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析版)_第1页
唐诗(解析版)_第2页
唐诗(解析版)_第3页
唐诗(解析版)_第4页
唐诗(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 2、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晓:天刚亮的时候,春晓:春天的早晨。不觉晓: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啼鸟:鸟的啼叫声。知多少:不知有多少。 3 3、诗歌译文、诗歌译文 春日里贪睡不知不觉天已破晓,搅乱我酣眠的是那啁啾的小鸟。 昨天夜里风声雨声一直不断,那娇美的春花不知被吹落了多少? 4 4、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春晓春天是美丽的,有醉人的花香,有迷人的风景。但更能打动诗人的却是那 喧闹的春声。当诗人在春睡中醒来,首先听到的就是鸟的啼叫。这“处处”都可听 到的清新婉转、此起彼落、远近应和的鸟鸣声声,是春天带给诗人的欢乐。同时, 更令作者痴迷的昨夜里的一场春雨。 在那静谧的春夜里,纷纷洒洒的春雨会给人多少如烟似梦般的想象,而那落红片片、 绿意浓浓的雨后的春日清晨又该是多么的清新美丽,生动活泼。 诗人就这样用最为平易浅显的语言,为人们描写了一个自然天成的美的世界,又如 同一股清泉流入人们心田,沁人心脾,使人陶醉。 春晓给人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不写 繁花似锦,不写芬芳醉人,只用寥寥数笔,就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 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 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 1 1、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2 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 2 、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1)春日:春季来临的日子。 (2) 胜日:指春光明媚的好日子。 (3)寻芳:春游 赏花。 (4)泗水:水的名字,在山东省中部,源于泗水县,流入淮河。 (5) 滨: 水边;河边。 (6)光景:风光景物(7)等闲:平常;轻易。 “等闲识得”是容易识 别的意思。 (8)东风:春风 3 3 、诗歌译文、诗歌译文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 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1 1 、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 2 、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游子吟:题下原注:“迎母溧上作。 ”当时作者居官溧阳县尉时所作。吟: 吟诵。 游子:出门远游的人。即作者自己。 临:将要。 意恐迟迟归:恐 怕儿子在外迟迟不回家。意恐:担心。归:回来,回家。 言:说。寸草:小草; 萱草。这里比喻子女。萱草(花)是中国传统的母亲花,相对于西方的康乃馨。寸 草心:以萱草(花)来表达子女的孝心。 心: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干,也指 子女的心意。 报得:报答得了。三春晖:春天的阳光,指慈母之恩。三春:春 季的三个月。旧称农历正月为孟春,二月为仲春,三月为季春;晖,阳光;形容母 3 爱如春天温暖、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我们。 3 3 、诗歌译文、诗歌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 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时她忙着缝儿子远 征的衣服, 又担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 谁能说像萱草的那点孝心, 可报答春晖 般的慈母恩惠? 1 1 、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 2 、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爱惜。照水:倒映在水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小 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刚出生的、紧裹着的嫩荷 叶的尖端。细流:细小的流水。 3 3 、诗歌译文、诗歌译文 泉眼很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树阴映在水上,很喜欢这晴天风光的柔和。 鲜嫩的荷叶尖尖的角才刚刚露出水面,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1 1 、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村居宋.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2 2 、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陂(音“悲” )田:积水塘附近的田地。榆钱:即榆荚,形如钱,色白成串,故俗 称榆钱。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乡村多以之为篱, 4 花早开晚落。两两:成双成对。两两归:指牛驮着乌鸦一同回村。 3 3 、诗歌译文、诗歌译文 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 一派田园风光。槿花稀疏,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暮色朦胧,老牛缓缓归来。 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 1 1 、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2 2 、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1)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 (2)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 (3)妆成:装饰,打扮。 (4)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 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 ,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 (5)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 (6)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 (7)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 (8)似:好像,如同,似乎 (9)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绦,用丝编成的绳带。 3 3 、诗歌译文、诗歌译文 第一种:早春的柳树发出嫩绿的新芽,像用碧玉装扮无比美妙。垂下来的万缕垂丝 好像是绿色的裙带随风摇摆。不知这纤细婀娜的柳叶是谁剪裁出来,原来是二月的 5 春风细细剪裁。 第二种: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 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 1 1 、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 2 、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1)西岭:西岭雪山。(2)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3)泊:停泊。 (4)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5)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 “绝句”是诗的名称,并不直接表示诗的内容。这种形式便于用来写一景一物,抒 发作者一瞬间的感受。诗人偶有所见,触发了内心的激情,信手把诗人自己的感受 写下来,一时不去拟题,便用诗的格律“绝句”作为题目。杜甫用这一形式写了一 组诗,共四首,用“绝句”为总题。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是其中的一首。 诗 歌以自然美景,透一种清新轻松的情调氛围。前两句,以“黄”衬“翠” ,以“白” 衬“青” ,色彩鲜明,更托出早春的生机初发的气息。首句写黄鹂居柳上而鸣,与 下句写白鹭飞翔上天,空间开阔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远。 “窗含西岭千秋雪” 上两句已点明,当时正是早春之际,冬季的秋雪欲融未融,这就给读者一种湿润的 感受。末句更进一步写出了杜甫当时的复杂心情说船来自“东吴” ,此句表战 乱平定,交通恢复,诗人睹物生情,想念故乡。 3 3 、诗歌译文、诗歌译文 两只黄鹂在柳枝上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 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迢迢开来的船只。 6 1 1 、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 2 、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 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 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 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 诗。可:在这里有“适宜” 、 “正好”的意思。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3 3 、诗歌译文、诗歌译文 江南又到了可以采莲的季节了,叶子浮出水面紧密相连。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注:后五句意义相同,都是说鱼儿在莲叶间嬉戏的意思。东、西、南、北并列, 铺陈其事,这是诗经中的“赋”的手法, ) 4 4、诗歌赏析、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在汉乐府民歌中具有 独特的风味。民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回旋反复的音调,优美隽永的意境,清新明 快的格调,勾勒了一幅明丽美妙的图画。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荷叶,莲叶下自由自在、 欢快戏耍的鱼儿,还有那水上划破荷塘的小船上采莲的壮男俊女的欢声笑语,悦耳 的歌喉,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多么宁静而又生动的场景! 1 1 、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7 2 2 、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1)这是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写的诗,借寒江独钓的渔翁,抒发自己孤独郁闷 的心情。表达了作者高尚的情操。 (2)绝:无,没有。人踪:人的踪迹。灭:消失, 没有了。 (3)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不见飞鸟的踪影。 (4)万径:虚指,指千万条 路。 (5)人踪灭:没有人的踪影。 (6)孤:孤零零。 (7)舟:小船。 (8)蓑笠 (su l):(蓑衣和斗笠 “蓑” 的意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衣服;“笠” 的意 思是古代用来防雨的帽子。 ) (9)独:独自。 (10)钓:钓鱼。 3 3 、诗歌译文、诗歌译文 基本:四周的山上没有了飞鸟的踪影,小路上连一丝人的踪迹也没有,只有在 江上的一只小船里有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在寒冷的江上独自垂钓。 升华:四周的山连绵起伏,空旷的,没有了飞鸟的鸣叫和踪影,所有穿梭在山 内外的小路上没有了人的行踪,只有在那宽广平静的江上,一个披着蓑衣戴着斗笠 的老渔翁,一个人坐在孤零零的船上独自垂钓。 1 1 、作品原文、作品原文 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 2 、诗歌注释、诗歌注释 游园不值想观赏园内的风景却没有人在。值,遇到;不值,没有遇见。 应怜应该爱惜。应,应该;怜,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