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化学1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本专题是《化学1》专题1第三单元。和《化学2》专题1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性质。1. 了解铁、铜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和铁、铜的冶炼。2019版高中化学 铁、铜的获取及利用-铁的性质练习1苏教版 (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铁。
苏教版化学1Tag内容描述:<p>1、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班级:高一( ) 姓名: 学号 成绩 专题3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从铝土矿中提取铝【学海导航】1.了解地壳中铝元素的含量,知道铝元素在自然界的主要形式,了解工业上从铝土矿获得铝的方法,从金属铝冶炼方法的变化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了解两性氧化物的概念,知道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3通过相关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学习方法:观察实验对比归纳深化认识形成网络提高能力。【主干知识】1. 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约占地壳总量的 。在地壳中含量依次。</p><p>2、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班级:高一(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第一课时) 【名言警句】读书改变命运,勤奋成就学业,态度决定一切.【学海导航】1、 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2、 能够对一些混合物进行分离和提纯操作【主干知识】物质的分离和提纯的常用方法根据混合物中各物质溶解性、沸点、被吸附性能及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不同,可以选用过滤和结晶、蒸馏(或分馏)、纸上层析、萃取和分液等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注意:不同的分离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要。</p><p>3、高二化学物质结构与物质(选修)阶段教学分析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本专题的地位】本专题是化学1专题1第三单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和化学2专题1第一单元“核外电子排布与周期律”的延伸和扩展。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化学家研究和认识物质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等。本专题是现代原子结构理论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因此教师不必挖掘教材过深,就考试本身而言,教材的知识点就可以了。第一单元(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阶段教学分析一、 本单元的重点1:电子云的涵义2:原子轨道与能量的关系3:电子填入原子轨道的。</p><p>4、化学与生活 高中化学(选修B) 化学 生活 清洁安全的 生存环境 营养均衡与 人体健康 丰富多彩的 生活材料 空气质量的改善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 化学品的安全使用 摄取人体必须的化学元素 提供能量与营养的食物 优化食物品质的添加剂 造福人类健康的化学药物 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功能各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高分子材料与复合材料 与 化学与生活教材体系 一、考试大纲、教学指导意见、 教材核心内容分析 专题1、清洁安全的生存环境 第一单元 空气质量的改善 考试大纲 教学指导意见 核心知识 了解大气 主要污染 物。了解 减少。</p><p>5、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www.5ykj.com/ 资源全部免费班级:高一(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专题三:第二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性质从自然界获取铁和铜 【学海导航】1 了解铁、铜在自然界的主要存在形式和铁、铜的冶炼方法2 了解铁、铜的物理性质,掌握铁、铜的化学性质【主干知识】1 铁、铜的存在:铁、铜在自然界中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常见的有磁铁矿 、赤铁矿 ,常见的铜铁矿有黄铜矿(CuFeS2)、孔雀石 等。2 铁的冶炼:工业上铁的冶炼是在 中进行的。原料有 、 、 和 等。在冶炼过程中,铁元素被还原,还原剂是 ,产生还原剂的化学方程。</p><p>6、苏教版必修化学1教材 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此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 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灵活性、发展性,使课程内容具有更好的基础性 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持续发展、进一步学习化学打好基础 使课程内容具有更强的时代性 综合体现化学学科发展、社会发展及学生发展对高中 化学课程的需要;与国际水平接轨;多样化的课程设计取向 使课程结构具有更强的选择性 每个学生都要学习化学,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化学 使课程实施具有更强的灵活性 以探究为核心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各种资源的整和与综合利用;开放灵活的管理保证选择。</p><p>7、第14讲 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课时作业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H3的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BNH3遇到挥发性强酸就能产生白烟C硝酸应放在棕色的细口瓶中保存DNO和NH3均可用排空气法收集解析:NO的密度和空气接近,且NO和O2反应生成NO2,所以NO应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D项错误。答案:D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盐酸、硫酸、硝酸都是强氧化性酸B雷雨天气可以产生硝酸,不会给作物带来危害C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原因是HNO3分解生成了NO2D因为浓硝酸有酸性,所以浓硝酸不可用铁制容器盛放解析:盐酸、稀。</p><p>8、考纲研读 1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微粒的含义。 2理解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3掌握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的方法,理解常见的不同类型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转化关系。 4知道胶体是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等性质不作要求)。,5了解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标准状况下)、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有关计算(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相关计算不作要求)。 6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了解配制一定溶质。</p><p>9、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与能源及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相同B铝热剂焊接钢轨主要利用的是光能C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 kJ,故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85.8 kJDH2SO4与Ca(OH)2反应的中和热是NaOH与HCl的反应中和热的两倍2下列关于能量转换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煤燃烧时化学能主要转变成热能C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D白炽。</p><p>10、2019版高中化学 铁、铜的获取及利用-铁的性质练习1苏教版 (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铁,只有陨铁中有游离态的铁 B、自然界中铁元素含量比铜元素多,人类使铁的早于使用铜的历史 C、铁在。</p><p>11、第二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1掌握N2、NO和NO2的重要性质。2了解氮氧化物的用途及对大气的污染,知道硝酸型酸雨形成的过程和防治方法。从“雷雨发庄稼”原理中学会推理的科学方法。3掌握氨及铵盐的性质和。</p><p>12、高一化学试题 苏教版化学1 本试卷分第一卷 选择题 和第二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卷 选择题 共3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 5 Ca 40 Fe 56 Al 27 一 选择题 本题包括18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998年7月全国科学技术名称审定委员会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