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感人爱情故事古代感人爱情故事 爱情,使人感到喜悦,那么关于爱情的故事有哪些呢?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爱情故事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 参考! 古代感人爱情故事_爱情大全 白蛇传”是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之一。 白蛇传 乃是起源于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源地在河南汤阴(今 河南鹤壁市)黑山之麓、淇河之滨的许家沟村。 许家沟所依的黑山,又名金山、墨山、大(亻加呸右) 山,古为冀州之地,是太行山的余脉之一。这里峰峦迭嶂, 淇水环流,林木茂盛,鸟语花香,环境清幽,亚赛桃源。 早在魏、晋时期,左思就在魏都赋里记载了“连眉配 犊子”的爱情故事传说:“犊子牵黄牛,游息黑山中,时 老时少,时好时丑。后与连眉女结合,俱去,人莫能 追”后来这一典故衍化为“白蛇闹许仙”故事,故事 的女主人公也由“连眉女”衍变为白蛇。 “白蛇闹许仙”里的白蛇精,当年曾被许家沟村一位 许姓老人从一只黑鹰口中救出性命。这条白蛇为报答许家 的救命之恩,嫁给了许家后人牧童许仙。婚后,她经常用 草药为村民治病,使得附近“金山寺”的香火变得冷落起 来,也使黑鹰转世的“金山寺”长老“法海和尚”大为恼 火,决心破坏许仙的婚姻,置“白娘子”于死地。于是引 出了人们熟悉的“盗仙草” 、 “水漫金山寺”等情节。白娘 子因为水漫金山而触动胎气,早产生下儿子许仕麟。法海 趁机用“金钵”罩住分娩不久的白娘子,将其镇压于南山 “雷峰塔”下。通过此事,许仙心灰意冷,便在“雷峰塔” 下出家修行,护塔侍子。18 年后,许仕麟高中状元,回乡 祭祖拜塔,才救出母亲,一家团圆。 古代感人爱情故事_爱情大全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 的爱情故事,多少年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 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个祝员 外之女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慕班昭、蔡文 姬的才学,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杭州访师求学。祝员外 拒绝了女儿的请求,祝英台求学心切,伪装卖卜者,对祝 员外说:“按卦而断,是让令爱出门的好。“祝父见女儿乔 扮男装,一无破绽,为了不忍使她失望,只得勉强应允。 英台女扮男装,远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 会稽(今绍兴)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 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 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 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 并没有特别的感受。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 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 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 无奈,谎称家中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 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 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家住鄮城(今鄞县)的太守之子马文 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 然而别。 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衾,死也要同穴!后梁山 伯被朝廷沼为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令。然山伯忧郁成疾, 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 殉。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 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 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 人间蹁跹飞舞。 