小:2.60M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含解析).docx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程标准:1.了解孟子和荀子等思想家以及儒家思想的发展。2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一、孟子、荀子与儒家代表孟子荀子地位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重要奠基人战国时期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思想主张(1)核心:“仁政”学说;继承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对待人民,以德服人,争取民心;发展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2)人性论:主张人性本善说(3)义利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1)天命观(哲学思想):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2)人性论(道德思想):主张“性恶论”,但认为凭借后天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3)政治主张: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二、墨子与墨家1地位墨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2思想(1)主张“兼爱”“非攻”。(2)提倡“尚力”。(3)主张“节用”“节葬”。3评价墨子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特别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他的思想曾被其他学派广泛吸收。到战国以后,墨子的思想便不受人们重视了。三、庄子与道家1地位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体系,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主要代表。2思想(1)提出了“齐物”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没有区别。(2)提出“逍遥”的人生态度。(3)天与人“不相胜”。四、韩非与法家1主张(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起一个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2)认为社会不断发展变化,反对儒家“是古非今”的历史观,主张变法革新。2评价战国后期思想家,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成为秦治理国家的指导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五、孙膑与兵家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其军事思想主要被收录在孙膑兵法一书中。六、诸子百家的影响1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2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思想中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1)根本原因: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针对社会的急剧变化,代表各阶级、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学者或思想家,都企图按照本阶级(层)或本集团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社会、万事万物作出解释或提出主张。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高谈阔论,互相诘难。战国“百家争鸣”的出现,正是上述社会与阶级关系在我国古代思想意识形态上的反映。(2)经济因素:随着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井田制趋于瓦解;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3)政治因素:争霸战争中,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取得霸主地位,竞相招贤纳士,运用不同思想学说以使自己的国家富足强大起来,原来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的地位上升,他们代表本阶层和政治派别提出自己的主张,希望实现用自己的思想治国平天下。(4)文化因素: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5)环境因素:新的统治阶级尚未确立绝对权威,在缺少绝对权威和政治控制的情况下,人们的思想不受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6)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取得了较大进步,如天文学、数学、光学、声学、力学、医学等方面在当时均达到较高水平。这些科技成果标志着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和物质生活。(7)此外,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的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学习和借鉴,促进了学术的繁荣。2早期儒家思想的特点(1)儒家思想较为完整,但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2)没有严密的理论,大多是关于思想修养方面的道德规范和政治思想方面的治国原则。(3)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但因脱离现实而遭冷遇。主题一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史料探究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军事力量充足),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材料二“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尽心章句下(1)据材料一探究,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一条是什么?统治者应该怎样做?(2)材料二中孟子认为统治者应该怎样做?(3)两段材料反映了先秦儒家的哪一重要思想?提示:(1)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2)材料二反映了孟子主张给予百姓一定生产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温饱,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统治秩序。(3)民本思想。归纳总结儒家的民本思想(1)原因:铁器牛耕的推广,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者地位提高;吸取夏商西周灭亡的教训。(2)表现:孔子“仁”的学说和“为政以德”的主张;孟子的“仁政”学说和“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的“王道”主张和“君舟民水”说。(3)实质: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君主的统治。(4)评价积极:民本思想对减轻人民的剥削,对封建统治者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统治的长治久安发挥了重要作用。局限:民本思想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一种加强封建统治的策略,与当今所提倡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对点训练1儒家文化不着意构筑彼岸世界和灵魂永生,而是教导人们在此岸世界“学做圣贤”、“立德、立功、立言”,以达到人生“三不朽”境界。