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最终稿  文档_第1页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最终稿  文档_第2页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最终稿  文档_第3页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最终稿  文档_第4页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最终稿  文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 姓 名雷 超 系 别政法系 专 业思想政治教育 班 级0902 班 学 号0990050206 指导教师赵秀芳 答辩日期 成 绩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 当代大学生,从总体上看,其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能够坚持和发扬艰苦 奋斗的光荣传统和作风,但是也有一部分学生出现了艰苦奋斗精神缺失,节俭 意识淡薄的现象。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加强大学生 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 本文一方面,通过对以往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的解读,进而深入到对新时期 艰苦奋斗精神内涵研究,结合新时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展 开探究,科学的解释了当代大学生具备艰苦奋斗精神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另一方面,本文还对实现艰苦奋斗精神的方式方法及途径进行论述。主要 通过社会、学校、家庭和自身四个方面来阐述解决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 艰苦奋斗精神这一现象,通过现象来看本质。 最后,本文号召大学生应该努力学会并具备艰苦奋斗精神,让大学生的成 长之路上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拥有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不会让机遇从自己 身边白白溜走。 【关键词】艰苦奋斗精神 重要性和必要性 途径 University students hard struggle spirit education research Content the TheThe contemporarycontemporary universityuniversity student,student, fromfrom thethe overalloverall perspective,perspective, thethe ideologicalideological andand moralmoral qualityquality isis good,good, cancan adhereadhere toto andand carriescarries forwardforward thethe arduousarduous strugglestruggle thethe gloriousglorious traditiontradition andand style,style, butbut therethere areare stillstill a a fewfew studentsstudents appearedappeared lacklack thethe spiritspirit ofof hardhard work,work, thriftthrift consciousnessconsciousness phenomenon.phenomenon. Therefore,Therefore, wewe mustmust paypay moremore attentionattention toto andand taketake effectiveeffective measuresmeasures toto strengthenstrengthen thethe cultivationcultivation ofof universityuniversity studentsstudents hardhard strugglestruggle spirit.spirit. ThisThis paperpaper onon thethe oneone hand,hand, throughthrough thethe pastpast thethe arduousarduous strugglestruggle spiritspirit connotationconnotation interpretation,interpretation, andand furtherfurther toto thethe newnew periodperiod thethe arduousarduous strugglestruggle spiritspirit connotationconnotation research,research, combiningcombining thethe newnew periodperiod ofof thethe arduousarduous strugglestruggle spiritspirit educationeducation toto exploreexplore thethe importanceimportance andand necessitynecessity ofof expansion,expansion, scientificscientific explainedexplained thethe contemporarycontemporary collegecollege studentsstudents havehave thethe arduousarduous strugglestruggle spiritspirit isis thethe inevitableinevitable trendtrend ofof thethe developmentdevelopment ofof history.history. OnOn thethe otherother hand,hand, thisthis paperpaper alsoalso toto realizerealize thethe arduousarduous strugglestruggle spiritspirit ofof thethe methodsmethods andand thethe waysways toto discussed.discussed. MainlyMainly throughthrough thethe society,society, school,school, familyfamily andand oneselfoneself fourfour aspectsaspects elaboratedelaborated solvesolve thethe contemporarycontemporary collegecollege studentsstudents shouldshould havehave thethe spiritspirit ofof hardhard workwork andand howhow thisthis phenomenon,phenomenon, throughthrough thethe phenomenonphenomenon toto essence.essence. Finally,Finally, thisthis paperpaper callscalls forfor collegecollege studentsstudents shouldshould trytry toto learnlearn andand havehave thethe arduousarduous strugglestruggle spirit,spirit, letlet thethe developmentdevelopment roadroad ofof collegecollege studentsstudents havehave constantlyconstantly motivation,motivation, hashas openedopened thethe doordoor toto successsuccess keys,keys, willwill notnot letlet thethe opportunityopportunity fromfrom youryour sideside throwthrow itit away.away. 