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母婴阻断
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关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及乙肝孕妇和婴儿的随诊和管理。估计有4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感染的。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的预防。母婴传播是HBV感染的主要途径。30%~50%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途径感染的。
乙肝母婴阻断Tag内容描述:<p>1、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规范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阻断乙肝母婴传播:规范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 作者:蔡晧东 来源:医师报 2014-02-27 09:23 点击次数:1298 发表评论 http:/www.elshttp:/www.els联合免疫阻断乙肝 主动+被动联合免疫(乙肝疫苗+乙肝免疫球蛋白)方法是目前公认的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最主要且有 效措施,已由我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但在我国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医院所采用的免疫程序, 尤其是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各不相同。作者参考国内外文献,回答乙肝母亲所生婴儿使用乙肝免疫球蛋 白中的几个常见问题。 。</p><p>2、梅毒母婴传播的防治梅毒母婴传播的防治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妇产科妇产科 李李 潇潇 一、梅毒母婴传播的流行概况一、梅毒母婴传播的流行概况 n n 梅毒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是衡量国家公共卫梅毒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是衡量国家公共卫 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n n 目前全球将消灭先天梅毒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政目前全球将消灭先天梅毒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政 府庄严地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消除先天梅毒的承诺。府庄严地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消除先天梅毒的承诺。 n n 全球每。</p><p>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 题样式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的预防 天水市秦州区妇幼保健院儿科 杨晓宇 一、梅毒母婴传播的流行概况 n梅毒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是衡量国家公共卫 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n目前全球将消灭先天梅毒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政 府庄严地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消除先天梅毒的承诺。 n全球每年梅毒的新感染人数约为1200万人,而其中先天梅 毒的发病人数每年70150万人。 n先天梅毒:1996年美国30/10万,非洲13%初生儿和小于6 月龄儿梅毒血清学阳性或先天梅毒体征。 n 1991年梅毒全国报。</p><p>4、梅毒母婴传播的防治梅毒母婴传播的防治 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驻马店市中心医院 妇产科妇产科 李李 潇潇 一、梅毒母婴传播的流行概况一、梅毒母婴传播的流行概况 n n 梅毒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是衡量国家公共卫梅毒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发病率是衡量国家公共卫 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生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n n 目前全球将消灭先天梅毒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政目前全球将消灭先天梅毒作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政 府庄严地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消除先天梅毒的承诺。府庄严地向国际社会做出了消除先天梅毒的承诺。 n n 全球每。</p><p>5、乙肝母婴阻断,管珊,概况:,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但不同地区HBV感染的流行强度差异很大。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HCC)。我国属HBV感染高流行区,一般人群的HBsAg阳性率为9.09%。接种与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人群的HBsAg阳性率分别为4.51%和9.51%()。,传播方式:,HBV 主要经血和血制品、母婴、破损的皮肤和粘膜及性接触传播。围产期传播是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多在分娩时接触HBV 阳性母亲的血液和体液传。</p><p>6、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 及乙肝母婴阻断 的诊疗及防控,一.儿童病毒性肝炎 儿童乙肝诊治 乙肝母婴阻断 二.中医有关儿童肝病的观点及防控措施,目录,一.儿童病毒性肝炎(乙型),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EB病毒,丙肝病毒,其他病毒,乙肝病毒,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感染流行率,主要感染年龄,围产期和儿童 儿童 成人,8% - High 2% - 8% - Intermediate 2% - Low,1. 