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课后
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 二、什么是经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A.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 B.土地供给不断减少。C.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 D.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供给同时减少。是指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
西方经济学课后Tag内容描述:<p>1、第二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 已知某一时期内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d505P,供给函数为Qs105P。(1)求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e和均衡数量Qe,并作出几何图形。(4)利用(1)、(2)和(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5)利用(1)、(2)和(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解。</p><p>2、1.地租不断上升的原因是( C )A.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同时增加 B.土地供给不断减少C.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 D.对土地的需求和土地供给同时减少2.地租的存在是因为( A )A.对土地的占有 B.土地是稀缺的C.土地的数量是固定的 D.土地有生产力3.当利率上升时( D )A.资本的供给量增加 B.证券的价格下降C.消费减少 D.都对4、由创新所获得的超额利润是合理的,它是( D )A、社会对创新者的奖励 B、社会对不确定性的保险C、个人劳动的超额支出 D、个人对风险的承担5、洛伦兹曲线是用来衡量( A )A、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曲线 B、厂商的盈利程度。</p><p>3、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充分就业 价格稳定 经济增长 国际收支平衡,一、充分就业 1、充分就业的含义 2、失业 (1)失业的衡量 (2)失业的类型 摩擦性失业: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失业。 自愿失业:指工人不愿意接受现行的工资水平而形成的失业。 非自愿失业:指愿意接受现行工资但仍然找不到工作的失业。 (3)失业的影响,失业类型判断 适龄且有劳动能力的人会因种种原因而没有工作: (1)有的不愿意工作; (2)有的因为工作转换或迁移而暂时停职; (3)有的因需要接受培训。</p><p>4、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1边际报酬递减:是指在生产技术不变的条件下,若其他投入不变,只是不断增加某一种要素投入,则该种投入要素的边际产量最终会逐渐减少。2等产量线:也叫等生产线,是表示生产技术不变时生产同一产量某种产品的不同的投入组合的轨迹。3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4等成本线:是指在既定的成本预算和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5生产者均衡:是指在既定的成本条件下的最大。</p><p>5、第一章 导论 一 单项选择题 1 经济学产生的原因是 A 生产的需要 B 欲望满足的需要 C 稀缺性的存在与选择的必要 D 选择的需要 E 社会发展的需要 2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 资源配置 B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 C 经济体制 D 资源的稀缺性 E 资源利用 3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括 A 价格决定 B 产量决定 C 成本决定 D 利润决定 E A B C D 4 不是宏观经济学的内容 A 收入。</p><p>6、西方经济学基础第一章 :导 论(经济学的十大原理) 一、为什么要学习西方经济学 二、什么是经济、经济学,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个体) 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市场机制) 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国民经济) 三、如何学经济学研究什么问题 稀缺性: 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比如: 人们决定购买什么(收入与财富的有限性), 工作多长时间(生命的有限性),储蓄多少,消费多少 企业决定生产多少,雇佣多少工人(市场有限性和生产能力有限性、资本有限性) 社会决定如何在国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