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编号:2171987]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
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为加强我院围手术期(含介入诊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下简称预防用药)的管理。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指南。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手术部位感染。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文件编号。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Tag内容描述:<p>1、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院围手术期(含介入诊疗)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以下简称预防用药)的管理,促进合理用药,减少细菌耐药,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等,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术后可能发生的感染。第三条 手术部位。</p><p>2、1,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医学资料昆华临床药学,2,国内规定和指南,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04)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2009) 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指南(2006)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 (试行)(2010) 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2011),医学资料昆华临床药学,3,卫生部规定的抗菌药物使用控制指标,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p><p>3、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文件编号:SH-IFC-P001-V1.0版本:1.0编制人:杨科适用部门:药剂科起效日期:审核人:负责部门:有效期:批准人:修订记录:发行编号:SH-美华上海分院,IFC-感染控制,P-二级文件:管理制度1. 预防用药目的主要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包括浅表切口感染、深部切口感染和手术所涉及的器官/腔隙感染,但不包括与手术无直接关系的、术后可能发生的其他部位感染。2. 预防用药原则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用药,应根据手术切口类别(表1-1)、手术创伤程度、手术部位细菌污染机会和程度、可能的污染细菌种类、手术持续。</p>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相关PPT文档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