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XX包铜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1页
四川XX包铜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2页
四川XX包铜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3页
四川XX包铜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4页
四川XX包铜矿初步设计说明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步设计说明书四川省xx县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包铜矿初步设计说明书xx 设 计 院二 九 年 五 月 3目 录1总论11.1 概况11.1.1地理位置11.1.2区域经济地理特点11.1.3企业性质及概况21.2项目编制依据与原则21.2.1项目编制依据21.2.2项目编制原则31.3 项目建设条件31.3.1矿产资源概况31.3.2矿区地质概况31.3.3 项目外部建设条件51.4 建设方案61.4.1设计规模、产品方案61.4.2厂址方案61.4.3主要设计方案61.5投资概算102 选矿102.1概述102.1.1设计依据102.1.2设计原则112.1.3生产能力112.1.4工作制度112.1.5工艺流程及产品方案112.2原矿112.2.1矿石的物质组成112.2.2岩矿鉴定122.2.3矿石矿物组成122.2.4主要矿物浸染粒度132.2.5主要矿物产出特征132.2.6矿石结构构造152.2.7矿石物理化学性能162.3选矿试验162.3.1试验的目的162.3.2试样的采取与制备172.3.3试验内容、推荐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选别指标182.3.4试验结论202.3.5对选矿试验的评述202.4设计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212.4.1破碎工艺流程的选择212.4.2工艺指标232.4.3主要材料消耗242.4.4工艺过程简述242.5生产能力、工作制度252.5.1生产能力252.5.2工作制度252.6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252.7.厂房布置及设备配置262.7.1厂房构成262.7.2厂房配置及设备配置262.8.附属设施262.8.1矿仓262.8.2药剂种类与用量级储存设施262.8.3化验室、试料加工室272.8.4卫生防护和安全设施273 尾矿设施273.1 设计原则和依据273.1.1 设计原则273.1.2 设计依据283.1.3 选矿工艺资料293.2 尾矿库设计293.2.1 尾矿库址选择303.2.2 尾矿库所需库容计算313.2.3 尾矿库实际库容计算313.2.4 尾矿库等级323.3 尾矿坝设计323.3.1尾矿澄清距离的确定333.3.2尾矿坝高的确定333.3.3尾矿坝343.3.4拦洪坝343.3.5尾矿坝基清理343.3.6筑坝材料343.3.7尾矿排放及堆积353.3.8尾矿坝肩排水设计353.3.9尾矿坝监测点363.3.10渗流稳定计算363.3.11尾矿坝稳定分析373.3.12尾矿看守房及其供配电及通讯393.4 尾矿库排水设施设计403.4.1 尾矿库防洪标准403.4.2水文计算403.4.3 排水构筑物设计433.4.4 排水构筑物水力计算433.5 尾矿输送453.5.1输送计算数据463.5.2自流输送计算463.5.3压力输送计算473.5.4尾矿输送设备选择473.5.5砂泵站483.5.6尾矿输送管道483.5.7尾矿浆的坝上排放483.6 尾矿回水483.7 需要说明的问题493.8 尾矿库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管理493.8.1 尾矿库安全管理措施503.8.2 尾矿库组织管理503.8.3 尾矿库的监测管理513.8.4 尾矿库的维修管理513.8.5 尾矿库的事故及其处理措施523.8.6 尾矿库的放矿管理523.8.7 尾矿库的渡汛管理533.9 