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5521-1996油藏评价技术规范_第1页
SYT5521-1996油藏评价技术规范_第2页
SYT5521-1996油藏评价技术规范_第3页
SYT5521-1996油藏评价技术规范_第4页
SYT5521-1996油藏评价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S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521一996油藏评价技术规范19961115发布19970601实施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发布前目本标准是SY/T552192油藏评价技术规范的修订本。原标准实施四年来,随着油藏评价技术和石油勘探数据库技术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增加新的技术内容。本次修订中,增加了建立八类数据库的要求对其他部分内容作了删减,使标准有更大的覆盖面,进一步明确了油藏评价的内容和程序。本标准由石油地质勘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石油管理局勘探处、勘探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扬继良张自竖陈文涛高明阳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55211996代替SY/T552192油藏评价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天然气勘探中油藏含油气藏,以下同评价的目的及地质任务,评价内容、程序和总结报告内容。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天然气勘探的油藏评价。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N2693石油储量规范3油藏评价界定及涵义31油藏评价界定石油天然气勘探中的油藏评价阶段,系指从圈闭预探获得工业性油流开始到探明油田含油气田,以下同的全过程32油藏评价涵义油藏评价阶段是以现代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以现代油气勘探技术和现代计算技术为手段,综合应用地震、录井、测井、试油、试采、分析化验等资料在三维空间描述油藏形态,储层分布、岩性和物性变化,以及储集体中油气分布的系统工程。4油藏评价的目的和地质任务41油藏评价的目的油藏评价的目的包括A建立含油气地质体模型B描述油藏形态C提示油藏内部结构和油气分布状况D指导勘探部署,以尽可能少的探井,控制和探明更多的石油天然气储量42地质任务421准确查明各主要目的层的构造形态、断层在平面上分布和纵向上切割的层位、局部高点和断块分布等。422查明各含油层段的储层分布和变化、成岩作用、储层孔隙结构特点、储层物性、含油饱和度以及湿润性等423查明不同构造部位和不同层系的油气水的地面和地下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化情况。424查明地层温度、温度梯度、地层压力、压力梯度,以及各套含油层段的压力系统变化情况,确定油藏类型和驱动类型425查明不同含油层段油气水层在纵向上的组合关系、产能状况、气油水界面。以及油气水层在平面上的分布状况,确定有效厚度和含油面积。中国石油夭然气总公司19961115批准19970601实施1SY/T55211996426取全取准储量计算的各项参数,计算控制储量和探明储量,并应用油藏描述技术为油田开发做好准备。5油藏评价程序与要求51评价程序油藏评价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A第一阶段以地震信息为主,充分利用地震信息展开油藏框架描述,以所有探井取得的各项资料为内容,在过井的地震时间剖面上进行标定,提交控制储量和评价井位意见B第二阶段以评价井取得的各项资料为骨架,在反复评价研究的基础上,利用地震资料展开汕藏描述,提交探明储量。52评价要求油藏评价的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相互衔接,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和资料积累,油藏描述的两个阶段要滚动进行,不断提高精度6油藏评价的基础资料和数据库的建立61必备资料611地质背景资料包括区域地质、构造特征、沉积环境、油气生成、油气运移和油藏形成条件612地震资料局部圈闭资料及有关的断层资料613储层资料二区域及局部圈闭的储层分布及储层物性资料614油气水层资料区域及局部圈闭的油气水层分布及性质。