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的临床用药ppt课件_第1页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ppt课件_第2页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ppt课件_第3页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ppt课件_第4页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九章第九章 新生儿的临床用药新生儿的临床用药 2 新生儿:系指胎儿从出生至生后28d的小儿。 第一节 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新生儿对药物反应的特点 * 3 新生儿的特点新生儿的特点 脏器功能发育不全,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 药物代谢及排泄速度慢。 随出生体重、胎龄及生后日龄的改变,药物 代谢及排泄速度变化很大。 病儿之间个体差异很大。 在病理状况下,各功能均减弱。 因此,新生儿所用药物剂量及给药间隔、途径 等,应随小儿成熟程度和病情不同而异。* 新生儿药效学特点新生儿药效学特点 *4 5 1药物敏感性增高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较迟,对作用于中枢 神经系统的药物反应多较成人敏感。 2智力发育障碍 长期应用中枢抑制药,可抑制小儿学习和记 忆功能,出现智力发育迟缓或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 * 6 3毒性反应 新生儿由于血脑屏障发育未完善,有些药物易 致神经系统反应。 抗组胺药、氨茶碱、阿托品可致昏迷及惊厥; 氨基苷类抗生素引起第8对脑神经损伤; 呋喃妥因可引起前额头痛及多发性神经根炎; 四环素、维生素A等可致颅内压增高、囱门隆起 等。 * 7 1水、电解质平衡 新生儿及婴幼儿对泻药和利尿药特别敏感,易致失 水,因而对某些药物耐受性差。 2钙盐代谢 小儿钙盐代谢旺盛,易受药物影响。 苯妥英钠可影响钙盐吸收 皮质激素除可影响钙盐吸收外还影响骨质钙盐代谢 ,如加快骨骼融合,抑制小儿骨骼生长。 四环素能与钙盐形成络合物,可随钙盐沉积于牙齿 及骨骼中,使牙齿黄染,影响骨质,使生长发育受 抑制。 水盐代谢水盐代谢 * 8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 多在小儿期间首 次用药时才发现。对如磺胺药、抗疟药、硝 基呋喃类抗菌药、对乙酰氨基酚及砜类抗麻 风药等可出现溶血反应。 2其他酶缺乏 还有一些遗传性缺陷,影响药 物在体内灭活代谢,易致药物作用及毒性增 强。如乙酰酰化酶缺乏者异烟肼灭活缓慢;对对 位羟羟化酶不足者苯妥英钠灭活减慢。 遗传性疾病遗传性疾病 * 9 1影响内分泌 许多激素和抗激素制剂能扰乱小 儿内分泌而影响生长发育;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对抗生长激素,抑制儿 童骨成长及蛋白质合成; 应用影响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的制剂可影响性 征发育,如人参、蜂皇浆等中药均可兴奋垂体 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小儿出现性早熟; 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及保泰松等可抑制甲状 腺激素的合成,造成生长发育障碍。 内分泌及营养内分泌及营养 * 10 2影响营养物质吸收 药物可通过影响小儿的食欲、营养物质的吸 收、利用和代谢等影响小儿的营养; 有恶心副作用的药物、抗胆碱药等可使小儿 食欲下降; 广谱抗生素等可影响维生素的吸收; 抗叶酸药会影响小儿身体及智力的正常生长 发育。 * 11 新生儿体内有来自母体的一些免疫球蛋白, 6个月以后逐渐消失。此时易受微生物感染 。 此后缓慢地产生各种抗体,微生物感染对此 有促进作用。常用抗生素削弱了婴幼儿的抗 感染能力。 因此,小儿轻度感染加强护理即可促进其自 愈,以少用抗菌药物为宜。 免疫反应免疫反应 * 12 变态反应是经过后天接触后获得的异常免 疫反应,首次用药不致发生,因此新生儿 注射青霉素前不需作过敏皮试。 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过敏反应 发生率较低,药物过敏反应的首次发生多 在幼儿及儿童,且反应较严 重,应引起重 视。 * 13 1灰婴综合征 新生儿应用氯霉素剂量大于100mg/kg/d时易发 生,表现为厌 食、呕吐、腹胀,甚至出现循环 衰竭,全身呈灰色,病死率很高。 近年来由于耐氨苄西林的流感嗜血杆菌等感染的 出现,氯霉素在新生儿中再度应用,有条件时 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其治疗范围为10 25mg/L。 