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6375-1998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_第1页
SYT6375-1998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_第2页
SYT6375-1998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_第3页
SYT6375-1998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_第4页
SYT6375-1998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75020E20备爽号2653一1999S丫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63751998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SFORENERGY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INPETROLEUMENTERPRISE1999一03一03发布1999一10一01实施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发布SY/163751995目次WL前言11且乃一勺范围,一引用标准。,定义,。,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的一般原则,油气田及长输管道主要生产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条件一一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性预测及规划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概念设计,一一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评价及考核准则520,JO乃附录A标准的附录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准则的计算SY/T63751998前言本标准依据有效、合理用能原则,并结合我国陆上石油生产企业用能实际而制订,旨在推进节能技术进步,提高陆上石油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益。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石油工业节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大庆石油学院、大庆石油管理局、河南石油勘探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项新耀詹作龙刘元虎王志国闺宝东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导则TECHNICALGUIDESFORENERGYSOURCESCOMPREHENSIVESY/R63751998UTILIZATION恤PETROLEUMENTERPRISE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的一般原则和油气田及长输管道主要生产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条件、评价准则及考核准则,给出了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可行性预测、规划和工程概念设计指南。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田及长输管道。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25891990综合能耗计算通则GB/134841993企业能量平衡通则GB/T34861993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GB/T64231995热电联产系统技术条件GB/T132341991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GB/T149091994能量利用中的烟分析方法技术导则GB/T153161994节能监测技术通则SF1388石油化工厂合理利用能源设计导则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能源综合利用ENERGY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一种能源利用方式,其特点是对同种能源转换成多种形式能量利用,或是对同种能量做梯级利用,或是两者兼有。32能源综合利用系统ENERGYSOURCESCOMPREHENSIVEUTILIZATIONSYSTEM实施能源综合利用的设备、装置及附属设施的总称。33系统能源利用效率SYSTEMENERGYSOURCESUTILIZATIONEFFICIENCY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的有效利用能量占综合能耗量的百分数。34系统Q效率SYSTEMEXERGYEFFICIENCY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的有效利用烟收益烟占综合拥耗量支付拥的百分数。35系统节能量SYSTEMSAVINGENERGYQUANTITY节能技改或扩建工程完成后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相对于系统改、扩建前的耗能指标测算得到的年节能总量。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9一03一03批准1999一10一01实施SY/T637519984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的一般原则41在油气田的开发和建设中,应做好能源综合利用的研究和规划,优化配置能源,合理利用原油、天然气生产过程中的自然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热、电和机械能的消耗,降低运行费用。