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物质的运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1.下列有关血管及血管内流动的血液的描述。C.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血液。白细胞 血小板。血浆的成分及功能。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途径。第二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人体的物质运输。包括 血液循环系统 和 淋巴系统。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是一样的吗。
人体内物质的运Tag内容描述:<p>1、第四、五章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血管及血管内流动的血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里一定流静脉血B.毛细血管的管壁极薄、管内径极小、管内血流速度最慢C.血液由血浆和红细胞组成,血红蛋白的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D.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白细胞,它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的作用2.一个慢性贫血患者突患急性阑尾炎,到医院做血常规化验,其化验结果可能在正常值范围之外的是()A.血浆、白细胞B.。</p><p>2、基础知识反馈(一),1.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______ 。 2.粪便是由食物消化后的残渣形成的,它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 。 3.人体形成尿液的器官是_____ ,输送尿液的是器官是 _____ 。 4.每个肾脏包括大约 _________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_________。 5.每个肾单位是由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部分组成。 6.人体排尿不仅起到了排出______的作用,而且对调节体内的_____和________的平衡,维持__________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排泄,排遗,肾脏,输尿管,100多万,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水,无机。</p><p>3、不断地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并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走。,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血液的分层现象,血浆,白细胞 血小板,静置,红细胞,血细胞,血液,柠檬酸钠,血浆的成分及功能,血浆,成分:,水、血浆蛋白、 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 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显微镜下血细胞的形态示意图,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1,2,3,名称,形态结构,功能,正常值(个/升),呈两面凹的圆盘状,无细胞核,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比红细胞大, 有细胞核,吞噬细菌, 防御和保护,个体最小,形状不 规则,。</p><p>4、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不断地为组织细胞运来氧气和养料,并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运走。,血液循环系统,心脏,血管,血液,血液的分层现象,血浆,白细胞 血小板,静置,红细胞,血细胞,血液,柠檬酸钠,血浆的成分及功能,血浆,成分:,水、蛋白质、 葡萄糖、无机盐等,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 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显微镜下血细胞的形态示意图,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1,2,3,名称,形态结构,功能,正常值(个/升),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无细胞核,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运输氧气和一部分二氧化碳,比红细胞大, 有细胞核,吞噬细菌, 防御和保护,个体最小。</p><p>5、人体内物质运输的途径,第二节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五章 生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人体的物质运输,主要由什么系统来完成?,主要是由 循环系统 来完成,循环系统包括哪两个系统,包括 血液循环系统 和 淋巴系统,血液的组成,血浆,血细胞,血液的组成,淡黄色透明液体 约占血液的55,血浆,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是一样的吗?,血细胞,血细胞,血小板 白细胞,红细胞,涂片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哪一种?,血块,血清,血浆,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血液,血液,水 约90%,葡萄糖、氨基酸、 无机盐等 约3%,血红蛋白 约7%,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p><p>6、第九章 第一节 血液 课题 第九章第一节血液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审核人 学习 目标 1 说出循环系统的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2 理解血浆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血细胞的形态 数量和主要功能的基础知识 重点 难点 1 血液。</p><p>7、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班级 座号 姓名 1、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可以看见的是( ) A.红细胞和血小板 B.白细胞和血小板 C.血小板 D.红细胞和白细胞 2、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3 铁是合。</p><p>8、课题:第十四章 维持生物体内的平衡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二课时 心脏 复备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心脏的位置和形态。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3描述心脏的工作过程。 能力目标:1进一步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实验等探究能力。2.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和经验构建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强化生物体结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