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潘建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在学习了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后,感触很深: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他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他就是热血豪情,潘建伟 一个在国外取得优秀业绩、欧美国家争抢的科技人才,不畏其优厚的待遇诱惑、淡泊名利,不畏国内条件的艰苦、甘于奉献,毅然回科大组建量子信息试验室和团队,树立了“出国就是为了回来的新时期的钱学森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三严三实”、践行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助力“十三五”,服务“调转促”。他的事迹,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启迪和思考。 学习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就 是要学习他胸怀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 1987 年, 17 岁的潘建伟考入中科大近代物理系,第一次接触到量子力学并迷上这门科学,而在当时,国内量子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潘建伟毕业后选择了出国,而出国的理由就是:出国就是为了回来,利用所学为国服务。量子通信是迄今为止唯一被严格证明是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 ;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也分别因其超快并行计算能力、超高灵敏度在气象预报、石油勘探、卫星导航、医学检测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因此量子领域的研究对国家和百姓未来生活的影响巨大。带着为国服务、为百姓服务的使命,远赴他国,努力学习,学成后毅然回国效力,在这种胸怀祖国、一心为民的坚定信念支撑下, 2013 年,在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启动了千公里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潘建伟同志作为该项目的首席科学家,着手建设连接北京、上海的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 学习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同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真诚合作的思想风范。为了应对党和国家对前沿科技的重视和渴求,潘建伟同志提出了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不断创新求变,在国家和学校支持下,潘建伟同志一边快速推进国内实验室建设,一边在欧洲开展学习与合作研究,并把大量研究生派往国外交流,在最初几年迅速完成了至关重要的人才和技术积累。 2011 年,中科院启动了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潘建伟及其团队的科研人员展现出了“铁人”精神,每周工作 7 天、每天超过 12 个小时 的刻苦和钻研精神和时间“赛跑”。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保持一致,积极配合国家和学校开展相关科研工作,使得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从一个不起眼的国家发展成为现在的世界劲旅。 学习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首次成功 地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纠缠交换 ;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高精度的纠缠态纯化 ;首次实验实现了未来长程量子通讯的关键器件一一量子中继器 ;首次成功地制备了三光子、四光子、五光子纠缠态,并由此首次完成了三光子和四光子 理的实验验证 ;首次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并在实验中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 ;首次实现了具有存储和读出功能的纠缠交换,建立了由 300 米光纤连接的两个冷原子系综之间的量子纠缠。在连续变量的 理、两粒子 理的证明以及多粒子纠缠分类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五粒子 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实现。该成果表明我国在多粒子纠缠态的研究方面成功地超越了美、法和奥地利等发达国家,进入国际领先水平。 这 7 个“首次”是潘建伟同志及其团队的智慧的结晶,是潘建伟同志及其团队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勇攀高峰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中国量子通信科技道路上的一座座丰碑,是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走向强大的标志,奠定了中国在 2030 年率先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卫星网络的技术基础。以上成绩的取得,有我们看不见的辛酸和泪水,他们用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将“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人民”写进了无形的量 子通信网络之中。 学习潘建伟同志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潘建伟团队的科研人员苦干实干、任劳任怨、立足岗位、兢兢业业的创造一流业绩,在中国的量子通信研究领域大显身手,不断对量子通信实用化展开攻关研究,研制成功了量子电话样机,组建可自由扩充的光量子电话网等。不畏艰辛、执着追求、迎难而上的坚强意志,就像工作中始终保持昂扬的斗志,源于他对党和国家的使命、对量子科技的无限热爱、对事业孜孜不倦的执着追求,将量子绝对安全通信距离从 100 公里延长到 200 公里,刷新光子纠缠和量子计算领 域的两项世界记录,实现远距离量子通信中急需的“量子中继器”,向未来广域量子通信网络的实现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今后,我们要把潘建伟同志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和创新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并转化为开展本职工作的实际行动,落实到日常工作中去,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 潘建伟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2016 年 1 月 20 日,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员会作出了关于在全省开展向潘建伟同志学习的决定,并要求全省各级组织要把开展向潘建伟同志学习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认真学习文件精神,并通过报刊、网络等媒体积极了解潘建伟同志先进事迹,惊叹他所取得的成就,更进一步领会其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潘建伟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科学院量子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战略性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特聘专家。