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个案调查报告_第1页
车险个案调查报告_第2页
车险个案调查报告_第3页
车险个案调查报告_第4页
车险个案调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车险个案调查报告篇一:车险报告(模板)停车场车险事故报告 经办人: 保安主管:项目经理: 篇二:车险案例案例 1:提醒:全车盗抢险保的是“整”车 “我投保了盗抢险,可放在车内的手机丢了,保险公司却拒赔。 ”3 月 19 日,张欣女士致电本报汽车周刊时还在抱怨。 3 月 17 日晚上,当听到“咣当”一声,张欣从汇展园附近的一家化妆品店赶出来时,发现她的 QQ 车副驾驶位置的车窗玻璃被打碎了,而座位上放着的手机也失去了踪影。她以投保了盗抢险向保险公司索赔,但保险公司以车内物品不在承保范围拒赔。 很多车主在理赔时都有可能遇到拒赔的情况,就算买了“全险” ,保险公司也有拒赔的时候,这是为何呢? 据安邦保险公司业管部的工作人员魏晓燕介绍,全车盗抢险承保的范围是车辆本身,像现金、电脑等经常被放置在车内的物品都不属于承保范围。这里的“车辆本身”指的是整车, “非全车遭盗抢,仅车上零部件或附属设备被盗窃”等情形都是属于盗抢险的责任免除事项,是不予赔偿的。 而张欣的车辆玻璃损失也得不到相应的赔偿,天安保险公司业管部的宁小波告诉记者,虽然车主购买了车损险和作为车损险附加险的盗抢险,但是由于车损险条款列明的原因是造成车辆损失的同时玻璃也破碎的属于车损险,仅仅是玻璃单独破碎,除非投保了“玻璃单独破碎险”的附加险,否则是不能予以赔偿的。 据宁小波介绍,投保全车盗抢险时,有一种情况,保险公司会赔付车辆损坏的损失,即车被盗抢后,在三个月内找回了,在此期间车辆损坏或零部件丢失,保险公司会负责赔偿修复费用。 案例 2:全车盗抢险案例分析 被保险人及标的车情况: 被保险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体育局。标的车:桑塔纳 SVW7180CEi。登记日期:XX 年 6 月 1 日。保险期限:XX 年 6 月 12 日XX 年 3 月 31 日。使用条款:机动车辆险综合险条款(XX 版) 。投保险别:车损险、三者险、全车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车上责任险、基本险不计免赔险。其中全车盗抢险保险金额 110133 元。使用性质:行政用车。无固定车库、无防盗装置。未指定驾驶员。 三、事故经过: XX 年 10 月 10 日晚 7 时许,标的车停放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浦江花园 4 号楼西侧,次日早晨 7 时许,驾驶员发现标的车不见,随即向当地所属公安部门及青岛分公司报案。 四、理赔处理: XX 年 2 月 17 日,被保险人向青岛分公司提出索赔并提供相关单证。但被保险人在提供的单证中缺少机动车辆登记证书,根据全车盗抢险条款被保险人义务规定,被保险人索赔时必须提供机动车辆登记证书,否则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 在此案中,标的车登记证书随车丢失(派出所已证明),如按条款规定处理,青岛分公司有权拒绝赔偿。在实际理赔过程中,青岛分公司没有拒赔该起案件,进行正常的理算后上报总公司两核中心车险核赔处。 我们认为,虽然被保险人未能提供车辆登记证书,不履行义务,青岛分公司可以拒赔,但如拒赔必将引起被保险人诉讼。此案中,被保险人不能提供登记证书的原因是由于登记证书随车丢失,被保险人主观上想要履行该义务,却因客观原因(被盗)而不能履行,不能简单认为是被保险人不履行义务,如发生诉讼,青岛分公司获胜的可能性较小,由此还将产生诉讼费、律师费等法律费用,增加赔偿金额,且该被保险人马上面临续保。五、处理结果: 考虑上述原因及被保险人确实不能履行提供登记证书义务的客观情况,经车险核赔处与青岛分公司沟通,并由青岛分公司与被保险人协商确定,在原有正常免赔率的基础上增加 5的免赔率。 我们认为此处理结果,即考虑到被保险人不能履行义务的客观原因,又维护了车险条款的严肃性。 案例分析 2 XX 年 4 月被保险人将其所有的一辆进口越野车向我司投保,被保险人、索赔权益人都为同一人,投保的险种有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基本险不计免赔险、盗抢险。XX年 9 月该车停放在某小区被盗,经过公安刑事侦查部门的几个月侦查,未能找回被盗车辆。