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方边坡文本_第1页
填方边坡文本_第2页
填方边坡文本_第3页
填方边坡文本_第4页
填方边坡文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 勘查部分 .11.1 工程概况 11.1.1 目的任务 .21.1.2 勘查对象及范围 .21.1.3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确定 21.1.4 勘查依据 .21.1.5 完成工作量 .31.2 区域地质环境 41.2.1 地形地貌 .41.2.2 气象水文 .51.2.3 地层岩性 51.2.4 水文地质条件 61.2.4 水文地质条件 61.2.5 工程地质条件 71.2.6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 .81.3 边坡岩土体结构特征 81.3.1 终了边坡特征 81.3.2 边坡变形破坏影响因素 91.4 边坡稳定性分析 91.5 防治目标及原则 91.6 结论与建议 .101.6.1 结论 .101.6.2 建议 .102 设计部分 .112.1 边坡支护方案设计 .112.1.1 方案设计的依据 .112.1.2 方案设计原则 .112.1.3 边坡治理设计的具体方案 .122.2 防护工程具体做法 .122.2.1 浆砌块石挡墙 .122.2.2 排水工程 .122.3 稳定性计算 .132.4 施工要求 .182.5 边坡治理工程质量检验、监测及验收 .182.6 边坡施工工期 .192.7 边坡治理工程量及治理费用概算 .20附图:工程地质平面图 11000工程地质纵剖面图槽探坑壁展示图工程地质横剖面图 1500工程治理设计平面图 1:1000工程治理设计剖面图 1:500工程设计大样图 11 概述1.1 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淳安县。汾口镇西连衢州开化,北邻安徽歙县,与淳安县县政府直线距离约 55.5km,是淳安县西南部的工贸重镇和交通枢纽,也是淳安县经济、文化次中心。建设场地周边交通较为方便,淳开公路将建设场地分割成南、北两地块。1.2 项目背景2011 年淳安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汾口-浪川城乡统筹产业示范区的构想,其功能定位为:以生态工业为主,农业园区、休闲旅游服务业三产融合发展的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融合新平台,城乡统筹示范园。充分利用好汾口中心镇建设的政策优势、千汾公路与淳杨公路的交通优势、及地形地势条件优越的基地条件优势,未来形成淳安县域产业布局的新格局。淳安县汾口镇城镇总体规划(2010-2030 年) 于 2011 年编制完成, 规划确定 “一带、三轴、五心、五组团”的总体结构。在该结构中,针对功能布局、道路交通(以千汾公路线位调整为重点) 、农居安置等内容提出规划建议,得到淳安县委县政府、汾口镇人民政府一致认同。 城镇定位:淳安南部以工业商贸为主寻的县域副中心,以休闲旅游和生态观先农业为特色的综合型城镇。城镇职能:淳安南部经济、商贸、工业中心;是杭州南部辐射安徽、江西等周边乡镇的重要城镇;杭-千-景旅游线路上的重要节点和县域南部旅游服务次中心。 本项目的建设必将带动周边地块的建设和开发,推进镇区经济快速发展,提高镇区综合竞争力,对提2高区域经济辐射力、更好地发挥汾口镇中心镇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工程概况 据控制性规划 ,建设场地主要以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设施用地、工业用地及公用设施用地为主。用地面积约 3405.663 亩,地理坐标为:东经 11830301183156,北纬 292458292556。场区地处丘陵地貌,地形起伏较大,工程建设需对场地进行大面积大体量的高挖低填作业,在场地周边大部分区段及场地内形成规模不一的断续状挖、填方边坡。本初步设计方案仅针对建设场地形成的终了填方边坡进行分析、初步设计,提供初步设计方案。由于建设场地地形起伏较大,结合控制性规划场地内设计整平标高,建设场地周边红线处将形成高度约 0.021.0m 不等的填方边坡。1.4 目的任务根据淳安县汾口-浪川城乡统筹产业发展示范区(汾口、浪川片区一期)用地红线四周填方边坡及场地内道路边坡地质灾害治理设计要求以及现行有关规范、规章的技术要求,确定本项目边坡治理设计的主要目的任务为对工程建设形成的用地红线四周填方边坡及场地内道路边坡勘查,并在勘查的基础上提出治理设计方案建议。