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常见传染病小儿常见传染病 流行特点及预防流行特点及预防 传染病传染病又称感染性疾病,是由各又称感染性疾病,是由各 种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种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的疾病。病原体种类有:的疾病。病原体种类有: 细菌细菌 病毒病毒 寄生虫寄生虫 真菌真菌 螺旋体等螺旋体等 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IgMIgM不足不足 易致革兰氏阴性菌感染易致革兰氏阴性菌感染 胎传胎传IgG IgG 使婴儿在六个月前对很多使婴儿在六个月前对很多 细菌、病毒有免疫力。细菌、病毒有免疫力。 IgAIgA、IgEIgE、IgDIgD水平低水平低 三个基本环节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源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水平传播水平传播 l l呼吸道呼吸道 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如麻疹、猩红热如麻疹、猩红热 l l胃肠道胃肠道 经水、食物、苍蝇传播如经水、食物、苍蝇传播如 菌痢、伤寒、甲肝、蛔虫病菌痢、伤寒、甲肝、蛔虫病 l l 日常生活接触日常生活接触 手、玩具、用具传播手、玩具、用具传播 l l 血液、血制品、注射等血液、血制品、注射等 如如HBVHBV l l 虫媒传播虫媒传播 吸血节肢动物如蚊传流吸血节肢动物如蚊传流 脑、疟疾、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脑、疟疾、虱传斑疹伤寒、蚤传鼠疫 自身传播自身传播 如蛲虫病,雌虫到宿主体外,经搔如蛲虫病,雌虫到宿主体外,经搔 抓后,虫卵又从口入。抓后,虫卵又从口入。 基本特征基本特征 病原体病原体 传染性传染性 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免疫性免疫性 病毒性传染病免疫力常可病毒性传染病免疫力常可 保持终生(流感例外)。细菌、原虫保持终生(流感例外)。细菌、原虫 仅为数月至数年(伤寒长),可再感仅为数月至数年(伤寒长),可再感 染或重复感染。染或重复感染。 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的特征 临床特征临床特征 临床分期临床分期 潜伏期潜伏期 前驱期前驱期 发病期发病期 恢复期恢复期 特殊表现特殊表现 发热发热 皮疹皮疹 出现日期、部位、顺序、数出现日期、部位、顺序、数 目等不尽相同。常见出疹性传染病有目等不尽相同。常见出疹性传染病有 猩红热、麻疹、水痘、幼儿急疹、风猩红热、麻疹、水痘、幼儿急疹、风 疹、斑疹伤寒、伤寒、流行性脑脊髓疹、斑疹伤寒、伤寒、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膜炎、流行性出血热等。 中毒症状中毒症状 毒血症、菌血症、败血毒血症、菌血症、败血 症、脓毒血症症、脓毒血症 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发现 早诊断早诊断 早隔离早隔离 早治疗早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肠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 床边隔离、吐泻物消床边隔离、吐泻物消 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毒、加强饮食卫生及个人卫生,作好 水源及粪便管理。水源及粪便管理。 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室内开窗通风、空室内开窗通风、空 气消毒、戴口罩。气消毒、戴口罩。 虫媒传染病虫媒传染病 药物杀虫、防虫、驱药物杀虫、防虫、驱 虫及应用防虫设备。虫及应用防虫设备。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计划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计划免疫(疫苗、菌苗、类毒素), 提高特异性免疫力。免疫力在接种后提高特异性免疫力。免疫力在接种后1-1- -4-4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周内出现,持续数月至数年。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抗毒血清、丙种球蛋抗毒血清、丙种球蛋 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白、胎盘球蛋白、高效免疫球蛋白。注 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射后免疫力迅速出现,维持1 12 2月即失月即失 去作用。去作用。 预防接种预防接种 疫苗接种的一般禁忌症疫苗接种的一般禁忌症 生理状态生理状态 某种传染病流行期某种传染病流行期 如乙脑禁百日咳如乙脑禁百日咳 最近进行被动免疫者最近进行被动免疫者 不接种活疫苗不接种活疫苗 特殊生理状态特殊生理状态 如早孕妇女如早孕妇女 病理状态病理状态 发热发热 过敏性体质过敏性体质 急性传染病急性传染病 重症慢性疾病重症慢性疾病 如活动性肺结核如活动性肺结核 免疫缺陷病、应用免疫制剂、脾切除免疫缺陷病、应用免疫制剂、脾切除 不接种活疫苗不接种活疫苗 癫痫、精神病、脑炎后遗症癫痫、精神病、脑炎后遗症 应慎重应慎重 疫苗接种反应疫苗接种反应 一般反应一般反应 局部反应局部反应 红晕、胀痛、硬结、淋巴结肿大红晕、胀痛、硬结、淋巴结肿大 全身反应全身反应 发热、头痛、乏力、恶心、腹泻发热、头痛、乏力、恶心、腹泻 加重反应加重反应 较一般反应重较一般反应重 由于疫苗质量、接种方法、过度劳累等由于疫苗质量、接种方法、过度劳累等 异常反应(体质因素)异常反应(体质因素) 非特异性反应非特异性反应 局部化脓感染局部化脓感染 精神性反应精神性反应 癔病、晕厥癔病、晕厥 变态反应变态反应 过敏性紫癜、休克过敏性紫癜、休克 偶合其他疾病偶合其他疾病 某种疾病发病前期某种疾病发病前期 诱发诱发 加重加重 一般和支持治疗一般和支持治疗 隔离、消毒隔离、消毒 护理护理 房间安静清洁,空气流通新鲜房间安静清洁,空气流通新鲜 饮食饮食 流质、半流质软食等,保证热流质、半流质软食等,保证热 量供应,供给各种营养素。量供应,供给各种营养素。 