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炎课件
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约为 5%~10%。新型隐球菌脑膜炎。新型隐球菌特性。人类感染新型隐球菌主要来源。脑脊液 检查。病原学 检查。隐球菌脑膜炎(Crytococcal miningitis) 早在一百年前就发现了隐球菌。隐球菌性脑膜炎。相关检查6月3日-6月13日。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脑膜炎。
脑膜炎课件Tag内容描述:<p>1、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50:291322 14 Chin J Mycol ,April 2010,Vol 5,No 2 15 Cryptococcus /隐球菌 16 17 Incidence 在免疫抑制患者中,隐球菌感染的发病率约为 5%10% ,在 AIDS患者中,隐球菌的感染率可以高达 30%,而在 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中,隐球菌的感染率约为十万分之 一左右 It is estimated that the global burden of HIV-associated cryptococcosis approximates 1 million cases annually worldwide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2010; 50:291322 Chin J Mycol ,April 2010,Vol 5,No 2 18 Mortality Despite access to adv。</p><p>2、一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病人的 护理查房 www.themegallery.com Company Logo 病 例 分 析 心理状况 患者焦虑,但心疾病预后,但能积极配合治疗 www.themegallery.com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Company Logo 基本资料 v姓名:农仁弟 v性别:男 v年龄:19岁 v入院日期:2013.10.06 v入院诊断:隐球菌性脑膜炎 v主诉:发热,头痛,呕吐20余天 home www.themegallery.com Company Logo 现病史 患者自述于入院前20余天感冒后出现头痛,呈阵 发性钝痛,伴有呕吐,为胃内容物,成喷射状,每日 呕吐数次,多进食后出现,无呕血及咖啡样物。</p><p>3、2019/3/14,口腔留学生,思考题,2019/3/14,口腔留学生,1.关于病毒性脑膜炎以下哪项不正确(D) A起病急 B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轻者可自行缓解 C脑脊液蛋白和细胞数轻度升高,糖和氮化物正常 D多数患儿留有后遗症 E脑脊液中可分离出病毒,选择题,2019/3/14,口腔留学生,2.婴儿结核性脑膜炎中期的主要持征为( D ) A嗜睡或惊厥 B脑膜刺激征 C喷射性呕吐 D前囟膨隆 E骨缝闭合延迟,2019/3/14,口腔留学生,3.10个月男孩,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有效抗生素治疗l0天,病情好转,体温正常,近3天又发烧、抽搐、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应首先考虑(E) A.。</p><p>4、炎症性疾病,致病源: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 类型: 脑膜炎(meningitis) 化脓性脑膜炎 肉芽肿性脑膜炎 脑脓肿(brain abscess) 肉芽肿(granuloma) 脑炎encephalitis) 硬膜下与硬膜外脓肿(epidural and subdural abscess) 室管膜炎(epengymitis),一、脑脓肿,致病菌:化脓菌、真菌、原虫 感染途径: 直接蔓延:颞叶内耳源性脓肿 乳突炎和侧窦血栓性静脉炎蔓延:多在小脑 血行感染:好发于皮髓质交界区,常多发 直接感染:开放性骨折、颅内术后,病理,急性化脓性脑炎阶段: 化脓性阶段: 脓肿壁形成阶段:分三层:内层为肉芽组织,中层为大。</p><p>5、荣成市人民医院儿科 崔友国,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讲课主要内容 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 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急性颅内感染,病 变部位主要在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反复惊厥、意识丧 失、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及脓性脑脊 液; 迄今病死率(515)和后遗症发生率 高,幸存者中1/3有后遗症; 主要发生于婴幼儿,越年幼预后越严重。,对本病的几点基本认识, 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致病菌 主要致病菌 脑膜炎双球。</p><p>6、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由真菌侵害脑膜引起的炎症,属于深部真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常同时受累。多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新型隐球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是真菌性脑膜炎中最多见的菌种。30%-50%的患者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死亡率达25%。,新型隐球菌特性,属真菌类,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12m,菌体有较厚的夹膜。鸽巢或鸽类中获得的新型隐球菌多有致病性,人类感染新型隐球菌主要来源于接触鸽子的排泄物。隐球菌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存活与脑脊液中缺乏抗体和补体激活系统有关。脑脊液中多巴胺有利于隐球菌生长。,病理改变,脑膜:。</p><p>7、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神经内科3 涂丽,Company Logo,主要内容,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病原学,传播途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 室检查,脑脊液 检查,病原学 检查,血清学 检查,血常规大多正常,部分患者可由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轻到中度贫血。血沉可正常或轻度增加。,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外观澄清或稍混浊;细胞数(40400)106/L,淋巴细胞为主;个别患者大于500。