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州高三调研语文卷及答案_第1页
2014广州高三调研语文卷及答案_第2页
2014广州高三调研语文卷及答案_第3页
2014广州高三调研语文卷及答案_第4页
2014广州高三调研语文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市2014届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语 文 2014.01 本试卷共8页,六大题,共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 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用2B 铅 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 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 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肄业/肆扰 懈怠/亵渎 押解/浑身解数 B聒躁/恬静 咯血/炮烙 中肯/一语中的 C戳穿/杀戮 希冀/契约 咀嚼/咬文嚼字 D国粹/荟萃 悭吝/信笺 拓本/落拓不羁 2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梁启超先生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的学问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 领域,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他 还是一个有赤子之心的人,没有成 见,不执拗,只要对 中国有好处,能促进中国发 展的事物,他都能接受。他系 统地研究了中西优秀文化, 提出的许多关于社会发展的见解,至今还被认为是不经之谈。我们应该全面研究梁 先生的思想,进而吸取其中的精髓,发扬光大。 A包罗万象 B执拗 C不经之谈 D进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除了重视宣传教育外,还需依靠加强行人过马路 的设施、科学设置红绿灯间隔时间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 B西方某些国家宣布,为防止官方通讯、私人通讯以及其他各类型通讯不再受其 他国家的监听,他们将联合建立一个安全的电子通讯体系。 C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专家评委,对部分美声唱法和通俗唱法的选手赞 不绝口,认为本届金钟奖竞赛水平高,选手的发展值得期待。 D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广州城区周边不少古村落引入现代城市管理模 式,面貌焕然一新,但原本的乡土味也或多或少被冲淡了。 4在文中横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眼睛的近视可以用眼镜或手术来缓解,但是视野的近视并不是一个容易解决的 问题。 。 。 , 。 。 ,那么 总有一天你平静的生活就会被外界 的变化打破。我们这只“井底之蛙”,也就不得不因患了视野近视症而被社会淘汰。 只是这样的日子对外面世界变化的反应与感受也是极其微弱的 周而复始、机械、单一的城市生活,让我们对世事发展变化缺少思考,患上了 “视野近视”病 这种视野的近视让我们自己成为了城市的“井底之蛙”都全然不知 不管你愿不愿,外面的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迟早会影响到你 如果你不具备广阔的视野,提前解读社会的发展趋势,为自己的未来积极准备 过“井底之蛙”的日子,是舒服且没有太多烦恼的 A B C D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游千山记 程启充 千山在辽阳城南六十里,秀峰叠嶂, 绵亘数百里。东引瓯脱 ,南抱辽阳,蓊郁而时 有佳气。予丙申迁盖州,道出辽阳,乃与同志徐、刘二子游焉。 南折入山,数里,抵祖越寺。路颇峻,稍憩于寺之禅堂,乃登万佛阁。阁在山半,缘崖 旋转,越飞梁而入。凭栏四望,天 风泠然,因宿于寺。 时 戊子日也,循 东山,望螺峰,附太 极石,入岩涧。俯看万佛阁,已在下方矣。自一览亭迤西而北,入龙泉寺。晡 时,往香岩寺, 乱溪而东,岩壑窈窕。 明晨,寺僧设斋,乃行,憩大树下。人境空寂翛然,有 遗世之想。 东峰危险,徐、刘二 子浮白 引满,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自龙泉至此,二十余里,陡绝洿陷, 悬崖怪石,后先相倚,抚孤山,瞰深壑,奇花异卉, 杂然如 绣。 翼日,晴霁,登中峰,顾瞻京国,远眺荒徼,山海混茫无际。数息,抵仙人台,峭壁断 崖,北隅以木梯登望之,股栗。健者匍匐而上,有石枰,九仙环弈焉。自仙人台寻中会寺, 入溪,穿石,荆棘塞路,不可杖,径仅容双趾。 以匹布缚 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 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摘山花以诗赠余,余亦倚声和之。坐石上,一老进麦 饼。 值饥,食之厌,问其姓氏,笑而不答,乃至寺。行几二十里,因惫,坐僧房。久之,乃自 中会反祖越。 回望诸峰,如在天上矣。