建设进度及质量控制533.9.1建设进度533.9.2质量控制543.10尾矿库复垦564总图运输574.1区域概况574.2厂址选择574.3总体布置574.3.1总体布置的指导思想574.3.2总体布置574.4总平面布置584.5企业运输584.5.1 外部运输584.5.2 运输设备584.5.3 厂区道路584.5.4 主要原料、燃料供应595其他辅助工程595.1电力595.1.1 用电负荷595.1.2 车间变电所595.1.3 防雷接地595.1.4 电信系统的设置605.2.5 通信线路605.2给水排水605.2.1给水605.2.2排水605.3采暖通风605.3.1采暖605.3.2通风除尘605.4工业与民用建筑615.4.1 主要设计原则615.4.2 设计基础资料615.4.3 主要建(构)筑物结构的确定616 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616.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616.2环境保护标准626.3主要污染物及其治理措施626.3.1噪声626.3.2粉尘626.3.3尾矿626.4 厂区绿化636.5环境保护监测管理机构636.6水土保持637 消防637.1 防火措施637.2消防机构637.3其它638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648.1 组织机构648.2 人力资源配置649 投资概算649.1投资概况649.2编制依据659.3投资分析651总论1.1 概况 1.1.1地理位置xx县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包铜矿矿区位于xx县城南南31km的海坝乡东部,面积0.65km2。矿山简易公路22km与会(东)发(箐)公路相接,至xx47km,至成昆线永郎车站160km,至攀钢233km,均有柏油公路相连。交通尚属方便。地理坐标: 东经1024230北纬 2634301.1.2区域经济地理特点xx县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包铜矿矿区位于高山区,最高山海拔2325m,最低2125m,相对高差200m,区内地形切割较强烈,地形地貌受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水系的控制,形成北高南低,东西高中间低的地形,地形坡度般小于35,矿区内有一河沟马店河,流经矿体西侧,注入发箐河,再经大桥河流入金沙江。 本区属高山气候。气候垂直分带明显,2500m以上为寒温带气候,15002500m地带为温带气候,1500m以下的谷地相当于亚热带气候。年降雨量为10521081mm,70集中在79月份。本区主要农作物有土豆、玉米、荞子等,畜牧业主要为羊、牛等。区内植被不发育,林木较少。但矿产资源较丰富,附近有xx铅锌矿,满银沟铁矿等中小型企业。矿区附近人烟稀少,居民以汉族为主,彝族次之。本区水源、电源、粮食及劳动力充足。综上所述,建设条件较为优越。1.1.3企业性质及概况xx县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股份制企业。该矿始建于1994年,由于未进行地质勘查,仅在露头局部建立小型露天采矿场,进行土法采矿。此后,矿山投资近120余万元,进行了矿区22km的公路建设;高压输电路及变电站建设;矿山pd1、pd2、pd3、探矿平巷(1188m)的施工:矿山1200m2生活设施的建设;小露天采矿场的开采等。目前,普加包包铜矿的小露天开采已结束,地下开采部分进行中。1.2项目编制依据与原则1.2.1项目编制依据1、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八大队提交的xx县东风冶炼厂xx包铜矿保有资源储量复核报告及其附图、附件。2、xx县东风冶炼厂xx包铜矿开发利用方案。3、xx县东风冶炼厂xx包铜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4、xx县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包铜矿石的可选性试验研究报告。5、xx县东风冶炼厂xx包铜矿安全预评价报告。6、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行业标准、安全规程等。7、xx县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包铜矿的设计委托。8、调查收集及矿山提供的相关技术基础资料。