目 录 一、 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艰苦奋斗观(1) (一) 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观的误区(1) (二) 新时期的艰苦奋斗观的内容(2) 二、 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 (一)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 (二) 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2) (三) 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内在要求.(4) (四) 培育艰苦奋斗精神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4) (五) 艰苦奋斗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4) 三、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实现的途径(5) (一) 家庭.(5) (二) 学校.(5) (三) 社会.(6) (四) 自我.(7) 参考文献(8) 致谢.(9) 1 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研究 学生姓名:雷 超 指导教师:赵秀芳 艰苦奋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凝聚民族智慧和力量,创 造民族辉煌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 各样的浪费现象层出不群,不能否认大部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好的,思想 主流呈现稳定健康向上的态势,但是随着各种各样的思想潮流不断冲击着我们 的思维,少数大学生存在着艰苦奋斗精神淡化意识欠缺的问题。作为 21 世纪的 接班人,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大学生艰苦奋 斗精神的教育,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使艰苦奋斗精神在高校蔚然成风,使 当代大学生具备艰苦奋斗精神。 1、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艰苦奋斗观 (1)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观的误区 总体上讲,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处于“亚健康”状态,表现为“有智商但没 有智慧,有前途但没有状态,有文化但是没有教育,有青春但是没有热血,有 个性但是没有品性,有思想但是没有实践”因而他们往往被称为“抱大的一代” 。 1 生活上,一是不珍惜社会财富。部分大学生节约水电意识差,清水哗哗流, 大白天亮着灯视而不见,晚上睡觉不关电脑,出了宿舍的电扇呼呼的转,有点 甚至故意打开开关。而且大学生在用餐过程中粮食的浪费相当严重,一份饭菜 只要不合口味,几乎只是吃上几口就全部倒掉。每顿进餐后,会有大量白花花 的白米饭和整个的馒头被扔掉。二是攀比之风盛行,大学生群体再在成为全国 较为普遍的高消费一族,除了每年不少的学费、生活费之外,一些大学生不同 程度受到极端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影响,贪图安逸,追求享受,超 前消费或举债消费或攀比消费。三是自我服务能力差。大学生虽然住进了集体 公寓,但是仍然对学校公寓的基础设施不满意,希望公寓里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甚至不会合理的日常开支,不会洗衣服,不会叠被子,不会整理内务。个别学 生连买自己的日常用品等小事都不会,还得靠家里邮寄,不会一个人回家返校。 学习上,一是缺乏进取心。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得过且过,不 求上进,无所追求,满足于完成任务,作业不是自己做,而是请人代做甚至不 做,考试则是费尽心机,找人代考或作弊,还讥笑刻苦用功的学生为“苦行僧” 。 满足于六十分万岁,只要拿到毕业证就万事大吉,贪图轻松,浅尝则止,只求 自我轻松愉快,把老师的苦口婆心与父母的殷切希望弃之不顾。 1 张飞燕.论培训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9 工作上,一是缺乏正确的利益观念。部分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愿参 与班级或社会实践活动,不愿为同学、为班级、为学校服务,即使担任一些社 会工作,其出发点也是入党、评优、评奖。二是缺乏正确的就业观。在毕业分 配时,只求索取,不求奉献。重视工作地点的位置、环境,却不重视工作本身, 择业集中在“热门”行业或大中城市,不愿意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艰 苦的偏远山区,只是梦想去做“白领” “金领” ,对平凡的岗位却不予理睬,眼 高手低,不切实际,好高骛远,缺乏团队意识,缺乏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勇 气。 思想上,一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一些大学生没有明确 的目标,缺乏远大的理想和坚贞的政治方向。对社会上一些不良诱惑,不良习 惯,不良风气的抵抗力弱。二是缺乏吃苦奉献精神,只是不断强调自身利益, 凡是都要讲求报酬,计得失,怕苦、怕累、怕脏、怕流汗,对安排的工作敷衍 了事。三是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和道德修养。一部分大学生思想脱离实际,社会 责任感,事业心不强,艰苦创业意识差。 心理上,当前,在校大学生大都是出生在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生长在越 来越富裕的时代,且部分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在家中受到长辈的疼爱,受 到老师的宠爱,基本上就没有体验过艰苦的生活,没有在生活的逆境中艰难跋 涉过, “骄” “娇”二气较重,十分依赖别人,显得心理十分脆弱,没有接受挫 折的思想准备和能力,遇到困难就自怨自艾,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感叹前途 渺茫。 观念上,一是过时论。认为艰苦奋斗是战争年代,困难时期逼出来的,而今 随着小康社会的不断推进,再提艰苦奋斗精神就是陈旧,思想僵化,不与时俱 进,把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立起来。二是无为论。 认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意义 不大,还不如放弃。三是自然论。认为时代不同了,社会是在不断前进的,大 学生是否 (2)新时期的艰苦奋斗观的内容 艰苦奋斗精神包含着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从物质上讲,是指勤俭 节俭,反对浪费,提高效益,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作风。从精神上讲,是 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为达到目标而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意志状 态和思想品格。是一种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是一种永 不言败、勤奋笃学的优良学风。具体而言是一种勤奋有为、吃苦耐劳、任劳任 怨的勤劳精神;是一种克勤克俭、艰苦朴素的简朴精神;是一种不畏艰险、不 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奋斗精神;是一种奋发图强、不甘落后、知难 而退的进取精神;是一种踏实肯干、不慕虚荣、实事求是的实干精神;是一种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谋私利的奉献精神。1 2、加强当代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1)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古语有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左传 )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欧阳修)等等。这些古训是民族历来倡导艰苦创业、勤俭节约 精神的写照。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历来把勤俭 1 张飞燕.论培训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3-9 3 看做治家治国,兴邦兴业的法宝。