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5熔化与凝固[编号:12052960]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5熔化与凝固
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特点不同。2、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根据图像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2)通过实验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⒈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了解是否有熔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特点。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5熔化与凝固Tag内容描述:<p>1、熔化和凝固课 题熔化和凝固日 期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特点不同。能说出几种典型的晶体和非晶体。2、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3、能根据有无熔点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能说出硫代硫酸钠和冰的熔点。4、能根据实验数据,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融化图像,根据图像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能根据液体凝固的特点,大致作出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像。重点难点分析这节课关键是实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水浴的温度在60左右。然后在实验的基础上比较画出的熔化的图像,得出晶体。</p><p>2、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通过观察了解熔化和凝固现象(2)通过实验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2科学探索要求运用实验区别晶体和非晶体,并能通过图象区别3情感、态度与价值(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2)体会观察,实验是学习科学知识的基本方法(3)初步学会相互合作,并养成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 熔化过程及其特点教学难点 熔化实验,熔化曲线意义教学安排 本节建议1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我们周围的世界与变化中的物质息息相关。我们在小学中已经学过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固态。</p><p>3、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知道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来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物质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用图象法研究物理量变化的优点。通过对比,了解是否有熔点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和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奥秘的情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掌握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难点: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实验过程的操控。</p><p>4、熔化和凝固【教学目标】:1、了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时表现的特点,了解典型的晶体和非晶体。 掌握晶体熔化和凝固的规律,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能根据有无熔点将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掌握硫代硫酸钠和冰的熔点。2、让学生在对比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熔化图象。在此基础上推理画出晶体凝固的图象,培养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实验的观察,熔点的应用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熔化图象,反映变化规律。【教学准备】:铁架台 烧杯 温度计 试管 酒精灯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从冬春交替中。</p><p>5、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了解物质存在的三态,描述晶体熔化和凝固的特点,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的意义。能描绘晶体熔化图像叙述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善于。</p>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4.5熔化与凝固】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