1.2.2项目编制原则根据建设单位对本项目建设的原则意见,针对项目实际,确定本项目设计的基本原则:1、认真贯彻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落实国家对矿产资源、环境、土地和水资源等有关政策法令,执行矿山安全、卫生等各项法规和规定。2、结合矿山实际,节约投资、增加企业效益。3、设计要切合实际、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满足生产工艺要求。1.3 项目建设条件1.3.1矿产资源概况矿区仅有一条走向长为1000m的中厚砂岩铜矿体。目前探查控制矿体垂直(从露头至深部)深度为94m左右(2l84m2o9om),延伸部位尚无工程控制,通过勘查后知,矿体属规模小(资源量为63.31104t,铜金属量为0.81104t),品位不富(平均1.27),资源量级别低,属赋存稳定,连续性较好,品位变化不大的小型砂岩铜矿床。金属矿物绝大部分为黄铜矿,次为灰铜矿,斑铜矿的硫化矿床,可选性能好。内蒙古突泉县莲花山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尾矿再回收选矿厂取自老尾矿库尾矿砂300t/d。老尾矿库尾矿砂总储量约120104t。1.3.2矿区地质概况1.3.2.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由老至新主要为: 1、寒武系,泥晶粉晶白云岩,具条纹,条带构造,分布于德干大断裂西侧。 2、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由斑状,气孔状玄武岩及凝灰质砂页岩等组成多个韵律层,厚800m。 3、三叠系上统白果湾组(t3bg),底部为砾岩,其上为灰主灰黑色砂岩,泥页岩,由粗雨细组成多旋回层,与下伏层不整合,厚200800m。 4、侏罗系下统益门组(j1y),具有灰至灰白色石英砂岩,紫红、灰绿色泥岩夹粉砂岩,灰紫、灰色泥石岩,紫红色泥岩,灰色白云质灰岩,泥岩与石英粉砂岩五层,厚1 00300m。 5、白垩系上统小坝组(k2x),分为三段: 下段(k2x1)紫红色砂质泥岩,底部泥岩中含有石英小砾,厚200m。 中段(k2x2)灰色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中部含铜,厚150200m。 上段(k2x3)浅紫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层理不明显,底部含石英及玄武岩碎屑并夹有砂岩,厚150m。 6、第四系(q)为坡积和洪积层,为亚砂土碎石和灰色砂砾石层,总厚度)2 m。1.3.2.2构造 1、单斜构造 位于马店河东侧(本矿所在),向斜东翼,由震旦系至白垩系构成的单斜构造,岩层走向北北东,倾向西,倾角3560间有些小断层,但对矿(岩)层无显著破坏。含矿岩层上白垩系上统小坝组为单斜构造的最上层,即向斜近核部。 2、德干大断裂(f1断层) f1断层沿马店河河谷延伸走向北北东。3、其它f2 f3 f4 f5等小断层,对矿层无大曲形响。但穿过浅灰色厚层夹中厚层石英砂岩,中至细粒结构。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含少量长石,风化后呈浅褐黄色。距矿层l520m处夹有红色泥质砂岩一层,厚l.52m,层面不规则。本层总厚大于150m。1.3.2.3矿体规模、形态 l、矿层形态 : 矿体连续性较好,所采样品均在工业品位以上,品位变化不大。其中的高品位样品在走向上分布不连续,由此可知在连续的矿体中有不连续的富矿产出。所以,将本矿床形态定为“似层状”,因其为固定层位,将其称之为矿层。 2、矿层产状 矿层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均系单斜构造,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西,一般倾角为3555,总体倾角50,被断层分割成块,但在资源量计算范围内,则未受到明显破坏。 3、矿层规模 从地表七个探槽揭露采样情况看,己控制矿层的长度为760m,加上南北两端未采样控制的部分,估计在1000m以上。矿层厚度为0.913.10m。在三个地下坑道采矿过程中,各坑道内都有较好的铜矿产出,工程控制达4377m,其厚度和品位变化不大,矿层厚度为1.33.35m, 矿层仍保持较稳定地延伸。1.3.3 项目外部建设条件1、供电 矿区有10kv架空线路通过“t”接至矿区,可作为矿山供电电源。 2、供水 选择距选厂东侧1.5km的河流为生产水源地。 (3)外部交通由矿区至会(东)发(箐)公路22km,有矿山简易公路与相接,至xx47km,至成昆线永郎车站160km,至攀钢233km,均有柏油公路相连。矿区交通尚属方便。1.4 建设方案1.4.1设计规模、产品方案根据业主的委托要求,并经计算和验证,本次初步设计推荐的生产能力200t/d,年处理矿石6.0104t。产品方案为铜精矿。1.4.2厂址方案本次设计布置选矿工业场地及尾矿库。选矿工业厂房布置在大村西南约300m的山坡南侧。选矿工业厂房垂直等高线布置。尾矿库位于选矿厂东偏南约1km的无名沟谷内。尾矿水力输送采用自流压力输送。1.4.3主要设计方案一、选矿(1)原矿性质 矿石成份:硫化矿石中的金属矿物主要以黄铜矿为主,其含量为6.43%,其它矿物含量不足1%,几乎不含氧化矿物;氧化矿石中主要为孔雀石,其含量为3.13%,其次为褐铁矿,含量为0.97%,其它氧化铜矿物含量较低,矿石中并见有黄铜矿产出,其含量不多。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碳酸盐和绢去母、粘土质,氧化矿石中含有泥化矿物,而硫化矿石中几乎不含泥化矿物。、绢云母、长石、绿泥石等。 矿石结构特征:他形粒状结构:矿石中黄铜矿等金属以他形粒状分布在脉石矿物中,形成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矿石中黄铁矿被黄铜矿交代,并包裹黄铁矿颗粒,形成交代溶蚀结构。反应边结构:在氧化矿石中,自然铜被兰铜矿交替,则形成反应边结构。包含状结构:矿石中黄铁矿和黝铜矿颗粒包裹在黄铜矿中,则形成包含状结构。 矿石的物理性质: 矿石的比重为2.86g/cm3。 普氏硬度: 10 矿石含水:5%(2)设计工艺流程及产品方案根据本矿的矿石性质及选矿试验,确定了本次设计的选矿工艺流程如下:碎矿:采用两段开路破碎流程。磨矿:一段闭路磨矿流程。浮选:一粗、二扫、三次精选。脱水:浮选产品通过浓密、过滤两次脱水流程。产品方案:铜精矿。(3)设计主要工艺及设备 矿石通过运矿汽车运到原矿仓,-300mm矿石落入矿仓,+300mm矿石经人工破碎后落入矿仓,进入矿仓的矿石,由槽式给矿机给入颚式破碎机,粗碎产品通过1胶带输送机,给入细碎破碎机落入粉矿仓,完成 “两段开路”破碎。粉矿仓内的物料经电振给矿机、胶带输送机给入球磨机,球磨机排矿进入分级机进行分级,粗粒级返回球磨机,合格粒级进入搅拌槽,加入药剂进行搅拌,经充分搅拌后,进入粗选。粗选为矿经两扫选后,尾矿外排。粗选泡沫经再磨后进入精选,经三次精选获得铜精矿。精矿经浓密、过滤,含水小于10%时,包装外运。(4)主要工艺指标选矿厂工作制度:300天/年,3班/天,8小时/班;产品方案为铜精矿。设计的工艺指标:原矿品位(%):1.3精矿品位(%):18尾矿品位(%):0.26回收率(%):80精矿产率(%):5.78日产精矿(t):11.56二、尾矿设施尾矿设施主要由尾矿初期坝、尾矿堆积坝、拦洪坝、排水系统、尾矿输送、尾矿回水组成。尾矿库选在xx县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包铜矿选矿厂东南约1km处的无名沟谷内。该沟谷地形较平缓、开阔,汇水面积5.58km2。尾矿库山谷利用长度约420m,沟底平均坡度9.5。尾矿库为沟谷型,尾矿坝设计为不透水坡积土坝,由库内采石和坡积土堆筑而成。坝顶标高2384.0m,坝底标高2346.0m,最大坝高38.0m,坝长88m,坝顶宽4.0米,坝前坡比为1:2.0,坝后坡比为1:2.0。坝前坡铺设400厚碎石保护层、500g/m2土工膜隔水层、400厚无石坡积土垫层。坝后坡采用干砌块石护坡。在坝后坡2350.0m标高设顶宽2.0 m的干砌石排水棱体。干砌石排水棱体内坡铺设500g/m2无纺布土工反滤层。尾矿库采用一次性筑坝方案,全库容约52.5104m3,取库容利用系数0.8,有效库容42.0104m3,可满足选矿厂现有生产规模生产10年堆存尾矿砂需要。排洪设施设计采用拦洪坝+截洪沟+溢洪道型式。拦洪坝高10m,泄水水头4.0m。截洪沟最小坡度敷设0.03,断面2.0(4.0+2.0)m梯形。尾矿库库区排水设施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侧槽式溢洪道型式,溢洪道长150m,断面为1.5(2.0+1.3)m梯形。尾矿库排水标高2380.9m。尾矿水力输送采用自流+压力输送。排入尾矿库中的尾矿浆,尾砂经自然沉降后的澄清水,通过排水管流入尾矿坝下回水池,然后压力送回选矿厂的生产用的高位水池中重复利用。三、总图运输矿山主要由采矿工业区、选矿工业区、尾矿库、水源地、行政生活区等主要部分组成。