被保险人向我司提出索赔,并提交了有关索赔资料(权益转让书、购车发票原件、购置附加税原件、刑侦部门的证明、车辆管理部门的车辆销户证明、公路养路费征收部门的报停证明、车辆钥匙等) 。我司核赔人员在审核赔案时发现被保险人未将车辆登记证书和行车证交到我司,经向被保险人询问,得知行车证已随车丢失,而车辆登记证书在某银行处,被保险人随后向我司提供了由银行盖章确认的车辆登记证书复印件。在审核车辆登记证书复印件时,核赔人员发现该车辆的登记证书已做了抵押登记,车辆实际已经向银行做了抵押。因此我司核赔人员提出该案件暂时不予赔付,待我司与被保险人和银行一起解决车辆抵押的问题后,我司再接受该车权益转让并支付赔款。 分析:本案件中涉及到的车辆抵押问题应该受到重视,保险公司在盗抢案件中接受被保险人的权益转让后,将赔款支付给被保险人或索赔权益人。对于车辆作过抵押的情况如何支付赔款的方式重视不够,未作认真的分析。 涉及机动车抵押问题的有以下几项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第五十八条“抵押权因抵押物灭失而消灭。因灭失所得的赔偿金,应当作为抵押财产。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第八十条“在抵押物灭失、毁损或者被征用的情况下,抵押权人可以就该抵押物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优先受偿。抵押物灭失、毁损或者被征用的情况下,抵押权所担保的债权未届清偿期的,抵押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对保险金、赔偿金或补偿金等采取保全措施。” 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二十四条“申请注销抵押的,应当填写机动车抵押/注销抵押登记申请表 ,持下列证明、凭证,与抵押权人共同申请:(一)抵押人和抵押权人的身份证明;(二)机动车登记证书。 车辆管理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一日内,在机动车登记证书上记载注销抵押内容和注销抵押的日期。 ” 根据以上法律的规定,我司与被保险人、银行之间相互协商,被保险人授权我司将赔款的一部分直接支付给银行,银行在收回所有借款之后,将注销抵押,并将车辆登记证书原件交给我司。我司取得该车辆的权益以后,如果追回车辆时,可以顺利办理手续。不会因为抵押问题而影响到我司权益的实现。 案件总结:在审核机动车险赔案时,对于全损(车辆全损灭失、或被盗抢)的案件应加强关注,除了正常审核其他案件要素外,也要关注车辆的抵押问题,在支付赔款前,应做好 被保险人和抵押权人之间的协调工作,保证赔款支付不会违反法律规定而引起诉讼或加重我司追偿赔款的负担。案例 3:案例: 城里的张先生过年驱车回家探亲,在行车途中,有两个看起来老实巴交的乡亲想搭便车,好心的张先生觉得是老乡就让其上了车。不料,当车行至无人路段时, “老乡”忽然面露凶相,拔出尖刀声称要抢车,张先生看四周无人,又想到已投过保险,也就屈服的退下车来,并在车匪走后迅速拨通了 110 报警,在警察勘察过现场并做好记录后,张先生向保险公司申报了理赔。 解析: 在这个案例中,张先生如果已经投保了全车盗抢险,那么在经出险当地县级以上公安刑侦部门立案证明,满 60天未查明下落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的赔付,但是如果只是投保了交强险和三者险,或者车辆损失险,那么张先生就必须自己承担丢车的损失了。 盗抢险案例分析案例一: 客户资料:王先生,35 岁,深圳某教育局职员,月收入 8000 元。 王先生给自己的爱车:桑塔纳 SVW7180CEi 投保盗抢险。登记日期:XX 年 6 月 1 日。保险期限:XX 年 6 月 12日XX 年 3 月 31 日。使用条款:机动车辆险综合险条款(XX 版) 。投保险别:车损险、三者险、全车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损失险、车上责任险、基本险不计免赔险。其中全车盗抢险保险金额 110133 元。使用性质:行政用车。无固定车库、无防盗装置。 XX 年 10 月 10 日晚 7 时许,标的车停放在深圳经济技术开发区,次日早晨 7 时许,王先生发现标的车不见,随即向当地所属公安部门及深圳分公司报案。 XX 年 2 月 17 日,被保险人向深圳分公司提出索赔并提供相关单证。但被保险人在提供的单证中缺少机动车辆登记证书,根据全车盗抢险条款被保险人义务规定,被保险人索赔时必须提供机动车辆登记证书,否则保险人有权拒绝赔偿。 分析: 在此案中,标的车登记证书随车丢失(派出所已证明),如按条款规定处理,深圳分公司有权拒绝赔偿。