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
山岛竦峙。一、1、①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观。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②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1.诗的分类。从内容上分为怀古诗、送别诗、行旅诗、闺怨诗、边塞诗、写景咏物诗。2.古诗的抒情方式。3.诗的表现手法。中考诗词鉴赏。1、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古诗鉴赏。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Tag内容描述:<p>1、七上古诗词赏析(含答案)一、观沧海曹 操(东汉末年)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阅读训练】:一、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 观 ;从写景的虚实上看,这首诗前八句写实景,后四句写虚景。写大海无风时波浪的一句是水何澹澹,写大风大浪的一句是: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最能表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p><p>2、七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一、古诗相关知识1.诗的分类从格律上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从表达方式上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从内容上分为怀古诗、送别诗、行旅诗、闺怨诗、边塞诗、写景咏物诗。2.古诗的抒情方式:借景抒情诗,托物抒怀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3.诗的表现手法::有象征、烘托、对比、虚实、用典等手法4.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兴、 拟人、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二、重点诗句赏析龟虽寿 (曹操 东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p><p>3、中考诗词鉴赏: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考题集锦 1这首诗开头一句写景除了点明时令外还有什么作用? 2;首句有哪些意象? 3最后两句运用了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 4;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出王昌龄被贬之地偏远? 5;赏析;(1)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答案;1;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离情别绪。 2;杨花;子归鸟 3;想象(拟人);同情关怀(思念关怀)。 4;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 5;(1)起句用笔奇巧,写景中暗愚节令,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p><p>4、七年级上语文假期作业(十一)次北固山下唐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作者借写长江的风景,表达他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又写出了他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胸襟1、本诗的景物描写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什么样的情景?“阔”表现出了春潮上涌,江水与岸齐平的浩渺广阔之景。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2、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残夜将尽,旭日从海中孕育而出;时令虽在旧年,春意已。</p><p>5、七年级上册 古诗文鉴赏(课内),古诗鉴赏,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竦峙”的意思是: 。竦: 。峙 ; 。至: ;星汉: 2、第二层通过写 和 ,动静相衬,显示 再写 和 显示了大海 3、诗中划线的句子借助 来表现 的气概。 4、这首诗的主旨是 通过勾画 景色,抒发诗人 的抱负。,奇特的想象,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海水 山岛,大海的辽阔和 威严,草木 洪波,惊人的力量和宏伟的气象,博大的胸怀和统一中原,建功立业,。</p><p>6、七上古诗鉴赏 一 钱塘湖春行 中心 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 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评析 妙处 善抓住具有春色春意的景物 水面初平 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描写西湖早春景色 渐 字写出了诗人是骑在马上边走边看渐入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