具体目的任务如下:1、查明场区填方边坡所在场地及周边现状地质环境条件及已有的灾害类型;2、查明场区终了填方边坡的规模形态、边坡岩土体组成成分、力学性质、影响边坡稳定的因素及边坡可能出现的灾害形式;3、分析、评价场区终了边坡的稳定性;4、根据可能出现的灾害形式及对边坡稳定性评价的结果,对场区终了填方边坡提出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治理设计方案建议;5、治理设计方案应结合填土材料性质,本着经济、有效、便于施工,技术路线要具有可操作性的原则;6、贯彻动态设计原则,采用信息施工法,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完善、优化设计;7、安全第一,兼顾环境美化,最大限度保护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31.5 边坡工程安全等级确定依据建设场地地形情况,结合控制性规划场地内设计整平标高,建设场地周边红线处将形成高度约 0.021.0m 不等的填方边坡。边坡紧挨用地红线,终了填方边坡坡高较大,填筑材料结构松散,边坡易失稳,对坡脚农田及人员构成较大威胁,破坏后果严重。根据地块项目的拟建特征,结合形成的终了填方边坡发育规模及危害程度,确定本填方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二级。1.6 设计依据及主要规范、标准 (1)现行国家设计规范、规程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 年修订版) ;2、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3、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 (DZT0218-2006) ;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18-94)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7、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国务院第 394 号令) ;8、 浙江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省人大第 18 号公告) ;9、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 (国发201120 号) ;10、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 (国土资源部地质环境司,2000) 。( 2) 收 集 相 关 资 料1、浙江省区域地质志,浙江省地质矿产局,1989;2、浙江省水文地质志,浙江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1995;3、1/5 万淳安幅、梅城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浙江省地质矿产局,1984;4、1/5 万建德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省区调大队,19931995 年;5、淳安县人民政府淳安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12015 年);6、1/1 万千岛湖镇地质灾害分布与易发区图,浙江大学大地科技开发公司,2004 年;47、浙江省淳安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浙江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浙江省地质调查院,2001;8、淳安县小流域泥石流地质灾害调查与评估报告,淳安县人民政府;9、淳安县汾口、浪川城乡统筹产业示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以下简称控制性规划)。2 区域地质环境2.1 地形地貌评估区地貌主要由丘陵、坡洪积斜地及冲洪积平原三种不同微地貌组成(图 2-1) ,地面高程约 110196m。丘陵区山体自然斜坡一般坡度 2040,植被较发育,主要为灌木、松木及农作物;坡洪积斜地地形较平缓,一般坡度 1020,植被较发育,主要为经济农作物(桑、栗等) ;冲洪积平原区地形较开阔,地势较平坦,地形坡度较小,一般小于 10,分布若干个村落,居民房较密集。图 2-1 建设场现状地遥感图2.2 气象水文拟建场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新安江水库建成蓄水后,库边雾区扩大,温差缩小,相对湿度增大,具明显的“湖泊效应” 。淳安县多年平均气温 17,极端最高气温 43,极端最低气温-8。平均无霜期建设场地5260 天。区内降水量充沛,年降水量 14801910mm,年平均降雨量 1720mm,最大日降雨量 206.2mm,最大一小时降雨量 59.5mm,最长连续降雨天数 18 天。千岛湖湖区为全县少雨中心,向东北部、西部和南部边境随地形升高而降水量逐渐增加。6月上旬到 7 月中旬为梅雨期,为全年降水最多时期,降雨量集中且强度大,其中又以六月降水最为集中,降雨量最多,是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多发时段。场区内未见地表水出露,仅山体两侧沟谷在雨季时有季节性山溪水,其特点是源短流急,年内洪水期、枯水期流量变化大。区内沟谷较发育,冲沟流程不一,持续时间短。