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文件如下】【机械类设计类】CAD图纸+word设计说明书.doc【需要咨询购买全套设计请企鹅97666224】.bat
减速器A0.dwg
总装图修改.dwg
翻转机头架111.dwg
翻转机尾架.dwg
设计说明书.doc
轴.dwg
H型钢焊接翻转机构的设计
摘 要
焊接装备就是在焊接生产中与焊接工序相配合,有利于焊接生产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有利于提高装配焊接质量,促使焊接生产过程加速进行的各种辅助装置和设备。焊接翻转机是焊接变位机械的一种,是将工件绕水平轴转动或倾斜,从而使之处于有利于装焊位置的焊件变位机械,主要用于梁、柱、框架等结构的焊接。焊接翻转机的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头尾架式、框架式、转环式、链条式、推拉式等。焊接翻转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效率高、工作质量好,可实现180度翻转。因此,焊接翻转机广泛应用于化工、铁路交通、冶金等工业部门的自动焊接系统。
本次设计题目是H型钢翻转机构,其头架为驱动端,可单独使用,利用安装在头架卡盘上的夹具,可为短小的工件翻转变位。翻转机尾架可在轨道上行走,便于根据工件的长度来调节与头架的距离。
本次设计考虑了翻转机的合理性和经济性等因素。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翻转机头架的机座、翻转机构、工作台等的机械设计、装配图和零件图设计,减速箱和电机的选型等。该翻转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对焊件的适应性很强。
关键词:焊接;翻转机构;结构设计;H型钢
目录
摘 要 iv
ABSTRACT v
绪论 1
第一章 翻转机构整体方案设计 4
第一节 总体设计方案 4
一 设计目的 4
二 设计原理 4
三 对机器的要求 4
第二节 翻转机构系统概述 6
一 翻转机构系统组成 6
二 翻转机构的工作原理 6
三 翻转机构的功能要求 6
第二章 电动机的选择 7
第一节 确定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和分配传动比 9
第二节 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 9
第三节 齿轮的设计 10
一 高速级齿轮传动的设计计算 10
第四节 轴的设计及校核 17
一 高速轴(输入轴)的设计计算 17
二 中间轴的设计计算 19
三 输出轴的设计计算 21
第五节 滚动轴承的选择和计算 25
第三章 翻转机构键联接的设计 29
第一节 高速轴与联轴器联接键的设计 29
第二节 中间轴与大齿轮联接键的设计 30
第三节 低速轴和联轴器联接键的设计 30
一 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型) 31
二 校核强度 31
第四节 低速轴和大齿轮联接键的设计 31
一 选用圆头普通平键(A型) 31
二 强度校核 31
第四章 联轴器的设计和零件的润滑 32
第一节 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32
一 联轴器概述 32
二 联轴器的选择和计算 33
第二节 零件的润滑 33
一 齿轮传动的润滑 33
二 轴承的润滑 34
第三节 踏板、转盘及手轮的设计 34
第四节 平衡块的设计 35
第五章 标准件的选用 36
第一节 轴承的选择 36
一 轴承的基本概念 36
二 滚动轴承的主要类型、比较和选择 36
三 轴承型号的确定 40
四 轴承的寿命 42
第二节 其它标准件选用 43
一 轴承座的选用 43
二 轴套的选用 43
三 键的选用 45
第六章 翻转机构的焊接与装配 46
第一节 框架的焊接 46
一 选择焊接方法 46
二 确定焊接的形状、尺寸和下料方法 46
三 确定焊接接头、坡口形式和坡口边缘的加工方法 47
四 焊接方案的确定 47
第二节 零部件的装配 48
一 机器装配的基本概念 48
二 零件在装配中连接种类 48
三 装配方法 49
四 装配方案的确定 50
第七章 箱体结构尺寸 52
第八章 电气控制设计 54
第一节 电气原理分析 54
第二节 电气原理说明 54
一 正向启动过程 55
二 停止过程 55
三 反向启动过程 55
结束语 57
参考文献 58
外文文献 59
中文翻译 66
致 谢 69
ABSTRACT
Welding equipment is production and welding processes are matched in the welding, suitable for welding production mechanization, automation, there is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assembling and welding quality, prompting welding speed up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various types of assistive devices and equipment. Reverse welding machine welding becomes a kind of mechanical is the workpiece around a horizontal axis to rotate or til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assembly and welding position welding positioner of machinery, is mainly used for welding of beams, columns, and frame structure.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welding tilter, a common end frame, frame type, ring type, chain type, push-pull type etc.. The welding machi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work efficiency and good working quality, and can realize the 180 degree turning over. Therefore, the welding machine is widely used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railway transportation, metallurgy and other industrial sectors of the automatic welding system.
This design topic is turning mechanism of H type steel and the headstock is driving end, can be used alone, the installed in the headstock chuck fixture, for short workpiece turnover displacement. The tail flip frame can walk on the track, and easy to adjust the frame distance according to the length of the workpiece.
The design considers the rationality and economy of the overturning machine and other factor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design include: flip head frame frame, turnover mechanism, such as working platforms of mechanical design, assembly drawing and parts drawing design, deceleration box and a motor selection etc.. The turnover devic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strong adaptability of welds.
.Key words: welding; turning mechanism; structure design; H type steel
参考文献
[1]韩进宏.互换性与技术测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李育锡.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机床设计手册》编写组. 机床设计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4]纪名刚、濮良刚.机械设计第八版[M].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5]刘鸿文.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6]黄如林、汪群.北京:金属加工工艺及工装设计[M].2006
[7]安琦,顾大强.机械设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8]关慧贞、冯辛安.机械制造装备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9] 鄂中凯,王金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东北工学院出版社,1992.
[10] 郭仁生,魏宣燕主编.机械设计基础(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1] 龚桂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12] 龚桂义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
[13] 刘俊龙,何在洲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
[14] 毛振扬,陈秀宁,施高义编.机械零件设计课程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
[15] 邱宣怀主编.机械设计,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1996年.
[16] 张定华主编.工程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 1987.
[17]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第四版.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18]甘永立主编.互换性与技术测量.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2005.
[19]吴综泽.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1
[20]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