他自 1992 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 出国深造, 2001 年回国在中国科技大学组建量子实验室并任教授。从 2004 年至今,潘建伟带领团队一直在基于光与冷原子的量子信息处理这一研究方向上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为我国在新兴的量子信息产业抢占先机,成为领跑者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他领衔的“多光子纠缠干涉度量”项目获得 2015 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先进人物能够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取得突出成绩,这与他们勤于学习、善于思考、踏实工作、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分不开的。向潘建伟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他爱国敬业、甘于奉献、献身科学、脚踏实地的精神 和高尚情操。结合自己的工作生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要养成勤于学习,善于钻研的好习惯 潘建伟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够主动自我加压,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多年来一直从事量子信息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多项重大研究成果,曾被英国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了他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任意纠缠态纯化的实验研究。 我们要学习他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并且紧密地与自己工作实际相结合。平时不学习,不注重知识的积累,不发现研究新问题,缺乏创新意识,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工作就难以取得成绩,甚至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难以适 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我们要不断增强学习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潘建伟表示,他将继续与国外同行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吸收国外的先进成果,为提高我国在量子信息学领域的研究水平作出新贡献。“学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我们也要像他那样,不断加强业务知识和理论水平的学习,学会用新的理念、新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新的技术努力推进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二、要养成爱岗敬业,脚踏实地的好作风 学习潘建伟同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优良作风。他总是以忘我的境界去干好每一项工作,做好每一项研究。潘建伟教授领导的小组成了首次在自然物理 杂志发表封面文章的中国科学家,在这项最新成果中,潘建伟和杨涛、张强等人首次实现两粒子复合系统量子态隐形传输,并在实验中实现了对六光子纠缠态的操纵,这是潘建伟小组在量子通信领域内取得的第六个 首次 ,无一不是踏实苦干的结晶。 古语云:“术业有专攻”,我们不可能人人都取得潘建伟同志那样卓越的成就,但至少我们可以学习他的态度和精神。以潘建伟为代表的一大批的社员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立足本职工作,挥洒青春和热血,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也要像他一样,用满腔热情, 恪尽职守,勤奋踏实工作,以持之以恒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九三学社增添光彩。 三、要养成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学习潘建伟同志不忘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尚品德。潘建伟 1992年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毕业后出国深造, 1996 年远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并于 1999 年获维也纳大学博士学位。1999留在塞林格组从事博士后研究,先后任博士后和高级研究员并担任 2001 年回国在中国科技大学组建量子实验室并任教授。 他胸怀科学报国之志出国留学,国外的繁华并没有让他迷失方向, 学业有成后面对国外顶尖研究单位的先进研究环境,他毫不犹豫毅然回国,自觉把个人事业同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化作真诚奉献的实际行动。就像周恩来同志所说的,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我们也要像他那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乐于奉献,在各自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艺术人才流动机制-洞察及研究
- 风光互补系统-洞察及研究
- 约瑟夫森结微弱信号检测-洞察及研究
- 竹材环保创新-洞察及研究
- 如何写劳动合同补充协议
- 店铺运营合同协议书范本
- 商业合作合同协议书模板
- 员工医药费报销合同范本
- 大酒店商标买卖协议合同
- 小区车位的服务合同范本
- 2025 年扬州市四年级数学秋季期末测 - 基础卷及答案(苏教版)
- 2024年益阳安化县医疗卫生单位招聘考试真题
- 土石方工作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建筑材料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金色的鱼钩》学生版
- 四川省达川市2025年上半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年餐饮经理人岗位胜任力评估试题及答案
- 神经外科专科建设与发展
- 2025标准建设银行贷款合同范本
- 校家社培训家长课件
- 2025供应链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