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视艺术专题 第一节:电视艺术概说 第二节:电视的艺术语言与特征 第三节:情景喜剧概况 第四节:审美及武剧的审美超越 第五节:武剧的语言审美 第六节:武剧的审美形态 小 结 第第 1 1 节节:电视艺术概说:电视艺术概说 “Television”是希腊文“Tele” (从远处)和拉丁文“vision” (看) 的拼合,含有“从远方可见景物”之意。 电视是人类电子高科技产物,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通过光电变化系 统,用无线电波通讯手段传播声音和图像,并使其迅速、连续地出现在电视荧 屏之上。 电视对视觉暂留的形象表现 了解视觉暂留对电视观看的意义? 一、电视艺术一、电视艺术 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运用艺术审美思维在声像运动中把握 和表现客观世界,并以塑造鲜明的荧屏形象为主要表现方式,达到以情感人为 核心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 电视之前,被公认的艺术样式包括诗歌、音乐、美术、雕塑、建筑、舞蹈、 戏剧、电影。现在人们称电视为“第九艺术”与“电子缪斯” ,是一门综合的时 空艺术。 电视艺术的节目形式主要有:新闻节目、电视剧、娱乐节目三大基本类型。 此外,还有电视广告、电视文艺节目、电视纪录片等主要类型。 在上述类型基础上,又出现了民生新闻、娱乐新闻,情景喜剧、电视栏目 剧等形式。 二、电视与其他艺术比较二、电视与其他艺术比较 1、电视与电影比较 联系: 都是电子高科技艺术。 都是动态的叙事性强的艺术。 区别: 屏幕大小有别 鉴赏环境有别 商业化程度有别。 2、电视与绘画、雕塑、建筑比较 联系: 都是感性的精神性的人工产品 结构都可分为物质材料层、符号形式层、意象世界层和超验意境层。 区别: 动态艺术与静态艺术 物质材料 鉴赏环境 价值特性不同。 第第 2 2 节节:电视的艺术语言与特征:电视的艺术语言与特征 3 一、电视的传播符号一、电视的传播符号 1、符号 符号与意义是信息的两个要素,符号是信息外在形式和载体,是信息表达 和传播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要素,这是广义上的定义。 声音语言是人类掌握的第一套完整的听觉符号体系,文字是第一套完整的 视觉符号体系,文字是对声音语言的延伸发展,它们组成了语言符号体系。 此外,动作、表情、体态、声调等非语言符号,也是符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符号主要由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组成。 2、意义 人类传播活动,现象上表现为符号的交流,实质上是交流精神内容,即意 义。 人类社会的意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大到历史事件、自然现象科学理论和 文化产品,小到一个眼神、一个动作,无不具有意义。 3、电视符号的主要构成 电视的符号主要由声音和画面组成,详见列表(见列表) 电视符号也可以形象称为电视的艺术语言。 二、电视声音及美学特征二、电视声音及美学特征 电视声音虽然具有抽象性,但是可以采用行文简洁,语言修辞等手法,形 成押韵、夸张和设置悬念等效果,增加其可听性。 三、电视画面及美学特征三、电视画面及美学特征 电视画面具有形象性,与电视声音形成互补。 画面不同形式要素产生不同审美心理。 例如色彩。它在美学上,具有以下的效应。 首先,是情感性,主要包括冷暖感、轻重感、软硬感、强弱感、贵贱感、 动静感和空间感,等等。 其次,色彩具有两种象征性,即具象的和抽象的象征性,如下表:色彩意 义. 再如线条: 四、电视艺术的整体特征四、电视艺术的整体特征 我将电视艺术的整体特征总结为: 1、二维艺术,三维效果; 2、动态的综合艺术; 3、关注日常、倚重观众的大众艺术; 4、逼真性与虚拟性相统一的艺术; 5、科学性与艺术相统一的艺术; 6、批量、快速和远距离传播的艺术。 第第 3 3 节节:情景喜剧概况:情景喜剧概况 一、国外情景喜剧一、国外情景喜剧 情景喜剧(Situation Comedy)又名情境喜剧,是喜剧在电视艺术中新的 表现形式,具有新的特点。我们对其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情景喜剧,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 20 年代,最早出现在广播节目中,它就是 1926 年由芝加哥 WGN 广播公司播出的山姆与亨利 。 第一部电视情景喜剧,是 1947 年 11 月美国杜芒公司的玛丽凯与约翰 尼 ,时长为 15 分钟。 