兹山之 胜,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使在中州,当与 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物理之幸不幸,何如也?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 予之劣陋,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选自古今图书集成山川典 ,有删改) 【注】程启充,明代正德进士,曾任御史、江西按察使,后被人诬告,贬戍抚顺、 盖州等处十六年。瓯脱:泛指边界。浮白:满饮。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阁在山半,缘崖旋转 缘:边缘 B值饥,食之厌 厌:满足 C弘润秀丽,磅礴盘结,不可殚述 殚:尽 D弗克传其胜,姑撮其大概如此 克:能够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 乃登万佛阁 B 自一览亭迤西而北 寺僧设斋,乃行 健者匍匐而上 C 有遗世之想 D 北隅以木梯登望之 余亦倚声和之 昔柳州山水以子厚显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B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C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D以匹布缚胸使人/从后挽之扶滕/侧足盘跚/而步危甚/刘子先之/徐子与余相去数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千山毗邻辽阳城,地处边界,山中草木繁盛,作者携下属徐、刘二人取道辽阳上山。 B.位于龙泉寺的万佛阁,从半山腾空而出,气势磅礴,游人凭栏远望,顿觉寒风四起。 C.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手法,描述游览千山的全过程,突出了千山“险峻秀丽”的特点。 D.作者运用平实质朴的笔法,细致地描绘了千山的自然之美,抒发了个人的豪情壮志。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 (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7分) 其间适有吹笳者,声振林樾,闻之愀然。 (3分) 使在中州,当与五岳等;僻在东隅,高人、游士罕至焉。 (4分) (2)文中的“千山”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叹,两者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用自 己的话概括其中两点。 (3分) (3)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采桑子 欧阳修 残霞夕照西湖 好,花坞苹汀。十顷波平,野岸无人舟自横。 西南月上浮云散,轩槛 凉生。莲芰 香清,水面风来酒面醒。 【注】指颍州西湖。神宗熙宁四年,欧阳修以太子少师的身份辞官,回到颍州私 第居住。 轩槛:长廊的栏杆。芰:指菱。 (1)作者通过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4分) (2)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3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 (6分) (1)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 序 ) (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苏轼赤壁赋 ) (3)人生代代无穷已, 。 ,但见长江送流水。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4)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文艺作品不能简单“娱乐化” 杜学文 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 场化、信息化现在这类表述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专家们如果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不讲上几个什么“化”,似乎就没有水平,跟不上时代。 我不是说这样就不对,而是说,要什么什么化,也得具体研究一下内容,不是什么东西都 能“化”。比如娱乐,就应该慎提“化”。 其实,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一种是因为我 们的文艺作品往往有主题先行的弊病。很多人总是说,我们搞一个什么样题材的作品, 这往往就是一个事先设定的概念,就可能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结果使作品变成 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 、性格。如果文艺作品不感人,缺乏吸引力,失败也是常理之 中的。所以,有的人就强调,文艺创作应该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如果从这样的角度来看 所谓的娱乐化,我以为还有一些规律性的意义。因 为其出发点是解决创作中存在的问题。 不过还有人是从经营的角度讲的。