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docx

    • 资源ID:19840151       资源大小:2.31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docx

    课程标准: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主要成就,认识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一、两弹一星1背景(1)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2)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2成就时间重大成就1964年6月中国第一枚中近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1966年10月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年6月第一颗氢弹试爆成功1970年4月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1975年11月中国成功发射返回式遥感卫星二、东方魔稻1研制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2意义(1)不仅解决了中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还在世界各地推广。(2)被西方媒体称为“东方魔稻”“第二次绿色革命”。三、“银河”系列计算机1成就(1)1983年,每秒运算亿次的巨型计算机“银河”型机诞生。(2)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2影响我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四、“神舟”号飞船1发射2003年10月15日,中国“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将宇航员杨利伟顺利送上太空。2意义(1)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光辉的里程碑。(2)在未来510年里,将给中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效益。(3)成为带动高新技术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强大动力。1“两弹一星”研制的重大意义(1)打破了美苏两国对中国的核垄断与核威胁。(2)展示了我国的实力,尤其是增强了国防力量,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3)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也有利于世界和平。(4)促进了其他领域(如航天技术)的发展。2袁隆平开创杂交水稻技术的革命性意义(1)技术革命:突破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种优势”的经典遗传传统理论禁区,丰富了作物遗传育种的理论和技术。(2)农业革命:提高了水稻产量,解决了中国人民的温饱问题。(3)世界性革命:为解决世界粮食短缺问题提供了战略思路,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甚至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320世纪80年代前后中国发展高科技侧重点的不同及原因(1)80年代前:主要是为了冲破美苏核技术和空间技术的垄断,积极发展高新科技,以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一个安定的环境。原因: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敌视中国,企图扼杀新生人民政权;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导致世界局势紧张。(2)80年代后: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指导,积极推动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原因:80年代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形势有了很大变化。主题一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史料探究材料一探索太空永无止境,航天事业任重道远。广大航天工作者一定要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努力在人类探索利用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继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开发利用太空的正确方向,积极参与国际空间合作,为促进人类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胡锦涛在庆祝“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圆满成功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国家计划航天任务20112012年陆续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系列飞船2012年“夸父计划”的卫星发射2020年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1)据材料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什么新特点?(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中国航天事业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中国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突破对人类作出的贡献。提示:(1)航天技术突飞猛进,人类科研和探索的领域扩展到太空。(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下,科技不断进步;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科研队伍。(3)为人类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作出了新的贡献;促进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归纳总结科技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作用(1)政治:加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和平的环境;增强了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经济:带动相关领域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社会生活:振奋了民族精神,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4)文化: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对点训练1孙丽在“两弹一星”人文精神哲学反思一书中说,中国研发“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这说明科学技术()A保障了我国的国家安全B撑起了中国经济崛起的保护伞C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D维护了地区及世界的和平安宁解析:选C据材料“两弹一星旨在维护本国安全、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安宁,构建和谐的世界,这实际上已经超越了两弹一星科学技术本身的价值”可以得出科学技术承载了济世的价值诉求。主题二新中国科技发展的原因史料探究材料一中国经济现代化必须抓住机遇,我们在历史上曾经错失三次重大机遇第一次是1793年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扩散的机遇,第二次是18421860年错失第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机遇,第三次是19571976年错失第三次产业革命技术转移的机遇。中国经济现代化报告2005材料二1978年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累计达1 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中国近现代史下册(1)分析中国经济现代化中错失第三次重大机遇的原因。(2)结合材料二探究,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有何特点?分析其主要原因。提示:(1)帝国主义的敌视、封锁;“左”倾错误;“文化大革命”。