在实际理赔过程中,深圳分公司没有拒赔该起案件,进行正常的理算后上报总公司两核中心车险核赔处。 专家认为,虽然被保险人未能提供车辆登记证书,不履行义务,深圳分公司可以拒赔,但如拒赔必将引起被保险人诉讼。此案中,被保险人不能提供登记证书的原因是由于登记证书随车丢失,被保险人主观上想要履行该义务,却因客观原因(被盗)而不能履行,不能简单认为是被保险人不履行义务,如发生诉讼,深圳分公司获胜的可能性较小,由此还将产生诉讼费、律师费等法律费用,增加赔偿金额,且该被保险人马上面临续保。 考虑上述原因及被保险人确实不能履行提供登记证书义务的客观情况,经车险核赔处与深圳分公司沟通,并由深圳分公司与被保险人协商确定,在原有正常免赔率的基础上增加 5的免赔率。 慧择认为此处理结果,即考虑到被保险人不能履行义务的客观原因,又维护了车险条款的严肃性。 案例二: 客户资料:董先生,40 岁,公司管理,月收入 15000元。【案例回顾】:XX 年 4 月被保险人将其所有的一辆进口越野车向保险公司投保,被保险人、索赔权益人都为同一人,投保的险种有车损险、第三者责任险、基本险不计免赔险、盗抢险。XX 年 9 月该车停放在某小区被盗,经过公安刑事侦查部门的几个月侦查,未能找回被盗车辆。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并提交了有关索赔资料(权益转让书、购车发票原件、购置附加税原件、刑侦部门的证明、车辆管理部门的车辆销户证明、公路养路费征收部门的报停证明、车辆钥匙等) 。保险公司核赔人员在审核赔案时发现被保险人未将车辆登记证书和行车证交到保险公司,经向被保险人询问,得知行车证已随车丢失,而车辆登记证书在某银行处,被保险人随后向保险公司提供了由银行盖章确认的车辆登记证书复印件。在审核车辆登记证书复印件时,核赔人员发现该车辆的登记证书已做了抵押登记,车辆实际已经向银行做了抵押。因此保险公司核赔人员提出该案件暂时不予赔付,待保险公司与被保险人和银行一起解决车辆抵押的问题后,保险公司再接受该车权益转让并支付赔款。分析: 本案件中涉及到的车辆抵押问题应该受到重视,保险公司在盗抢案件中接受被保险人的权益转让后,将赔款支付给被保险人或索赔权益人。对于车辆作过抵押的情况如何支付赔款的方式重视不够,未作认真的分析。所以对于本案例,保险公司暂未作出赔偿。 慧择网提醒:购买盗抢险一定要注意保险责任和免赔条款,车子保险要做好,人身安全更重要! 篇三:汽车保险案例分析 XX理赔案例分析 【案例一】保险公司推定为全损赔偿后车主无权转让残车的理赔 1案情简介 1999 年 7 月 23 日,个体运输专业户张某将其私有解放牌汽车向某县保险公司投保了足额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车辆损失险保险金额为 5 万元,保险期为 1 年。同年 10 月 6 日,该车在途经邻县一险要处时坠人悬崖下一条湍急的河流中,该车驾驶员(系张某堂兄)随车遇难。事故发生后,张某向县保险公司报案索赔。该县保险公司经过现场查勘,认为地形险要,无法打捞,按推定全损处理,当即赔付张某人民币 5 万元;同时声明,车内尸体及善后工作保险公司不负责任,由车主自理。到 12 月 10 日,张某看到堂兄尸体及采购货物的 28CHD 元现金均在车内,就将残车以 3500 元的价格转让给邻县的王某,双方约定:由王某负责打捞,车内尸体及现金归张某,残车归王某。12月 13 日,残车被打捞起来,张某和王某均按约行事。保险公司知悉后,认为张某未经保险公司允许擅自处理实际所有权已转让的残车是违法的,遂成纠纷。 2案情分析 第一,保险公司推定该车全损,给予车主张某全额赔偿,根据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人已支付了全部保险金额,并且保险金额等于保险价值的,受损保险标的的全部权利归于保险人。保险公司已取得残车的实际所有权,只是认为地形险要而暂时没有进行打捞。因此,原车主张某未经保险公司同意转让残车是非法的。 第二,保险公司对车主张某进行了全额赔偿,而张某又通过转让残车获得 3500 元的收入,其所获总收人大于总损失,显然不符合财产保险中的损失补偿原则。因此,保险公司追回张某所得额外收入 3500 元,正是保险损失补偿原则的体现。 第三,王某获得的是张某非法转让的残车,但由于他是受张某之托打捞尸体及现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且获得该车是有偿的,可视为善意取得,保险公司不得请求其归还残车。 3结论 该案例是机动车辆保险中的一个典型案例,同时涉及民法的适用问题。保险公司推定全损,进行了全额赔偿,获得了对残车的实际所有权。