古代感人爱情故事_爱情大全 生死与共-董小 宛和冒襄 冒襄(16111693),字辟疆,自号巢民,又号朴巢, 江苏如皋人,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冒襄生于官僚家庭,其 父冒起宗为明崇祯朝大臣,官至佥都御史。冒襄自幼聪明, 生性敏慧,仪貌出众,举止蕴藉,吐纳风流,他早负才名, 精于音律,长于书法,诗文俱佳,得晚明文坛领袖董其昌、 陈继儒的赏识。文苑巨擘董其昌把他比作初唐的王勃,期 望他“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 。明季他又以风节文章领 导复社,主盟文坛,名列“明末四公子”之目。卓绝的修 养,得天独厚的际遇,使其享有盛誉。 才自清明志自高,冒襄有过人的才艺,十岁能作诗文, 十四岁刊行诗集,十六岁中秀才。他聪颖勤学,博通经史, 下笔千言,但科举道路都不顺利。主要是因为其见解与权 贵不合,结果六次参加乡试,仅两中副榜。后来“督抚以 监军荐,御史以人才荐,皆以亲老辞,康熙中复以山林隐 逸及博学鸿词荐,亦不就” ,冒氏负才使气,轻财高义,刚 毅沉稳,疾恶如仇,眼界甚高,终身没有涉足官场。 冒襄温文尔雅,崇尚名节,才气横溢,风流倜傥,与 侯方域、陈贞慧、方以智并称“明末四公子” 。他们年龄相 仿,意气相投,或结伴同游,或诗酒唱和,或抨击阉党, 或议论朝政,希望改革政治,挽救国家危亡。冒襄雄才大 略、英豪气概领一时之秀,官僚家庭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使 他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他领导复社、几社,主持东南 文柄, “励经济,修名节,不以功名势利为念” 。一心想施 展抱负,建功立业。在南京时经常高朋满座,诗酒唱和, 高谈阔论,以天下为己任,大有不可一世之概。这也是明 末文化的一大特征。 崇祯三年(1630 年)他首赴南京乡试,因病阻场,结识 了复社名流张溥、杨廷枢,由此加入复社,并参与领导事 宜。后在秦淮大会东林遗孤,参加起草留都防乱公揭 , 抨击阮大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阮大铖之流如过街 老鼠。公元 1644 年,李自成的农民军攻入北京,明亡;随 后,清兵入关,建立大清国。南京的明朝旧臣建立了弘光 政权。阉党余孽阮大铖投靠马士英,当上了南明的兵部尚 书兼副都御史,他要报复复社诸君子。冒襄连夜逃往扬州, 靠了史可法的荫庇,才躲过了这场灾难。清兵平定全国后, 降清的复社成员陈名夏曾从北京写信给隐居的他,信中转 达了当权人物夸他是“天际朱霞,人中白鹤” ,要“特荐” 他。但冒襄以痼疾“坚辞” 。康熙年间,清廷开“博学鸿儒 科” ,下诏征“山林隐逸” 。冒襄也属应征之列,但他视之 如敝履,坚辞不赴。这些都充分表现了他以明朝遗民自居, 淡泊明志,决不仕清的心态和节操。他曾自述:“鬻宅移 居,陋巷独处,仍手不释卷,笑傲自娱。每夜灯下写蝇头 小楷数千,朝易米酒。 ”表达了他不事二姓的遗民心态,这 一点是冒襄一生中最为闪光的地方。 与此同时,他缅怀亡友,收养东林、复社和江南抗清 志士的遗孤。他曾在如皋抚养抗清志士遗孤二十多人,其 中包括“明末四公子”陈贞慧的儿子陈其年、方以智的儿 子方中通、方中德,安徽戴本孝兄弟,魏大中的孙子魏允 楠等,陈其年在如皋冒府生活长达八年之久。他们的生活、 交游费用全出自冒氏。冒襄在秦淮为复社子弟讲学,场面 可观,堪称盛会。冒襄还曾在灾年施粥赠药,接济灾民达 九个多月。这既说明冒襄讲义气,重友情,忧国忧民,也 说明他拥有丰厚的财富。由于冒氏本人从小养尊处优,缺 乏创造财富的本领,父亲去世以后,开支不减,家境日渐 衰落,以致他晚年靠卖字为生。入清后他不愿仕进,终日 诗酒自娱,不应鸿博之荐,晚年结庐隐居,是其政治信念 的体现。所以他的风节文章在海内深孚重望。他的逝世被 世人誉为“东南故老遗民之流风余韵于是乎歇绝矣” 。 才子佳人结良缘,冒襄不仅是热血书生,还是风月场 上的翩翩公子,据说其人“姿仪天出,神清彻肤举凡 女子见之,有不乐为贵人妇,愿为夫子妾者无数” 。可见冒 襄魅力无穷。自古才子佳人的故事不胜枚举,而大才子冒 襄的情感故事更是别有一番风味。 明朝崇祯十二年(1639 年),冒襄来到南京参加科举考 试,在闲谈中,他听到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 不禁对这位传说中的冰清玉洁的“冷美人”大感好奇。董 小宛,名白,字青莲,又名宛君,因父母离异生活贫困而 沦落青楼。她容貌秀丽,气质超尘脱俗。董氏名与字均同 于李白,是因仰慕唐代大诗人李白而起的。她与秦淮南曲 名妓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 李香君八人,被时人誉为“金陵八绝” “秦淮八艳” 。小宛 生于南曲青楼之中,其母陈氏为南曲歌妓,其父董旻为门 下清客。小宛自小聪颖,八岁时就跟一班清客文人学诗、 习画、作戏、操琴,十三四岁的时候,琴样书画莫不知晓, 诗词文赋样样精通。15 岁时做的彩蝶图 ,上有小宛题词, 并有二方图章印记,还有近人评价很高的题诗。