这种风尚的弘扬()A造就了积极入世的文化倾向B体现了三教合一的价值观C成为历代皇权专制的护身符D最终导致儒学信仰宗教化解析:选A材料中“不着意构筑彼岸世界和灵魂永生,而是教导人们在此岸世界”表明积极入世,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故A项正确。主题二百家争鸣史料探究材料一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材料二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材料三故治民者,刑胜,治之首也;赏繁,乱之本也。夫民之性,喜其乱而不亲其法。故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1)上述材料分别属于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家的言论?(2)假如你当时是平民,你会接受哪些思想?理由何在?(3)上述言论哪一种最适合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为什么?提示:(1)孟子的儒家思想;墨子的墨家思想;韩非的法家思想。(2)墨家思想。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墨家主张和平发展,注重兼爱、非攻,符合人民的愿望。(3)法家思想。因为法家思想符合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和变革的需要,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归纳总结诸子百家思想的现实价值(1)儒家的“仁政”“有教无类”等思想:具有和谐意识,对于调节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作用;对今天倡导的人本理念具有借鉴意义;孔子等人的教育思想为今天推行全民教育、素质教育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2)道家的“无为”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对于增强环保意识,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价值;道家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3)法家的法治、变革思想:对于当今中国的法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法家的变革精神,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4)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思想:成为今天平等博爱、热爱和平、尊重人才的重要思想来源。对点训练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政见各异,但其理论目标都在论证“治道”。这说明诸子学派()A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B共有相似的政治诉求C主张对社会革故鼎新 D高度重视社会伦理道德解析:选A诸子百家虽政见各异,但都在论证“治道”,即治理国家的方法,说明诸子学派都关心国家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热情,故A项正确。考点一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命题角度:1.孟子的思想主张。2.荀子的思想主张。典题例析例1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解题思路答案B题组冲关1孟子认为:“无恒产而有恒心(道德观念或行为准则)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材料反映了孟子()A为统治阶级进行辩护B已具有以民为本的思想C经济上主张轻徭薄赋 D有轻视劳动人民的倾向解析:选B材料没有体现统治者的意愿,故A项错误;“无恒产而有恒心(道德观念或行为准则)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体现了孟子主张让百姓拥有一定的财产从而维护统治的思想,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到关于赋税的主张,故C项错误;孟子主张通过百姓稳固而统治稳固的思想,体现了对劳动人民的重视,故D项错误。2荀子认为,国家要长治久安,首先必须重视“礼”的教育;而仅依靠“礼”还是治理不好国家的,还需搞好“法治”。这表明荀子()A在儒学基础上开创法家学派B融合其他学派思想以完善儒学C已摒弃早期儒家的德治思想D极大地提升了儒学的社会地位解析:选B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并非法家学派,故A项错误;荀子糅合法家思想提出“礼法并重”,故B项正确;荀子继承和发展了春秋时期孔子的早期儒家思想,并非摒弃,故C项错误;在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更适合时代发展的需求,题目中并未涉及儒家社会地位提升的问题,故D项错误。考点二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命题角度:1.诸子百家思想的比较。2.百家争鸣的影响。典题例析例2战国时期某一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该流派应是()A墨家B道家C法家D兵家解题思路答案C题组冲关3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齐地阴阳、道家、儒学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这反映了()A学术思想的地域性 B儒学正统地位衰落C北方文学发展缓慢 D秦国学术水平落后解析:选A材料体现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域主导的学术思想不同,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思想成为正统,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北方学术思想发达,但不能说明文学发展缓慢,故C项错误;秦国学习三晋文化,且材料未展示不同地区文化发展程度,故D项错误。4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 B各学派思想的分歧消失C百家争鸣局面基本结束 D诸子百家思想趋向融合解析:选D思想趋向融合与材料中“杂家兼儒墨,合名法”相符,故D项正确。课堂小结·建通史战国时期之关键词群雄争霸、百家争鸣、社会在大变革中完成转型文化上 (1)私学兴起,讲学之风出现和学术中心形成。(2)出现“百家争鸣”,诸子思想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3)战国时期的文化觉醒和百家争鸣造就了一批作出开创性贡献的学术大师:儒家孟子和荀子、墨家墨子、道家庄子、法家韩非、兵家孙膑,在中国古代矗立起一座座高大的思想文化丰碑。政治上 (1)公元前475年左右,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大变革时代。(2)战国时期,各大国国君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不少大国还出现了卿大夫夺位的政变。(3)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竞争激烈,各国不得不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进行变革,秦国经商鞅变法逐渐强大起来,为秦统一创造了条件。经济上 (1)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2)战国变法,废除井田制,土地私有制逐步形成。(3)手工业、商业、城市发展,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耕战和中央集权。课时达标检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具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解析:选D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出现是因为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故D项正确。