认为文艺作品也是一种商品,要进入市场,如果没有 娱乐元素,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市场效应。所以,他们说,要娱乐化。强调文艺作品要有娱 乐元素,我觉得不能算错。艺术本来就有娱乐的意义,说 要有娱乐性,是为了让人更好地 接受。比如接受美学就是专门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等问题的。 这无疑是非常有 价值的研究。但是,如果娱乐 要实现“化”,就 值得我们认 真思考了。 所谓“化”,在汉语中是一个非常多 义的词。不过什么什么化,是使什么成为、变成 什么的意思。比如,现代化,就是说要使什么成为具有现代特性的东西。相应地,娱乐化, 也就是要把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化,具有一种全面性、普泛 性的意义。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娱乐就不能化。 首先,从艺术的本质来看,艺术是对人类情感世界的形象表达。虽然由于其生动 性、形象化,使艺术具有一定的 娱乐性,但娱乐并不是最核心的品格。如果片面强调娱乐 化,就会消解人类情感,使之浅薄、浮躁,而丧失神圣和庄严。其次,从艺术的类型来看, 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悲剧当然就难以娱乐化,即使是喜剧,也有其 深刻的批判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再次,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并不是娱乐元 素多,其传播面就越广。相反,很可能是其艺术品格高,其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 会更长久。当然,我们也不否 认,一些具有很好的娱乐特性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的收 视率、票房和版税。但就文艺 作品而言,不能简单地强调娱乐化。 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就必须表现出独特的艺术品格,强调作品对人类情感和社 会生活的生动表现。对艺术 作品不能简单强调经济回报,在考核时不能只看作品的收视 率、票房等经济效益,更要看其社会效益。我们一直强调的,就是在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 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如果我们不再提娱乐的“ 化”,许多艺术领域的 问题可能就会得到解决。 (选自文艺报2013年9月4日,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 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 分) A专家们喜欢在自己的演说、文章中讲上几个“化”,这是跟上时代、体现专业 水平的表现,俨然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种潮流。 B文艺作品如果存在主题先行的弊病,就可能会缺乏从生活出发的生动鲜活,这 样就会使作品变成一种说教,没有感人的细节、性格。 C艺术不可否认有娱乐的意义,从接受美学角度认真研究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 应等问题,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的娱乐性。 D文艺作品应该具有一种全面性和普泛性的娱乐意义,但一味强调文艺创作应该 具有娱乐性,要娱乐化,就会忽略艺术的核心品格。 E进入市场的文艺作品要强调对人类情感和社会生活的生动表现,重视展现其独 特的艺术品格,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13关于艺术作品的娱乐化问题,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尽管全球化、现代化、一体化、市场化、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但文艺作 品的娱乐化需要慎重。 B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这种娱乐“化” 的趋势是值得肯定的。 C喜剧虽然和悲剧艺术类型不同,审美追求也不同,但同样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不仅仅是用来娱乐的。 D娱乐元素多的作品,可能会取得更高收视率、票房和版税,但要传播得更广更 久,不能只靠娱乐化。 14“现在娱乐化也是一个热门的词,其针对性也许是有所指的”,其中“所指的” 是什么?(4分) 15以戏说历史为主要题材的“戏说剧”风靡荧屏,为了“以古娱今”,创作者随意 更改历史,在古代事件中滥加现代元素,内容荒诞,让观众看后哭笑不得。请结 合文意,以“戏说剧”为例,分析文艺作品为什么不能简单“娱乐化”。(4分)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 l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 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 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将 军 冯曙光 将军老了,年轻时的将军骑马挎枪打天下, 这副英姿已成暮年的回忆。