传染病的传染病的治疗治疗 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临床特征为发热、流涕、咳嗽、 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眼结合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皮肤 斑丘疹斑丘疹, ,疹退糠麸脱屑,并留有棕色色疹退糠麸脱屑,并留有棕色色 素沉着。素沉着。 麻麻 疹疹 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传染源传染源 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麻疹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潜伏期末潜伏期末2-32-3天至出疹后天至出疹后5 5天内有传染性。天内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传染性非常强。传染性非常强。 经飞沫直接传播入呼吸道。经飞沫直接传播入呼吸道。 通过受病毒污染的日用品、玩具、衣物手通过受病毒污染的日用品、玩具、衣物手 等传播。等传播。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未患过麻疹、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未患过麻疹、未接种过麻疹疫苗 幼年时接种过麻疹疫苗,以后未复种幼年时接种过麻疹疫苗,以后未复种 易感者接触患者后易感者接触患者后90%90%以上可患病。以上可患病。 接种过疫苗的小儿仍有接种过疫苗的小儿仍有15%15%再患麻疹。再患麻疹。 发病年龄发病年龄 高峰年龄高峰年龄 1 15 5岁岁 近年发病年龄上移近年发病年龄上移 婴儿可从母亲获得免疫力(婴儿可从母亲获得免疫力(IgGIgG),), 持续至持续至8 8个月左右消失(可发生轻型麻疹个月左右消失(可发生轻型麻疹 )。)。 发病发病季节季节 任何季节任何季节 高峰在冬春季高峰在冬春季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隔离与检疫隔离与检疫 隔离至出疹后第隔离至出疹后第6 6天,有并发症者天,有并发症者 延长到出疹后第延长到出疹后第1010天。天。 密切接触者检疫密切接触者检疫14142121天。天。 预预 防防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自动免疫自动免疫 麻疹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8-108-10个月初种,个月初种,7 7岁岁 时复种。时复种。 易感者在流行期接触病人后易感者在流行期接触病人后2 2天接种天接种 活疫苗,可预防麻疹发生或减轻症状。活疫苗,可预防麻疹发生或减轻症状。 对对1 1个月内服过脊髓炎疫苗,个月内服过脊髓炎疫苗,8 8周内接周内接 受过输血、血制品或其它被动免疫制剂受过输血、血制品或其它被动免疫制剂 者,推迟接种。者,推迟接种。 被动免疫被动免疫 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有密切接触史的体弱、患病、年 幼的易感儿采用。幼的易感儿采用。 肌注丙种球蛋白,接触后肌注丙种球蛋白,接触后5 5天内注天内注 射者可防止发病,射者可防止发病,6 69 9天内注射者可天内注射者可 减轻症状。减轻症状。 免疫有效期免疫有效期3 3周。周。 水痘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 呼吸道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轻微的全身症状和皮肤、临床上以轻微的全身症状和皮肤、 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 疱疹与结痂为特征。疱疹与结痂为特征。 水水 痘痘 传染源传染源 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传染性强。传染性强。 自出疹前自出疹前1 12 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止,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止, 均有传染性。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飞沫传播飞沫传播 接触传播接触传播 玩具、用具、衣物等。玩具、用具、衣物等。 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未患过水痘的人群、儿童易患病。未患过水痘的人群、儿童易患病。 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90%发病。发病。 6 6个月前一般不发生水痘。个月前一般不发生水痘。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隔离期自发病起至疹痂干为止,接触水隔离期自发病起至疹痂干为止,接触水 痘的儿童留检痘的儿童留检3 3周。周。 自动免疫自动免疫 水痘减毒活疫苗水痘减毒活疫苗 接触水痘后给予接触水痘后给予 被动免疫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丙种球蛋 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 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小儿,在接触水使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的小儿,在接触水 痘痘7272h h内给予。内给予。 预预 防防 呼吸道隔离呼吸道隔离 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剪指甲、换衣服剪指甲、换衣服 皮肤瘙痒皮肤瘙痒 止痒镇静剂或炉甘石洗剂止痒镇静剂或炉甘石洗剂 防止庖疹破溃感染防止庖疹破溃感染 庖疹破溃庖疹破溃 涂以龙胆紫或新霉素软膏涂以龙胆紫或新霉素软膏 继发感染者继发感染者 抗生素抗生素 激素禁用激素禁用 已用激素者尽快减量停用已用激素者尽快减量停用 治治 疗疗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 吸道传染病。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临床特点为急起高热、全身酸痛、乏力、 伴轻度呼吸道症状。伴轻度呼吸道症状。 