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
第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中的语言。因为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作品的思想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第四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第二节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对应学生用书p193 诗歌比较鉴赏是近几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较为常见的题型。
古代诗歌阅读Tag内容描述:<p>1、古代诗歌阅读千秋岁(秦观)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千秋岁(秦观)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8-9 题。 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鹓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 注 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西池:汴京(今开封)金明池。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8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5 分。</p><p>2、古代诗歌阅读暑旱苦热王令 (附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暑旱苦热王令 (附鉴赏 ) 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 暑旱苦热王令 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 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 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 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 8、“清风无力屠得热”的“屠”为什么用得好,请作简要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5 分 ) 9、作者通过哪些手法来写暑热的,请简要分析。 (6 分 ) 参考答案: 8( 5 分)“屠”,是杀掉的意思。“屠得热”,指清风小而无力驱暑, 而更主要的是用“清风无力”来衬托暑旱之甚。</p><p>3、考点12 古代诗歌阅读一、(2014新课标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阮郎归无名氏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注】作者一作秦观。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劫:围棋术语。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答:_。</p><p>4、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考点鉴赏表达技巧考情解读学案引语对古诗表达技巧的考查是高考命题的一个重点,也是必考点,同时也是考生复习的难点。难在第一步准确判断诗歌所用的表达技巧。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情感所起到的作用。表达方式类题中对描写(正面、侧面)和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的考。</p><p>5、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考点3 鉴赏表达技巧时间:40分钟分值:40分 一、诗歌鉴赏1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题目。(11分)双调折桂令九日元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九日:又称“重九”,即我国传统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p><p>6、我带领班子成员及全体职工,积极参加县委、政府和农牧局组织的政治理论学习,同时认真学习业务知识,全面提高了自身素质,增强职工工作积极性,杜绝了纪律松散古代诗歌阅读高效演练1(2016全国卷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节选)杜甫先帝天马玉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是日牵来赤墀下,迥立阊阖生长风。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注:曹将军霸:即曹霸,唐代著名画家,官至左武卫将军。玉花骢:唐玄宗御马名。赤墀:宫殿前的红色台阶。阊阖:传说中的天门,这里。</p><p>7、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 散文类 1234567891011 参考译文 考点提升练(二)。</p><p>8、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 史传类 参考译文 1234567891011 考点提升练(一)。</p><p>9、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浙江专用):(十八)古代诗歌阅读(二)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7分)春日登楼怀归寇準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 本诗约作于980年,诗人时年十九岁,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1)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0、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福建专用):(五)古代诗歌阅读二1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6分)夜泊城门泷大风清张际亮山暗大风鸣,萧萧草木声。鱼龙翻峡黑,星月涌江清。客梦寒偏觉,乡心夜久生。并随流水去,百折绕滩惊。注 泷:湍急的流水。(1)请概括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并随流水去”。(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分析本诗在写景上的两个特点。(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1、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浙江专用):(十七)古代诗歌阅读(一)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7分)清平乐弹琴峡题壁纳兰性德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注 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泠泠:水流声。(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2、2014高考语文一轮课时专练(福建专用):(四)古代诗歌阅读一1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题目。(6分)清平乐弹琴峡题壁纳兰性德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如梦前朝何处也,一曲边愁难写。极天关塞云中,人随雁落西风。唤取红巾翠袖,莫教泪洒英雄。注 大清一统志顺天府载,“弹琴峡,在昌平州西北居庸关内,两山相峙,水流石罅,声若弹琴”。泠泠:水流声。(1)这首词描写了怎样的边塞景象?有什么作用?(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3、阅读与鉴赏指要 阐释:古代诗歌鉴赏 利用中心阅读原则 鉴赏古代诗歌 阅读观点:中心阅读原则 阅读方法:围绕中心思考问题 基本含义: 中心阅读原则,就是突出中心在文 章中的核心地位;而文章材料的组织, 结构的安排,各种艺术表现方法的运用 都是为中心服务的。抓住文章中心是阅 读的基础;并由此去解读理解文章的材 料、结构及各种艺术表现方法与中心的 关系。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的重点 内容情感(意境);表现方法;风格 围绕中心思考问题 感知诗人的情感,把握诗歌的整体意义的两 个方法: 1、抓住关键性的能体现诗人情感及诗歌 整体意。</p><p>14、古代诗歌阅读复习 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 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时光流逝、无可阻挡 的感喟,奠定了全诗的基调。 颔联诗句平实,内涵丰富,既有对历史英雄羊公回忆,也有 诗人吊古伤今的感怀。 颈联写眺望所见:“水落”“天寒”简捷形象地把羊公碑所处的 背景环境描绘出来。 尾联是悠然的收束,诗人在秋寒暮色中垂泪,凭吊怀古中融 入个人遭遇生发的苍凉感慨。 首联:揭示了人事变化,时事更迭的规律,其中不乏人事沧 桑的感慨。 颔联:江山犹在胜迹“留”,人事已非“我”登临。怀 古伤今。 颈联:“水落”“天寒”,渲染登。</p><p>15、第一编 啃下高三备考的硬骨 头 主观试题规范性答题指导 一、古代诗歌阅读 第一节 诗歌的形象破解 考 点 探 究 考 查 角 度真 题 再 现 1.对对人物形象的 分析理解 (2008湖北)临江仙第(1)问:这首词体现了侯蒙 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词作予以简析。 2.对对景物形象的 品鉴鉴体味 (2010天津)13题:(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 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3.对对事物形象的 识别识别 理解 (2010山东)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14题:(1)诗 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 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p><p>16、第三节 诗歌的表达技巧破解 考 点 探 究 考 查 角 度真 题 再 现 1.对选对选 材结结构的赏赏析 (2008四川)从归隐角度看,这首元散曲 写了几个层次?请简要分析。 2.对对表达方式的辨析 (2010全国卷)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 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 3.对对表现现手法的赏赏析 (2010广东)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 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2008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雁儿落带过得胜令 吴西逸 春花闻杜鹃,秋月看归雁。人情薄似云,风景疾如箭。留下买花钱,趱入 种桑园。 茅苫三间厦,秧肥数顷田。床边,放一册冷淡渊。</p><p>17、第二节 诗歌的语言破解 考 点 探 究 考 查 角 度真 题 再 现 1.炼炼字型(字) (2010湖南)11题:赏析上片“映一蓑新绿”句中“蓑 ”“映”二字的巧妙之处。 2.诗诗眼型(词词) (2002全国)“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 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3.语语言特色( 风风格、艺术艺术 ) (2008北京)12题: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 。请指出顾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2010湖南)阅读下面的宋词,根据提示,完成赏析。(7分) 好事近 陆陆 游 湓口放船归,薄暮散花洲宿。两岸白芷江红蓼,映一蓑新绿。有。</p><p>18、古典诗词鉴赏系列之一一、(2010年高考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咏素蝶诗 刘孝绰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注】刘孝绰(481539),南朝梁文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这首咏物诗描写了素蝶的哪些活动?是怎样描写的?(3分)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