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的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开题目报告(改)_第1页
城镇化进程中的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开题目报告(改)_第2页
城镇化进程中的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开题目报告(改)_第3页
城镇化进程中的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开题目报告(改)_第4页
城镇化进程中的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开题目报告(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镇化进程中的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研究课题课题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一、一、研究概况及相关文献主要观点研究概况及相关文献主要观点 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就开 始着手对我国“江河流域” (即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以及其他广大 地域的传统村(镇)落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开展田野调查。特 别是 2009 年至 2010 年间,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 20 个课题组 267 人集中对我国长江、黄河流域以及西北、西南 17 个省 113 个县(含 县级市)中的 902 个乡镇传统村落文化遗存进行了为期 25 天至 30 天不等的综合性复查。目前,福建沿海的名镇名村研究福建省师大部 分专家和林怡教授已有开展调研或研究成果,仓山区的名镇名村保 护与利用也有人研究。 主要观点:主要观点: 1、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关 系的认识,乡村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观念。 2、城镇化不能化掉公共空间。城乡一体化与区域一体化思路下 推进城镇化过程,可使农民化不丧失土地财产,农村不丧失文化根 基的情况下实现中国的城镇化。 3、名镇名村不是文保单位,是生产生活的基地,社会构成基本 单位,是农村社区。面临着改善和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 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 二、选题意义二、选题意义 理论意义理论意义:本课题拟紧密结合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的历史 脉络,在对闽江口沿江沿海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资源盘点和海防与海 洋文化、闽江文化内涵挖掘的基础上,就如何有效利用资源禀赋, 促进闽江口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精神文明与文化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 对策建议。加强文化生态保护,防止过度商业化、城镇化对历史文 化名镇名村文化遗产的破坏。 现实意义现实意义:当前,市委、市政府作出在更高起点上建设闽江口 金三角经济圈的战略布署,就是要发挥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区位条 件和发展潜力,努力把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推向更高层次、更 高水平,使之成为福建发展的增长极。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是城乡 统筹、全面发展的一个区域,市委因此特别强调要走新型城镇化特 色发展之路,提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强化 产业支撑作用,实现产业发展与城镇化建设良性互动。其中文化旅 游的布局规划应是闽江口金三角经济圈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环。闽 江口金三角经济圈众多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作为重要的人文旅游资 源,亟需挖掘、保护、整合、宣传营销。 三、理论适用及主要方法三、理论适用及主要方法 理论适用理论适用:1、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理论、2、公共空间和 艺术城市(镇)理论、3、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理论 主要方法: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法、跨学科研究法主要方法:田野调查法、历史文献法、跨学科研究法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指标: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及主要指标: 1、历史名镇名村的概念、特征(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地域性、历史性、文化性) 及保护的意义 2、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概况、类型、文化内涵及资源禀赋, 3、当前保护和利用情况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利用的对策建议 主要指标:主要指标: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旅游资源系统结构(以嵩口为例) 福州市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空间分布图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艺术及传说资源分布表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节庆民俗活动分布表 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特色民居、古建筑资源状况 四、进度安排及人员分工四、进度安排及人员分工 调研计划:调研计划: 1、沿闽江名镇名村调查(3 至 4 月中旬) 3 月 27 日阳岐 4 月 1 日竹屿横屿 4 月 3 日洪塘 4 月 8 日义序 4 月 9 日螺洲 4 月 11 日林浦、梁厝 4 月 12 日南屿镇水西林 4 月 17 营前、琴江 2、 沿海海防海洋名镇名村调研(4 月中旬开展) 4 月 20 定海, 4 月 24 海口 4 月 26 梅花 3、山区名镇名村调研(4 月下旬开展) 4 月 29、30 坂东,有可能再去霍口、鼓岭 4、闽北、江浙、皖南古村落保护和利用调研考察(拟 5、6 月开展) 下划线表示已调研 进度:进度:10 月底力争出初稿,11 月讨论论证,12 月结题 人员分工:人员分工: 田野调查(杨济亮负责沿闽江名镇名村调查, 杨济亮、刘艳飞负责山区名镇名村和沿海海防海洋名镇名村调查, 杨济亮、刘艳飞、潘冬东共同参与闽北、江浙、皖南古村落保护和 利用调研考察) 刘艳飞、潘冬东收集考察资料 杨济亮执笔 五、参考文献五、参考文献 1、庄孔韶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 2、郑振满、陈春声民间信仰与社会空间 3、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 4、唐春媛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与发展研究 5、邵甬理想空间。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与实践 6、赵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理论与方法 7、 福州盖山镇志 8、 螺洲志 9、 尚干七里志 10、 闽侯县志 11、 闽县乡土志 12、市方志办福州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志 。 13、余斯伟文化的审视 。 14、严正著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 。 15、蔡昉、程显煜城乡一体化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研 究 。 16、仇保兴深刻认识传统村落的功能 , 人民日报 2012、11、29 17、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文化遗产 , 人民日报2012、12、7 18、国家文物局建设传承体系、保护文化遗产 , 求是2013 年 第 3 期。 19、市政协促进闽江沿岸历史文化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建议 , 闽都通讯2012 年第 8 期 20、林怡文物保护与民生发展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 状况调查报告 21、 论仓山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建设的若干问题 20、杨济亮:福州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