从神话中的夸父追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 到历史上的卧薪尝胆、悬梁刺股、凿壁偷光,都反映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开 拓创新的伟大精神。中华民族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精神励精图治,不断进取,创 造了古代灿烂的中华文明。正是依靠艰苦奋斗精神抵御外敌,自力更生,创立 了社会主义的中国。洗刷了近代百余年的耻辱,使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 族之林。艰苦奋斗精神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骨髓之中,已经成为中 华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优良传统。 (2)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我们党 90 年的光辉历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 1921 年,那时的中国处于被列强任意凌辱的悲惨境遇中,中 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面临着比自己强大很多倍的敌人,为了打败敌人,共 产党人在一贫如洗的情况下,唯有艰苦奋斗,自己动手。从南泥湾到八年抗战, 从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中国共产党人以极端弱小的武器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强 大的敌人。就是因为他们坚持艰苦奋斗。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主席就告诫我们:“因为胜利,党内的骄 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取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健 康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 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 摆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把我国建设成为强大是社会主义国家,毛泽东 主席指出:“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经常想到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但 又是一个经济落后的穷国,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 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 针。 ”2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主席又强调:“要使全体青年们懂得, 我们的国家还是一个很穷的国家,并且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根本改变这种状态, 全靠青年们和全体人民在几十年时间内,团结奋斗,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一个 富强的国家。 ”3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邓小平同志总结一手硬,一手软,政治思想工作薄 弱的教训时指出:“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 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 健全,什么违法乱纪腐败现象都出来了。 ” “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 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抓就是六十就是七十年。 ”4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在 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讲义中提出:“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 严于利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他 们的感人事迹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发生了多么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不 仅影响到我们这一代,而且影响到子孙后代。我们的干部,特别是老干部,要 以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为榜样,以实际行动搞好传帮带。 ”5他号召全党同 志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大力倡导艰苦创业精神, 并把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提高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同志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号召 1 毛泽东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 毛泽东著作选读 (下册) ,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 毛泽东文集 ,第七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 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 邓小平文选 ,第二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全党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江泽民同志指出:“对于共产党和各级 领导干部来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说到底是牢固树立和坚持马克思 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世界观和人生观问题,牢固树 立群众观点,党的艰苦奋斗的好传统才能在自己的思想上,作风上扎根。 ”1因 此,他认为, “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肩负 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党不断前进的 强大支柱。 ”2同时,他还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提倡艰苦奋斗、 勤俭建国,人们只想在前人创造的物质文明成果上坐享其成、贪图享乐、不图 进取。那么,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民族,是毫无希望的,没有不走向衰落和垮 台的。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刚刚闭幕不久,就来西柏坡学习和考察,并向 全党同志发出了号召,要求大家牢记毛泽东主席提出的“两个务必” ,牢固树立 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他说:“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 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发展 进步的;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是难以兴旺发达的。 ”4 (3)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是我国基本国情的内在要求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国最大的国情。所 谓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 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不然经历的特定阶段。