将 军两眼昏 花,还哆哆嗦嗦掉着残涎。若不是一座漂亮的小洋楼,没人相信他就是将军。 将军夫人过世多年。儿女是鹰, 飞在天外。 卫士长和护理人 员陪伴他打发孤寂乏味 的日子。他们立正,向他辉煌的一生敬礼;将军傻笑,胡乱地看他们一眼后坐到有太阳的 地方搔头止痒。他们把将军 看得很严,只 让他在花园里活 动。 让他宁静地仰头看天以避 免外界的刺激,偶尔也和将 军搞点简单的体育锻炼,踢球折纸船什么的,但必 须是在将 军稍稍清醒的时候。完了他 们组织学习,将 军便在他们 中间摸摸索索,拿起 颠倒的报纸 瞄瞄。 工作上的疏忽不是没有的,这一天,将 军不见了。 天气很好,阳光、风、草叶上的水珠不知是什么幻觉支配将军走出花园来到居 民住宅区。一群孩子在草坪上追逐。将军便扒在栅栏上看他们玩耍。将军的痰水又掉了 出来。 孩子们玩得很高兴,停下休息时看见了将军。男孩因 为将军的模样判断他是疯老头, 女孩不相信,于是他们来到将 军的前面。 “老爷爷您在这儿看啥?” 女孩试探地问。 这时将军的头脑突然变得清晰了,他回答得虽然迟钝,但孩子们听到了将军对他们 的赞美: “你们都是好孩子” “你有家吗?”男孩问。 将军指了指来路:“有。 ” “您自己会回去吗?” 女孩关切地问。 将军点点头,并笑。 “老爷爷,来和我们一起玩吧。 ”女孩到栅栏外把将军领到草坪上,将军异常激动。 这 是一个捉迷藏游戏,用手巾蒙住眼睛去捉站着不动的对方。按孩子们的规矩谁输了谁当 马骑。 结果将军输了。 男孩便要将军趴下去。女孩坚决反对, 扬言要告诉老师。 这时将军趴下了, “骑, 骑。 ” 将军说。 男孩骑在将军身上,拧着将军的衣服让将军在地上爬。爬了一圈,将军开始喘大气, 可还有一圈。这时卫士长赶到了,气愤地赶下孩子并严厉 地训斥:“ 谁叫你这样做的!你 知道他是什么人吗?他是一位将军!”孩子们愣住了。 “我要去告诉你的老师,要你向将 军检讨!”卫士长十分严肃,他认为这是在给孩子 们上历史课。 将军一点没有注意到卫士长的到来,还沉浸在他的欢愉中。这时另一个男孩反驳了: “我不相信他是将 军,将 军不是这个样子!”孩子们在电影和图书上看到过不少将军。卫 士长无法向孩子们澄清这一问题,他只有耐心地对孩子们进行开导,然而这也绝非易事。 “他会打仗吗?” 骑过将军的男孩扑到地上,很标准地向前运行。 “啾啾”敌人的子弹射 来,他一个翻滚随即倾起半个身子用冲锋枪“嗒嗒嗒嗒”向敌人射去一串子弹。整个过程 无可挑剔。 卫士长不知该怎么收场。 “哼,我才是将军!”男孩得意洋洋地迈起方步。 在听到孩子的枪声后,将军慢慢地站了起来,比任何 时候都站得挺直。 卫士长发现, 将军眼里有了硝烟、有了火光,将军的耳里炮声隆隆、马蹄声急。浩浩荡荡的大军踏起漫 天尘土向西线挺进。于是,战 斗在草坪上打响了。 将军大声发令:“七营长!” 卫士长木了,但马上反应过来:“到!” “你营火速包抄石宝寨东路,堵住 敌军增援。绝不许放过来一个敌人!” “是!”卫士长转身跑去,绕了一个圈回来。 “肖国光!” “到!”卫士长又站在将军面前。 “你部原地不动,等一 师五师打响后迅速出击, 夺下三号和六号高地!” “是!” 战斗异常激烈,敌人仗着有利地形负隅顽抗。我 军两次冲锋均被猛烈的炮火压住。 敌人气势汹汹想从东路突围, 这时传来肖国光夺下三号和六号高地的捷报,东路被死死 卡住了。至此,敌军七个旅两个 师全在我军枪口之下 雄师百万气吞山河,将军又取得了一场大战的胜利,躺在了送来的担架上。 小男孩上前低下了头:“将军爷爷,您是将 军。我错了。 ” “不,你也是将军”将军的眼中滚出泪,合上了眼。 “敬礼!” 所有在场的人向将军举起了手。 (选自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名作百年经典 (第2卷) ,2011年版,有删改) 16请分点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4分) 17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请结合文本具体分析。 (5分) 18在小说中,我们既看到了将军往昔的叱咤风云,也看到了他眼前的年迈孤独。请 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英雄暮年这一生命现象的认识。 (6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一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 专访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 明代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古代技术百科全 书” 。广东省作家协会会 员潘伟以天工开物为线索,遍访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现场,编著天工开物古今 图说一书。该书以大量的田野 调查图文,融合 历史考证 与现实考察,展示了中国 传统农 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生存状况,一经出版便广受各方关注。 下面是南方网对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作者潘伟的专访。 主持人:在现今的工业化时代,您是如何产生编写这本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念头 呢? 