2.3 地层岩性据现场地质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建设场地出露地层主要为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一段( 2y1)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砂质页岩,局部一段地层缺失出露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二段( 2y2)灰岩(炭、泥质灰岩) ,第四系覆盖层出露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第四系松散层分布特征在不同地貌单元差异性大,现就场区不同地貌单元的地层岩性分述如下:(一)丘陵区本地貌岩性主要为上部埋藏厚度较小的第四系残坡积,下部埋藏基岩风化层。1、第四系残坡积(Q el-dl):主要由含碎石粉质粘土组成,灰黄色褐黄色,干-稍湿,硬塑状。含碎石约 2030%,粒径以 2040mm,最大约 60mm,夹少量块石;粘性土含量约 5060%,厚度约 0.30.8m。2、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 2y):本组在场区出露岩性为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一段( 2y1)灰黄色褐黄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砂质页岩,一般为泥质、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局部呈中层状;局部缺失出露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二段( 2y2)灰色黑灰色灰岩,局部含炭、泥质,多为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二)坡洪积斜地1、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 3dl-pl):主要分布于坡洪积斜地及沟谷地段,主要由含碎石粘性土组成,褐黄色,干-稍湿,松散-稍密。碎石成分主要为强中风化基岩,碎石含量 3050%,局部含量高,呈碎石混粘性土,碎石棱角状,颗粒直径为 2050mm 为主。表层覆盖植被区域含植物根茎。本层在建设场地分布厚度差异性较大,约 2.012.0m,下部埋藏基岩风化层。6(三)冲洪积平原本地貌单元主要分布于场区西侧的武强溪两侧,未在拟建场地内揭露,据现场调查、访问,结合区域地质资料,本地貌单元全新统冲洪积(Q 4al-pl)自上而下岩性分述如下:1、粉质粘土:褐黄色,软硬塑状。含少量砂粒及粉土,砂含量约占1020%,层厚一般 1.04.0m,局部呈流塑淤泥状。2、粉细砂:灰色,稍密,湿。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夹少量粉土薄层。3、圆砾:黄褐色为主,稍密中密,稍湿湿。砾石一般粒径 220mm,含量约占 5065%,次圆状为主,含少量卵石,粒径达 4060mm,砂土充填;本层层厚分布不均,一般 1.05.0m,呈透镜体状分布。4、卵石:黄褐色为主,稍密密实,稍湿湿。砾石一般粒径 2050mm,含量约占 5070%,圆棱状,粘性土及少量砂砾充填;本层层厚分布不均,层厚沿河床至两侧逐渐变小,层厚一般 2.010.0m。下部埋藏基岩风化层。2.4 水文地质条件建设场地范围内未见地下表水分布,据调查访问,仅山体两侧沟谷在雨季时有季节性山溪水。场区范围内地下水按其赋存条件可分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及岩溶裂隙水,其特征如下:(一)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埋藏于第四系残坡积层、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1、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潜水含水层主要分布于武强溪两侧河漫滩。含水介质主要为冲洪积粉质粘土、粉细砂、圆砾、卵石等,水位埋深较浅,一般埋深约 1.02.0m,厚度差异性较大,一般5.015.0m,该层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密切,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为主,地表径流与侧向补给为辅,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好。地下水季节性变化明显,场区出露范围小,总体水量贫乏。