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 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易发生变异,威分甲、乙、丙三型,甲型易发生变异,威 胁最大胁最大, ,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全世界已发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全世界已发 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次小流行,造成数 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 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 传染源传染源 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 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病人自潜伏期末到发病后5 5日内均可有日内均可有 病毒排出。传染期约病毒排出。传染期约1 1周,以病初周,以病初2 23 3 日传染性最强。日传染性最强。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飞沫直接传播飞沫直接传播 玩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玩具、食具、毛巾等间接传播。 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新生儿易感性与成人相同。新生儿易感性与成人相同。 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免疫力维持感染后对同一抗原型免疫力维持1-21-2年。年。 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型与型之间无交叉免疫性。 病毒易发生变异。病毒易发生变异。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流行过突然发生、迅速蔓延、发病率高、流行过 程短。程短。 无明显季节性,冬春季节为多。无明显季节性,冬春季节为多。 每每10101515年可发生一次世界性大流行。年可发生一次世界性大流行。 每每2 23 3年可有一次小流行。年可有一次小流行。 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诊断、就地隔离治疗早发现、早诊断、就地隔离治疗1 1周或至周或至 退热后退热后2 2天。密切接触者观察天。密切接触者观察3 3天。天。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戴口罩戴口罩 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可用食醋或过氧乙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可用食醋或过氧乙 酸熏蒸。酸熏蒸。 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病人用过的食具、衣物、手帕、玩具等 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煮沸消毒或阳光暴晒2 2小时。小时。 预预 防防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自动免疫自动免疫 减毒活疫苗采用鼻腔接种在流行季节前减毒活疫苗采用鼻腔接种在流行季节前1 1 3 3月喷施双侧鼻腔。仅在月喷施双侧鼻腔。仅在16-6016-60岁健康人岁健康人 中使用。中使用。 灭活疫苗皮下注射用于儿童及老人。基灭活疫苗皮下注射用于儿童及老人。基 础免疫后础免疫后6-86-8周重复一次,以后每年再加强周重复一次,以后每年再加强 免疫一次。免疫一次。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 病毒唑滴鼻病毒唑滴鼻、中草药预防等。中草药预防等。 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小儿常见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性呼吸道传染病。 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临床特征为发热及腮腺非化脓性 肿痛(肿痛(一侧或双侧耳下部以耳垂为中一侧或双侧耳下部以耳垂为中 心肿大、疼痛),心肿大、疼痛),其病毒除侵犯腮腺其病毒除侵犯腮腺 外,还可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心、肾、外,还可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心、肾、 肝、神经系统等器官。肝、神经系统等器官。 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传染源传染源 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病例。早期患者和隐性感染病例。腮肿前腮肿前6 6 天至腮肿后天至腮肿后9 9天内有高度传染性。天内有高度传染性。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 通过唾液污染物及尿液等直接接触通过唾液污染物及尿液等直接接触 传播。传播。 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易感性易感性 普遍易感,最常见学龄期及学龄儿童普遍易感,最常见学龄期及学龄儿童 1 1岁内婴儿极少感染。岁内婴儿极少感染。 感染后具终身免疫。感染后具终身免疫。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为主。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为主。 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易造成暴发流行。在儿童集体机构中易造成暴发流行。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隔离病人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隔离病人至腮腺肿胀完全消失为止。 易感儿检疫易感儿检疫3 3周。周。 自动免疫自动免疫 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 喷鼻或气雾。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喷鼻或气雾。不能用于孕妇、先天或获得 性免疫低下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性免疫低下以及对鸡蛋白过敏者。 