(2)特点:科学技术成果丰硕;科技成果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原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精神和无私奉献;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归纳总结新中国取得巨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和条件(1)客观因素制度前提: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前提。政策支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为我国科技发展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环境条件:社会的稳定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主观因素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爱国热情和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和勇攀高峰。老一辈革命家对“左”倾错误的抵制和人民群众对基础工程的大力支持。新中国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人才储备。(3)外部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对点训练2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取得了“两弹一星”、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和籼型杂交水稻等一系列科技成就,其主要原因是()A政局长期稳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B政府高度重视和科学家的爱国热情C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D科研工作者坚决抵制“文化大革命”错误解析:选B“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的政局并不稳定,故A项错误;我国之所以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取得一系列科技成就,主要是因为政府的重视并且有一大批爱国的科学家,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并未获得快速发展,故C项错误;科研工作者并未坚决抵制“文化大革命”错误,故D项错误。考点一两弹一星命题角度:1.两弹一星的主要成就。2两弹一星的主要影响。典题例析例1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为了保卫国家安全,高瞻远瞩,果断制定的决策是()A登月计划B基因工程C载人航天工程 D两弹一星解题思路答案D题组冲关1“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昆仑狮醒仰天吼,扬子龙腾动地风。自古知兵非好战,而今仗剑镇枭雄。紫烟隐约方程式,青史明标科技功。”诗中描述的新中国的科技成就()A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B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航天大国C宣告中国进入航天时代D反映了“大跃进”时期科技领域的浮夸现象解析:选A根据材料“霹雳蘑云上碧空,火球赤日喜相逢”可知其指的是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其打破了美国和苏联的核垄断,故A项正确。2“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年8月16日成功升空,表明中国在空间通信技术方面已经领跑世界。中国跨入太空时代始于()A“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的上天C中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D“神舟”系列飞船的成功发射解析:选A据材料中“中国空间通信技术”“太空时代始于”可知是1970年的“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故A项正确;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是1984年,时间晚于“东方红1”号,故B项错误;中国掌握卫星回收技术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神舟”系列属于航天技术,故D项错误。考点二杂交水稻技术和“神舟”号飞船命题角度:1.袁隆平和杂交水稻技术。2.“神舟”号飞船。典题例析例2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在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里的“它”指的是成功发射了()A“长征1”号航天运载火箭B“东方红1”号人造地球卫星C“神舟”五号飞船D“神舟”六号飞船解题思路答案C题组冲关3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这评论的是我国()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B“东方红1”号卫星的升空C每秒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D“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解析:选D材料内容为“中国的航天技术”,故A项错误;“东方红1”号卫星没有超过日本、西欧的技术,故B项错误;计算机不属于航天技术,故C项错误;“神舟”五号飞船的发射,是继美国、苏联之后的第三个国家,故D项正确。4中国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当时中国正值()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新时期解析:选C根据所学,1973年,袁隆平育成了中国第一个强优势杂交组合“南优2号”,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故C项正确。课堂小结·建通史新中国成立初期之关键词民主政治建设、独立自主的外交和科技成就,彰显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文化上(1)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反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我国决定发展核武器,实施“两弹一星”工程,其中“两弹”指的是原子弹和导弹,后来变为原子弹、氢弹和导弹;“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2)袁隆平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个水稻杂交品种“南优2号”,此后又培育出“超级杂交稻”,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政治上(1)新中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2)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奠定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3)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新中国开始踏上国际舞台。经济上(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政府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在农村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2)1953年中国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3)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新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时达标检测(二十七)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毛泽东在1958年先后表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搞一点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我看有十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这主要说明了()A“两弹一星”的开展是国内外形势所需的结果B“大跃进”运动有利于我国国防现代化的发展C我国完全有能力在短期内实现国防现代化D应该将发展国防高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重心解析:选A根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1958年”“十年工夫是完全可能的”“当时中国开发上述技术的环境还十分落后和艰苦,但不少科学家还是开始投入这些开发计划”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当时我国相对落后,集中力量发展“两弹一星”是国内外形势逼迫的结果,A项符合题意。