2、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潜水含水层埋藏于含碎石粘性土中,水位埋深较浅,差异性较大,埋深一般在2.06.0m,含水层厚度依据地形起伏差异性较大,一般厚度达 3.010.0m,该含7水层基本分布于沟谷及坡洪积斜地低洼处,具备一定的汇水面积,但土层孔隙较大,渗透性良好,贮水性较差,总体水量贫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侧向径流及季节性蒸发为其主要排泄方式,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3、第四系残坡积潜水含水层埋藏于含角砾粉质粘土中,土层孔隙较大,渗透性良好,贮水性差,地下水位埋深浅,含水层厚度小,一般小于 0.5m,赋水量贫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地表水的补给,侧向径流为其主要排泄方式,水量受季节影响大。(二) 、基岩裂隙水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砂质页岩的风化裂隙及节理裂隙、断裂带中,其次灰岩区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基岩节理裂隙闭合性较好,断裂带发育一般,规模小,富水性较贫乏。补给形式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第四系松散岩类潜水径流,排泄形式一般以向沟谷地带侧向径流为主。(三) 、岩溶裂隙水场区岩溶裂隙水赋存于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二段(2y 2)可溶岩层灰岩中,由于岩溶空隙发育的不均匀,裂隙宽度大小不一,连通程度各不相同,层流与紊流并存。接受大气降水及基岩裂隙水径流为其主要补给方式,以向基岩裂隙侧向径流为主要排泄方式。调查期间,场区地表未见出露岩溶现象,未见地下水排泄。岩溶整体发育程度呈一般发育,结合本评估区的岩溶发育特征,评估区岩溶裂隙水赋存水量整体贫乏。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及当地建筑工程经验,勘查区范围内地下水和岩土层对建筑材料均具弱腐蚀性。2.5 工程地质条件依据实地调查及区域地质资料,按地层时代、岩土体成因类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的不同,场区内岩(土)层,按由新到老分述如下:(一)全新统冲洪积(Q 4al-pl)1、粉质粘土:褐黄色,软硬塑状。含少量砂粒及粉土,砂含量约占1020%,层厚一般 1.04.0m。局部呈流塑状淤泥,本层力学性质一般或差。2、粉细砂:灰色,稍密,湿。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夹少量粉土薄层,层厚一般 2.05.0m,呈透镜体状分布,本层力学性质一般。83、圆砾:黄褐色为主,稍密中密,稍湿湿。砾石一般粒径 220mm,含量约占 5065%,次圆状为主,含少量卵石,粒径达 4060mm,砂土充填;本层层厚分布不均,一般 1.05.0m,呈透镜体状分布,工程力学性质较好。4、卵石:黄褐色为主,稍密密实,稍湿湿。砾石一般粒径 2050mm,含量约占 5070%,圆棱状,粘性土及少量砂砾充填;本层层厚分布不均,层厚沿河床至两侧逐渐变小,层厚一般 2.010.0m。本层工程力学性质好。(二)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Q 3dl-pl)主要由含碎石粘性土组成,褐黄色,干-稍湿,松散-稍密。碎石成分主要为强中风化基岩,碎石含量 3050%,局部含量高,呈碎石混粘性土,碎石棱角状,颗粒直径为 2050mm 为主。表层覆盖植被区域含植物根茎。本层在场区分布厚度差异性较大,约 2.012.0m,工程力学性质一般。(三)第四系残坡积(Q el-dl)1、主要由含碎石粉质粘土组成,灰黄色褐黄色,干-稍湿,硬塑状。含碎石约 2030%,粒径以 2040mm,最大约 60mm,夹少量块石;粘性土含量约5060%,厚度约 0.30.8m,本层工程力学性质较差。(四)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 2y)本组在场区出露岩性为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一段( 2y1)灰黄色褐黄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 、砂质页岩,一般为泥质、粉砂质结构,薄层状构造,局部呈中层状,该段在场区大部分区域层厚较薄,局部缺失,下伏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二段( 2y2)灰色黑灰色灰岩,局部含炭、泥质,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寒武系中统杨柳岗组二段( 2y2)地层分布较广位于场区西北及西南侧。1、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灰黄色褐黄色,评场区出露该层岩性见全、强、中风化层。以泥质粉砂岩为主,泥质粉砂结构,薄层状构造为主,节理裂隙均较发育。其中泥质粉砂岩全风化厚度一般 1.04.0m,风化呈粘土夹砂砾状,力学性质一般,强风化层厚度一般1.05.0m,呈碎裂状,力学性质较好,下伏中风化基岩,力学性质好;局部相变为粉砂岩,粉砂质结构、中厚层构造,全风化厚度一般 1.02.0m,厚度较大处可达约 5.0m,风化呈粘土夹砂砾状,力学性质一般,强风化层厚度一般 1.03.0m,呈碎裂状,力学性质较好,下伏中风化基岩,力学性质好。