乙肝HBV,6,儿童感染HBV的途径,垂直传播: 易造成慢性感染,很少引起急性有症状的肝炎 宫内感染 产时感染 产后感染 水平传播: 即使在出生时未被感染,儿童在以后与被感染的家族成员和其。</p><p>7、2、孕妇随访:慢性HBV感染者妊娠后,必须定期 复查肝功能,尤其在妊娠早期和晚期。首次检测 肝功能正常者,如无肝炎临床症状,每1-2个月 复查1次;如丙氨酸转移酶(ALT)升高但不超过 正常值2倍(80U/L),或 胆红素水平升高,需请相关专业医师会诊,必要 时住院治疗,严重时需终止妊娠。 2早产儿的免疫预防: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 熟,通常需要接种4针乙型肝炎疫苗。HBsAg阴性 孕妇的早产儿,如果生命体征稳定,出生体质量 2000 g时,即可按0.l、6个月3针方案接种,最 好在l2岁再加强1针;如果早产儿生命体征不稳 定,应首先处理相关疾。</p><p>8、梅毒母婴阻断,名字?,梅毒定义:,先天梅毒的诊治,先天梅毒的鉴别诊断,1.误诊为新生儿脓疱疮,2.误诊为肠病性肢端皮炎,3.误诊为大疱性表皮松解症,4.肛周扁平湿疣被误诊为尖锐湿疣,5.梅毒败血症样表现极易被误诊,一、孕产妇抗病毒治疗方案 (一)推荐方案。 1. 孕期或临产发现感染、尚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孕产妇,应即刻给予抗病毒治疗。治疗方案推荐选择以下两种方案中的任意一种,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方案一:齐多夫定(AZT)+拉米夫定(3TC)+洛匹那韦/利托那韦(LPV/r),或 方案二:替诺夫韦(TDF)+拉米夫定(3TC)+依非韦伦(E。</p><p>9、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预防,临床指南(第1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纽,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的主要诊断依据是HBsAg阳性。母婴传播是我国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故强调对婴幼儿的预防。所有孕妇均需产前筛查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俗称乙肝两对半),如果孕妇HBsAg阳性,其新生儿是感染HBV的高危人群,除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外,必须在出生后12h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 HBIG)。,为规范我国HBV母婴传播的预防措施,合理预防新生儿HBV感染,传染病学与产科学专家根据国内外公认。</p><p>10、妊娠合并梅毒、乙肝母婴阻断,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妇女保健部 江静逸,母婴传播领域的国际目标(2010),孕产期保健服务覆盖率达90%以上 孕产妇接受梅毒检测比例达90%以上 梅毒感染孕产妇和所生儿童得到有效治疗的比例达90%以上 至2015年:先天梅毒的发病率降至0.5 消除先天梅毒的发生,中国预防和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总目标: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在15/10万以下 2015年,30/10万活产数 2020年,15/10万活产数(达到基本消除) 策略和措施: 健全工作机制,开展预防服务 开展孕产妇梅毒患者的干预,减少先天梅毒婴儿的出生 加。</p><p>11、关于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 及乙肝孕妇和婴儿的随诊和管理,东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韩国荣,全球有20亿人感染乙肝病毒,其中有3.5亿人为慢性乙肝感染者,前言,2,我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区,约1.2亿慢性HBV感染者,估计有4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感染的,前言,3,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4,乙型肝炎的母婴传播,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估计有4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如果不接受乙肝疫苗预防,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两年内可感染上乙肝病毒 e抗原阳性的妈妈所生的孩子有95%在一年内表面抗原阳性,Int J Gynaecol Obstet. 199。</p><p>12、妊娠相关乙肝病毒感染干预策略 -母婴阻断与孕期抗病毒治疗,问题,1母婴传播与阻断 2孕期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 3育龄女性抗病毒治疗,母婴传播与阻断,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母婴传播”概念,指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尤其是表面抗原、e抗原双阳性的母亲; 在妊娠和分娩的过程中,将乙肝病毒传播给胎儿或新生儿,引起婴儿HBV感染的过程。,母婴传播相关统计学研究,HBsAg、HBeAg双阳性产妇分娩的新生儿HBV感染率为80%95%, 有25%可能死于肝硬化和肝癌。 AsC的发生取决于HBV感染时间 宫内感染高达100%,新生儿期为90%,2岁为75%80%,35岁为35%45%,。</p><p>13、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 及乙肝母婴阻断 的诊疗及防控,一.儿童病毒性肝炎 儿童乙肝诊治 乙肝母婴阻断 二.中医有关儿童肝病的观点及防控措施,目录,一.儿童病毒性肝炎(乙型),巨细胞病毒,乙肝病毒,EB病毒,丙肝病毒,其他病毒,乙肝病毒,儿童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感染流行率,主要感染年龄,围产期和儿童 儿童 成人,8% - High 2% - 8% - Intermediate 2% - Low,1. 乙肝HBV,6,儿童感染HBV的途径,垂直传播: 易造成慢性感染,很少引起急性有症状的肝炎 宫内感染 产时感染 产后感染 水平传播: 即使在出生时未被感染,儿童在以后与被感染的家族成员和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