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配置理论
第三章 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理论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 本世纪初形成于英国。马歇尔(Marshall)的学生庇古(A.C Pigou)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在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批判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改。创立新福利经济学。资源配置与资源配置理论。
资源配置理论Tag内容描述:<p>1、第三章 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益理论 福利经济学(welfare economics) 本世纪初形成于英国。主要从社会经济福利的观点对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1920年,马歇尔(Marshall)的学生庇古(A.C Pigou)出版了福利经济学一书,标志着福利经济学的创立。30年代以后,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Pareto)在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批判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改,创立新福利经济学,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私人经济活动同社会福利之间的关系; (2)实现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的必要条件; (3)研究克服市场经济机制的缺点,谋求社会经济福利最大化所必须采取的政策措施等。 福。</p><p>2、资源配置与资源配置理论,一、资源配置与最优资源配置 狭义资源配置 效率至上 广义资源配置 效率、公平、稳定 最优资源配置 符合效率、公平与 稳定原则,1.效率原则帕累托(意大利)原理,(1)资源配置的两种效率状态 帕累托最优与帕累托无效状态,A,0,B,Wa,Wb,福利边界(帕累托最优状态),D(帕累托无效状态),C(不可能状态),E,.,.,.,递减,帕累托最优状态: 任何重新改变资源配置的方法都不可能在 无损于任何一方的福利的前提下,而使其他 方福利更好的状况 (如图中的E点),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一种资源配置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资源的任何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