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海底管道底拖法施工技术_第1页
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海底管道底拖法施工技术_第2页
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海底管道底拖法施工技术_第3页
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海底管道底拖法施工技术_第4页
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海底管道底拖法施工技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6 石 油工 程 建 设 阿布扎比癔漓簪邋藏曩海藏篱遘麻搬法施l攮术 汪 方 ,段梦兰2 ,张雪生3 程国栋3 ,郭 炜3 ( 1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海洋工程公司,河北 廊坊 0 6 5 0 0 0 ;2 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 1 0 2 2 4 9 3 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北京 1 0 0 1 2 0 ) 摘 要 :阿布扎比原油管道项目终端分部工程海底管道管径大、拖拉距 离长、弧线路由等难点是X - 程 设计人 员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针对该工程特点,分析 了海底管道底拖法的选取理由,较全面地介绍了 底拖 法的主要 施工工 艺探讨 了施 工 中的几个关键 技术 点, 包括 控制拖 管过程 中管道侧 向位移和扭 转 、 防止走锚或断缆以及遭遇恶劣海况的应急措施。该工程底拖法施工的如期顺利完工表明:在提升现有 海上施工装备能力的基础上 拖管施工技术还能向更高的水平发展 ,其应用也必将更广泛。 关键词:海底管道;底拖 ;线性绞车;后向牵制锚 ;曲率半径 ;弃管 d o i : 1 0 3 9 6 9 4 i s s n 1 0 0 1 - 2 2 0 6 2 0 1 2 0 4 0 0 8 0 引 言 单点系泊( S P M)接卸油技术是国际上为适应 采用 超级 油轮远 距离 运输 原油 的需要 发展 起来 的先 进技术 ,目前已在美 国、西非 、中东 、东南亚等产 油 国或 区域 炼 油 中心 广 泛应用 该设 施 系统 主要 由 水下管汇基盘( P L E M) 、水下 漂浮软管 、单 点浮 筒及锚泊系统等构成l l 1 海底管道与该系泊设施连 接为一体 并 向超级油轮装油外输或接受其卸油后 输送至陆上储罐 因此 海底管道的铺设方式及其 与 P L E M的连接方式选取两者必须统筹考虑 以确 保 施工技 术 上可行 、成 本最优 。本 文针 对 阿布扎 比 原 油管道 项 目终端 分部 工程特 点 分析 了海 底管 道 底拖法的选取理由较全面地介绍了底拖法的主要 施 工艺 探讨了施丁 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点 。 1工程概 况 阿布扎 比原油管道项 目终端分部的海上终端项 目所在地位于阿联酋富吉拉( F u i a i r a h )东北部 的 港 口附近 南邻 V o p a k Ho r i z O i l 公 司的原油罐区与 单 点 系 泊 设 施 工 程 主 要 包 括 3条 D l 2 1 9 m m ( 4 8 i n )海底管道和 3套最大可同时系泊载质量为 3 2万 t 的超 级 油 轮 的单 点 系 泊 设 施 由 中 国石 油 T 程 建 设 公 司 于 2 0 0 8年 1 1月 授予 荷 兰 的 V a n O o r d中东工程分公司 E P C总分包 3条海底管道 的路 由终点分别与各 自对应的一 套单点系泊设施连接( 