总 体上看,从经济上,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文化上,科学技术 水平与民族文化素质还不够高;政治上,社会主义具体制度还不够完善。虽然 我们现在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这个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 不平衡的小康。全国尚有一部分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城镇中也有不少企业职 工、居民生活依然困难。但是有一部分大学生却认为现在富裕了,没有必要在 保持艰苦奋斗加上了。邓小平同志在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一文中指出: “最重要的一条是在经济取得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 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 ”邓小平同志这一 论断言简意赅,切中时弊。建国 60 年来,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波折,哪一 次不是靠艰苦奋斗精神的指导走了过来。如今我国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了我国 底子薄,不能铺张浪费,还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只有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才能克 服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才能实现全面小康,才能给人民带来更加富裕安康 的生活,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培育艰苦奋斗精神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当今世界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用“地球村”这个词来比喻世 界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距离”的拉近。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步伐的 加快,竞争得越来越激烈。科技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这一 切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是国民素质的竞争,国民精神的竞争。而竞争的焦 点则聚焦在大学生身上。梁启超前辈曾经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1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 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 江泽民,基层军官理论学习读本【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5. 4 胡锦涛,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N】人民日报,2003-01-03 5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能在竞争中崛起的, 必定是在大学教育中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国家。因为科技是生产力,掌握现代 科技知识的大学生是生产中最活跃,可塑性最强的因素;而艰苦奋斗则是创新 型人才必须具备的思想品质,是使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思想精神条 件。只有培育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他们才有进行生产创新、科技创新、贸易 创新、制度创新的无限动力。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塑造艰苦奋斗精神为本。培养大学生艰 苦奋斗精神,增强大学生紧迫感和危机感,是在飞速发展,复杂多变的世界新 技术革命的竞争中,快速发展经济、科技,成就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必须具 备的前提条件。 (5)艰苦奋斗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这是我们历来承认的人 才培养“规划” 。但是,当代大学生生化在风平浪静,物质优越的社会环境中, 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贵族”生活,讲名牌、比阔气,贪图安逸,厌恶劳 动,对于忆苦思甜、饮水思源却嗤之以鼻,但是对于聚会、晚会却习以为常, 这就形成了令人痛疼的“抱大的一代” 。这样的结果可能造就一批高分低能,也 有可能是低分低能的“人才”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的思想准 备和心理准备。历览古今,无数英雄豪杰,那一个不是在艰难困苦中不断学习, 不断奋进,不断朝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前进,战胜一个个困难,打败一个个敌 人,艰苦奋斗、不懈努力,最终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成就自己不朽的丰碑, 成为后人敬仰、崇拜的偶像江山代有才人出,时代虽不断交替,但是人类文明 的成果艰苦奋斗精神是永恒的。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 教育,以及正确的国情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避免 不腐蚀,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3、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实现的途径 (1)家庭 教育学指出“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形成具有主要影响。 ”家庭 教育在艰苦奋斗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启蒙和熏陶作用。一方面,父母要以身作 则。在生活、学习等各个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 无声”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在孩子的心里播下艰苦奋斗的种子;另一方面,不 要溺爱孩子。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生的品德等以后会自 己慢慢形成;有的大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尤其是独生子女,从小生活无忧,受 到父辈、祖辈的呵护,娇气十足,其生活自理能力十分差劲,依赖性强。他们 从小缺少艰苦奋斗精神和艰苦环境的磨炼,不愿艰苦创业,啃祖辈的老本成为 “啃老族” ;有的大学生来自艰苦贫困的山区,但父母却不希望孩子再回来受罪, 回到祖祖辈辈受苦受累的山区。教育专家指出:孩子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 走出爱的误区。过分呵护孩子是剥夺孩子独立承担困难与挫折的机会,而这恰 恰是形成良好意志品质与行为准则的必由之路。所以要约束孩子过分的物质要 求,教育孩子生活节俭,不必只穿、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不乱花钱,让孩子 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学会吃苦耐劳的本领。大学生作为 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群体,要在父母的帮助下,尽早树立克勤克俭、奋发向上、 开拓进取、严谨踏实的艰苦奋斗精神。吃苦耐劳是一种精神,有了这种精神, 才能在学习上严于律己,才能在劳动中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才能在碰到 困难时勇往直前,才能把小事做好,好事做大,大事做强。 (2)学校 学校是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 1课堂教育。