92、砂质页岩灰黄色褐黄色为主,泥质结构,薄层状构造,主要分布于砖瓦厂及场区北侧附近,风化层较厚,全风化一般厚度 3.04.0m,基本风化呈土状,其力学性质一般,强风化层厚度一般 2.06.0m,风化切割呈碎片状为主,力学性质一般较好,下伏中风化基岩,力学性质较好。本层岩性较软,遇水崩解及软化是本层岩性特征。3、灰岩灰色灰黑色,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该层岩性揭露基本呈中风化,岩体完整性较好,岩质坚硬,工程力学性质好,现场调查,未见明显的溶洞、溶槽等岩溶现象。各工程地质层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经验值总表 表 1.2-1岩土名称 天然重度(kN/m 3) 粘聚力 C(kpa) 内摩擦角 () 承载力特征值 (kpa)含碎石粉质粘土 17 18 12 200含碎石粘性土 18 20 14 220粉质粘土(淤泥质软土) 20(17.5) 25(5) 15(5) 120(75)粉细砂 20 12 30 180圆砾 21 8 35 300卵石 22 5 40 350全风化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 19 25 16 300强风化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 22 45 23 500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砂质页岩) 25 70 40 1000全风化粉砂岩 20 20 18 400强风化粉砂岩 25 40 25 800中风化粉砂岩(灰岩) 30 60 45 1200素填土 18 10 12 /注:1、以上参数是参考有关规范,并结合地区经验而得出的经验值,仅供参考。2、填土为本项目填方边坡主要岩土体组成,本报告填土材料指标取值按土层考虑。2.6 地质构造及区域稳定性建设场地所处地质构造单元隶属扬子准地台(1) ,钱塘台褶带(2) ,华埠10新登陷褶带(4) ,龙源村-陈村隆褶束(5)中部;勘查区所在地段附近区域深大断裂有三条,马金-乌镇深断裂、开化-淳安大断裂、下庄-石柱大断裂。勘查区距离三条断裂带较远,受其影响较小,整体呈单斜构造。场区属中国东南部地震活动相对稳定区,据历史文献记载,公元 929 年至 2001年 6 月,杭州曾发生 3 级以上的地震 59 次,其中 M4 级地震 7 次, 4.8 及地震2 次。公元 929 年 12 月杭州发生 5 级地震,震中区房屋破坏,震中烈度度;1852年 5 月寿昌发生 4.75 级地震;1856 年富阳发生 4.75 级地震。总体震级小,频率低。据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场地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对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 VI 度区,属区域地壳稳定性地区。3 边坡岩土体结构特征3.1 终了边坡特征场地工程建设将进行大面积大体量的高挖低填整平作业,对山体进行开挖,开挖岩土体填筑于低洼沟谷处,在场区周边红线处及场地内形成大小规模不一的终了挖、填方边坡。本初步设计方案主要针对场地周边及场地内形成的终了填方边坡。依据控制性规划台地及道路设计整平标高,结合现状地形、地质条件,依据工程建设形成的边坡规模、基础地质条件以及与规划道路的空间关系等因素的制约条件,现就分类如下:(1)场地周边形成的终了填方边坡(2)场地内形成的终了边坡AE 段红线附近场地标高约 142.2 144.6m,横纵向坡降均较小,横向坡降约15,纵向坡降约 10,该段场地拟整平标高 150.2151.3m,故在 AE 段红线周边形成填方边坡高度约 6.09.0m,边坡走向呈折线性,走向 148214。据槽11探成果及实地调查,终了 4#填方边坡坡脚下伏岩土体:第四系坡洪积层含碎石粘性土 1.03.0m,全风化泥质粉砂岩 1.02.5m,强风化泥质粉砂岩 2.05.0m,其下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填土材料主要为场地内山体开挖岩土体,泥质粉砂岩全中风化层及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填料结构松散、力学性质差,边坡坡脚下伏土层为坡洪积含碎石粘性土,层厚约 1.03.0m,力学性质一般。1.3.2 边坡变形破坏影响因素(一)地形地貌(外因)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在 AE 段用地红线周边形成填方边坡,边坡坡脚总长约130m,填方高约 6.09.0m,边坡高度较大与局部沟谷纵向原始地形略有起伏(近山体侧)等特征为边坡破坏提供了有利的地形条件。(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内因)填筑材料工程力学性质是填方边坡变形破坏的物质基础。