美国著名情景喜剧有成长的烦恼 、 老友记 、 我爱露西等,多是 家庭喜剧。 情景喜剧经历了从广播情景喜剧再到电视情景喜剧,两者之间不是替代的 关系,而是并存发展的 。 (一)情景喜剧的特点(一)情景喜剧的特点 除了幽默和令人发笑之外,美国学者贝克认为情景喜剧还有以下的特点: 1.固定时长和属于系列剧。 5 2.固定人物、熟悉场景、通常在室内。 3.剧情通常围绕一个中心,一个或者两个主角,其他人是配角。 (人物剧情 简单) 4.通常以家庭或者工作地点为背景,或者两个地点不断转化。 5.家庭或者象征型家庭作为题材与主题。 6.每集叙事结构简单:平淡、冲突和皆大欢喜。 7.每集完整叙事:场景与人物在故事结束时返回初始状态,有循环性。 (与 电视剧区分开来) 大多数情景喜剧具有以上特点,但也有例外,例如陆军野战医院是在 室外拍摄,也没有现场笑声。 一些节目还使用了动画手法,如辛普森一家 。 二、国内情景喜剧发展条件二、国内情景喜剧发展条件 国内情景喜剧的发展,有个克隆、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就是具备如下 发展条件的过程: 1、情景喜剧的引入和人才的培养 1992 年,回国不久的英达与王朔、梁左一拍即合,开始创作我爱我家 。 该剧大获成功后,一方面锻炼了情景喜剧的制播队伍。 另一方面,宋丹丹、刘蓓、王姬、巩汉林等人的加盟,促进了情景喜剧的 发展。 2、社会文化的环境 情景喜剧在 90 年代的推出,与当时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南巡讲话后促使了经济、政治文化的再次发展,文化消费现象显现,中国 文化日益多样化,这些都为情景喜剧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电视文化经验的积累 90 年代渴望热播荧屏,随后出现了编辑部的故事 、 爱你没商量 、 半边楼 、 皇城根等。由于情景喜剧多是室内剧,这些节目为情景喜剧创 作积累了经验。 三、国内情景喜剧发展现状三、国内情景喜剧发展现状 1992 年, 成长的烦恼登陆中国荧屏,国人第一次看到情景喜剧。1993 年,第一部国产情景喜剧我爱我家推出。随后,出现了一大批情景喜剧节 目。 1、经典的情景喜剧 发展至今,中国拍摄了如下的经典情景喜剧: 我爱我家 、 闲人马大姐 、 新七十二家房客 、 候车大厅 、 东北一家 人 、 炊事班的故事 、 家有儿女 、 武林外传等等。 四、四、 武林外传武林外传的播出与影响的播出与影响 2005 年底,古装武侠题材的情景喜剧播出,产生了诸多的影响。 1、收视率狂潮掀起 据央视索福瑞统计显示,播出第一天的收视率是 1.95%,第二天就上升为 4.26%,播出的第一周里,收视率就到了 9.49%,超过了 2004 年收视率最高的 京华烟云的同期最高收视率,直逼 2005 年收视冠军亮剑 。 2、高收视率后的不一而论 虽然有了高收视率,但是对该剧的评论莫衷一是,批评主要集中在对其 “恶搞”手法使用上,甚至传出政府要出手压制的消息。 赞同者则集中对其创造性的娱乐上。 3、政府的荣誉 在这种情况下,2007 年,中国电视剧“飞天奖”在 8 月 25 日颁布,该剧 获得了优秀电视剧奖,在争吵和唾骂中,得到了多方面的认可。 为什么武剧会有这种结局?我通过以下的分析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第 4 4 节节:审美及:审美及武武的审美超越的审美超越 一、什么审美一、什么审美 7 何谓审美?“审”作为动词,表明有人在审,有主体介入;同时,也有可 供人审的美,有审美客体或对象。 审美的存在,暗含一个前提,就是主、客体两分。 审美是主、客体的有机结合,是主、客体间特定关系。 所以,只有人才有审美,美是属人的,审美是属人的现象。 二、审美的特点二、审美的特点 审美活动具有如下特点: 特点 1:审美是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 特点 2:审美追求天人合一。 特点 3:有限无功利性和最高功利性的统一。 审美过程需要四要素的全面介入。 审美的本质是自由的生存和超越的体验。 三、三、 武武剧审美自由及超越性表现剧审美自由及超越性表现 (一)内容上,对传统经典的颠覆(一)内容上,对传统经典的颠覆 对现代文化和传统经典文化的关注,尤其是武侠文化的颠覆,是该剧的突 出特点。 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先了解一下传统文化生活中的武侠传统。 1、侠客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远有专诸、要离、聂政、荆轲、郭解,近有大侠霍元甲,等等。 2、除了真实的历史记载,许多文学作品中描写了侠客事迹和形象。 