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2019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编号:7088550]
2019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
A.城市发展规划 B.城市布局原则。C.城市工程规划 D.城市化过程。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布局规划和城市工程规划(如下图所示)。A.城市性质的确定 B.城市规模的大小。A.城乡总体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A.① B.② C.③ D.④。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读图甲黄山风光。
2019学年高中地理新人教版Tag内容描述:<p>1、第一节城市规划概述一、选择题1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不包括()。A城市发展规划 B城市布局原则C城市工程规划 D城市化过程解析城市总体规划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城市发展规划、城市布局规划和城市工程规划(如下图所示)。答案D2城市社会的主体,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是()。A城市性质的确定 B城市规模的大小C城市人口 D城市规划范围解析城市人口主要是指那些与城市活动有着密切联系的人口,他们常年居住在城市的范围内,构成城市社会的主体,是城市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各项建设的参与者。答案C3关于小城镇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小城镇规划。</p><p>2、31城乡规划的内容及意义一、选择题1有关城乡规划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B城乡规划是以城乡的经济发展为核心C任何一个城乡规划都有利于城乡的发展D城乡规划就是对城乡的详细规划解析城乡规划是一种综合性的空间规划,它以城乡居民点的土地等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为核心,同时还包括城乡居民点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它包括城乡总体规划和城乡详细规划两个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城乡规划都对城乡发展有利,只有合理的城乡规划才能有利于城乡的发展。答案A2城市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计划和各。</p><p>3、第三章 城乡规划章末达标测评一、选择题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中指出:淮北市应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服务功能的皖东北地区中心城市,形成一个城市组团和一个城市“绿心”的布局结构,使淮北市的城市形态结构从依山建城向滨水分布的布局而转变。根据材料,完成13题。1从编制过程看,该规划是一个 ()A城乡总体规划 B城市总体规划C长期规划 D城乡详细规划2“淮北市应建设成为具有一定服务功能的皖东北地区中心城市”规划的是()A城市的性质 B城市的范围C城市的规模 D城市的总体布局3一个城市组团和一个城市“绿心”的布局结构的规划目的。</p><p>4、第三节城镇总体布局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回答12题。1影响下列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工业区社会因素、环境因素B商业区行政因素、社会因素C住宅区经济因素、社会因素D科教区历史因素、环境因素2若在图中一处进行工业布局,下列合理的是()。A化工厂 B污水处理厂C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D造纸厂解析第1题,图中商业区布局在市中心,向外依次是住宅区和工业区,故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都是经济因素;科教区的布局主要考虑的是社会因素。第2题,化工厂需水量大,应接近河流;处位于水闸上游不适宜建设污水处理厂。</p><p>5、2.1城市空间形态及变化一、选择题读图,回答12题。1该城市从地域形态上看属于()A组团型 B集中团块型C带型 D放射型2根据图2信息,甲城市火力发电站适合选择在()A B C D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该城市的城区被铁路、河流等分割成块状,即该城市是由多块城区组成的,为组团型。第2题,根据甲城市SO2浓度分布图可知,该城市的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故有大气污染的火力发电站应位于城市的西北方点。答案1.A 2.D上海浦东新区、成渝实验区、武汉城市圈是我国的三个实验区。读三个实验区的位置示意图,回答34题。3制约“成渝实验区”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p><p>6、第三章 城乡规划章 末 测 验一、选择题城市规划是对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据此回答13题。1对新建城市进行规划时,你认为科学合理的工作程序是()。确定城市的布局形式确定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进行城市总体布局方案的比较A BC D2城市规划的主要目的是()。完成城市地域结构分区的设计合理利用城市土地保护城市环境,预防和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各种问题对城市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A B C D3合理的城市规划表现为()。A充分利用城市土地,尽量集中紧凑B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布局形式分散疏松C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合理。