本段填方边坡填筑材料为场地附近山体开挖岩土体,为泥质粉砂岩全中风化层及残坡积含碎石粉质粘土,以强中风化层岩石为主,填料结构较为松散、力学性质差、自稳能力差是构成填方边坡变形破坏的主要物质基础。(三)水力作用(诱因)本段填方边坡填筑材料结构松散,经雨水等浸泡,填土层含水量增大,土岩体变软,强度降低,填方边坡侧向主动土压力增大的同时也降低填料的抗剪强度,均对边坡稳定性起到不利影响。1.4 边坡稳定性分析通过对该段终了边坡所在周边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边坡填筑材料力学特征及变形破坏影响因素等终了边坡特征分析,AE 段红线填方边坡坡脚长度约 130m,坡高约 6.09.0m,边坡组成回填土结构松散,力学性质与自稳能力均差。填土边坡坡面倾斜,在土体自重及结构物的作用下,整个土体都有从高处向低处滑动的趋势,加之若遇雨水冲刷,降雨渗入土中,含水量增高,土质变软强度降低,填土重度增加,孔隙水压力使土体作用有动、静水压力,增大填方边坡主动土12压力,且边坡高度较大,易导致边坡土体失稳产生滑塌,填方边坡处于欠稳定状态。1.5 防治目标及原则(1)消除边坡地质灾害隐患,确保场地安全。(2)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合理布置治理工程。(3)工程治理措施力求安全可靠、简单易行,尽可能节省治理工程的资金投入。1.6 结论与建议1.6.1 结论1、本次淳安县汾口-浪川城乡统筹产业发展示范区(汾口片区一期)4#填方边坡地质灾害勘查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规章、规程的技术及本项目委托要求进行,达到边坡地质灾害勘查的有关要求,为下一步边坡治理提供了地质依据。2、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在该段用地红线填方区域形成填方终了边坡,边坡坡脚长约 130m,高约 6.09.0m。3、勘查区内 AE 段填方边坡稳定性主要受填方高度、原始地形、填土力学性质、水力作用、强降雨等因素控制,边坡高度较大,易导致边坡土体失稳产生滑塌,处于欠稳定状态。 。 4、勘查区坡脚为农田,边坡滑坡严重威胁坡脚人员安全的同时,对坡脚农田产生破坏,综合考虑场地建设需要,对该段填方边坡需进行治理设计及施工。1.6.2 建议(1) 考虑工程建设对本段填方边坡的安全要求,建议采用坡脚挡土墙支护,排水设施采用坡脚设置排水沟,坡顶设置临时截水沟的方案护坡。设计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优化治理方案,尽可能做到施工简便,经济合理;(2) 边坡支护体系施工与坡后填土回填作业应合理统一施工顺序,保证填土填13筑质量的同时,避免对边坡支护体系的破坏;(3) 建议完善边坡表面排水系统,将大气降水绕坡排放;(4) 施工时,若发现与本勘查报告出入较大的不良地质问题,应及时通知我公司,以便会同本项目各方主体及时研究解决。2 设计部分2.1 边坡支护方案设计受淳安经济开发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的委托,我公司承担 4#填方边坡治理设计方案任务。2.1.1 方案设计的依据根据委托方的要求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条例及治理区的地形地貌和现状特征进行编制。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2、 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DZ/T 02192006) ;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4、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设计规范 (GB50086-2001) ;5、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6、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7、其他有关设计计算规范、规程及本项目地质灾害勘查等资料。2.1.2 方案设计原则根据该段终了填方边坡场地工程地质环境条件及填土材料特征,边坡治理工程14设计原则如下:1、在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和保证终了填方边坡安全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实际,优选、优化边坡治理方案;2、根据终了填方边坡特点和场地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结合填土材料性质,本着经济、有效的原则;3、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技术路线要具有可操作性;4、贯彻动态设计原则,采用信息施工法,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完善、优化设计;5、安全第一,兼顾环境美化,最大限度保护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2.1.3 边坡治理设计的具体方案治理设计方案的选取应依据上述该段填方边坡的勘查成果,考虑终了填方边坡形成的规模、填土材料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需满足支护方案的边坡稳定、建设工程整体施工的要求。