见图 1 ) ,从北向南依 次为 : 管道 3与 S P M 0 3 管道 2与 S P M 0 2及 管道 l与 S P M 0 1 从登陆点 K P 0直至路由终点 3条海底管 道先后经历三管同沟、双管同沟及单管在沟 ,水平 面上 呈 3条 大 弧 线 水 深 05 4 7 I I 1 最深 处 位 于 管道 3的终 点处 圈 1海 底 管 适 与 卑 点 系泪 总 平 面 布 置 3条海底 管道 外径均 为 1 2 4 1 4 m m壁 厚 为 2 5 4 mm全 长 1 3 4 5 k m,其 中管道 3长 5 2 3 k m: 管道 2长 3 2 1 k m:管道 1长 5 O 1 k m。工程所需管 材全部 由业主阿联酋国际石油投资公司 ( I P I C )提 供 管材规格为 A P I 5 LX 6 5 P S L 2 、U O E成型直缝 埋弧焊管 设计压 力 4 2 M P a 。设计寿命 3 0年 外 第 3 8卷第 4期 汪 方 等:阿布扎 比原油管道项 目海底管道底拖法施工技术 2 7 管为 3 P E防腐外加 6 4 m m厚混凝土配重 输 送介 质为阿联酋穆班轻质含硫原油 常温输送 :海底管 道耐酸性腐蚀 无内防腐处理 2施 工概 述 3条海 底管 道 均采 用 底拖 法( 整 条 管道 不 配 浮 筒)施工 即全部管道在陆上预制场地每 2 4根焊 接预制成长 2 9 4 m的标准管段后 再按顺序每次传 送 一个 管 段到 下水 滑道 上 与上 次拖 拉 完毕 的管段 进行连头 然后通过抛锚就位的拖管驳船 甲板上并 排安装的两台 3 MN线性绞车 将其沿预挖的管沟 采用双缆同步拖拉人海 依此法再拖拉后续管段人 海 直至 形成 整条 海底 管道 因管 道 3 、管道 1 管 长均超 过 5 k m,考 虑 到 三 个主要制约因素:其一 ,船上卷筒内存储的单条拖 缆总 长仅 4 5 k m:其 二 拖缆 过长 会增 加 绞车 的拖 拉负荷 :其三 ,拖缆过长 ,拖管时张紧的拖缆易在 水平面弧线形的管沟中碰触沟壁 为此 拖管前施 工方预先分别在管道路由中间段 、末段抛设一后向 牵制锚于海床 ,分两阶段拖管 管道 2因长度相对 较短 只需在管道路 由末段抛设一后向牵制锚 一 次拖管就位 鉴于管道 3的拖管施工最具典型性 本 文 以其 为例介 绍海 上拖 管 的施工 工 艺与关 键 技术 点 。 3 底拖 法 施工方 案 的选取 首 先 从 成 本 上 分 析 采 用 铺 管 船 法 2 1施 工 费 用高昂 据调查 现在国际市场上一艘铺管船 日租 费 高达 数 十 万美 元 1 :而本 工程 拥 有 业 主提 供 的理 想管道预制场地和充裕的合 同工期 采用拖管法则 要经济得多 更重要的是 拖管施工前 P L E M作为 拖管头与海底管道预先 已在陆上焊接 :若 采用铺 管船法 按现在业界 的通行做法 铺设后 的海底 管 道还 需 与 P L E M 在 超 过 5 0 m 深 的海 底 进 行 法 兰 连 接 这 给 常 规潜 水 带 来 较 大 的 安 全 风 险 且 施工 费也 很高 其次 ,工 程特 有 的水文 、地 质 与气象 特 点 为各 种拖 管法闸 中的底 拖法 创造 了有 利条 件 : ( 1 )底层流速小 施 工海域海床 以上 1 m处 1 0年重现期垂直于管道 的流速约 0 2 m s 若在预 挖 后 的 3 n l 深管 沟底 拖 管 受 管沟 掩 护效 应影 n j 7 1 则侧 向流对底拖的影响会更小 ( 2 )海底管道路由沿线浅地层海床岩性以胶结 的钙质砂层为主拖管时不易碰伤海底管道阳极块 与配重层 :海底管道负浮力较小( 水下相对密度为 1 0 5 ) 这使得具有一定承载力 的砂层 能限制管道 的沉降量_ 8 从而减小拖管阻力 ( 3 )海床坡度平缓 从近岸处到海底管道路由 终点平均坡度约 0 6 o 可降低拖拉力 ( 4 )据海洋气象调查资料 施工海域 35月 具 备海 上连 续拖 管 的较 理想 时 间窗 口 ( 5 1底拖法受恶劣天气的影响较小拖管稳定 性好 就位轨迹容易控制9 :拖管期 间遇到紧急情 况可临时弃管撤离 且不需要牵制船 4拖管 主 要施 工工 艺 4 1 拖 管所需的主要施工装备 ( 1 )拖管驳船 Ma n t a 。