张某打捞并转让残车,未经保险公司同意为非法,但情有可原,保险公司可追回其所获额外收入 3500 元,并对其进行批评教育,王 某的行为可视为善意取得,不追究其民事责任。【案例二】保险公司有权收回重赔保险金的理赔 1案情简介 1998 年 6 月 15 日,个体运输户王某为自己所有载重量为 5t 的东风牌汽车投保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保险期限为 1 年。当年 7 月 20 日,王某运货,在高速公路上被一辆强行超车的大货车撞着,车损,王某受伤且货物被浸损。货车驾驶员驱车逃走。交通部门认定,此起交通事故由货车驾驶员负全责。事后王某向保险公司报案并请求赔偿。经鉴定车损为 15 万元,保险公司依损失额 80赔付12 万元,同时保险公司还给付王某第三者责任保险金 2400元及施救费 500 元,扣除损余 200 元,实际赔付 1227 万元。后来肇事驾驶员被交通部门抓获,交通部门通知王某。王某与肇事驾驶员会面达成协议,规定对方只须支付王某货物损失 7000 元及施救费 1500 元。保险公司得知后,要求王某退回重赔保险金,王某拒绝,双方遂引起争议。 2案情分析 保险法第四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因第三者对保险标的的损害而造成保险事故的,保险人自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之日起,在赔偿金额范围内代位行使被保险人对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保险公司赔付了王某车损、第三者责任保险金和施救费,因此保险公司就以上三项保险金取得代位追偿权,即保险公司有权向肇事司机索赔以上三项费用。 保险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保险人向被保险人赔偿保险金后,被保险人未经保险人同意放弃对第三者请求赔偿权利的,该行为无效。因此,王某与肇事司机私下约定放弃对车损及第三者责任赔偿请求权之行为无效。同时,为了避免王某行使两种请求权而获得双重利益,王某不能就已获赔款范围再向肇事司机行使原有的赔偿请求权,故王某从肇事司机处获得 1500 元施救费为重赔保险金,其应归属保险公司。 保险法第四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保险人依照第一款行使代位请求赔偿的权利,不影响被保险人就未取得赔偿的部分向第三者请求赔偿的权利。因此,王某有权就货损及车损赔付未足部分向肇事司机索赔,但本案中王某放弃了向肇事司机请求赔偿车损赔付未足部分的权利。 3结论 最终王某与保险公司达成一致,王某退还保险公司重赔保险金,即施救费 1500 元。 保险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损失补偿,它不允许被保险人因损失而获利。因此,对被保险人而言,一定要了解代位追偿权之真正含义,并学会行使向保险公司和向第三者的两种请求赔偿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既保全自己财产又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案例三】保险合同不足额投保赔偿纠纷的理赔 1案情简介 1993 年 12 月 29 日,某公司以 2 万美元免税购臵美国产别克系列林荫大道 91 款二手轿车一辆,办理牌照后,向某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投保车辆损失险。保险公司承保后,出具了“机动车辆保险单” 。保险单载明:投保汽车重臵价值 30 万元;保险金额 30 万元;保险期限自1993 年 12 月 29 日至 1994 年 1 月 4 日。因国内未进口过此种车,市价不明。经有关汽车经销部门估价国内购臵该种车新车最低市价至少应在 60 万元以上。 1993 年 12 月 30 日,该车发生了交通事故。公司立即向保险公司报告了出险情况。在出险地,该公司与保险公司商定先将汽车拖回天津修理,由公司先垫付施救费、差旅费 515220 元。后承修单位、保险公司、某公司三方确定:汽车为部分损坏,部分修理,修理费初步定为 225万元(含配件 18 万元),配件由保险公司从国外进口。因提供配件迟延,致修复延期约 3 个月。实际修理费共计29409989 元(含配件 23 万元)。 为了赔偿问题,某公司经与保险公司协商未果,遂于1994 年 6 月 15 日向法院起诉。 