42各种耗能生产装置或系统,均应按照充分、合理地利用能量与烟的原则,力求提高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炯效率。43油气生产井采出物流的压力能应加以利用。油气集输之余压能尚有利用价值时,宜采用适当技术手段加以利用。44油气田由矿物燃料取得的热能,应按照“能级匹配、按质用能”的原则,积极推广热能的梯级利用。45注水开采的油田,应按充分、合理利用压力能的原则,采用分压注水技术,优化设计水力网。46油气田大型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应按照“热、电、冷”三联供的原则,在对能源作动力利用的同时,积极发展区域集中供热和夏季以热制冷。47油气田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能或载能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应按照尽其所用、利于环保、提高效益的要求,采取适用技术,回收利用其能量。余热的回收利用按SB/13486规定执行。5油气田及长输管道主要生产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的技术条件51注水系统511注水系统能源综合利用应在制定注水方案、注水站和注水管网规划与设计、污水处理与回注工艺及注水泵原动机选择等方面统筹安排和实施。512制订注水方案要符合地质条件,制定合理的注水量和注水压力方案,力求水层能均匀推进,以满足油层受益面广的要求。513注水系统的设计应遵循压力能梯级利用的原则。在条件许可时,应采用分压注水、分质注水技术。不同压力系统的管网压差应不小于2OMPAA514注水站、配水间的布局及注水管道应优化设计,保持井网供压平衡,合理控制水力损失。注水站内泵管压差一般应小于05MPA,注水站至注水井的压差应小于1OMPAO515对于以燃气轮机为动力优于其它方式的注水站,应积极采用燃气轮机为原动机,并实施热能的梯级利用。516注水开发油田,应配套建设污水处理与回注设施。52热采系统521对于单台蒸发量大于LOT/H的蒸汽发生器,应配置省煤器或空气预热器回收烟气余热。在满负荷运动时,排烟温度应不高于1801CO522双单炉一单井注汽系统,不宜采用节流降压方式使之达到井口注汽压力的要求。523对单炉一多井注汽系统,宜将注汽压力相近的注汽井编组注汽。尽量减少同组井的注汽压力差。524对于采用高压汽水分离器的注汽系统,应有充分利用其分离出的热水的配套设施。53原油集输系统531应充分利用自喷井和机械采油井的剩余压力能。当井口回压达1015MPA时,宜采用由井口经计量站直输联合脱水站的越站流程。532对需作加热、脱水处理的含水原油,宜采用加热一脱水联合设施,对脱出污水热量再利用,如污水回掺等措施,做到一热多用。533对采用负压稳定原油的流程,应与原油的脱水、外输需要的热量相结合,尽量避免或减少对稳定原油的再加热。2SY/T63751998534应利用加热闪蒸、分馏稳定后原油的余热加热进装置原油,以减少原油稳定耗热量。54天然气集输系统541气田气和油田伴生气集输流程的设计应充分、合理地利用天然气自然压力能,尽量减少需要增压输气的压缩机耗能。542大、中型轻烃回收装置用能系统的设计,应优先采用人口带压压缩机及燃气轮机拖动压缩机,以充分利用原料气的能量及生产设备排出的废热如将其用于加热分子筛使之再生或作为重沸器热源。543天然气处理应采用高效制冷循环及工艺。当采用气体膨胀制冷循环时,应运用参数优选法,合理确定膨胀比。55原油长输管道系统551长输管道要采用热经济学优化设计方法确定最优站距、合理选择加热炉和输油泵的技术指标及参数,以降低输油能耗及费用。552新建管道应采用“从泵到泵”1的密闭输油,积极推广“先炉后泵”Z的输油工艺流程。553应积极发展采用原油热化学处理和化学降凝、降粘等新工艺,努力降低热输能耗。554采用加热输油的管道,有条件的地方应积极推广以煤代油和高效清洁燃烧技术。555应积极发展、推广长输管道的优化运行。输油泵应积极采用调速技术。556站内加热炉的热效率、排烟温度和空气系数等指标应符合GB/13486要求。557在无电或缺电地区,应创造条件在长输管道上积极采用燃气轮机拖动输油泵的热一动联供总能系统,提高长输管道系统的热能利用效率。56供热系统561应积极推行区域集中供热和高温水供热。集中供热的热源及热力管网布局应采用优化方法设计,以取得系统的最佳热经济性。562对集中供热区单台机组容量达14MW以上的锅炉,年利用小时在4000H以上时,应创造条件积极发展热电联供总能系统。563对常年用汽量达20T/H及以上,蒸汽压力小于1OMPA的工业热用户,宜选用较高压力的蒸汽锅炉,采用热电或热功联产机组,以提高企业用热系统的烟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564对于以蒸汽为热介质的换热网络,应按能级匹配和热能梯级利用的原则优选热力参数,采用同步综合设计,以减少过程烟损失和热损失。565油田供热容量小于7MW的小型锅炉和容量大于23MW的集输工艺加热炉,均应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确保空气系数和排烟温度达到GB/T3486要求。57自备热电厂571设置自备热电厂应符合以下条件热电机组年利用小时在4000H以上,总热效率年平均大于45经技术经济论证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供相比的经济性较显著供热区内热能得到合理利用。572自备热电厂的规划、设计和运行应遵循“以热定电,以供热为主”的原则,力求扩大供热范围,有效热能产出比率不应低于20573自备热电厂热电联产系统的热化系数应按GB/16423规定执行。574机型选择应依据热负荷性质确定。对全年较稳定的热负荷,应采用背压机组。对需不同温度压力等级的热负荷,应采用抽汽背压机组。一座热电厂规划的机炉台数不宜超过四机六炉。575自备热电厂应尽量取用经济、易获取且可清洁燃烧的燃料。未经特准,不应以原油特稠油除外为燃料1“从泵到泵是指原油由上站泵出日经管道直接输至下站泵人口的输油流程。2“先炉后泵”是指本站原油先进人加热炉升温后再进人泵中增压的站内工艺流程SY/T6375199858石油化工企业油气田所建石油化工企业的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条件应按SHT3执行。