蛋白轻到中度升高,糖氯化物下降,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新型隐球菌为诊断最好方法,可墨汁染色镜检。真菌培养23天可见菌落,连续6周没有菌落为阴性,新型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p><p>8、1,隐 球 菌 脑 膜 炎,2,隐球菌脑膜炎(Crytococcal miningitis) 早在一百年前就发现了隐球菌,以后被认为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隐球菌性脑膜炎发病率随艾滋病的流行而上升。,3,发病机制,新型隐球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水果、土壤、一些植物及动物体表、粘膜、组织或排泄物,都能找到新型隐球菌。存在于动物体表、黏膜、组织和排泄物中的隐球菌并不一定致病,但鸽子粪便中隐球菌多为致病菌,人感染新型隐球菌主要来源于接触鸽子的排泄物,有人统计,鸽子饲养者患新型隐球菌感染比一般人高几倍。 隐球菌。</p><p>9、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由真菌侵害脑膜引起的炎症,属于深部真菌感染,脑膜和脑实质常同时受累。多表现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新型隐球菌对中枢神经系统有特殊的亲和力,是真菌性脑膜炎中最多见的菌种。30%-50%的患者伴有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死亡率达25%。,2019,-,1,新型隐球菌特性,属真菌类,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4-12m,菌体有较厚的夹膜。鸽巢或鸽类中获得的新型隐球菌多有致病性,人类感染新型隐球菌主要来源于接触鸽子的排泄物。隐球菌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存活与脑脊液中缺乏抗体和补体激活系统有关。脑脊液中多巴胺有利于隐球菌生长。,2019,-。</p><p>10、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神经内科3 涂丽,Company Logo,主要内容,2019,-,2,新型隐球菌脑膜炎,2019,-,3,病原学,2019,-,4,传播途径,2019,-,5,2019,-,6,发病机制,2019,-,7,临床表现,2019,-,8,实验室检查,常规实验 室检查,脑脊液 检查,病原学 检查,血清学 检查,血常规大多正常,部分患者可由淋巴细胞比例增高,轻到中度贫血。血沉可正常或轻度增加。,脑脊液压力明显增高;外观澄清或稍混浊;细胞数(40400)106/L,淋巴细胞为主;个别患者大于500。蛋白轻到中度升高,糖氯化物下降,脑脊液标本中分离出新型隐球菌为诊断最好方法,可墨汁染色镜检。真菌。</p><p>11、由于各种围生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称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 HIE)。 足月儿多见,是导致儿童神经系统伤残的常见原因之一。,病史:患儿男,4小时,以“生后青紫4小时”入院。患儿G1P1 ,36W妊娠,羊水早破48小时,剖腹产,产前胎儿宫内窘迫,术中见羊水度污染,脐带绕颈2周。生后Apgar评分1分钟5分,5分钟8分。颜面青紫,下颌抖动。持续吸氧1小时无改善。 母亲患有妊娠高血压。 查体:T 35.4, P 126次/分, R 60次/分, W 2550g, 早产儿外貌,意识清,瞳孔等大等圆。</p><p>12、隐球菌性脑膜炎,2014年06月18日,病例汇报,邓XX 男性 31岁 住院号:443750 既往19年前“脑炎”病史,具体不详; 病史特点: 急性起病; 前驱劳累,感染史; 主要表现 :头痛发热2周,行走不稳10天; 查体:颈抵抗2横指,双上肢指鼻试验略欠稳准, 双侧病理征可疑阳性;,相关检查6月3日-6月13日,头颅CT 及心电图未见异常 随机血糖15.3mmol/L; 糖化血红蛋白:13.5%;糖耐量试验:1h 22.58 2h 26.22 3h21.74mmol/L ;胰岛素细胞抗体检测40K() 血常规:白细胞:7.04*109/L,中性粒:81.9% 淋巴:11.5% 生化:总胆固醇:4.52mmol/L ; 超敏C反应。</p><p>13、男,岁,幼儿园小朋友。春末一天突然高热,体温40.5。咳嗽,呼吸困难,嗜睡,烦燥不安,两眼凝视,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在头面、胸腹及四肢等部位出现红疹,逐渐融合成一片片淤斑。,病例分析,1. 该男孩最有可能患有什么疾病? 2. 如何确诊? 3.应采取哪些防治措施?,病例分析,流脑是由脑膜炎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主要表现为突起高热、皮肤粘膜淤点及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昏睡和颅内压增高)。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患者和带菌者。人群中带菌率超过20时,提。</p><p>14、急性小脑炎,小脑外形,小脑两侧膨隆为小脑半球,中间狭细为小脑蚓。,小脑的解剖,小脑位于脑桥及延髓的后方,占后颅窝的大部分,被小脑幕覆盖,成人小脑中约150克,约占脑重量的10%。,小脑的解剖,小脑的表面有很多横向的窄沟,少数的沟较深,称为裂。原裂和后外侧裂是两条最深的裂,将小脑分为三个主要的叶。,小脑的形态分叶,绒球小结叶(古小脑):接受来自前庭核的纤维,协调眼和肢体与重力相关的运动及头部空间运动,负责躯体平衡。 前叶(旧小脑):接受脊髓小脑前后束纤维,与肌张力调节有关。 后叶(新小脑):经脑桥核接受大脑半球的。</p><p>15、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讲课主要内容 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 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急性颅内感染,病 变部位主要在脑膜(蛛网膜和软脑膜); 临床主要表现发热、反复惊厥、意识丧 失、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及脓性脑脊 液; 迄今病死率(515)和后遗症发生率 高,幸存者中1/3有后遗症; 主要发生于婴幼儿,越年幼预后越严重。,对本病的几点基本认识, 病因学 病理与发病机理 临床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 并发症及后遗症 治疗,致病菌 主要致病菌 脑膜炎双球菌、 肺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p><p>16、隐球菌脑膜炎,神经内科3涂层,2,Company Logo,主要内容,3,新隐球菌脑膜炎,4,病因,5,传染途径,6,、7、发病机制,8,临床症状,9,检查室检查、脑脊液检查、病因检查、血相检查、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大部分正常,部分患者会从淋巴细胞比率增加到正常贫血。血液沉淀可以正常或轻微增加。脑脊液压力大大增加。外观明确或有点浑浊。细胞数(40400)106/L,基于淋巴细胞;个体患者大于5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