潘伟:写这本书一开始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80年代初期我在一个旧书摊里发现了 一本天工开物的上集,是清 华大学机械厂工人理论小组注释的,也没认真看,只是看 插图,当时是学美术,觉得里面木刻版的白描很有趣,我就在 书摊里买了回来。后来我偶 尔发现我拍的一些照片跟天工开物的一些插图很相似,我才很认真地看这本书,就想 能不能用现在的图片和文字和宋应星展开一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所以这个想法应 该是十年前就有了。 主持人:潘老师,其实您是十年磨一剑。您所有的 闲余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吗? 潘伟:几乎是的,但也不辛苦,因为做得好玩,不紧不慢的。按照现在的条件,比如一 个出版社,找5个摄影师分布在全国各地,然后找两个写手一编就行了,一年可以做好。 但是没有味道,因为几百年、上千年的生产方式不可能短 时间拍好并考察明白。 虽然能 编出来,但做不到这样的书 。 主持人:我们看到书中所提及的工具和手艺有一部分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一部分就 已经进了博物馆或成了陈列品。您在选取写作素材时有没有一定的标准? 潘伟:我的标准是:必须还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我是把那些生产方式和生产工具 从明代400年前拉回到当代做一个物证,所以必须在生产现场。因此,成为陈列品的是少 数,基本上我书上的工具还 在用。因 为我这本书是做给 两种人看的,一个是 专业人士,搞 专业学术研究的人,给他提供一种物证。比如你写一篇论文、写一本 书,这种农耕方式这 种工具用在什么时候,用在什么地域, 为什么要用,这几方面我在书中必须说清楚。同时 我也写给一般的读者看,有人 说这是科普的“公仔书”,可以给现在的孩子看,也不是很 学术,但也不是光有趣。所以,必须要很认真地去考证每一个细节、每一件事、每一个工 具。 主持人:每一件工具都要认真考证,这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写这本书是否需要掌握 方方面面的知识?具体包括哪些? 潘伟:最基本的就是古文知识,首先要看得懂天工开物这本书,当然我本身是学中 文的,这个还是有一定的基 础。 还包括摄影技术,这当然也需要。还有科技知识,包括一 些物理、化学、农学上的知识 等等,这个是我最缺的。因为涉及方方面面,不懂就要去查 资料,去了解,一个是请教专业 人士,还有查百科全书。有时候甚至为了一个问题、几句 话,在网上或者在书店里面 查阅大量的论文,去考 证对 不对。花的精力很多,但是写起来 很简单。 主持人:这本书真可以称得上是您的心血之作。有人说, 天工开物凝聚了古代中国 农业文明的千年智慧,在现 今农业文明逐渐远去,工 业 文明迅猛发展的环境下,写 这样 一本“溯古”的书,有何意义和影响呢? 潘伟:首先是记录上的意义,现在随着工业社会快速的增长,农业工具消失得也很快, 可能我现在再去拍,有些东 西已经开始消失了。 还有,可以说是作为当代人的反思:我们 的这种不消耗能源的耕作方式和现在消耗能源的机械化农耕方式甚至用工业化生 产方式来生产农产品,是否都是正确的?以前的是否都是落后的? 主持人:有人担心这类书的销量,您怎么看? 潘伟:出版社告诉我不用担心,他们已决定再版。据我了解,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石 油大学、浙江理工大学的图书馆都把这本书作为推荐图书。 主持人:这本书真的非常有意义。您对网友读者们有什么期望? 潘伟:现在人人手头上应该都有一台照相机,每个人其实都可以做一点事情,把我们 身边的事情记录下来,包括用文字、相片等方式,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如果大家都像 我这样去做,我们这一代人所 见到的事情各行各业就不会流失,起码在影像上 不会流失。挺有意思的,希望大家一起来做。 (选自南方网2012年2月19日,有删改) 19 天 工 开 物 古 今 图 说 对 天 工 开 物 的 继 承 和 发 展 分 别 具 体 体 现 在 哪 些 方 面 ? ( 4分 ) 20潘伟为什么能够完成这场“跨越将近400年的对话”?请说出三点理由,并结合文 本简要分析。 (5分) 21天工开物古今图说一经出版,就受到不同读者群的关注,如此强烈的反响说 明了什么?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 补充文段中 A、B、C 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 ,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原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 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A(不超过15个字) (2分) , B(不超过15字) (2分)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 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 “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 “月嫂证” ,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 C(不超过15 个字) (2分) ,提高上岗率。 