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腮腺炎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 联疫苗)。联疫苗)。 预预 防防 被动免疫被动免疫 丙球无预防作用。丙球无预防作用。 腮腺炎免疫球蛋白效果不肯定。腮腺炎免疫球蛋白效果不肯定。 药物预防药物预防 板兰根板兰根3030克或金银花克或金银花9 9克煎服,每日克煎服,每日1 1 剂,连续剂,连续6 6天。天。 治疗治疗 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给予流质饮食,避免酸性 食物刺激,保持口腔清洁。食物刺激,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中药使用中药内外兼治内外兼治 内服普济消毒饮,内服普济消毒饮, 外用如意金黄散。外用如意金黄散。 干扰素干扰素治疗。治疗。 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 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肝临床表现为食欲减退、疲乏无力、肝 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例出现发热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例出现发热 及黄疸。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及黄疸。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 乙型,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少数乙型,丙型肝炎易发展为慢性,少数 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原发性肝细胞癌。 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 经粪、口途径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经粪、口途径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 要方式要方式 水源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水源被污染或生食污染的水产品( 贝类,毛蚶),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贝类,毛蚶),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 流行。流行。 不通过胎盘感染。不通过胎盘感染。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母婴传播 通过胎盘、产道、哺乳及密切接触通过胎盘、产道、哺乳及密切接触 传播率传播率40-50%40-50%,若,若HbsAgHbsAg、HbeAgHbeAg双阳性双阳性 传播率高达传播率高达90%90%。 水平传播水平传播 输血及血制品以及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输血及血制品以及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 密切生活接触密切生活接触 经吸血昆虫经吸血昆虫( (蚊,臭虫,虱等蚊,臭虫,虱等) )叮咬传播叮咬传播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普遍易感普遍易感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 6 6个月内很少。感染后持久免疫。个月内很少。感染后持久免疫。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 抗体水平降低和抗体水平降低和HBVHBV变异株可使已有免变异株可使已有免 疫者再感染。疫者再感染。 儿童病例病情一般较轻,病程较短恢儿童病例病情一般较轻,病程较短恢 复完全。复完全。1 1岁以内婴儿罹患肝炎时病情较岁以内婴儿罹患肝炎时病情较 重,易于发生为重症肝炎或肝硬化。重,易于发生为重症肝炎或肝硬化。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 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进行消毒处理。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对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的儿童接对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的儿童接 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45天。乙肝、丙肝、天。乙肝、丙肝、 丁肝观察丁肝观察160160天。天。 预预 防防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漱洗用品及食具专用漱洗用品及食具专用 病人食具煮沸消毒病人食具煮沸消毒 接触病人后肥皂和流动水洗手接触病人后肥皂和流动水洗手 切断母婴传播保护婴儿,对切断母婴传播保护婴儿,对HBsAgHBsAg阳阳 性尤性尤HBeAgHBeAg亦呈阳性的产妇所产婴儿,亦呈阳性的产妇所产婴儿, 出生后迅即注射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出生后迅即注射乙型肝炎特异免疫球 蛋白及(或)乙型肝炎疫苗。蛋白及(或)乙型肝炎疫苗。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甲型肝炎甲型肝炎 接种甲肝疫苗。接种甲肝疫苗。 甲型肝炎接触者甲型肝炎接触者7 71414天内给以含天内给以含HAVHAV 抗体的人丙种球蛋白。抗体的人丙种球蛋白。 乙型肝炎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或基因工程乙肝疫苗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或基因工程乙肝疫苗 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与乙型用于阻断母婴传播和新生儿预防,与乙型 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提高保护肝炎特异免疫球蛋白联合使用可提高保护 率。