其他方面其他方面 * 14 2牙色素沉着 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可沉积于 骨组织和牙齿,引起永久性色素沉着。四 环素还可抑制骨的生长发育。 妊娠4个月后、哺乳期母亲、8岁以下的儿 童除局部应用于眼科外都应禁用四环素。 * 第二节第二节 新生儿药物动力学特点新生儿药物动力学特点 ADME过程 16 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与给药途径 经胃肠道给药 药物的口服吸收主要取决于胃酸度 、胃排空时间和病理状态。 胃酸缺乏会影响药物的溶解和解离,但因小儿多 用液体剂型,对药物吸收影响较小。 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利福平及维生素B2在pH 值相对偏碱时,解离型增加,生物利用度降低。 新生儿胆汁分泌较少,脂溶性维生素吸收较差。 * 17 胃肠肠道外给药给药 : 皮下或肌内注射、静脉给药给药 新生儿皮下脂肪少,肌肉未充分发发育,疾病时时末梢 循环环欠佳,皮下注射给药给药 吸收不良,故病情较较重时时 应应以静脉给药给药 途径为为首选选。 新生儿皮肤角质层质层 薄,皮肤粘膜给药给药 易经经皮肤吸收 ,如长长期涂用肾肾上腺皮质质激素,甚至可以抑制肾肾上 腺皮质质;甚至婴婴儿穿戴用樟脑脑丸保存的衣物时时,部 分葡萄糖-6-磷酸脱氢氢酶缺乏者可因萘经萘经 皮吸收,导导 致溶血性贫贫血的发发生。 * 18 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新生儿静脉给药时应注意 按规定速度给药; 有些药物渗出可引起组织坏死; 反复应用同一血管可产生血栓性静 脉炎,应变换 注射部位; 避免用高浓度溶液。 * 19 机体构成变化 新生儿、婴幼儿体液含量大,脂肪 含量低而影响药物分布。 体液量大,使水溶性药物的分布容积增大,峰浓 度降低,消除减慢,作用时间延长。同时,由于 新生儿细胞内液较少,药物在细胞内浓度较成人 高,使水溶性药物能较快输送至靶细胞。 脂肪含量少,使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降低,血浆 中药物浓度升高,是新生儿易致药物中毒的原因 之一。 药物的分布药物的分布 * 20 血浆浆蛋白结结合率低 血浆蛋白浓度低; 蛋白与药物的亲和力低; 血pH较低; 血浆中存在竞争抑制物,如胆红素等。 * 因此,即使某些药物有效血药浓度与成人相 同,也较易引起中毒。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更是如此,如阿司 匹林、苯妥英钠、苯巴比妥等。 另外,药物与胆红素竞争血浆蛋白结合位点 可使游离胆红素浓度增高,而引发核黄疸, 故1周内新生儿禁用磺胺类、阿司匹林等。 21* 22 血脑屏障发育未全 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使 多种药物如镇静催眠药、吗啡等镇痛药、全身 麻醉药、四环素类抗生素等易穿过血脑屏障, 作用增强。 另外,小儿在酸中毒、缺氧、低血糖和脑膜炎 等病理状况,亦可影响血脑屏障功能,使药物 较易进入脑组织 。 * 23 肝脏为药 物代谢最主要的器官,药物代谢过 程包括期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和期反应(结合反应)。 新生儿肝内参与、期反应的酶活性均低 ,因此药物在肝内的代谢率减慢,半衰期延 长,仅按公斤体重给药亦造成药物的蓄积作 用,如氯霉素所致的“灰婴综合征”。 药物的代谢药物的代谢 * 新生儿肝微粒体酶发育不足,药物氧化作用 降低,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发育不足,也使药 物的代谢过程障碍。 需经氧化代谢的药物如苯巴比妥、地西泮、 利多卡因等,或需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代谢的 药物如氯霉素、吲哚美辛、水杨酸盐等,在 新生儿体内代谢率均低,半衰期延长,若不 调整剂量,可造成药物蓄积中毒。 24* 25 葡萄糖醛酸结合酶不足是磺胺药引起新生儿 核黄疸的原因之一。 若孕妇在分娩前一周始应用苯巴比妥,则可 诱导新生儿的肝微粒体酶,促进葡萄醛酸结 合酶增生,可防止发生高胆红素血症。 * 26 药物的排泄药物的排泄 肾是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 新生儿肾组织结 构未发育完全,肾小球数量 较少。主要以原型由肾小球滤过及肾小管分 泌排泄的药物消除较慢。 新生儿肾对酸、碱与水、盐代谢调节 能力差 ,应用利尿剂时,易出现酸碱及水盐平衡失 调。 * 27 新生儿肾功能发育不全,消除药物能力较差 ,尿pH较低,弱酸性药物排泄尤慢。因此, 经肾小球滤过排泄的药物如地高辛、庆大霉 素等,和经肾小管分泌的药物如青毒素等,在 新生儿半衰期明显延长。 小儿肾功能发育迅速,1年后甚至超过成人, 这是某些药物的小儿用量相对较大的一个原 因。 * 28 总之,与成人的药动学相比,新生儿的药 物分布容积较大,肝代谢和肾排泄药物的 能力较差;通常幼儿和儿童药物的分布容 积较大,消除速度也较快。 因此,为了达到相同的血药浓度,按体重 计算的剂量在新生儿较小。 * 29 影响新生儿用药的因素影响新生儿用药的因素 * 30 vv新生儿新生儿药药药药物物监测监测监测监测 的重要性的重要性 vv新生儿新生儿药药药药物物监测监测监测监测 的常用的常用药药药药 物物 第三节第三节 新生儿药物监测新生儿药物监测 * 31 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新生儿药物监测的重要性 日龄、胎龄、病理等因素使不同的药物代谢有 较大差异。 新生儿时期个体差别较任何年龄组均大。 多数常用药物如抗生素、抗惊厥药等不能只根 据治疗反应来决定用药。 新生儿药物安全及中毒范围较窄,不良反应发 生率较儿童及成人高23倍。 * 32 血药浓度与疗效和毒性关系密切; 已有公认的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和潜在中毒浓度 ; 有效血药浓度范围狭窄; 毒性反应较大,采用个体化给药方案可明显降 低其发生率; 机体药动学个体差异较大,从给药剂量难以预 测血药浓度; 药物中毒表现与其所治疗疾病症状相似。 应用指征应用指征 * 33 需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需检测血药浓度的药物(p102)(p102) 庆大霉素 头孢噻肟钠 地高辛 苯巴比妥 氨茶碱 氯霉素 * 34 第四节第四节 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母乳哺养的新生儿用药 vv哺乳期哺乳期应应应应禁用的禁用的药药药药物物 vv哺乳期哺乳期应应应应慎用的慎用的药药药药物物 vv暂暂暂暂停授乳的停授乳的药药药药物物 * 35 第五节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第五节新生儿用药的特有反应 vv对药对药对药对药 物有超敏反物有超敏反应应应应 vv药药药药物所致新生儿溶血、黄疸和核黄疸物所致新生儿溶血、黄疸和核黄疸 vv高高铁铁铁铁血血红红红红蛋白症蛋白症 vv出血出血 vv神神经经经经系系统统统统毒性反毒性反应应应应 vv灰灰婴综婴综婴综婴综 合征合征 * 36 药物所致新生儿溶血、黄疸和核黄疸药物所致新生儿溶血、黄疸和核黄疸 生理性黄疽 易引起新生儿溶血或黄疸的药物 药物引起黄疸或溶血的途径 胆红素脑病发病机制 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 * 37 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药物治疗 酶诱导剂 苯巴比妥和尼可刹米 抑制溶血过程 泼尼松或氢化可的松 减少胆红素形成 输注白蛋白 * 38 第六节第六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合理用药 vv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 vv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 vv新生儿新生儿败败败败血症血症 vv新生儿呼吸窘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综综综合征合征 * 39 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窒息 常见原因:胎儿窘迫、呼吸中枢受抑制或损害 。 新生儿窒息的药物治疗: 1纠正酸中毒 2心内注射强心剂 3. 给氧 4预防感染 * 40 新生儿惊厥新生儿惊厥 常见原因 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及低血钙。 惊厥治疗 主要是积极治疗原发病,纠正生化代谢失调 和抗惊厥药物的应用。 * 41 新生儿惊厥的治疗新生儿惊厥的治疗 纠正生化代谢失调 1纠正低血糖 2纠正低血钙 3纠正低血镁 4 . 纠正维生素B6缺乏或依赖 抗惊厥药物的应用 苯巴比妥 、苯妥英钠 、地西泮 、水合氯 醛 * 42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 常见的疑难重症,病死率较高。一旦疑为 败血症,应及时取血培养,立即治疗。 新生儿病情进展快,须迅速控制感染。 用药以静脉用药为宜。 * 43 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败血症 在病原菌未明前,在选用抗生素时,应兼顾 球菌和杆菌;出生日龄大于7d者,可考虑选 用阿米卡星加第三代头孢菌素,静脉给药。 新生儿的血脑屏障功能差,处理不当,易发 展为化脓性脑膜炎,其病死率高。 提高新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