615地质录井资料岩心、岩屑、气侧、荧光、泥浆等录井资料,有条件时应备有热解色谱录井或罐顶气分析录井等资料616测井资料按照探井测井要求,测全所需曲线,并根据地质需要加测地层倾角测井、电缆地层测试RFT等项目。617测试资料高压物性取样PVT与流体性质、油藏边界、储集类型、驱动类型、产能及单井动态储量等。618岩心试验资料粒度、薄片、胶结物和储集性能参数、岩石物理参数62可选择的资料用其他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测井、油藏工程和数学地质等多种方法、技术取得的资料63建立数据库数据库内容分为二A二维地震或三维地震数据库B单井岩性库C测井成果数据库D地层测试资料数据库E分析化验数据库0勘探综合数据库9井位及测线位置数据库H油藏描述所需其他数据库。7油藏评价内容以下描述评价内容可以根据取得的资料种类、精度和勘探工作要求实施,SY/T5521199671圈闭描述711进行层位精细标定从探井地层分层和标准志层出发,用进行过环境校正的测井声波曲线,制作测井声波合成记录,结合地层倾角测井成果、垂直地震测井VSP与地震合成记录在过井的地震剖面上进行标定,以求得正确的时深转换712编制油气层油组顶面圈闭形态图利用经过标定的高精度地震剖面,编制各油气层或各油组的顶面圈闭形态图在不断取得新资料后,还应陆续修订圈闭形态图713研究圈闭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根据地震、地质、测井、试油、分析化验等方面的信息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圈闭和断层对油气聚集的控制作用,描述主断层的断面形态和深浅层的圈闭偏移72地层沉积描述721准确掌握地层分布利用发现井和评价井的测井、分析化验资料,确定地层层序,进行地层对比结合地震资料识别地层超覆、剥蚀及岩性与厚度变化722建立沉积相模式通过岩心详细观察、岩心分析和沉积岩石学研究,建立沉积相模式723进行单井划相研究沉积岩相与自然伽马、声波时差、岩石密度、补偿中子、电阻率、倾角测井等测井信息的对应关系,建立单井相模式,并进行单井划相亚相或微相724地震相展布研究沉积相、单并划相与地震合成记录、声波阻抗、反射系数为主的地震信息的对应关系,建立地震相模式,描述三维空间中的相展布。73储集体描述731油气水层解释及油气水系统划分利用数字测井,结合岩心观察、分析化验、地层测试、完井系统试油,进行油气水层解释及油气水系统的划分732求取储集参数按照单井测井资料数字处理流程,与岩心分析资料、油层有效厚度下限试油资料相结合,描述含油气储集体岩性、矿物成分和物性变化,求取有效厚度、孔隙度、含油气饱和度、渗透率与泥质含量等储量计算参数。733储集体横向追踪以高精度地震为主,经过相位校正的保持振幅地震处理和特征反射波地质含义分析,通过垂直地震测井VSP、声波合成记录、波阻抗曲线及地层倾角测井的已知深度,刻度地震剖面的深度和相位的倾角、倾向,标定已知油气水层在地震剖面上的位置和纵横向分布,结合地质资料对油气层或油组作横向追踪,描述其形态、厚度变化和连续性。734分析孔隙度或饱和度纵横向变化利用高精度地震信息,进行特殊处理,分析储集体的孔隙度纵横向变化,条件许可时作含油气饱和度预测74油藏盖层描述描述盖层岩性、厚度、孔隙度、连续性、产状及与储层的关系等75油藏描述751油藏类型分析根据圈闭的描述,油藏形成条件,油气水分布特征与主要控制因素,分析确定油藏类型及油气分布规律。752含油气边界的确定利用地震横向预测技术、电缆地层侧试RFT、地层测试、试井等方法获得的资料和油藏工程成果确定油气水的接触界面,结合地质圈闭圈定含油气范围753油气水性质及其分布二用侧试、试井和高压物性取样PVT取得地面和地下油气水性质,并尽可能进行层间和井间的对比分析,确定流体性质和变化规律754油气层压力取全取准油气层的压力资料,获得准确的原始地层压力利用高压物性资料获取原始饱和压力结合电缆地层测试RFT资料了解压力梯度变化,查清压力系统。755油气层温度及时测定油气层温度,计算地层温度梯度,并分析地温变化特点。756油气井产能通过油气层改造、测试和定期试采,确定油气井产能日产量、采油气强度和指数,分析产能变化特点和高产条件。76油气储量计算3SY/T55211996按照GBN269的规定执行77油藏综合评价771在建立油藏静态模型和储集性能三维数据体的基础上进行分区块、分层段的综合评价,指明油气富集高产的部位772根据油藏的油气分布情况综合评价经济效益773根据勘探的实际需要及时提出新钻井位,并设计出最优钻头轨迹8油藏评价总结81报告报告内容包括A油藏评价区及邻区地质概况B勘探工作量与质量评述C油藏评价的内容、方法、程序与技术特点D油藏评价成果1含油气圈闭特征2油气水层与油组划分3油藏储集层沉积特征4油藏储集层储集性能5油藏类型、驱动类型与油气生产特点6油气水性质7地层压力与温度8储量计算9油气富集高产综合评价及预测E勘探工作建议82附图附图包括A含油气层组顶部圈闭形态图及典型地震地质剖面图B地质综合柱状图C典型井的岩性、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