注意加强和复种。率。注意加强和复种。 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 用于母婴传播(用于母婴传播(HbsAgHbsAg、HbeAgHbeAg双阳性母亲双阳性母亲 )的阻断,应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的阻断,应与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使用。 亦可用于意外事故的被动免疫。亦可用于意外事故的被动免疫。 简称乙脑,由嗜神经的乙脑病简称乙脑,由嗜神经的乙脑病 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性传染病。 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经蚊等吸血昆虫传播,流行于夏 秋季,多发生于儿童。秋季,多发生于儿童。 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临床上以高热、意识障碍、惊厥 、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呼吸衰竭及脑膜刺激征为特征。 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 传染源传染源 家畜、家禽(储存宿主)。家畜、家禽(储存宿主)。 猪猪蚊蚊猪的传播环节。流行期间,猪猪的传播环节。流行期间,猪 的感染率的感染率100%100%,马,马90%90%以上。以上。 蚊虫感染后,可终身带毒,随蚊越冬或蚊虫感染后,可终身带毒,随蚊越冬或 经卵传代,是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经卵传代,是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 蝙蝠也可作为储存宿主。蝙蝠也可作为储存宿主。 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意义不大。患者及隐性感染者意义不大。 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经过蚊虫叮蛟而传播。经过蚊虫叮蛟而传播。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53-90%53-90% 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病后免疫力强而持久。 流行区以流行区以1010岁以下岁以下, ,尤其尤其2 26 6岁儿童岁儿童 发病率最高。发病率最高。3-63-6月小婴儿发病少,病月小婴儿发病少,病 情轻。情轻。 仅分布在亚洲仅分布在亚洲 严格的季节性严格的季节性 80 8090%90%的病例集的病例集 中在中在7 7、8 8、9 9三个月内。华北地区为三个月内。华北地区为7 7 8 8月,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月,与蚊虫密度曲线相一致。 呈高度散发性呈高度散发性 同一家庭同时有同一家庭同时有 两个患者罕见。两个患者罕见。 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灭蚊灭蚊 人群免疫人群免疫 灭活疫苗灭活疫苗 流行区流行区6 6个月以上个月以上1010岁以下的儿童在流行岁以下的儿童在流行 前前1-21-2个月开始,首次皮下注射,间隔个月开始,首次皮下注射,间隔7 7 1010天复种天复种1 1次,预防接种后次,预防接种后2 23 3周体内产生周体内产生 保护性抗体,维持保护性抗体,维持1 1年。以后每年加强注射年。以后每年加强注射 一次。一次。 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 正在试用中正在试用中 预预 防防 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又称恐水症,为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 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 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多见于狗、狼、猫等食肉动物。人多 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85-90%85-90%为狂犬)。为狂犬)。 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临床表现为特有的狂躁、恐惧不安、 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怕风、恐水、流涎和咽肌痉挛,终至发生 瘫痪而危及生命。瘫痪而危及生命。 狂犬病狂犬病 近年因养狗逐渐增多,故发病率近年因养狗逐渐增多,故发病率 有上升的趋势。有上升的趋势。 传染源传染源 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患病动物唾液中含有多量的病毒, 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于发病前数日即具有传染性。隐性感 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染的犬、猫等兽类亦有传染性。 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抓伤,病毒自皮 肤损伤处进入人体。肤损伤处进入人体。 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粘膜也是病毒的重要侵入门户,如眼结 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合膜被病兽唾液沾污,肛门粘膜被狗触舔 等,均可引起发病。等,均可引起发病。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咬伤后发病率人对狂犬病普遍易感,咬伤后发病率10-10- 70%70%,平均为,平均为15-20%15-20%。 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 加强动物管理加强动物管理 家犬应严格禁锢,并进家犬应严格禁锢,并进 行登记和疫苗接种。行登记和疫苗接种。 伤口处理伤口处理 清创清创 用用20%20%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肥皂水和清水反复彻底清洗 伤口和搔伤处,至少伤口和搔伤处,至少3030分钟,再用分钟,再用75%75%乙醇乙醇 或或2%2%碘酒涂擦,也可用碘酒涂擦,也可用0.1%0.1%新洁尔灭液冲新洁尔灭液冲 洗。