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习题
以 4 m/s的 速 度 在 光 滑 水 平 面 上 向 左 滑 行。从 某 时刻 起 作 用 一 向 右 的 水 平 力。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 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试计算变力F所作的功。对摆锤作受力分析。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m/s。(2) m由A到B。确定各力做功。
动能定理习题Tag内容描述:<p>1、一 、 整 过 程 运 用 动 能 定 理( 一 ) 水 平 面 问 题 1 、 一 物 体 质 量 为 2 k g , 以 4 m/s的 速 度 在 光 滑 水 平 面 上 向 左 滑 行 。 从 某 时刻 起 作 用 一 向 右 的 水 平 力 , 经 过 一 段 时 间 后 , 滑 块 的 速 度 方 向 变 为 水 平 向 右 , 大 小 为 4 m/s, 在 这 段 时 间 内 , 水 平 力 做 功 为 ( ) A. 0 B. 8 J C. 1 6 J D. 3 2 J 2 、 一 个 物 体 静 止 在 不 光 滑 的 水 平 面 上 , 已 知 m=1 k g , u =0 .1 , 现 用 水 平 外 力 F=2 N, 拉 其 运 动 5 m后 立 即 撤 去 水 平 外 力 F, 求 。</p><p>2、2. 文字表述: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 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1. 公式:W合 = Ek2Ek1= Ek =,动 能 定 理,3. 对动能定理的理解,(1)动能定理的计算式为标量式,v 为相对地面的速率。W为合力的功。,(2)可用于求功、力、质量、位移、 初速度、末速度等物理量。,1.一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绳悬挂 于O点。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平衡位置 P点很缓慢地移动到Q点,如图所示,则力F所 做的功为( ) A. mgLcos B. mgL(1-cos) C. FLcos D. FL,2.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 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与轻 质平板相连,平板与地面间 的距离为H1,。</p><p>3、例1. 重量为P的摆锤系于绳的下端,绳长为l,上端固定,一水平变力F从零逐渐增大,缓慢地作用在摆锤上,使摆锤虽然移动,但在所有时间内均无限地接近于力平衡,一直到绳子与竖直线成0角的位置,试计算变力F所作的功。,求功的一般步骤: 1. 分析力的大小和方向; 2. 写出元功dA的表达式; 3. 统一被积函数的变量 ; 4.确定积分变量的上下限,通过积分求出功A。,解:对摆锤作受力分析,,例2. 一陨石从距地面高为h处由静止开始落向地面,忽略空气阻力,求陨石下落过程中,万有引力的功是多少?,T,mg,例3. 重量为P的摆锤系于绳的下端,绳长为l。</p><p>4、1、一质量为1kg的物体被人用手由静止向上提高1m,这时物体的速度是2m/s,求:(1)物体克服重力做功. (2)合外力对物体做功. (3)手对物体做功.解:(1) m由A到B: 克服重力做功 不能写成:. 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默认解释为重力所做的功,而在这个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为负. (2) m由A到B,根据动能定理 也可以简写成:“m:”,其中表示动能定理.:(3) m由A到B: 2、一个人站在距地面高h = 15m处,将一个质量为m = 100g的石块以v0 = 10m/s的速度斜向上抛出. (1)若不计空气阻力,求石块落地时的速度v.(2)若石块落地时速度的大小为vt = 19m/s。</p><p>5、动能定理习题课,一、简要复习动能定理,计算方法,末状态动能,初状态动能,二、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步骤:1。找对象:(通常是单个物体)2。作二分析受力分析运动情况分析3。确定各力做功。4。建方程:,例:某同学从高为h处以速度v0水平投出一个质量为m的铅球,求铅球落地时速度大小。,分析与解:铅球在空中运动时只有重力做功,动能增加。设铅球的末速度为v,根据动能定理有,化简得2gh=v。</p><p>6、动能定理经典例题高考热点探究 一、功和功率 1(2011海南9)一质量为1 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起,第1秒内受到2 N的水平外力作用,第2秒内受到同方向的1 N的外力作用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0。</p><p>7、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2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做功与物体速度平方的正比关系。 二、实验器材 小车(前面带小钩)、100200 g砝码、长木板及两侧适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