例如:陶渊明在咏荆轲中这样写道: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 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充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唐代著名的武侠小说有红线传 、 虬髯客传 、 刘无双传 、 昆仑奴 传 、 聂隐娘传 ,等等。 虬髯客传与红线传写得尤为出色。红拂、李靖、虬髯客这三个人物 都写得非常生动,性格鲜明。后世称其为“风尘三侠” 。 李白的侠客行 ,尤为出名 :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 现在,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 神侠倚碧鸳” ,这些作品和我国武侠文化保持着联系。 3、文人侠客观与侠客的社会意义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 也” 。 司马迁为侠客立传, 游侠列传将侠客分为“布衣之侠” 、 “乡曲之侠” 、 “闾巷之侠”几大类,称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 士之厄困不矜其能,不伐其德” 。 班固在汉书中对侠客也是持批评态度。 近代,鲁迅在流氓的变迁中对侠客批评激烈,认为侠客是盗性与奴性 结合的双重性格。 与文人理性“侠客观”相对,大众或多或少有较为感性的“侠客梦” ,他们 认为侠客有以下特点: 特征一,武艺出众,勇武豪强 特征二:不惧王法,不置产业 特征三:仗义行侠,快意恩仇 特征四;笑傲江湖,浪迹天涯 侠客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个人或者组织,解决个人或者组织无法解决的问 题,采用非常规的方式,来维持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弥补社会组织在运行的缺 陷不足。 4、 武剧中的武林世界 具体而言,从环境来说,是个不起眼的小客店,不是成就英雄的大舞台。 各位主人公名头响过真实本领,从根子上更像一群小市民,但又不失本心。 为了女人也争风吃醋,不像个大英雄。 9 他们的功夫不是去做大事情。 总之, 武剧中的武林世界,既不同于中国传统历史中的侠客世界,又不 同于文化中的武林世界,但是,它又同这两个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颠覆 传统与经典正是武与前者联系的重要体现。 这种颠覆和狂欢,将我们从既有的传统中解放出来,进入了一个相对自由 无碍的审美环境,是构成审美的重要前提。 正如黑格尔所言“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 。 (二)结构节目上,开放性叙事(二)结构节目上,开放性叙事 所谓叙事,就是讲故事。一般说来,电视作品叙事的完成要有三个基本要 素:故事本身、制播人员与电视观众。 武剧叙事有以下的特征: 1、电视叙事构成要素上的不寻常性 常识告诉我们,一般的电视节目只出现故事本身,把故事讲清楚,很少涉 及电视制播人员与过程,更不涉及电视观众,尽量地以客观的形式进行传播。 武剧则不然,它大胆地把制播人员和观众收纳其中,给人不一样的观感。 2、叙事的开放性造成不同距离感 普通电视节目是封闭叙事的,观众无法参与。 这种封闭造成一种陌生化和距离感,进而产生崇拜和欣赏,美感产生的重 要根源。 武剧则不然,它的叙事是开放的,观众甚至制播人员可以参与其中。 它时而以客观形式讲述故事(镜头是不存在的) ,时而以主观性极强的形式 在表演节目(镜头是存在的,模仿我猜 ) 。 这样,距离感没有了,不一样的观感形成了。 (三)(三) 武武剧的时空特点剧的时空特点 故事发生在明朝中叶,地方是在陕西关中一个叫七侠镇的同福客栈里。这 是该剧名义上的时空特征。 但是,从栏目内容来看,这个时空并不能容纳以下内容:莎士比亚的名著、 港台综艺风格的节目、传销的骗局、电视广告、招财猫等内容。 因此,我们可以说, 武的实际时空框架是古今中外,它是个开放的时空 体,是个可以容纳任何内容的时空体。 就此而论,它比所有其他的情景喜剧的娱乐资源更深刻和广泛。 因此,从审美对象的时空环境、内容特点和结构方式都是非常特殊而的。 这些打破了我们的审美习惯,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与审美必须具有的 自由和超越高度一致,也就极容易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 第第 5 5 节节:武武剧语言及语言审美剧语言及语言审美 一、语言与语言美一、语言与语言美 语言美,主要表现在形式美,如音色、音质、节奏等,与内容美,如语言 的意义、感情等。 电视语言美,是电视声音的重要组成,它的美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 与画面相关的美,另一方面是语言独特的美。 