</p><p>7、22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城市空间形态的一般演变过程的排序,正确的是()。A BC D解析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不同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也是千差万别的。一般来说,城市空间形态都是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演变的,往往呈现出如下变化过程:最初的居民点沿交通干线逐步向外作带状扩展,形成放射状的城市空间形态。当放射状的经济效益逐步降低并趋于相对稳定时,城市开始作内向填充,城市空间形态成为更大的块状。随着城市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城市再次进入外向伸展阶段,演变为更为复杂的形态。答案A2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形态的叙述,正确的。</p><p>8、3.2城乡土地利用与功能分区一、选择题“紫薇花园”居民小区为了美化小区的环境,将原来小区中的菜地进行了绿化,扩大了小区中的绿化面积,改善了小区的人居环境。据此完成12题。1该小区建设,从土地利用方式来看,它主要是()A利用土地的空间营造生存发展场所B利用土地的生产功能C利用土地获得生产物质D利用土地获得生活物质2该居民小区的绿地,从城市土地利用分类来看,它属于()A公共设施用地 B绿地C居住用地 D特殊用地解析第1题,人类对土地的利用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利用它的空间营造生存发展场所;二是利用它的生产功能,获得各种生活。</p><p>9、专题2.3 我国的旅游资源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1形成(1) 辽阔,自然环境绚丽多姿。 (2) 悠久,人文景观丰富多彩。2类型(1)自然旅游资源以 最为重要。例如, 名山、四大佛教名山、黄山、桂林山水、杭州西湖、长江三峡等。(2)人文旅游资源以 和 最为典型。例如,万里长城、京杭运河、北京 、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等。二、我国的世界遗产1我国世界遗产状况1985年加入联合国 ,到2013年,数量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 位。2类型(1)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具有 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2)世界自然遗产:展示。</p><p>10、第三节城市交通与居民生活一、选择题1下列运输方式,只属于城市对外交通的是()。A地铁 B公路 C轻轨 D航空解析航空运输跨距离远,属于城市对外交通运输方式。答案D2现代化大城市的道路网多由若干条环线和若干条放射状线组成,这种格局的优点不包括()。A便于车辆直接出入市区,避免在市内绕行B便于过路车辆进入市中心区C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提高运输效益D减少穿经市中心区的车辆及其拥堵解析过路车辆不能进入市中心、会导致交通拥堵、产生空气、噪声污染。答案B3建设、规划城市道路网的原则是()。合理利用地形和水文条件尽量满足道路、设施。</p><p>11、课时跟踪检测(七)旅游景观欣赏的方法一、选择题1观察下图中的四种自然景观,要取得四处景观的最佳观赏效果,应遵循的原则依次为 ()A选择特定地点、雨过天晴时、乘船、仰观B远眺、仰观、低临水面、俯瞰C选择特定地点、远眺、雨过天晴时、仰观D仰观、远眺、乘船、选择特定地点解析:选A首先明确四幅图分别是地貌酷似造型、高山云海、山水组合和瀑布,再把握观赏的时间和角度。旅游景观的欣赏不但要选择合适的观赏位置,而且要把握观赏的时机。据此完成23题。2以下景点和观赏位置对应正确的是()A一线天俯瞰B庐山远眺C神女峰置身其中D洞庭湖。</p><p>12、课时跟踪检测(八)中外著名旅游景观欣赏一、选择题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赞黄山“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据此完成12题。1黄山风景秀丽,黄山四绝闻名于世。读图甲黄山风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黄山地处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地区,降水丰富,植被茂密,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比较显著B由于海拔较高,空气湿度大,经常出现云海缥缈、烟雾朦胧的壮美景观C黄山是一座花岗岩断块山,节理发育明显,造就了地貌多姿多彩的形式美D黄山自古成云海,但只有夏、秋两季才能观察到2黄山石“有一石皆可名一物”,读图乙背。</p><p>13、课时跟踪检测(六) 城市化读下表,完成12题。国家城市化水平%空气污染指数/(g/m3)产业结构化石能源消耗比例%日本66.6424.901277281.01德国73.7215.781287179.49甲86.0419.4614652151.301甲国最有可能是()A美国B中国C巴西 D英国2甲国城市化过程中突出的现象是()A滞后城市化 B虚假城市化C逆城市化 D城市中心衰落解析:1.C2.B第1题,该国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农业占比重较大,化石能源消耗比例小。三国中巴西水电比重大,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较大,C正确。第2题,巴西等南美洲国家虚假城市化现象严重。B正确。读下图,完成34题。3。</p><p>14、课时达标验收(七)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一、选择题下表为部分国家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及每万元GDP耗水量表。读表完成13题。中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世界平均人均水资源拥有量/m32 2008 95218 2453 3578 900每万元GDP耗水量/m35 0455143872881 3441.