尾矿库占地约3.5公顷。四、电力矿区有10kv架空线路通过,线径50mm2,可作为矿山供电电源。电源能力可满足矿山建成后用电需求。在选厂10kv变电所设一台s10-m-800/10变压器,并且设置一台df50gf柴油发电机备用保安电源,对选厂用电设备及辅助设施和照明供电。矿山800kw、工作容量660kw,年用电量522.7104kwh。五、给排水(1)给水给水由新建生产高位水池提供,由于增加尾矿回水循环使用,供水完全可以满足。生活用水取自井水。另外消防用水量60m,平时贮存在200 m生产高位水池中,生产用水在水池中部取水。(2)排水:选厂排出的浮选尾矿浆698.256m3/d,浓度2126%,直接送入尾矿库自然净化,澄清水返回选厂使用。生活排入新建生活污水处理系统,选厂冲洗地面的废水和其它废水与尾矿浆一起排入尾矿库。六、采暖通风(1)采暖本厂地处四川省xx县境内,属高山气候,选矿厂采用连续工作制度(300天/年),冬季不停产,因此设采暖系统。(2)通风除尘工艺生产过程中会产生粉尘及有害气体,为防止其在车间内扩散,保证各车间的工作环境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厂房内设置相应的通风除尘设施。七、土建本区地震烈度为vi度区,主要厂房及辅助设施采用砖混结构。1.5投资概算本工程建设投资概算1021.31万元。其中:建筑工程 418.58万元,占总投资额的40.99%;设备购置 374.9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36.71%;安装工程 90.02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8.82%;工器具费 1.79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0.16%;其他费用 136.00万元,占总投资额的 13.32%;2 选矿2.1概述2.1.1设计依据(1)设计委托书、设计协议书。(2)东北大学xx县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xx包铜矿石的可选试验研究报告。(3)业主对选矿工艺及装备水平的要求等。2.1.2设计原则(1) 根据矿山实际情况,以矿山近期建设和长远发展相结合为原则,尽可能节省基建投资。(2) 以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为原则,进行多方案比较,优化选矿工艺设备配置方案。(3) 选厂的装备水平与矿山规模相适应,选择先进、成熟、高效、节能的工艺设备,在关键工艺环节上实现自动控制。2.1.3生产能力日处理矿石200t/d,年处理矿石6104t。日产铜精矿11.56t,年产铜精矿3468t。年产纯金属约624t。2.1.4工作制度 年工作300d,日工作三班。2.1.5工艺流程及产品方案碎矿:两段开路磨矿:一段闭路选矿工艺流程:浮选 产品:铜精矿2.2原矿2.2.1矿石的物质组成原矿中主要化学元素分析结果见3-1,光谱半定量分析结果见表3-2。 表3-1 原矿中主要元素化学分析结果元 素cufesznpb含量(%)1.523.604.460.010.150.150.100.100.0750.0750.0530.0530.0370.037黄铜矿10.0713.8711.2715.1819.3530.26累 计29.3435.2150.3969.74100.00孔雀石12.2117.2813.4724.1118.3714.56累 计29.4942.9667.0785.44100.00自然铜23.0853.8423.08累 计76.92100.00兰铜矿100.00累 计100.00注:以上矿物粒度是各种矿物自然结晶粒度在显微镜下实测所得黄铜矿在氧化矿石中多以细粒残留体分布在褐铁矿、孔雀石中,并被前者包裹,颗粒比较细小。黄铁矿:黄铁矿主要分布在硫化矿石中,多经他形不规则粒状产出,自形晶、半自形晶粒状产出较少,黄铁矿主要产于脉石矿物中,呈浸染状构造;另外黄铁矿被黄铜矿交代溶蚀,并被黄铜矿包裹;黄铁矿与其它矿物关系不是紧密。黄铁矿在氧化矿石中,多以残留体分布在褐铁矿和脉石矿物中,与其它氧化铜矿无接触关系。闪锌矿:闪锌矿在矿石中主要以他形粒状产出,常分布在脉石矿物中,同时闪锌矿交代黄铜矿,并包含在黄铜矿中,与其它矿物无接触关系。黝铜矿:黝铜矿含量微,主要以他形粒状产出,多分布在黄铜矿;另外在脉石矿物中也有分布,但不甚普遍。孔雀石:孔雀石主要产于氧化矿石中,在硫化矿石中分布很少。