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第八章 人体的营养 1. 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包括:水、无机盐、维生素、糖类、脂肪、蛋白质。 2. 其中“三大产热营养素是”糖类、脂肪、蛋白质,主要的能源物质是 糖类。贮备能源 的是脂肪;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是水、基本物质是蛋白质。 3. 人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消化腺两部分。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大肠、肛门。 4. 人体有五大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含唾液淀粉酶,在口腔能初步消化淀粉。 (2)胃腺分泌胃液含胃蛋白酶,初步消化蛋白质;(3)胰腺分泌胰液含有多种消化 酶 (4)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作用是乳化脂肪; (5)肠腺分泌肠液,含有多种消化酶;消化管功能是:容纳、磨碎、搅拌和运输食物。 5. 需要经消化才能吸收的物质有糖类、脂肪、蛋白质、各自的起始消化部位分别在口 腔、小肠、胃。不用消化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有:水、无机盐、维生素。 6.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在胃内初步 分解为多肽,在小肠内最终分解为氨基酸。脂肪在小肠内通过胆汁的乳化作用,最 终消化为甘油和脂肪酸。 7. 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1)小肠长 5-6 米, (2)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增加吸收面积(3)环形皱襞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毛细血 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4)含有多种消化液。 8. 消化管的吸收功能: 咽、食管 既无消化功能也无吸收功能 胃:吸收部分的水和酒 精 小肠:吸收绝大部分的营养物质 大肠: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部分的维生素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加了抗凝剂的血 液会出现分层现象,上层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两层交界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 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2.(1)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功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 化碳 (2)白细胞有细胞核,功能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作用 ,数量过多:患炎症 (3)血小板的功能: 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数量过少:流血不止 ,数量过多:血栓 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它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易与氧结合,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 2 3.贫血是指红细胞的数量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少, ,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4.动脉血:含氧量高,颜色鲜红 。 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 5.静脉血:含氧量低,颜色暗红。 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 7.动脉:管壁厚 , 弹性大 ,血流速度快 止血方法:近心端止血 静脉:管壁薄 ,弹性小 ,血流速度慢 ,止血方法:远心端止血 毛细血管 :管壁最薄 , 弹性最小 ,血流速度最慢 ,自行止血。 8.毛细血管的五最:1)管壁最薄 2)血流最慢 3)分布最广 4)数量最多 5)管腔最小 29、 血流方向:动脉毛细血管 静脉 9.心脏可分四个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心脏由心肌(肌肉组织) 构成。 10.心脏四腔与连接的血管: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 肺动脉 左心房肺静脉 右心房上、下腔静 脉 11.比较房室瓣、动脉瓣、静脉瓣的位置、开放方向、保证血流的方向 位置 开放方向 保证血流的方向 作用 房室瓣 心房与心室之间 向心室开 心房 心室 动脉瓣 心室与动脉之间 向动脉开 心室 动脉 静脉瓣 在四肢静脉内 向心脏方向开 静脉 心房 12.心脏的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 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 9. 体循环: 左心室 主动脉 全身动脉 全身毛细血管网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 房 肺循环:右心室 肺动脉 肺部毛细血管网 肺静脉 左心房 小结:1)各循环都是从心室开始的,终止于心房 2) 体循环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 环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3)两个循环同时进行,最后在心脏汇合,形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 径。 10.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手上的“ 青筋”指的是静脉。 11. 脉搏是指动脉的搏动,次数与心率相同,但意义不同,它测量的部位在桡动脉。 第十章 人体的能量供应 4.人体呼出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空气)比较:氧气含量减少了,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了。 5.呼吸作用的概念:生物体细胞内葡萄糖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它的意义 在于: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呼吸作用的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6.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又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 道的作用是:1)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2)能温暖、湿润、清洁吸入的气体。 7.肺的作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 防止血液倒流 3 管黏膜。 8.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量多总面积大肺 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薄,仅由单层细胞构成肺泡外包绕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 9.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器官是咽。咽是食物和空气进入体内的共同通道。我们吃饭时不 能大声说笑,否则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入口,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的咳嗽。 10. 外界与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叫肺通气 ,肺通气是由胸廓和膈的运动引起的。 11.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膈顶下降 胸廓前后上下径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 压空气由呼吸道进入肺,即吸气 12.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膈顶上升 胸廓前后上下径缩小肺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 压气体自肺排出,即呼气 13.呼吸的全过程: 呼吸道 氧气 血液循环 氧气 外界气体 肺 肺部毛细血管 各器官的毛细血管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肺与外界气体交换 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肺通气) (肺的换气) (组织换气) 14.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以氧合血红蛋白形式在血液 中运输,大部分的二氧化碳在血浆中运输。 第十一章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1.排泄是人体将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的过程 2.人体的代谢废物包括:尿素、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粪便不是代谢废物 3.