洗。3 3天内不包扎伤口。天内不包扎伤口。 预预 防防 自动免疫自动免疫 被狼、狐、狗、猫等动物咬伤者,被狼、狐、狗、猫等动物咬伤者, 应作预防接种。一般咬伤,第应作预防接种。一般咬伤,第1 1,7 7, 1414天肌注疫苗。严重者天肌注疫苗。严重者1 1,3 3,7 7,1414, 3030天肌注疫苗。天肌注疫苗。 被动免疫被动免疫 高效价免疫血清浸润注射和肌注高效价免疫血清浸润注射和肌注 简称菌痢简称菌痢, ,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肠 道传染病。道传染病。 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感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 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平素体格健壮中毒型细菌性痢疾多见于平素体格健壮 、营养情况较好的、营养情况较好的2 27 7岁儿童,起病急骤,岁儿童,起病急骤, 病情严重,可迅速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病情严重,可迅速出现惊厥、昏迷和休克, 易引起死亡。易引起死亡。 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 传染源传染源 患者和带菌者。轻型不典型菌痢与慢患者和带菌者。轻型不典型菌痢与慢 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手(通过污染的手(“脏手传播脏手传播”)、食)、食 品、水源或生活接触传播。品、水源或生活接触传播。 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 流行特点流行特点 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不良卫生习惯)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不良卫生习惯) 病后免疫力不持久。病后免疫力不持久。 不同菌型间无交叉免疫。不同菌型间无交叉免疫。 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全年散发,夏秋两季多见,全年散发,夏秋两季多见, 主要原因主要原因 气温条件适合繁殖气温条件适合繁殖 苍蝇多,传播媒介多。苍蝇多,传播媒介多。 天热易感者喜冷饮及生食瓜果蔬菜等食品。天热易感者喜冷饮及生食瓜果蔬菜等食品。 胃肠道防御功能降低,如大量饮水后胃酸等胃肠道防御功能降低,如大量饮水后胃酸等 消化液被稀释,抵御痢菌能力下降。消化液被稀释,抵御痢菌能力下降。 预预 防防 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早发现,早隔离,直至粪便培养隔日一次早发现,早隔离,直至粪便培养隔日一次 连续连续2 23 3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早治疗,彻底治疗。早治疗,彻底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执行执行“三管一灭三管一灭”(即管好水源、食物和(即管好水源、食物和 粪便、消灭苍蝇),粪便、消灭苍蝇), 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 卫生习惯。卫生习惯。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 痢疾菌苗疗效一般不够肯定,尚未推广。痢疾菌苗疗效一般不够肯定,尚未推广。 手足口病 到今年3月27日,全国已有4万多幼儿得 了手足口病,并有数名孩子被手足口病 夺去了生命。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其实像普通感冒一样,是一种由 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病。 手足口病 l 手足口病手足口病 是由肠道病毒引是由肠道病毒引 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起的传染病,可引起发热和手 、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 疡,个别患者可引起疡,个别患者可引起心肌炎心肌炎、 肺水肿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等并 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发展 快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西藏林芝旅游攻略
- 2026年陕西服装工程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山东省东营市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6年潇湘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及答案1套
- 2026年浙江海洋大学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必考题
- 2026年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必刷测试卷附答案
- 2026年山东药品食品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及答案1套
- 2026年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新版
- 广东省新课程标准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
- 国开电大应用写作(汉语)形考任务4参考答案
- 6S检查表标准版2行业资料国内外标准规范
- 汽车吊机支腿反力计算及梁板受力分析
- 第十四章基因的表达与调控
- 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
- 点的立体构成
- 《格萨尔王传研究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 阅读推荐课《不老泉》课件
- 护士长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正式完整版课件
- 危大工程验收记录表(模板工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