孔雀石在矿石中主要以土状、薄膜状、皮壳状、放射状和矿染状及其集合体产出,孔雀石产出形态比较多样,孔雀石细粒多与兰铜矿共生;孔雀石对脉石矿物石英有胶结作用。孔雀石与黄铜矿关系不密切,所以氧化矿石最适合单独处理。褐铁矿:褐铁矿多沿脉石矿物粒间、裂隙产出,常以脉状、胶状和皮壳状产出最多,褐铁矿中常残留黄铁矿和黄铜矿细小颗粒。自然铜:自然铜在矿石中多以细小星点状及其集合体产出,并常被兰铜矿交替,形成薄状反应边(;同时自然铜也被褐铁矿包裹;自然铜以星点状分布在孔雀石中,二者混生。兰铜矿:兰铜矿在矿石中以粉末状、土状、星点状、薄膜状产出,前者多沿脉石矿物粒间、孔洞和裂隙分布,后者多分布在孔雀石和自然铜颗粒及其周边,形成反应边结构。石英:石英在硫化矿和氧化矿石中产出形态列变化,一般常以他形粒状产出,粒度比较均匀;在硫化矿石中多被黄铜矿、碳酸盐沿其颗粒间隙及裂缝充填胶结,后者成胶结构;石英在氧化矿石中多被绢云母、粘土质及金属氧化矿物胶结。碳酸盐:碳酸盐以不规则粒状、脉状沿石英粒间和裂缝产出,充填胶结石英颗粒,碳酸盐仅分布在硫化矿石中,而在氧化矿石中未见到。绢云母:绢云母常以细小鳞片状沿石英粒间和裂缝产出,粒度细小,一般为泥化矿物。此矿物仅在氧化矿石中分布,为一种蚀变矿物。粘土质:粘土质为细小矿物如高岭土等矿物统称,起胶结石英作用,为一种典型的泥化矿物,该矿物仅在氧化矿石中产出。2.2.6矿石结构构造 (1)矿石结构他形粒状结构:矿石中黄铜矿等金属以他形粒状分布在脉石矿物中,形成他形粒状结构。交代溶蚀结构:矿石中黄铁矿被黄铜矿交代,并包裹黄铁矿颗粒,形成交代溶蚀结构。反应边结构:在氧化矿石中,自然铜被兰铜矿交替,则形成反应边结构。包含状结构:矿石中黄铁矿和黝铜矿颗粒包裹在黄铜矿中,则形成包含状结构。(2)矿石构造浸染状构造:矿石中黄铜矿与黄铁矿等分布量在5075%左右,划分为稠密浸染状构造;矿石中黄铜矿与黄铁矿等分布量在1030%左右,划分为稀疏浸染状构造;矿石中黄铜矿与黄铁矿等分布量小于10%,可划分为星散浸染状构造。网状构造:矿石中黄铜矿沿脉石矿物交错裂缝充填胶结,则形成网状构造。脉状构造:矿石中黄铜矿沿脉石矿物裂隙充填胶结,形成脉状构造。条纹状构造:矿石中黄铜矿沿脉石矿物微裂隙充填胶结,形成条纹状构造。放射状构造:氧化矿石中孔雀石沿脉石矿物不同方向裂隙沉积,形成放射状构造。胶结构造:在外生条件下,氢氧化物在风化作用下形成胶体溶液,在脉石矿物裂隙中不断沉积,则形成胶状构造。该构造类型仅在氧化矿石中见到。皮壳状构造:在氧化矿石中某些原生矿物经风化作用,其表层被另一种次生矿物所取代,形成弯曲壳层,则称为皮壳状构造。该构造类型仅在氧化矿石中见到。2.2.7矿石物理化学性能矿石的比重为2.86g/cm3。 普氏硬度: 10 矿石含水:5%2.3选矿试验2.3.1试验的目的受xx县xx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东北大学选冶研究室对该公司提供的矿石样进行了试验研究,其主要的目的是确定合理的浮选药剂制度、适宜的选矿工艺流程及选别指标,为选矿厂的设计和生产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2.3.2试样的采取与制备2.3.2.1试样的采取本次试验矿样由甲方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采取,并送到东北大学。先后分两次送来的样品有富原生矿样、贫原生矿样、富氧化矿样、贫氧化矿样以及粉状(含泥)氧化矿样。2.3.2.2试样的制备矿样送到学校后,在选矿实验室将运来的上述几种试验矿样按破碎流程图3-1,分别加工破碎至-2mm,分别进行混均、缩分、取样化验,化验样经东北大学中心化验室分析,各种试样分析结果见表3-5。表35 各种试样的分析结果矿样名称原生矿样品氧化矿样品氧化矿样品富矿样贫矿样富矿样贫矿样矿泥cu品位(%)1.940.2062.361.620.354并按矿方要求,对该试验样进行配矿,首先对两种原生矿和两种氧化矿进行配矿,其配矿比例及金属含量分别见表3-6和3-7,配矿后的氧化矿的铜物相分析见表3-8;其次,把配矿后的原生矿和氧化矿再与矿泥(矿粉)进行配矿,其配矿比例及金属含量见表3-9,铜物相分析见表3-10。