人体排泄的途径: 排汗(皮肤):一部分的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 2)呼气(呼吸系 统):二氧化碳、少量的水 3)排尿(泌尿系统):绝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最主 要的排泄途径) ,排便是排遗。 4.排泄的意义:1)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2)调节体内水与无机盐的含量平衡 3)维持细胞 生活环境的稳定。 5.泌尿系统的组成:肾脏:形成尿液 输尿管:输送尿液 膀胱:暂时贮存尿液尿 道:排出尿液 其中,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构成肾脏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脏可分为: 皮质、髓质和肾盂。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肾小 体。 6.尿的形成 1) 肾小球滤过作用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 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由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 肾 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有用物质如大部分的水、部分无机盐和 全部的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进入血液中,剩下的物质形成尿液。 7.原尿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在肾小囊中形成;尿液是通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的 4 8.肾小球是毛细血管球,它两端连接的都是小动脉。流的都是动脉血。 9.血浆、原尿和尿液成分上的区别: 只有血浆中有大分子蛋白质;原尿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但有葡萄糖;尿液中没有葡萄糖。 10.尿液排出的途径: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 11.异常:尿液中出现血细胞(血尿) 、蛋白质(蛋白尿) 肾小球出现病变 尿液中出现葡萄糖(糖尿病)肾小管出现病变 尿量多肾小管出现病变 第十二章 人体的自我调节 1.人体自我调节方式主要有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大类型。其中神经调节具有主导作用。 2.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或由中枢神经系统(脑和脊髓)和周围神经 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 。 3.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胞体和突起组成 ;突起包括树突和轴突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冲动。 4.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 反射过程的结构是反射弧。 反射弧的结构:包括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 出神经 效应器 5.在反射弧上传导的方向: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6.反射的类型: 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已经建立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脑干和脊髓) 。 条件反射:是在出生以后个体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神经中枢在大 脑皮层)。 7.对语言和文字的刺激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反射。 8.大脑皮层是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有躯体感觉、躯体运动、语言、视觉、听觉、嗅觉 等中枢,其中语言中枢是人类特有的中枢,躯体运动和躯体感觉中枢是由大脑对侧控制的。 12. 外分泌腺与内分泌腺的区别 外分泌腺:有导管,分泌物进入体内或体外;如:唾液腺、肝脏、肠腺、胃腺、皮脂腺等 内分泌腺:无导管;分泌物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 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 等 13. 激素:在人体内,由内分泌腺分泌,能促进新陈代谢、生长发育 和 生殖 20、垂体:分泌生长激素,能促进生长发育 幼年:不足侏儒症; 过多巨人症; 成年过多肢端肥大症 21、性腺:分泌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睾丸分泌雄性激 素,卵巢分泌雌性激素 22、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幼年:不足呆小症(智力低下) 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 5 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过少: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脖子病) 23、 胰岛分泌胰岛素 降低(调节)血糖浓度,分泌过少 糖尿病 分泌多低血 糖 24、 侏儒症与呆小症异同: 相同点:患者都是从幼年患病且身材都矮小 不同点:“侏儒症” 是患者在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引起,智力正常。 “呆小症”是甲状激素分泌过少,生殖器官不发育且智力低下。 25、 孕妇在怀孕时缺碘,生出来的婴儿会患呆小症。 26、预防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措施:1)食盐加碘 2)常吃含碘丰富的海带等海产品 第 13 章 传染病及人体免疫 1、 传染病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2、 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3、 传染病的特点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4、 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 (1)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患者、病原体的携带者 、受染动物) , (2)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的途径, (空气、饮食、生物媒介传播等) (3)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少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 10、传染病的预防措施:1)控制传染源: (治疗、隔离、深埋、焚烧) (2)切断传播途径:(清扫、消毒、消灭各种传播疾病的媒介生物,如蚊等) 。 (3)保护易感人群:(远离传染源、锻炼身体、预防接种等有关的) 11、常见的传染病:(1)蛔虫病是消化道寄生虫病,病原体 蛔虫卵,传播途径 饮 食传播, (2)流行性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 流感病毒,传播途径空气、飞 沫和接触(3)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 结核杆菌,传播途径 飞沫和尘埃,预防: 接种卡介苗 (4)病毒性肝炎:病原体多种肝炎病毒,传播途径:饮食传播 12、第一道防线皮肤和黏膜的屏障作用 第二道防线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属于 非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功能:产生抗体,消除病原体(抗原) 属于特异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吐鲁番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3年铜川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3年西双版纳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3年绵阳辅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2023年阿勒泰辅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3年福建辅警协警招聘考试备考题库及完整答案详解一套
- 2024年大连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2024年天水辅警协警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大连财经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英语》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九中2025-2026学年化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设备管理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新零售电商模式课件
- 新能源汽车研发知识培训课件
- 电动葫芦安全操作规程详解
- 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课件
- 美容美发行业卫生管理制度
- 魔尺教学课件
- 2025年秋期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5年博物馆策展人员综合素质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国有企业混改课件
- 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