6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的可行性预测及规划61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可行性预测611石油企业应对近期一般为5年和中长期1015年内需要和可能进行的能源综合利用项目作出可行性预测,为企业制定能源综合利用规划提供依据。612可行性预测的依据内容包括企业近期、中长期发展规划生产能耗结构及耗能量预测测算取得的在用生产系统的节能潜力企业的资金投人能力等。613可行性预测的科学性应对生产工艺及设备、生产过程的动态变化、耗能结构及能量转换过程三方面有深人了解对技术进步、合理用能与生产成本三者关系有深刻认识,并能正确处理好发展生产、保护环境与科学用能之间的辩证关系。614可行性预测的内容应包括在用主要耗能设备、装置系统节能潜力的评估对综合开发本企业节能潜力的可行性分析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的筛选、分类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效益预测。62能源综合利用规划621能源综合利用规划应在61的基础上,依据对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的技术经济性分析结果,结合企业的发展规划、资金和技术力量等因素,确定企业中长期拟建的能源综合利用项目。622规划内容应包括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总工程量建设工期、总投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年收益等。623规划项目应充分引用国内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先进技术、先进装备和先进管理方法,并有切实可行的实施措施。7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工程概念设计71概念设计应满足对纳人企业规划的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在技术方案优选、经济效益估算、社会及环境效益评价、投资风险分析等方面进行设计描述和计算等要求,并作出综合评估,以提供最优设计方案。72概念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立项依据,建设规模,设计方案比较,主要设备选型,工艺流程系统概述,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劳动定员,工程投资估算,工期及进度安排,节能效果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投资风险分析,综合结论等。73概念设计的深度应满足下列要求由概念设计提供的数据、技术论证、技术经济指标、效益分析、风险分析可以作为企业主管部门的决策和规划、计划部门工程立项的依据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评价及考核准则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评价准则包括技术评价准则、经济评估准则和环保评价准则。评价准则主要用于该类项目的设计评价和工程项目的后评估。考核准则主要用于运行过程的技术经济评价。81技术评价准则811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应以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系统拥效率和系统节能量作为技术评价准则812系统能源利用效率计算式为一誓X1001式中,系统能源利用效率EY系统有效利用能量,4标准煤按GB/T3484规定计算SY/T63751998E系统综合能耗量,T标准煤按GB/12589规定计算。813系统烟效率计算式为。一孕X1002乙击式中ALE系统烟效率系统有效利用烟,KJ系统综合烟耗量。KIO有效利用烟与综合烟耗量按GB/114909规定计算。814对于不能用式1,2计算的系统,其系统能源利用效率和系统拥效率的计算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815系统节能量按GB/113234规定计算。82经济评估准则821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应以投资回收期、投资利润率、年节吨标煤净投资作为经济评估准则。822投资回收期PT一般不超过5年。其计算式为投资回收期R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一1一上年累计净现金流量的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绝对值823824投资利润率计算式为投资利润率节约吨标煤净投资计算式为年利润率总额或年平均利润总额全部工程投资X100464节约吨标煤净投资固定资产总投资一当年平均建成相当生产规模所需投资节约吨标煤数583环保评价准则831能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应力求减少和避免给环境带来热污染、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危害性和破坏性污染。832能源综合利用项目应控制831规定的各类污染值在国家标准许可范围内,必要时还可以列出优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污染指标值。84考核准则841技术评价准则的设计指标值,设计工况运行指标值,平均运行指标值。842经济评估各项准则的设计值和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测算值。843环境评价各项准则的设计值、正常运行工况下的测算值,非正常工况下的测算值。SY/T63751998附录A标准的附录石油企业能源综合利用技术评价准则的计算AL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计算对于难于或无法确定有效利用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