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支护方案,坡脚设置浆砌块石挡墙(挡墙高3.0m)和排水沟(规格0.3*0.3m) ,墙址位于用地红线,挡墙后侧按1:2坡率回填压实,坡顶后退5.0m设置临时截水沟。2.2 防护工程具体做法2.2.1 浆砌块石挡墙沟谷填方区用地红线设置一道重力式挡墙,挡墙顶宽1.2m,底宽2.9m,高3.0m,墙背坡率为1:0.2,墙面坡率为1:0.2,基础底部0.5m采用C20毛石砼,上部采用浆砌块石,基础埋置深度进入坡洪积含碎石粘性土不少于1.5m,块石强度等级MU30,砂浆标号M10。墙后分层回填粘土隔水层、砂砾石透水层。墙顶采用C20砼克顶,厚度100mm,外侧用水泥砂浆勾凸缝。每隔1015m处设有一道沉降伸缩缝,缝宽2cm,缝隙用麻筋沥青填塞。挡墙泄水孔距地面 0.3m 开始设置,横竖向间距 1.5m,梅花形交错布置,采用PVC 管,直径 110mm,外倾 5%,进水侧用土工布包裹。152.2.2 排水工程边坡坡顶线后退 5.0m 设置一临时截水沟,截水沟内宽 400mm,深 400mm,厚150mm,两侧坡率 1:1.0,用 C20 混凝土浇筑,边坡后缘地表水通过截水沟接入周边排水系统,防止冲刷坡面。边坡坡脚挡墙外侧设置一道排水沟,内宽 300mm,深 300mm,厚 100mm,为矩形状,C20 混凝土浇筑,边坡顶及坡面的地表水最终通过坡脚处排水沟或周边排水系统排泄。具体做法详见大样图。2.3 稳定性计算重力式挡土墙验算执行标准:公路计算项目: 重力式挡土墙 -原始条件:墙身尺寸: 墙身高: 4.500(m)墙顶宽: 1.200(m)面坡倾斜坡度: 1:0.200背坡倾斜坡度: 1:0.200采用1个扩展墙址台阶:墙趾台阶b1: 0.500(m)墙趾台阶h1: 1.500(m)墙趾台阶面坡坡度为: 1:0.000墙底倾斜坡率: 0.100:1物理参数:圬工砌体容重: 23.000(kN/m3)16圬工之间摩擦系数: 0.400地基土摩擦系数: 0.500砌体种类: 片石砌体砂浆标号: 10石料强度(MPa): 30挡土墙类型: 一般挡土墙墙后填土内摩擦角: 35.000(度)墙后填土粘聚力: 0.000(kPa)墙后填土容重: 18.000(kN/m3)墙背与墙后填土摩擦角: 20.000(度)地基土容重: 18.000(kN/m3)修正后地基土容许承载力: 220.000(kPa)地基土容许承载力提高系数: 墙趾值提高系数: 1.200墙踵值提高系数: 1.300平均值提高系数: 1.000墙底摩擦系数: 0.400地基土类型: 土质地基地基土内摩擦角: 30.000(度)土压力计算方法: 库仑坡线土柱:坡面线段数: 1折线序号 水平投影长(m) 竖向投影长(m) 换算土柱数1 18.00 9.00 0坡面起始距离: 0.000(m)地面横坡角度: 10.000(度)墙顶标高: 0.000(m)挡墙分段长度: 20.000(m)=第 1 种情况: 组合1=组合系数: 1.0001. 挡土墙结构重力 分项系数 = 1.000 2. 墙顶上的有效永久荷载 分项系数 = 1.000 3. 墙顶与第二破裂面间有效荷载 分项系数 = 1.000 4. 填土侧压力 分项系数 = 1.000 5. 车辆荷载引起的土侧压力 分项系数 = 1.000 =土压力计算 计算高度为 4.827(m)处的库仑主动土压力无荷载时的破裂角 = 37.550(度)按实际墙背计算得到:第1破裂角: 37.550(度)Ea=112.084 Ex=95.761 Ey=58.246(kN) 作用点高度 Zy=1.609(m)17因为俯斜墙背,需判断第二破裂面是否存在,计算后发现第二破裂面不存在墙身截面积 = 10.497(m2) 重量 = 241.441 kN(一) 滑动稳定性验算基底摩擦系数 = 0.400采用倾斜基底增强抗滑动稳定性,计算过程如下:基底倾斜角度 = 5.711 (度)Wn = 240.243(kN) En = 67.486(kN) Wt = 24.024(kN) Et = 89.490(kN)滑移力= 65.466(kN) 抗滑力= 123.092(kN)滑移验算满足: Kc = 1.880 1.300滑动稳定方程验算:滑动稳定方程满足: 方程值 = 69.985(kN) 0.0地基土摩擦系数 = 0.500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力= 95.761(kN) 抗滑力= 154.642(kN)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验算满足: Kc2 = 1.615 1.300(二) 倾覆稳定性验算相对于墙趾点,墙身重力的力臂 Zw = 1.647 (m)相对于墙趾点,Ey的力臂 Zx = 2.944 (m)相对于墙趾点,Ex的力臂 Zy = 1.282 (m)验算挡土墙绕墙趾的倾覆稳定性倾覆力矩= 