第一畅通思想政治理论课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在学校 开展的毛泽东思想概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近代史纲要等思 想教育课程中,有机地穿插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第二思想理论课是帮助大学生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引导与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第 三通过学习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主要矛盾,明白艰苦奋斗 精神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必可少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屹 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唯一出路,也是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人才的必由之路。 第四要对大学生重新解释新时代的艰苦奋斗精神,走出“重物质,轻精神”的 误区,保证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的完整性。让大学生明白在这个物质发达的时代, 艰苦奋斗并不是让人民重新过缺衣少穿的苦行僧生活,更是一种积极的精神态 度,是一种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是一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坚 强意志,是一种勤俭节约、任劳任怨的生活态度。 2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载体,是一种潜 在的无形的教育力量。高校要营造有利于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校园文化环境。 首先,做好宣传舆论导向工作,鲜明提出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以形成良好的 校园氛围。其次。举办关于艰苦奋斗精神的系类讲座、专题报告会,提高艰苦 奋斗精神教育的水平。再次,合理利用校园网站、广播、报纸、板报等宣传媒 体,开辟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专栏,营造人人讲艰苦奋斗的校园氛围,使大学生 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歌咏、演讲、辩论、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让更多 的大学生参与到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中来,不断强化艰苦奋斗环境氛围。第四开 展创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个人等评优评先活动,帮助大学生形成节俭 文明的好习惯,奋发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良好的个人品质。第五充分弘扬学生 艰苦奋斗者的典型事例,这些事例就发生在一个校园内或者一幢宿舍楼里或者 一个宿舍,就在学生身边,亲切而实在。宣传这些同学,对于抵制追求享受风 气、嫌贫爱富的心态,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定十分有效。 3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现在的大学生绝大多数属于八零、九零后, 生活在富裕家庭里,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人生履历较为简单,心理相对脆 弱,吃不了苦头,受不了委屈,应对挫折的能力差,这样的心理素质与社会要 求的大学生相差太远。因此,高校应该加大力度创造条件,通过系统的心理调 适、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形式的心理素质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他 们勇往直前、不怕困难、乐观开朗的心理状态和积极的心理素质,加强大学生 应对挫折的能力,增强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自觉性。 4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在大学生活中,有很多优秀的社团,通过众 多的社团活动,让大学生体会到艰苦奋斗精神育人的重要价值。一方面可以把 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作为社团活动的主题与重要内容。另一方面通过社团活动 可以推进艰苦奋斗精神进校园,大学生可以参加社团进社区活动,参加义务劳 动,帮助贫困地区的小朋友补习功课,以培养大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5校制度约束作用。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鼓励 艰苦奋斗的,遏制不艰苦奋斗的。 7 总之,学校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途径和手段,宣传艰苦奋斗精神,让 艰苦奋斗精神内化为大学生个体的思想素质和精神品格。 (3)社会 1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要联系实际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仅仅靠理论教育是 不顾的,还必须与实践相联系。让学生在活动中领悟艰苦奋斗精神的真谛。根 据高校实际的情况,组织大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劳动,使其受到艰苦奋斗精神的 教育和锻炼。也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贫困地区去实地调查,参加社会义 务劳动,开展参观访问,扶贫助困或者去参观革命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同样可以请一些博物馆、纪念馆送展品进校园,送入课堂。还可以结合传统节 日、重大事件、开学典礼和军训誓师大会等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艰苦奋斗主题 的教育活动,使学生在自觉参与活动中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道德境界得到升华。让大学生广泛的接触社会,了解国情,体察人民疾苦,向 工人、农民学习。扩大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大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在实践中锻炼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艰苦奋斗精神。 2善于利用“三下乡”实践平台。充分利用假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平 台。组织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深入到贫困地区,利用文艺表演、科普宣传、 法律咨询等形式为群众服务。 3强化红色体验。充分利用革命老区丰富飞红色旅游资源,开展以艰苦奋 斗精神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了解革命前辈在艰苦的环境中是如何克服困难,如 何打败强大的敌人,让人民翻身做主人的。使大学生了解到艰苦奋斗精神在那 个特殊的年代里起到的重要作用。革命前辈依靠这种精神战胜了强大的敌人。 如今我们仍然可以拥有这种精神,使用这种精神去战胜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因 为这和前辈、先烈相比是很小的磨难。 (4)自我 1良好品质的养成。文王拘,而演周易 ;仲尼厄,而做春秋 ;屈原 放逐,乃赋离骚 ;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 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秦, 说难 孤愤 。唯有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 才会学会学有所得,才能厚积薄发。狄更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