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一、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掌握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第1课时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下表分别是含元素X、Y的物质性质的比较及得出的结论。1.3.1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含解析 编 辑。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Tag内容描述:<p>1、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下列对同一周期的元素所叙递变关系错误的是()A 金属性逐渐减弱B 非金属性逐渐增强C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 最高正价数值逐渐增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少,则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B 同周期元素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都依次减小C 笫三周期非金属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D 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不一定比第A族元素的金属性强3.原子序数为1117号的元素,随核电荷数的递增,以下各项内容的变化是填“增大(强)”、“减小(弱)”或“相同(不变)”(1)各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_____。</p><p>2、第三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1、元素原子得失电子能力强弱的 判断方法,、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强弱的 判断方法,、比较元素的单质与水(或酸)反应 置换出氢气的难易程度。,、比较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 碱性强弱。,Na、Mg、Al性质比较,与冷水剧烈反应,与冷水反应缓慢, 与热水反应迅速,剧烈反应 剧烈反应, 但较镁慢,NaOH Mg(OH)2 Al(OH)3,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氧化物,与沸水缓慢反应,非常剧烈,、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强弱的 判断方法,、比较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程度以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比。</p><p>3、第1课时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学习目标定位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并能用实验等间接的方法验证规律的正确性。2.能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一、同周期元素原子失电子能力的判断1按表中实验操作要求完成实验,填写下表: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加热前镁与冷水_______,与热水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加热至沸腾后两支试管内都有__________冒出,但放______的试管中逸出气体的速率较快镁、铝都。</p><p>4、第1课时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课后篇巩固提升A组1.下表分别是含元素X、Y的物质性质的比较及得出的结论,其中结论不正确的是()选项物质性质的比较结论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X(OH)m比Y(OH)m的碱性强金属性X比Y强B气态氢化物HmX比HmY的热稳定性强非金属性X比Y强CX的最高化合价比Y的最高化合价高金属性X比Y强D常温下,X(金属)单质与盐酸反应比Y(金属)单质与水反应剧烈不能确定X与Y的金属性强弱解析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越强,该元素的金属性越强,A项正确;非金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该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B项正确;元素。</p><p>5、教学资料范本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习题:1.3.1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含解析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 同周期。</p><p>6、教学资料范本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陕西专用)习题:1.3.1 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含解析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p><p>7、1,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包括哪些?,复习回顾,2,第3节 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第1课时 认识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3,1.以第3周期元素为例,掌握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重点) 2.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初步解释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 3.了解原子结构、元素性质及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三者之间的关系。,4,【思考与交流】,1.以第3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为例,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