由表分析可以看出()A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和水资源总量均低于法国B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约是美国的10倍C我国人均水资源拥有量约占世界平均水平的1/3D澳大利亚人均水资源拥有量高是因为水资源特别丰富2我国每万元GDP耗水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发达,耗水量大B技术水平低和节水意识淡薄 C人口众。</p><p>15、课时达标验收(五)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一、选择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垃圾的种类与总量日益增多,许多地方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与堆积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垃圾占据了大量土地,并持续向水、大气释放有害物质,使水体水质、大气质量恶化,危及人体健康。据此回答12题。1当代垃圾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垃圾中的细微颗粒,在大风吹动下会随风飘移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直接把垃圾倾倒于河流、湖泊和海洋会使水体遭到污染垃圾经过风化、雨淋和地表径流的侵蚀,一些有毒液体就会渗入土壤,破坏土质垃圾经过强光照射,会逸出氟氯烃,破坏臭。</p><p>16、课时跟踪检测(十)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一、选择题海南岛的东海岸已基本被开发商圈地完毕,“一线海景别墅”和各大星级酒店在沙滩旁边星罗棋布。随之而来的是沿海防护林的破坏和海岸线的后退。另外由于海滨游客流量超过旅游极限容量,在海滩上过度建造酒店,挤占了椰树林的生存空间,过多的游客使采挖珊瑚礁的数量失控,导致资源和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据此完成12题。1下列现象属于海南岛地区由于不合理的旅游开发造成的环境问题的是()环境污染过度城市化对海防林、珊瑚礁等自然景观的破坏对沙滩等海岸环境的破坏海水侵入,海岸空间缩小。</p><p>17、课时达标验收(一)我们周围的环境一、选择题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完成12题。1下列事物属于人工环境的是( )A高山草甸B极地苔原C科尔沁沙地D亚马孙的原始丛林2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 )A山区毁林开荒B围湖造田C黄淮海平原上建造林网D过量抽取地下水解析:1.C2.C第1题,考查对环境分类的掌握,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是依据人类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来划分的。A、B、D三项中的环境受人类影响较小,故属天然环境。C项则是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第2题,能促进人类与环境统一的生产活动是利于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p><p>18、课时达标验收(十一)草地退化及其防治一、选择题读内蒙古某县人口增长与荒漠化发展图,回答12题。1根据图中信息分析,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气候干旱B人口增长过快,过度开垦耕地C开采矿产D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2针对该县荒漠化不断发展的问题,应该采取的整治措施是() A恢复地表植被,退耕还牧B实施人工降雨C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粮食生产D发展立体农业解析:1.B2.A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县人口增长速度快、耕地面积增长迅速,荒漠化土地面积也在快速增加,所以得出该县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应当是人口增长过快和过度开垦耕地造成。</p><p>19、课时跟踪检测(十一)设计旅游活动一、选择题暑假,某地理小组在图中(冀东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地区野外考察。读图,回答12题。1在a、b、c、d四处中,学生们发现林木最茂密的地方是()Aa BbCc Dd2夜晚,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方是()Aa BbCc Dd解析:1.C2.A第1题,一般说来,林木最茂密的地方多在地形坡度较大的地方,因为坡度较大,林木的层次较明显,可以获得较多的光照。从等高线图中可以看出,c处为山坡,坡度较陡,故选C项。第2题,学生们宿营最为安全的地方应是地势较为平坦、面积较为开阔的地方。图中a处地势低平、开阔,坡度缓,。</p><p>20、课时跟踪检测(六)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一、选择题自然美是指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读四幅景观图,完成14题。1古人赞峨眉山“如螓首蛾眉,细而长,美而艳”,这主要描绘出峨眉山的()A形象美B色彩美C动态美 D朦胧美2上述四地景观中,旅游景观的色彩美最为突出的是()A BC D3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写诗赞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描绘了旅游景观的()A形象美 B色彩美C动态美 D朦胧美4雨中游西湖,别有一番风味,旅游者能深切体会“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这正是旅游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