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生物
课时规范练32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实验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主要是CO2。随堂真题演练32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高考江苏卷改编)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等知识。
第九单元生物Tag内容描述:<p>1、课时规范练32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基础巩固1.(2018山西实验中学质监)在美国西海岸的一个基岩质海岸的潮间带栖息着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几种动物,这些动物都被海星所捕食。科学家将海星从实验小区中移除一段时间后,实验小区中被捕食物种的数量由15迅速下降到8种,同时发现藤壶和贻贝种群数量明显增加。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验小区中藤壶、贻贝、帽贝和石鳖等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海星可以位于第三营养级C.海星移除后,实验小区中物种数量下降的原因是被捕食者之间竞争加剧D.实验结果说明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生态系。</p><p>2、课时规范练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其稳定性基础巩固1.(2018山西山大附中期中)下面是碳循环简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生物群落大气中的CO2化石燃料A.人类减少对的依赖是当前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B.过程增强后过程随之增强,故不能通过增强减少大气中的CO2量C.生物群落内部碳循环的物质形式主要是CO2D.参与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2.(2019江西新余四中月考)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一年中CO2的释放和消耗状况(相对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的净光合作用量可用-表示B.若的量减小,则该生态。</p><p>3、单元检测卷(第九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概率降低C.标志物脱落D.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答案A重捕时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导致重捕个体中标记个体数偏大,会使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2.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p><p>4、专题课件随堂真题演练32 生态系统的结构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2017高考江苏卷改编)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种群密度时,要选择草多的地方,否则结果偏低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C一只猛禽追逐另一只抓握着鼠的猛禽,这两只猛禽属于捕食关系D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反映了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解析:选B。调查草地某种蜘蛛的种群密度可用样方法,要注意随机取样,不能选择草多的地方,A项错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要高于三北防护林,生态系统的。</p><p>5、专题课件高考非选择题突破瓶颈冲刺集训系列41.命题内容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上。2命题思路常以某一生态系统案例为背景,主要考查对食物链、食物网的分析和计算,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和计算,物质循环途径,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等知识。【通关集训】1图1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为相关过程,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请据图回答:(1)图2中的动物对应图1中的________(用图1中字母表示)。在、过程中碳的循。</p><p>6、专题课件随堂真题演练31 群落的结构 群落的演替(高考海南卷)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B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C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D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解析:选D。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都生活在水的上层,具有竞争关系;根据“鱼的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可推出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存在。</p><p>7、单元知识总结,如何有效提升图表中的数据处理能力,1.技能储备,凡是含有图、表的生物题统称为生物图表题,生物图表 题的题型包括:概念图、表格图、结构图、装 置图、流程图、柱状图、细胞分裂图、遗传 系谱图、坐标曲线图等。科学实验或调查的数据一 般以数据表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其后分析的第一手资,料,任何表格都是由行和列组成。列是表格所反映的项 目,行是表格的主体内容。多数表格附有标题,标题是 表格内容的扼要说明,是主题。,2.做图表题时应注意的问题,(1)识图:对教材中出现的图形、表格要认真分析, 并找 出与书本知识及有关数据之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