二、二、 武武的语言特色的语言特色 1、从语言来源来看,具有杂语性 节目的语言来源主要有:明代生活、古文诗词、武侠小说(尤其是金庸) , 世界名著(莎翁) 、广告、影视作品等等。 当然,这些作品进入武前已经被转换过,成为了武的独特语言, 两者有联系又有区别,具有互文性。 2、方言杂语的娱乐特质 武剧出现大量方言: 佟湘玉、凌腾云、佟石头、佟伯达(湘玉父亲)、姓谢的土匪陕西话 白展堂、李大嘴、白三娘东北话 郭芙蓉、郭蔷薇福建话、普通话 赛貂蝉、小翠、小米河南话 吕秀才普通话为主,也说英语,上海话。 慕容嫣四川话 11 邢捕头山东话 扈十娘南京话 包大仁云南话 祝无双普通话、上海话 辛普森香港话,也说英语 燕小六、七舅老爷天津话 从语音和语意表达来看,方言的好处是声音大小、快慢节奏比较有特点, 而且容易因为地方差异造成误会,达到娱乐效果 。 方言比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的娱乐效果要更灵活一些,这也是当前情景喜剧 多用方言的原因之一。 除了普通话和方言(白话) ,文言文、英语、以及特殊的网络语言(中英文 混杂)等等。 这些语言构成丰富,众声喧哗,极其具有娱乐的潜质。 三、语言的使用和审美效果的产生三、语言的使用和审美效果的产生 该剧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使用语言,产生了独特的以幽默为主要特点的娱乐 效果。 方式一:语境作用下的语言幽默效果 我想偷走你的心白玉汤顿首。 同一内容,进行越界传播,就会出现传播的偏向,导致幽默产生。 方式二:推理与幽默的产生 李大嘴她娘:我吃的盐比你吃的饭还多呢! 李大嘴:那是您口重。 李大嘴他娘: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 李大嘴:那是我懒得动! 可以看出,既不服管教,又不敢直接反对,就采用故意曲解或者理解偏差 的方式,使得说话者的期望和听话者的反应完全不同,产生幽默。 方式三:认知与幽默的产生 白展堂:你啊你,真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啊! 李大嘴:(思考状)阿斗,好像是个人物,哪里的啊? 白展堂:就是三国里的,刘备的儿子。 李大嘴:去去,你又蒙我了,刘备姓刘他姓阿,他俩咋会是一家人呢! 根据李大嘴的知识,他认为刘阿不是一家人有合理性的,但是这却和事实 以及观众的认知结构不一致,从而产生幽默。 可以看出, “出其不意”是该剧语言幽默的重要特点与原因,再如下边例子: 郭芙蓉:知道我娘是怎么把我爹拴在家里的吗? 白展堂:用狗链儿。 郭芙蓉:去!想要拴住男人的心,就要拴住男人的胃。 白的回答采用调侃的方式,造成了观众期待和对白回答期待之间的巨大落 差,产生幽默。 武的手法是自以为知实则不知,形成了反差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以语 言的形式零散于节目始终的。 第第 6 6 节节:武武剧的审美形态剧的审美形态 一、审美形态概说一、审美形态概说 什么是审美形态? 审美形态可以理解为人对不同样态的美的归纳和描述,它是审美活动中当 下生成的自由人生境界的对象化、感性表现和具体存在状态。 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主要包括:悲剧与喜剧、崇高与优美、丑与荒诞等。 中国基本审美形态主要包括:中和、神妙、气韵和意境等。 二、中和概说二、中和概说 (一)中和的基本内涵(一)中和的基本内涵 “中和”最早见于礼记中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 13 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的“中”指对立的两个因素或两个极端的中间。 首先,中国人从天地与人的关系的高度认识“中” ,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次,是从喜怒哀乐的对立中求统一的角度,要求矛盾统一,统一于“中” 。 至于“和” ,指情感的发作必须有节制,从而达到和谐顺遂的境界而不是矛 盾斗争的状态。 可见, “中” (非左非右)是路线问题, “和”即和谐、多样的统一,是如何 贯彻“中”的问题。 这样,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发乎情而止乎礼仪” ,两者成为源远流长 的儒家中庸美学思想典范。 (二)中和的审美特征(二)中和的审美特征 1、强调适度 其一,情感的适中 其二,人格精神的和谐 其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2、多样性的统一 3、天人合一 (三)中和的特点与不足(三)中和的特点与不足 三、喜剧概说三、喜剧概说 1、亚里士多德的喜剧观 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模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 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 致引起痛苦或伤害” 。 他从抽象层面来谈论喜剧感的产生,不足之处在于抽去了喜剧的社会内容, 并且没有分析喜剧的合理性与缺陷。 2、康德的喜剧观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书中举了一个著名例子。 他认为,听了这个笑话后人们大笑,并不是因为人们觉得比这个无知人聪 明而开心, “而是由于我们的紧张和期待突然消失于虚无” 。 所以他认为,“在一切引起撼动人的大笑里必然有某种荒谬背理的东西存在 着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 。 康德喜剧观比较强调喜剧对人的心理效应。 四、四、 武武剧的审美形态剧的审美形态 (一)人物性格(一)人物性格 性格对剧情的发展影响很大,我们从几个方面来认识该剧人物的性格特点。 1、名字与性格 佟湘玉(金镶玉) 、白展堂(白玉堂和展昭) 、祝无双(陆无双) 、郭芙蓉 (郭芙和黄蓉) 这些主人公都影射着武侠小说的显赫人物,而他们在该剧中的性格表现与 这些显赫人物在小说中的性格表现形成了隐形对比,通过降格这些人的性格特 点,达到了对自己性格的塑造。 2、正反同体的性格结构 佟掌柜小气抠门,动不动就扣月钱,客栈的伙食也不怎么样。但是另一方 面,她为了救白展堂和昔日竞争对手,不惜卖掉这客栈。小气抠门和重情重义 合而为一。 白展堂号为盗圣,但是不偷东西,有武功但是胆小如鼠。 莫小贝人小辈分低,但是名头最大,说话气势超过大人,等等可以看出, 武人物的性格特征就是正反同体,不是纯善纯恶之人。 (二)情节和审美特点构成(二)情节和审美特点构成 一方面,情景喜剧首要在审美上追求娱乐效果,这是作为情景喜剧的基本 审美目的。 构成该审美特点的手法,就是惊奇。 可以看出, 武剧的娱乐效果主要依靠“出乎意料”的表达形成的,先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8015.21-2025数字通信用对绞或星绞多芯对称电缆第21部分:水平层布线电缆空白详细规范
- 2026年中国水循环水设备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铝管切管机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6年中国大容量输液泵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2025年德州天衢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20人)笔试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第二批)4人笔试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北京市职业病防治院招聘学科骨干5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关于推动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内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的通知
- 2025年客运班线承包经营合同违约金计算方法
- 老年人活动启动计划
- 2025年四川省泸州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原卷版)
- T/CAQI 210-2021果蔬清洗装置
- 公司挂靠安全协议书
- 2023驾驶人数字化体检系统基本功能及技术要求
- 【MOOC答案】《光纤光学》(华中科技大学)章节作业期末慕课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铜精粉产业营运走势与投资前景展望研究报告
- 江苏扬州大数据集团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DB37-T5321-2025 居住建筑装配式内装修技术标准
- 深圳协议二手车合同模板
- 酒厂车间员工管理制度
- DB21T 3722.7-2025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7部分:高标准农田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