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目标
论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我国目前实行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中介目标(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指标)之间。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理解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选择标准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
货币政策目标Tag内容描述:<p>1、第六章 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目标及其选择 第一节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概述 第二节第二节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 第三节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的关系货币政策目标的关系 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述 一、货币政策的含义 n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宏观经济调控目标而 采用各种方式调节信用量和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 观经济的各种方针与措施的总称。 n货币政策制约影响着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 、黄金政策等。 2 第一节 货币政策概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 1.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通过分析经济形势与金融形势的变化,。</p><p>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货币政策的可选择目标 大多数国家中货币的不稳定状态一般由两种因素的交织作用所造成一个是,人们用作为价值标准的黄金来衡量的国家通货没能保持稳定;另一个是,黄金本身用购买力衡量时,没能保持稳定。人们(如康利夫委员会)主要关注的一般是上述两种因素的第一个。人们往往认为,恢复金本位,也就是说,使国家通货按固定比率兑换黄金,无论如何也应该是我们的目标所在;认为争论的焦点在于国家通货是应当保持在战前的黄金平价水平呢,还。</p><p>3、第 九 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 目标选择与决策,第一节 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及调控体系中的作用,一、货币政策的内涵 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 三、货币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 四、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地位,一、货币政策的内涵,(一)货币政策的定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和控制货币供给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二)货币政策的内容 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实现目标的政策工具、监测和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操作指标和中介指。</p><p>4、央行:物价稳定始终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2010年12月30日 07:52:07 来源:央行网站【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价格总水平稳定与利率市场化改革货币政策应始终重视价格总水平的稳定中央银行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全局,在经济增长、就业增加、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等多个目标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在不同的经济环境中,货币政策的目标会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而言,在经济平稳运行时期,央行更重视物价稳定,而当经济不景气或出现危机时,央行会更多地考虑经济增长。但总体看,物价稳定始终是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各国衡量物价变动的。</p><p>5、操作目标 基础货币 准备金 短期利率,中介目标 货币供应量 长期利率 汇率,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最终目标 物价稳定 经济增长 充分就业 国际收支平衡 金融稳定,第八章货币政策目标体系,最终目标是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操作而最终要达到的宏观经济目标; 操作指标是与货币政策工具紧密联系的指标; 中介目标(指标)处于最终目标和操作目标(指标)之间,第一节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一、货币政策的一般目标 充分就业 稳定物价 经济增长 平衡国际收支,二、货币政策目标相互之间的关系,币值稳定目标和充分就业目标 币值稳定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 充分就业。</p><p>6、货币政策的目标设定制度机理与效应【摘要】:本文是一篇立足于现实角度来研究货币政策操作规范问题的论文。1973年布雷顿森林货币金融体系崩溃之后,各国政府当局推行了形式多样的货币政策框架,目的在于增进货币政策的公信力、透明度和中央银行的责任性,努力实现经济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伴随着此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中央银行的决策者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现阶段货币政策主导性的、长期的最终目标是致力于实现价格稳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货币政策总体上应当遵从某种基于规则而不是完全不受限制的操作规范。</p><p>7、浅谈通货膨胀目标制与中国未来货币政策摘要:关键词: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中央银行直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并对外公布该目标的货币政策制度。既有的研究表明,中国现行的货币政策以及货币供应量目标对于保持价格稳定来说效果并不理想。中国当前货币政策遇到的问题与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国家之前所遇到的情况十分类似。由此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缺陷在哪里,如果现行的货币政策框架无法实现稳定价格水平的目标,是否意味着我们可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来解决中国当前货币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现行货币政策框架的缺陷 中国现。</p><p>8、第12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目标,学习目标: 理解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理解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及其选择标准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第一节 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二、货币政策目标 三、货币政策目标的统一性与矛盾性 四、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一、货币政策目标体系,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采取调节货币和信用的措施所要达到的目的。 按照中央银行对货币政策目标的影响程度、速度及影响方式,货币政策目标可以划分为最终目标、中介指标和操作指标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有机组成货币政策目标体系。,一、货币政策目标。</p><p>9、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三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第十章 货币政策,第一节 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之间的矛盾 三、最终目标的选择,3,一、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2011年 12月12日至14日: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 2010年12月10日至12日: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 2009年12月5日至7日:稳增长、调结构、促消费 2008年12月8日至10日:保增长、促发展 2007年12月3日至5日: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2006年12月5日至7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p><p>10、第二节货币政策的目标选择 一 货币政策目标体系 货币政策目标是由最终目标 中介目标和操作指标三个层次有机组成的目标体系 中央银行 政策工具 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他工具 一 货币政策最终目标 是指货币政策的制定者所期望达到的 货币政策的最终实施结果 是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依据 二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又称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 中间变量等 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