图3-1 试样加工流程表3-6 原生矿配矿试验结果矿样名称比例(%)铜品位(%)富原生矿样品751.94贫原生矿样品250.206配矿后试验样计算品位100.001.51配矿后试验样化验品位1.45表3-7 氧化矿配矿试验结果矿样名称比例(%)铜品位(%)富氧化矿样品202.36贫氧化矿样品801.62配矿后试验样计算品位100.001.768表3-8 配矿后氧化矿的铜物相分析结果相 别硫化铜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全 铜氧化率(%)含量 (%)0.111.390.261.7693.75占有率(%)6.2578.9814.77100.00表3-9 配矿后氧化、原生矿及矿泥配矿试验结果矿样名称比例(%)铜品位(%)配矿后氧化矿样品201.74配矿后原生矿样品751.45矿泥(含泥氧化矿粉)50.35配矿后试验样计算品位100.001.45配矿后试验样化验品位1.52表3-10 配矿后试验样品的铜物相分析结果相 别硫化铜自由氧化铜结合氧化铜全 铜氧化率(%)含量 (%)1.250.280.031.5619.87占有率(%)80.1317.951.92100.00对上述表中的配矿后的试验样分析结果,经与矿方协商后,符合矿方试验提出的要求,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矿样。2.3.3试验内容、推荐的工艺流程、操作条件、选别指标a.试验内容根据委托要求,对试验矿样做了岩矿鉴定、磨矿细度、浮选时间、药剂用量及添加地点、精矿再磨、精、扫选次数工艺等试验研究工作。b. 综合条件闭路试验试验流程见图3-2,并以该流程作为实验推荐流程。试验结果见表3-11,精矿主要杂质分析及比重测定见表3-12。表3-11 综合条件闭路试验结果试验条件产品名称产率(%)品位(%)回收率(%)综合条件闭路试验精 矿7.3317.7285.38尾 矿92.670.2414.62原 矿100.001.52100.00从上表综合条件闭路试验结果看出,采用阶段磨浮工艺流程(粗精矿再磨),进行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工艺流程可获得:精矿铜品位为17.72%和铜的回收率为85.38%的指标。表3-12 钼精矿品位及主要杂质分析及比重测定元素名称cuznpb含量(%)17.720.密 度3.86kg/m3堆积容重2.13kg/m3c.试验推荐的工艺条件、工艺指标、药剂制度(1)工艺条件一段磨矿细度200目(%):60.0精矿再磨磨矿细度360目(%):91.0浮选作业浓度(%):粗选:33,扫选:232(2)浮选作业药剂制度:丁基黄药:粗选: 80g/t;扫 选: 20g/t;羟肟酸钠:粗选: 40g/t;扫 选: 20g/t;2# 油: 粗选: 25g/t;扫 选: 10g/t;硫化钠: 粗选: 1000g/t;扫 选: 300g/t;水玻璃:精选1 1100g/t(3)主要技术指标原矿品位:1.56%精矿品位:17.72%尾矿品位:0.24%精矿产率:7.33%精矿回收率:85.38%2.3.4试验结论采用阶段磨浮工艺流程(粗精矿再磨),进行一次粗选、四次精选、一次扫选工艺流程可获得:精矿铜品位为17.72%和铜的回收率为85.38%的指标。2.3.5对选矿试验的评述(1)该试验的目的是为工艺设计提供依据,试验的条件可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有些试验条件为探索,建议补做部分条件试验。(2)该实验所取得的数据,可作为本次设计的依据。(3)未做回水返回对工艺指标影响的誓言。(4)该试验未经委托方组织的专家评审。2.4设计的工艺流程及工艺指标2.4.1破碎工艺流程的选择根建设规模和矿山资源情况,可供选择的破碎流程见图3-3、图3-4。 图3-3两段一闭路流程图 图3-4两段开路流程图a. 碎矿流程与设备的比选的原则碎矿流程的确定需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碎矿工段应尽可能降低碎矿产品的粒度,充分体现“多碎少磨、以碎带磨”的主导思想。(2) 矿石的性质,矿石硬度的大小,通常直接影响碎矿设备的处理能力,设备选型时应充分考虑。(3) 从价值工程的角度出发,即不仅强调投资省,而且注重建成后的高效率的运行。(4) 根据选厂建设规模、采矿供矿粒度及碎矿产品要求来选择适宜的流程,在工艺流程的选择上注意工艺流程的适应性和易操作性。b. 碎矿工艺流程比选根据矿山建设规模及类似矿山生产实践,碎矿工艺流程主要有两种选择:方案一:两段开路方案二:两段一闭路两种方案可比指标如表4-1所示。从表3-12看出,两种方案土建投资、装机容量相差较大,方案一与方案二相比在生产运行中有如下优点:单台设备破碎比大、设备效率高,各设备破碎比及负荷均衡,安装功率小,给生产、管理带来方便。方案二,细碎设备与一台振动筛构成闭路。是常规的两段一闭路流程,比方案一多相应的厂房及附属设备,所以安装功率、经营费均高于方案一。结合近几年来建设的相同规模的矿山的生产实际情况,考虑该项目建设场地可用面积较小,所以到推荐方案一,即两段开路破碎流程,可保证破碎产品粒度-20mm。