原告某公司诉称:所购汽车投保时按重置价值确定保险金额,请求被告履行保险合同,赔偿投保汽车出险后其已支付的全部修理费,并赔偿其已支付的差旅费、施救费和租车费等 3 万元。 被告保险公司答辩称:保险车辆重置价值约 60 万元,某公司申报为 30 万元,属于不足额投保。依照当时适用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投保时保险金额低于重置价值的车辆,应按保险金额与重置价值比例赔偿。如果投保人要求全部赔偿,赔偿金(即修理费)已经等同于保险金额和重置价值,保险公司则有权要求收回出险的汽车。 2案情分析 法院认为,本案出险车辆修理费共计应为 294989元。承修单位确定修理费为 225 万元,被告进口配件迟延,扩大经济损失约 7 万元,应由被告负责。投保汽车重置价值在 60 万元以上,被告要求确认为 60 万元,予以确认。保险金额登记为 30 万元,属于保险范围,应 为有效。投保时保险的汽车投保金额低于重置价值,被告请求按保险金额与重置价值之比例赔偿损失,承担修理费用,符合当时适用的机动车辆保险条款规定,应予支持。保险汽车重置价值为 60 万元,登记为 30 万元,属于双方当事人的重大误解,不足额部分的民事行为无效。致使保险合同部分无效,主要是被告未将投保有关事项告知原告以及对原告申请保险的内容审查不严,应负主要责任;原告投保不足,也有一定的责任。3结论 1)不足额投保的保险合同的效力认定问题 不足额投保是指投保时保险金额低于保险标的的实际价值。本案投保汽车的重置价格为 60 万元,而保险合同却载明:投保汽车重置价 30 万元,保险金额 30 万元,显然属不足额投保,对于保险金额 30 万元内的合同部分,因投保人与保险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符合法律规定,可认定为有效。至于不足额投保部分的 30 万元,属双方当事人的重大误解,即对投保汽车重置价格的认识发生错误,并因此而作出的意思表示。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九条的规定:“下列民事行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者撤销:(一)行为人对行为内容有重大误解的;(二)显失公平的。被撤销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无效。 ”可见保险合同投保不足部分无效,也即本案保险合同部分有效部分无效。对合同的无效部分,保险人和投保人均有过错。 2)本案法律责任的分担问题 保险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保险金额低于保险价值的,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与保险价值的比例取得受损保险标的的部分权利。 ”本案投保车辆保险金额为 30 万元,重置价值为 60 万元,其比例为 l:2,也即保险公司应赔偿修理费的一半。本案汽车实际修理费虽然为 29 万多元,但其中的 7 万元是保险公司直接进口配件造成修理迟延导致的扩大损失,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四条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因另一方违反合同受到损失的,应当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损失的扩大,没有及时采取措施致使损失扩大的,无权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 ”保险公司对扩大损失的 7 万元应自己承担。至于另外 225 万元的出险车辆修理费,保险公司按比例应赔偿其中的一半;修理费的另一半的处理,应根据造成保险合同部分无效的责任大小,由保险公司和某公司合理负担。 【案例四】被保险人未尽义务拒赔纠纷的理赔 1案情简介某市运输公司(以下简称运输公司)于 1996 年 1 月 12日为其公司的 12 部东风牌自卸汽车向当地某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投保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每辆车的保险金额分别为 48000 元和 50000 元,保险期为 1996 年1 月 12 日至 1997 年 1 月 12 日,并及时交纳足额保险费。1996 年 5 月 4 日,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