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让美国感到“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美国认为,“一个非白人的国家第一次打开了军事技术中的一些最深奥的秘密,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材料说明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A得到了美国大力援助B打破了美国单极世界C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D实践了“科教兴国”战略解析:选C材料表示了中国原子弹爆炸成功对美国的心理冲击,没有信息表明美国对中国的援助,故A项错误;美国没有建立过单极世界,故B项错误;“心理上的影响是巨大的”、“中国人已插足于一个过去只有西方民族才能进入的领域”等关键信息表明中国的国际影响扩大了,故C项正确;“科教兴国”战略提出于1995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在1958年夏天,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提出把蛋白质人工合成作为重点研究项目,在上海和北京的几次科技展览会上,党中央和上海市委都希望他们加速实现该项目,在研究所内部,青年同志也要求项目提前并确定具体合成对象(1965年最终合成)。据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B科学大跃进在全国掀起高潮C新中国的科研力量主要是青年D“大跃进”时政府加大了科研投入解析:选A根据“1958年”“加速实现”“提前并确定”等可知此时处于“大跃进”时期,冒进风气延伸到了科学研究领域,但“1965年最终合成”,说明这种冒进的风气助推了科技发展,故A项正确。41958年8月1日,中国第一台计算机由张梓吕领衔研制的103型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研制成功,运行速度每秒1 500次;1959年,由张效祥教授领衔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运算速度达到每秒1万次。这反映出()A新中国在部分科技领域取得突破B当时中国科研出现“左”倾冒进现象C当时中国科技人才大量涌现D新中国计算机技术落后于欧美等国家解析:选A材料中中国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大幅增加,说明我国在计算机领域取得了重大成就,故A项正确。5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为546万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 000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每位导师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这反映了当时()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D中国科学院已成科研的领导机构解析:选C材料中体现建国初对科学技术发展大力支持,且西方国家并未解除对中国的封锁,故A项错误;建国初中国科技落后于世界,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当时中国迫切发展科技的愿望,反映出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及中国科学院在当时科研机构中的地位,故D项错误。6邓小平在1977年接见美籍华裔科学家牛满江、陈省身和三位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李政道、杨振宁等外宾时,高度评价他们为祖国发展作出的贡献。这些科学家对祖国的贡献是()A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研究B指导中国留美学生深造C为中国大量引进美国科技D交流学术与科学发展建议解析:选D1977年中美关系改善前,不可能出现美籍华裔科学家与中国科学家合作研究的情况,故A项错误;同理,故B项错误;为中国引进大量美国科技非三位美籍华裔科学家的能力所及,故C项错误;美籍华裔科学家为祖国交流学术和科学发展提供建议是可行的,故D项正确。7下面是部分国家19932003年科技论文每篇平均被引用次数比较图。此图揭示的实质问题是()A中国的现代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B美国的科技水平一直领先世界C亚洲国家的科技论文数少于欧美D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解析:选D中国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较少,说明中国科技的新突破新发现较少,说明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故D项正确。8就我国某项重大科技成就外媒纷纷发表评论:真理报以红色标题中国有了自己的加加林表示祝贺,并说这一成绩证明了毛泽东说过的一句话,即“社会主义好”;汉诺威汇报则称“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项科技成就是()A将“东方红1”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B成功发射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C“神舟”五号宇宙飞船往返成功D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解析:选C“东方红1”号是人造地球卫星不符合材料中的“中国人进入太空”,故A项错误;通信卫星也不符合材料意思,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神舟”五号将杨利伟载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符合材料中“中国人进入太空”,故C项正确;火箭的发射不符合材料意思,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8分)9历史是由人创造的,追寻历史人物的踪迹,有助于加深我们对历史的理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奖揭晓,感动中国推选员阎肃对钱学森这样评价:大千宇宙,浩瀚长空,全纳入赤子心胸。惊世两弹,冲霄一星,尽凝铸中华豪情,霜鬓不坠青云志。寿至期颐,回首望去,只付默默一笑中。材料二1950年,旅美科学家钱学森开始争取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1955年,在新中国的外交斡旋下,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回到了祖国。国外评论家指出,“钱学森的归来,使红色中国的两弹一星提前了20年”。(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学森入选“2007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理由。(4分)(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美国阻挠钱学森回归祖国的原因;概括我国取得“两弹一星”成就的历史意义。(14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惊世两弹,冲霄一星”结合所学得出,钱学森参与研制了原子弹、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取得成功。第(2)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二“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说: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也不能让他离开”,可知原因是钱学森具有突出的科学才能;结合1950、1955年的国际形势及中美关系,可知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第二小问,从“两弹一星”对我国国防力量和科技水平、国家实力以及国际地位等方面的影响,总结归纳其历史意义。答案:(1)理由:钱学森参与研制了原子弹、导弹和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并取得成功。(2)原因:二战后,美国推行冷战政策,中美关系处于敌对状态;钱学森具有突出的科学才能。意义:打破了美、苏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加强了中国的国防能力,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振奋中华民族精神和自信心,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培养出一批科学人才,为后来和平利用原子能和空间技术奠定基础。

    注意事项

    本文(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六单元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第27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S**)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