23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香雪中学文学社将在元旦举办以“红梅怡心”为主题的 现场作文大赛,比赛现场将设在学校的梅园。请你为学校的广播站撰写广播稿, 鼓励同学参加比赛。要求:明确活动主题,至少使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80个 字。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某校为学生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社会实践机会,引发了学生们的热议。 有学生说,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 习好了,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有学生说,社会实践很有必要,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才能尽早融入社会。 有学生说,我的精力有限,学 习时间很紧张, 对我有帮助的社会实践我才参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广州市2014届高三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题号 考点 分值 答案 说 明 1 字音识记 3 C chu/l,j/q,ju/jio。 A.y/s,xi,ji/xi。 B.u/tin,k/lu,zhn。 D.cu,qin/jin, t/tu。 2 词语使用 3 C “不经之谈” ,没有根据,不合情理的言论。用在此处,不合 语境。A “包罗万象” ,指包括一切,形容内容丰富,无所不 包,符合文意。 B “执拗” ,意为坚持己见,固执任性,符合 文意。 D “进而” ,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表示后一分句承接 前一分句,强调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点,符合文意。 3 语病辨析 3 D A搭配不当。 “加强”不能与“设施”搭配。 B不合逻辑。 “防止”与“不再”否定不当。 C表意不明。 “部分美声唱 法和通俗唱法”可以理解成“部分美声唱法与所有的通俗唱法” 或“两种唱法的部分选手” 。 4 语言连贯 3 B 文段讨论的话题是“视野的近视” 。第句中“患上了视野 近视病”紧承前文,说明患上“视野的近视”的原因;第 中的“这种视野的近视”紧承第句,表明“视野近视”给人 们带来的影响。第句“井底之蛙”与第句中的“井底之蛙” 对应,深入讨论话题。第句中的“这样的日子”指代第句 中的井底之蛙的日子,说明这种日子的特征。第句明确说明 世界的变化会影响到个人, “迟早”一词与第句中的“极其 微弱”对应。第句中的关联词“如果”与后文的“那么”构 成假设关系,提出预设的结果,收结语段。 5 文言实词 3 A 缘:沿着。 6 文言虚词 3 A 副词,均可译为“然后” “才” 。 B连词,表承接关系/连词, 表修饰关系。 C助词, “的”/代词,代“他” 。 D介词, “用”/连词, “因为” 。 7 文言断句 3 B (略) 8 内容理解 3 C A徐、刘二人非作者“下属” 。 B万佛阁在“祖越寺”而 不是“龙泉寺” 。 D本文抒发的并非豪情壮志。 12 信息筛选 5 B、E A原文“似乎就没有水平”表推测,选项中误作必然,不符 合文意。 C.“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的娱乐性”,不符 合原文,应该是“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接受艺术作品。 D.原文 说的是,“化”具有全面性与普泛性意义,而不是“文艺作品” 。 13 内容归纳 3 B 要把普遍缺乏娱乐特性的文艺作品全面变成充分的娱乐状态, 这种娱乐“化”的趋势是作者否定的。 9.【翻译与理解】 (10分) (1)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让人感到忧愁。 3分。 “适” “愀然”各1分,大意1分。 (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 (它)处在僻远的东部 角落,志趣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这里。 4分。 “使” “等” “隅”各1分,大意1分。 (2)千山风景险峻秀丽,却地处偏远;作者富有才华,却被贬远地,境遇悲凉。 千山缺少名士的举荐,寂寂无闻;作者缺少赏识之人,仕途失意。 3分。一点2分,两点3分,必须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千山位于辽阳城南面六十里,秀丽的山峰重重叠叠,延绵数百里。 东边与边界接壤, 南边环绕辽阳城,草木茂盛并且常常有好景致。我在丙申年间被贬盖州,取道辽阳,于是 和志趣相投的徐、刘二人游览千山。 从南边迂回上山,走了数里,抵达祖越寺。路途颇为险峻,在寺庙的禅堂稍作休息, 然后登上万佛阁。该阁处于半山,沿着悬崖顺势而建,穿过悬空的横梁而入。靠着栏杆放 眼四周,寒风阵阵,于是在祖越寺过夜。当天是戊子日,我们顺着东山远望螺峰,沿着太 极石攀登,走进岩石中的山 涧。 (从山涧)俯看万佛阁,已经在下方。从一览亭走弯弯曲曲 的路由西向北而行,到达龙 泉寺。晡 时,前往香岩寺,一路上溪水曲折向东流,岩穴沟壑 幽美深邃。 第二天早上,寺庙的僧人设斋宴, (我们用过斋宴)然后起行, (路上)在一棵大树下面 休息。此处空旷寂静自由自在, (不禁)产生远离尘世的想法。