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100
H 1 C 12 O 16 Na 23 K 39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语文卷(一) 写景抒情散文。A. 处暑(chǔ) 气氛(fēn) 巨擘(b&#242。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183。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
全国100Tag内容描述:<p>1、全国 100所名校 单 元 测试 示范卷 高三 化学卷 (一 ) 第一单元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90 分钟 100 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K 39 第卷 (选择题 共 45 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使用化学药品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药品对应的警示标志正确的是 解析:酒精、汽油都是易燃液体,浓硝酸、浓硫酸都是腐蚀性试剂。 答案:B 2.下列有关仪器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 pH 计测定溶液的 pH B.用容量瓶保存 0.5 molL-1 的 盐酸 C.用滴定管量取 25.00 mL 溶。</p><p>2、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语文卷(一) 写景抒情散文第I卷(选择题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处暑(ch) 气氛(fn) 巨擘(b) 力能扛鼎(gng)B. 请帖(ti) 骨碌(g) 炮烙(po) 泥牛人海(n) C. 裨益(b) 道行(xng) 豆豉(ch) 羽扇纷巾(gun) D. 徜徉(chng) 龟裂(jn) 楷油(ki) 沐猴而冠(g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 通牒 天堑 仗义直言 B.瞋目 韶光 按摩 趋之若骛 C.凑合 文身 良宵 暗剑难防 D嘉奖 蜂拥 缉拿 世外桃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只要在泉边采撷一枝芦管,一。</p><p>3、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语文卷(一) 写景抒情散文第I卷(选择题共36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处暑(ch) 气氛(fn) 巨擘(b) 力能扛鼎(gng)B. 请帖(ti) 骨碌(g) 炮烙(po) 泥牛人海(n) C. 裨益(b) 道行(xng) 豆豉(ch) 羽扇纷巾(gun) D. 徜徉(chng) 龟裂(jn) 楷油(ki) 沐猴而冠(gu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联袂 通牒 天堑 仗义直言 B.瞋目 韶光 按摩 趋之若骛 C.凑合 文身 良宵 暗剑难防 D嘉奖 蜂拥 缉拿 世外桃源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他只要在泉边采撷一枝芦管,一。</p><p>4、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物理卷(十五)第十五单元必考部分综合(教师用卷)(90分钟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部分共1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6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两物体分别从不同高度自由下落,同时落地,已知甲物体下落的时间为t,乙物体下落的时间为。当乙物体开始下落时,甲、乙两物体的高度之比是A.21B.31C.41D. 43解析:甲物体距地面高度h=gt2,乙物体下落时,甲已经下落,即h=g()2,此时甲距地面的高度h甲=h-h=gt2,乙距地面的高度h乙。</p><p>5、全国100所名校最新高考模拟 示范卷(一)讲解 2012.3.14.,第 一 卷,1.A(B泥n,C行hngD冠gun) 2.D(A直执 ,B骛-鹜C剑箭) 3.C(振动:物体通过一个中心位置,不断作往复运动。震动:a.颤动,使颤动。如:春雷震动着山谷。b.(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如:震动全国。根据语境应该用“震动” 。而且,表示递进连词。所以:表示因果关系。根据语境,应用“所以”。不以为意:不重视,不认真对待。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多含轻视。“不以为意”更合适),4.B(A.“孔子又说”后面应用冒号。C.整个句子是陈述句,句末应用句号。D“是为。</p><p>6、第二单元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90分钟 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Ar 40 Ag 108 Ba 137 第卷 (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p><p>7、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 语文卷(一) 写景抒情散文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处暑(ch) 气氛(fn) 巨擘(b) 力能扛鼎(gng) B. 请帖(ti) 骨碌(g) 炮烙(po)。</p><p>8、1 1947年6月 晋冀鲁豫野战军挺进中原 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 A 战略防御的序幕 B 战略转移的序幕 C 战略进攻的序幕 D 战略决战的序幕 答案 C 2 1919年 发表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一文的是 A 陈独秀 B 李大钊 C 蔡和森 D 杨匏安 答案 B 3 1945年8月至10月 国共双方举行了商讨和平建国方针的 A 重庆谈判 B 西安谈判 C 南京谈判 D 北平谈判 答案 A 4 1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