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赵永辉 w20世纪。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w跨入新世纪。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进展Tag内容描述:<p>1、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 云南省心律失常诊治研究中心 国家卫计委心律失常介入培 训基地 张 进 内容简介 一、 抗心律失常药物 目前现状及挑战 二、抗心律失常药物发展历史及目前分类 三、常见 AAD再评价 四、新型 AAD评价 五、总结新型 AAD特点及未来发展模式 一、抗心律失常药物:现状与挑战 1、药物仍然是各种心律失常的一线治 疗。 2、目前的 AADs除 受体阻滞剂外, 没有 十分理想的药物,其共同特性是 :多 离 子通道 阻滞剂 ,抗 心律失常和致心律失 常作用 并存 (获得性长 QT致 TdP) 。 3、 CAST验之。</p><p>2、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赵永辉 w20世纪,心律失常的研究成就 举世瞩目。以临床电生理检查 和经导管射频消融为突出标志 ,多种心律失常的机制得以阐 明和确认,并获得根治,突破 了心血管内科无真正根治措施 的历史记录。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心律失常的非药物治疗进展 w跨入新世纪,心律失常的研究 方兴末艾,新的诊治技术不断 涌现,下面将近几年来在心律 失常方面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作简要介绍。 心房颤动的非药物治疗 w随着较简单的心律失常得以根 治,房颤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 之一,是新世纪亟待攻克。</p><p>3、心力衰竭患者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江 洪洪 心衰的流行病学 (我国10省市20个城乡人群15518人调查结果) 总人数约400万 患病率(35-74岁) 0.9% 男性 0.7% 女性 1.0 北方 1.4% 南方 0.5% 城市 1.1% 农村 0.8% 根据NYHA分级每年心衰死亡率 NYHA - 级 NYHA 级 10-25% 40-50% 心衰合并心律失常 心肌结构重塑 电重构 临床上最常见的是并发心房颤动和室性心律失常 各类心律失常易于发生 心功能下降 高 龄 左心房增大 房 颤 心衰合并房颤 心衰与房颤具有多数相同的病因 和危险因素 二者可互为因果。</p><p>4、室性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进展 室性心律失常 1、室性早搏 2、室性心动过速 3、心室扑动和颤动 治疗观念的更新(1) 1、纠正心律失常与病因治疗并重 重视治疗原发病 去除诱发因素 非经典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应用 ACE-I;ARB;他仃类药物等 即心律失常的上游疗法 治疗观念的更新(2) 2、对治疗终点的判断 不能仅以心律失常的减少为基准 CAST的教训 更重要的是长期预后的改善 生存率的提高 生活质量的改善 治疗观念的更新(3) 3、注意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双重作用 抑制心律失常 致心律失常 正常心肌,抗心律失常作用小 病态心肌,促心律失常作用大(。</p><p>5、1,心 律 失 常 药物治疗现状,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董平栓,2,内 容,心律失常概述 抗心律失常药物(AAD)分类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评价,3,心律失常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跳动频率和节律的不正常,频率快慢(超出60-100次/分) 节律稳定性(差别0.12秒),4,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折返 (环形运动) 电激动的障碍 (如心梗后的斑痕组织) 功能性阻滞 (复极离散度相对增加) 异常激动的形成 自律性:起搏点自律性增高 触发活动:EAD 和 DAD,5,心律失常分类,激动起源异常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缓、过速 异位激动产生 室上性(房性): 室性: 激动传导。</p><p>6、心律失常的中西医药物治疗进展 一 现代医学研究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心律失常处理原则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合理应用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房颤 房扑的处理 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现状 心律失常的治疗已经走过漫长的探索路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