122.795(kN-m) 抗倾覆力矩= 569.084(kN-m)倾覆验算满足: K0 = 4.634 1.500倾覆稳定方程验算:倾覆稳定方程满足: 方程值 = 366.762(kN-m) 0.0(三) 地基应力及偏心距验算基础为天然地基,验算墙底偏心距及压应力取倾斜基底的倾斜宽度验算地基承载力和偏心距作用于基础底的总竖向力 = 307.729(kN) 作用于墙趾下点的总弯矩=446.289(kN-m)基础底面宽度 B = 3.282 (m) 偏心距 e = 0.191(m)基础底面合力作用点距离基础趾点的距离 Zn = 1.450(m)基底压应力: 趾部=126.442 踵部=61.107(kPa)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之比 = 126.442 / 61.107 = 2.069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191 1.300滑动稳定方程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滑动稳定方程满足: 方程值 = 69.985(kN) 0.0安全系数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抗滑力 = 123.092(kN),滑移力 = 65.466(kN)。地基土层水平向: 滑移验算满足: Kc2 = 1.615 1.300(二) 倾覆验算安全系数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抗倾覆力矩 = 569.084(kN-M),倾覆力矩 = 122.795(kN-m)。倾覆验算满足: K0 = 4.634 1.500倾覆稳定方程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倾覆稳定方程满足: 方程值 = 366.762(kN-m) 0.0(三) 地基验算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作用于基底的合力偏心距验算满足: e=0.191 = 0.167*3.282 = 0.547(m)墙趾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墙趾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126.442 = 264.000(kPa)墙踵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墙踵处地基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61.107 = 286.000(kPa)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地基平均承载力验算满足: 压应力=93.774 = 220.000(kPa)(四) 基础验算不做强度计算。(五) 墙底截面强度验算20容许应力法: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139 = 0.250*3.200 = 0.800(m)压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113.266 = 1100.000(kPa)拉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拉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0.000 = 110.000(kPa)剪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剪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6.034 = 110.000(kPa)极限状态法: 强度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强度验算满足: 计算值= 287.671 = 2167.628(kN)稳定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稳定验算满足: 计算值= 287.671 = 2167.628(kN)(六) 台顶截面强度验算容许应力法: 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截面上偏心距验算满足: e1= 0.099 = 0.250*2.400 = 0.600(m)压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压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76.224 = 1100.000(kPa)拉应力验算最不利为:组合1(组合1)拉应力验算满足: 计算值= 0.000 = 110.000(kPa)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