表3-12 两种方案可比指标 方案一方案二主要设备粗碎:鄂式破碎机pe400600细碎:gx720a粗碎:鄂式破碎机pe400x600中碎:圆锥破碎机pyz900胶带机 b=500 l=32m,起重机 dl-10圆振筛1236项 目单 位方案一方案二(一)-(二)建筑面积(m2)0皮带廊75,筛分室81-156设备重量t15.3215.7装机功率kw5576.521.5生产工人名66建设资金万元17.636.2-18.4其中设备17.627.8-10.2土建8.2-8.2营运费万元/年14.0325.51-11.48其中电费14.0319.51-5.48工资66c. 磨矿、浮选、脱水碎工艺的选择根据建设规模、矿石的储量,在试验的基础上,为保证工艺指标和精矿质量,增加精、扫选各一次。设计的工艺流程图3-3。数质量流程图见附图s0806-选-1。图3-3 设计的工艺流程图2.4.2工艺指标根据东北大学提交的试验研究报告,同时考虑试验与生产的差别,设计对试验指标进行了修正,原矿参考地制品位和试验品位,选取如下工艺指标如下,共组织生产时参考。原矿品位(%):1.3精矿品位(%):18尾矿品位(%):0.26回收率(%):80精矿产率(%):5.78日产精矿(t):11.56 2.4.3主要材料消耗钢材: 0.2kg/t钢球 : 1.1kg/t衬板 : 0.3丁基黄药:100g/t;羟肟酸钠: 60g/t;2# 油: 35g/t;硫化钠: 1300g/t;水玻璃: 1100g/t2.4.4工艺过程简述矿石通过运矿汽车运到原矿仓,-300mm矿石落入矿仓,+300mm矿石经人工破碎后落入矿仓,进入矿仓的矿石,由槽式给矿机给入颚式破碎机,粗碎产品通过1胶带输送机,给入细碎破碎机落入粉矿仓,完成 “两段开路”破碎。粉矿仓内的物料经电振给矿机、胶带输送机给入球磨机,球磨机排矿进入分级机进行分级,粗粒级返回球磨机,合格粒级进入搅拌槽,加入药剂进行搅拌,经充分搅拌后,进入粗选。粗选为矿经两扫选后,尾矿外排。粗选泡沫经再磨后进入精选,经三次精选获得铜精矿。精矿经浓密、过滤,含水小于10%时,包装外运。2.5生产能力、工作制度2.5.1生产能力各工段生产能力 表3-13工段名称年处理量(吨)日处理量(吨)班处理量(吨)碎 矿6000020066.67磨 矿6000020066.67浮 选6000020066.67精矿脱水348611.563.852.5.2工作制度各工段工作制度 表3-14工段名称年工作日(日)日工作班数(班)办工作时数(时)年作业率(%)碎 矿3003534.72磨 矿3003868.5浮 选3003868.5精矿脱水3003868.52.6主要工艺设备的选择根据生产能力和工作制度,主要工艺设备选择如下。(1)破碎鄂式破碎机 pe400600 1台双腔层压破碎机 gx520a 1台(2)磨浮球磨机 mqg21002400 1台分级机 fg15 1台搅拌槽 xb-15 1台再磨机 zm-10 1台搅拌槽 xb-10 1台浮选机 bf-2.8 10槽浮选机 bf-0.65 4槽(3)脱水 浓密机 zs-6 1台过滤机 gw-5 1台2.7.厂房布置及设备配置2.7.1厂房构成选矿厂由破碎间、磨矿间、浮选间、精矿脱水间等厂房组成。2.7.2厂房配置及设备配置整个选厂依山而建,充分利用山坡自然地形,各建筑物相对集中,车间内部设备配置力求合理紧凑,减少压力输送,尽量缩短矿浆管线及胶带输送机长度。各主要厂房间总图按垂直等高线布置,充分利用高差,便于物料输送和矿浆的自流。工艺布置简图见附图s0806-选-2、3。2.8.附属设施2.8.1矿仓为了调节各工段作业之间的生产,保证选厂生产均衡连续地进行,并充分发挥设备能力,选厂设有贮矿设施。综合设备及流程的特点,矿仓种类、有效容积及贮矿时间见表3-15。矿仓容积与贮存时间 表3-15序号名称数量有效容积(m3/个)储矿量(t)贮存时间(h)1原矿仓1101612粉矿仓1100160193精矿仓1200560402.8.2药剂种类与用量级储存设施根据选矿试验报告,选厂使用药剂有2#油、煤油、水玻璃,其用量及添加地点详见表3-16。药剂用量及添加地点 表3-16药剂名称单耗(g/t)加药地点添加方法配药浓度%)2#油20调浆槽虹吸原液15扫选1虹吸硫化钠1000调浆槽虹吸10300扫选1虹吸丁黄药80调浆槽虹吸1020扫选1虹吸羟肟酸钠40调浆槽虹吸1015扫选1虹吸水玻璃1100精选1虹吸原液根据浮选药剂种类和用量,分别设置了贮存设施。,选厂最大贮存量为5d用量。2.8.3化验室、试料加工室 新建简单的试料加工、化验设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