小宛还自 幼爱读屈原的离骚 ,杜少陵、李义山的诗以及花蕊夫人, 王珪宫的词;并编有记载古代才女事迹的奁艳一书。小 宛不但才思敏捷,通诗达词,精琴工画,擅长昆曲,而且 善于食经茶道,董小宛真正算得上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大美 女。 风流才子冒襄自然十分渴望结识这样的佳人,尤其是 在科考失意之后,更想舒解心中的郁闷,于是慕名到秦淮 河去寻访董小宛,可惜她外出了,几次都没有见着。直到 准备离开金陵的前夕,冒襄由方以智引见,终于得以与董 小宛在苏州半塘相晤。当夜董小宛刚刚参加酒宴归来,正 微带醉意斜倚在床头。冒公子只好隔帘相望,称赞小宛可 谓是“香姿玉色,神韵天然” 。冒襄自我介绍后,董小宛称 赞说:“早闻四公子大名,心中倾佩已久!冒公子果然是异 人!异人!”之后董小宛话语不多,冒襄见她娇弱不堪,怜 惜伊人酒后神倦,坐了不到半个时辰就匆匆离去。就是这 半个时辰的交谈,却使董小宛对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董小宛其实早已经从李香君处听说了冒襄的才名,和 许多秦淮女子一样,她心中企慕不已。自从那一次见面后, 她便开始了对冒襄的期盼和含而不露的追求。虽然董小宛 多次向冒襄表示过倾慕,但均未得到他的首肯。后来众人 才知道,风流多情的冒襄早已属意吴门名妓陈圆圆,并于 1641 年“订嫁娶之约” 。然而次年冒襄第六次乡试途经苏州, 重访陈圆圆时,已是人去楼空,陈圆圆被国丈田弘强买而 去,送进了宫中。他遍寻陈圆圆不着,一时心情抑郁,怅 惘无及。于是与朋友一道乘舟夜游,竟然鬼使神差地又来 到了董小宛的门前。 第二次冒董相会,小宛正在病中,也是斜卧床头,只 是上次带着淡淡的笑容,这次却是满脸的凄怆,一副心力 交瘁的样子。冒襄大有同病相怜之感,满怀同情地将她宽 慰一番。见她病体虚弱,冒襄几次提出早早归去,董小宛 却殷勤挽留,两人直谈到深夜才分手告别。小宛告诉冒襄: “我十有八日寝食俱废,沉沉若梦,惊魂不安。今一见君, 便觉神怡气爽。 ”没想到冒公子的神采风姿竟然能起到药石 所不及的作用。 这次相会董小宛向冒襄表达委身之意,然而董小宛的 这一番款款深情,冒公子确是始料不及的。冒襄借酒醉敷 衍过去,第二天匆忙告别。小宛无奈之下只好说:“既然 公子要走,我都梳好妆了,就一路送送你吧。 ”这一送,就 一连送了二十七天,从浒关走到北固,冒襄也一连回绝了 她二十七次。到了金山的时候小宛指江发誓说:“妾此身 如江水东下,断不复返吴门!”这样几次三番,相送相追, 加深了彼此的了解,情感愈来愈浓。 影梅庵忆语中,冒 襄偕董小宛同游金山、苏州、杭州,登金山时, “山中游人 数千,尾余两人,指为神仙” ,可谓轰动一时。就在这年冬 天,在柳如是的斡旋下,由钱谦益出面给小宛赎身,然后 从半塘雇船送到如皋。次年春,冒董结成伉俪,他们在一 起幸福地生活了九年。夫妻二人时常弹琴和唱,吟诗作对, 游山玩水,真是一对神仙眷侣。 小宛来到冒家后一洗铅华,尽心尽力服侍冒襄家人, 事事亲力亲为。冒襄的母亲和正妻也都很喜欢她,不但如 此,小宛还要负责督导冒襄的两个儿子读书,算是兼任家 庭教师,董小宛虽然生性温柔,但看来却是非常有管理才 能的女性。她到冒家之后,日常琐事都是由小宛一手操办, 井井有条。可谓是冒襄的贤内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宛 有一手过人的厨艺,据说现在扬州的名小吃“董糖”和 “董肉”是小宛发明出来。人们把小宛列为古代十大名厨 之一。冒襄自称在与董小宛共同生活的这九年里是“折尽 一生清福” 。 短暂的幸福宁静生活很快过去了。甲申之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plc基础及应用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缆车间安全小知识培训课件
- 电线电缆绞丝工艺知识培训课件
- 电站操作规程培训课件
- 2.2做更好的自己 教案(表格式)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高电位活化细胞课件
- 高炉煤气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LC-SF-14-生命科学试剂-MCE
- 2-Hydroxydihydrodaidze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Calindol-hydrochloride-13C-D2-生命科学试剂-MCE
- 药事管理学全套课件
- 社区心理学课件
- 《中式面点制作第二版》教案高教版
- 看门狗定时器
- 质量整改通知单(样板)
- 进展性脑卒中的诊疗策略课件
- 2020届高三北京高考“多文本阅读”总攻略
- (高职)中外民俗电子课件(全套)
- 《管理学基础》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 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试题题库含答案
- 遵义县偏岩河工程设计说明书(鸭溪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