2“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杜甫的这些诗句表达了他对尧舜之治的理想社会的向往。春秋战国时期与杜甫这一向往相近的思想学派是()A道家 B墨家C法家 D儒家解析:选D道家强调“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重刑法,故A、B、C三项错误;据材料“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致君唐虞际,淳朴忆大庭”和“死为星辰终不灭,致君尧舜焉肯朽”可以看出杜甫希望君主施行仁政,像古代尧舜那样的明君一样,以仁治天下,这与儒家思想的“仁”相近,故D项正确。3“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这段文字出自谁的作品()A孔子 B庄子C韩非 D墨子解析:选B通过材料不难看出,通篇都是辩证法和齐物的思想,作为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的思想充满着辩证法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齐物”的哲学主张,故B项正确。4春秋战国时期的统治者毅然决然地抛弃了夫子之道,毫无保留地选择了法家之道。这主要是因为法家之道在当时()A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 B强调君主应以法治国C迎合了大一统历史趋势 D为君主提供治国之道解析:选C法家主张大一统,与春秋战国时期统一趋势相符,符合统治需要,故是当时统治者选择它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5先秦时期,某学派提出“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该思想属于()A儒家 B墨家C道家 D法家解析:选B儒家强调仁政,与材料中“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反映了墨家的尚贤思想,故B项正确;道家提倡无为,与材料中“欲其事之成”不符,故C项错误;法家强调中央集权,与材料中“举三者授之贤者”不符,故D项错误。6孙子兵法强调,对于战争“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又说“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A先秦兵家反对不义战争B先秦军事理论趋于成熟C春秋时期兼并战争频繁D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解析:选D根据题意,题目强调的是兵家对于战争和用兵的思想,并未提到对不义战争的看法,故A项错误;题目中提到的是先秦时期兵家的思想,并未进行比较或看出此时的军事理论趋于成熟,故B项错误;题目强调的是兵家思想,并未提到此时的社会背景,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明主虑之,良将修之”“用兵之法,全国为上”得出先秦兵家具有慎战思想,故D项正确。7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有明清古楹联:“兄弟自然敦友爱,叔侄不必结冤仇”。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宗法观念源远流长 B等级观念根深蒂固C儒家思想影响深远 D道家理念发展创新解析:选C“兄弟自然敦友爱,叔侄不必结冤仇”不强调等级尊卑,不属于宗法制,故A项错误;“兄弟自然敦友爱”不能体现等级,故B项错误;兄弟友爱、叔侄和睦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兄弟、叔侄关系的处理,不属于道家内容,故D项错误。8礼记中写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儒家 B墨家C道家 D法家解析:选B材料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最能反映战国墨家兼爱的思想,儒家主张仁爱(爱有等差),强调等级差别,故A项错误;墨家思想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道家主张顺应自然、知足寡言、无为而治,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加强君主权力,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8分)9春秋战国时期,“私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组织形式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一批民间私学大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墨子的教育机会均等思想使得其教育对象大大扩大,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因此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受教育者。墨子和墨家私学曾经兴盛一时,其私学“徒属弥众、弟子弥丰,充满天下”。墨子的教育内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科学和技术知识,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知识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的造诣,涉及数学、光学、声学、力学以及心理学等很多方面,而这些在孔子看来是“小人”要做的事,是从政君子不耻学习的内容。陈巧妹孔子和墨子的教育思想之比较(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孔子讲学与墨子讲学在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目的上的主要不同?(12分)(2)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墨家私学教育特点形成的原因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6分)解析:第(1)问关于教学方式,由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孔子杏坛讲学图”可知孔子注重课堂教学;由材料一“墨子田间讲学图”可知注重实践,多深入下层群众进行口传。关于教学内容,由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教授“六艺”,重视人的道德意识的培养;由材料二“墨子的教育内容中最大的特点就是重视科学和技术知识”可知墨子教学主要注重实用的科技知识教育。关于教育目的,由“而这些在孔子看来是小人要做的事,是从政君子不耻学习的内容。”可知孔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的政治人才;由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可知墨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实用性人才。第(2)问第一小问,可由所学知识及第(1)问的分析可知墨子代表底层百姓,了解百姓所需;进而可以推出第二小问,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知识的普及;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答案:(1)方式:孔子注重课堂教学;墨子注重实践,多深入下层群众进行口传。内容:孔子的教学主要涉及人文主义的“六艺”,注重培养人的道德意识;墨子教学主要注重实用的科技知识教育。目的:孔子教学主要培养治国的政治人才;墨子教学主要培养生产劳动的实用人才。(2)原因:墨子出身于下层社会代表小生产者,了解百姓劳动生产对科技知识的需要。影响: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知识的普及;有利于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任意两点即可)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思想宝库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教案(含解析).docx)为本站会员(S**)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