东峰山势高险,徐、刘二人 满饮后再斟满,这时候正好有吹胡笳的人,胡笳的声音震动林木,听起来 让人感到忧愁。 从龙泉到这,一共二十多里,山崖、深池到处都有,悬崖、怪石接连出现,靠着突出的山 石,俯瞰幽深的沟壑,奇花异草,如绣锦一般到处都是。 第二天清晨,天刚放晴, (我们)登上中峰,回 头看京城,远望荒凉的边界,山海浩瀚无 边。多次休息后,到达仙人台,到处是陡峭险峻的石壁山崖, (在山崖)北边的角落用木梯 登顶眺望,两腿战栗。强壮的人都要匍匐地爬上去,看到石 头做的棋盘, (相传)九仙在这 里围观、下棋。从仙人台往中会寺方向出发, 绕过溪涧,穿过乱石,荆棘塞满去路,不能 容下拐杖,路仅容双脚。一人(在前面)用布 绑住前胸, 让 人从后面拉着,攀附着藤枝,侧 着身子,在路上缓慢前行,非常危险。刘子先走,徐子和我相距几步,摘下山花赠诗给我, 我也按照音律应和他。 (我们 )坐在石头上,一位老人 请我 们吃麦饼。 刚好肚子饿了,我们 吃得心满意足,问老人的姓名,他笑而不答,然后我们就到达中会寺。 (到这)走了大约二 十里路,因为疲惫,坐在僧人房间休息。 过了很久,才从中会寺返回祖越寺。 回望各座山峰, (它们)都像在天上一样。 这座千山的美景,温润秀丽,磅礴曲折,不可 说尽。 (千山)假使在中原地区,应该与五岳齐名;(现在)(它)处在僻远的东部角落,志趣 高雅、游历四方的人极少来到 这里。世 间万物的规律是幸运还是不幸运,又是怎 样的呢? 以前柳州的山水因为柳宗元而显扬,而我地位低下、学识浅陋,不能使千山的胜景留传, 姑且像这样粗略叙述它的概貌。 10.【古诗赏析】 (7分) (1)作者通过视觉、触觉与嗅觉等多种感官描写“西湖好” 。视觉上,作者看到残 霞夕照,花草繁茂,岸幽湖平,月上云散,写出了西湖的美景;触觉上,作者 手触轩槛,感到清凉,微风拂面,倍感清爽;嗅觉上,作者在晚风中闻到阵阵 莲菱清香,沁人心脾,倍感惬意。 4分。答出一种感观1分,对应分析1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2)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悠然闲适之情,超凡脱俗之情。 3分。 “喜爱” ,1分;“悠然闲适” ,1分“超凡脱俗” ,1分。意思对即可。 11.【名句名篇默写】(6分) (1)况阳春召我以烟景 大块假我以文章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3)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4)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6分。每空1分。任选三句作答,多答的按前三句计分。凡多、错、漏字,该空均不 给分。 14.【理解分析】(4分) 文艺作品主题先行使作品不感人、缺乏吸引力的弊病。 作为一种商品的文艺作品,要进入市场,需要娱乐元素。 4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 15.【概念把握】(4分) 从艺术的本质来看,娱乐不是艺术作品最核心的品格。戏说剧因为片面强调娱 乐化,内容变得浅薄、浮躁,而丧失了历史剧本该有的神圣和庄严感。 从艺术的类型来看,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有不同的审美追求。历史剧应该保持 深刻的意义,并不仅仅是用来娱乐观众的。 从艺术作品的传播来看,其艺术品格高,市场价值才可能越大,传播才会更长 久。戏说剧艺术品格不高,即使一时风靡,终究难以长久传播。 4分。一点2分,理由1分,分析2分;答对其中两点,即可得满分。意思对即可。 16.【筛选信息】(4分) 将军与孩子们游戏;将军被小男孩当马骑;将军的战场记忆被唤醒;将军赢得众人 的敬重 4分。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 17.【理解分析】(5分) 将军在游戏前后不同表现的对比:游戏前,将军老态龙钟,神志不清;在记忆 被唤醒后,将军腰板笔直、眼睛有神。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将军曾经英勇善 战的形象。 (或:通过这一对比,突出了将军如今衰老糊涂、令人慨叹的状况。 ) 小男孩在游戏前后对将军态度不同的对比:游戏前,把将军视为疯老头子,对 他并不尊敬;游戏后,相信他是一位真正的将军,向他敬礼。通过这一对比, 表现了将军曾经的英雄气概感染了在场的人,突出了人们对将军的崇拜敬仰之 情。 5分。任答一点即可。指出对比内容,1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作用,2分。意 思对 即可。 18.【文意探究】(6分) 示例1: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不断变化的过程。哪怕像将军那样曾经叱咤风云,也会 有年迈孤独的晚年;但只要年轻时努力拼搏过,绽放生命的灿烂,年老的孤独寂寞 便不那么可悲。 示例2:任何人都会在衰败中走向年迈孤独寂寞。尽管岁月会无情地改变生命,尽管 将军年轻时英勇豪情,却也在衰败中走向了年迈孤独寂寞。然而,崇高的生命理想 不会因岁月的沧海桑田而式微,伟大的人生理想总能不断激励后来人,生命也因此 而不同。 6分。观点明确,2分;结合文本,2分;分析,2分。意思对即可。 19.【筛选信息】(4分) “继承”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同样以图文结合的形式记录生产方式和生产 工具。 “发展”体现在天工开物古今图说的图片不再是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