Ma n t a建造 于 1 9 9 5年 入级法国船级社。船体主尺度 :8 4n l 2 4m4 9 m, 作业吃水 3 4 m总吨位 3 9 2 5 t ( 2 )两 台 3 MN 的线 性 绞 车 绞 车 安 装 在 Ma n t a的 甲板 中央 彼 此 并 排 布 置 且错 开 约 5 m 的 问距 绞车型号为 L i n e a r Wi n c h K T C 3 0 0 ,主尺度 : 1 0 8 5 m2 3 1 T I 0 9 5 r n 绞车质量 3 6 t 主油缸 冲 程 1 7 m 绞车的两套线性往复夹钳采用连续拉缆 的工 作模 式 ( 3 )大抓力的后向牵制锚 为线性绞车拖管作 业提供足够的后向牵制力 ( 4 )槽 轮 组 块 槽 轮 组 块 头 部 设 计 为 滑 橇 型 以防止其在拖管 时扎头 槽轮组块负浮力为 3 0 6 k N为减小拖管所需拖拉力 其顶部绑扎了 4 个钢制浮力罐 每个罐可提供 5 0 k N浮力 其尾部 通过 能承受 5 0 0 0 k N安全工作负荷的 C R O S B Y重 型卸扣与 P L E M头部的拖力眼板连接 见图 2 图 2 PL E M 与槽轮组块的卸扣连接 4 2管段从存储 区传输至下水滑道 下水滑道位于陆上预制场地最北端 从预制场 地一直延伸到人海点 ,全长约 6 0 0 m,主要 由水平支 撑辊轮 、侧向限位辊轮及混凝土基座组成,见图3 。 2 8 石 油工 jf建谩 安装水 平与侧 向限位辊轮的基座 Y ( a )俯视图 管道拖拉方向 一 厂 二7 - - - - - 二 王 j - 工 工 工 卫 1 1 I f f f 1【1 1 l f 1 1l 1 1 I l I 道 ( b )侧 视 图 注 :图中相邻两基 座间距均 为 9 Il l l n 。 图 3 下水滑道总体布置 滑道上共计有 6 4个混凝土基座 其 中预制场 管道 3路由的近岸海面上 船尾朝向对岸 船上的 地内 1 3 2号基座上的管段 为平直段 便于组对 一 台线性绞 车 内的拖缆端 头连接 一段 2 0 i n m 焊接 :其余段设计为 曲线过渡 。5 56 4号基座两 2 2 0i n的引绳后 ,由小型拖轮将该引绳连同拖缆拖 侧安装 有便 于 P L E M 与槽轮 组块( S h e a v e B l o c k ) 拉下水并牵引至对岸 再将其交 由对岸一侧的长臂 拖拉下水的钢板承载台架 挖掘机牵引上岸 。由挖掘机的抓斗牵引引绳 ,至下 预制场地 内的下 水滑道 13 2号基座外侧 附 水滑道末端吊放就位的槽轮组块首端 ,再将其绕过 近等间距安装有 8台绞车用于将预制的管段从存 槽轮组块 内横卧的槽轮 ,然后挖掘机继续牵引引绳 储区拖拉至滑道上 由于受侧向限位辊轮阻挡 在 反向行驶至人海处 ,最后将引绳交还拖轮并 由拖轮 管段横 向拖拉至滑道前 需 先将 1 3 2号之间的 将其与船上的另一台线性绞车连接。 所有侧向限位辊轮拔出套筒 在拖缆绕过槽轮后 ,Ma n t a即可远离对岸 ,边 4 3 抛设两台后向牵制锚 移船边在管沟内同时布设双拖缆。放缆时要留有 由于管道 3分两阶段拖管 拖管前需 由一艘大 定张力 ,确保其就位保持顺直状态 。直径 2 1 13的 型锚作拖轮和一艘小型拖轮相互配合 预先分别在 槽轮可确保两条并行的拖缆能保持合适的间距 ,避 管道路 由 K P 4 8 5 0 、K P 7 5 3 0 ( 管道路 由终点 的延 免拖缆缠绕 。 伸 )处抛 设一 后 向牵制 锚 于海 床上 。两 锚均 为 在 Ma n t a 移船至管道路 由的 K P 3 6 5 0附近后 , S t e v s h a r k型大抓力锚 ,其 中中间段 、末段拖管 的 中间阶段的布缆_丁作结束。此时船上的两台线性绞 锚 质 量 分别 为 3 2 t 、5 2 9 t 两 锚 顶 端 均 用 卸 扣 连 车 尾端 用 卸扣 连 接 预 抛 设 在 海 底 质 量 为 3 2 t 后 向 接一 条 击1 2 1 mm1 2 0 0 m 的拖缆 用于拖 管 时连 牵制 锚 的 1 2 0 0 m 长 拖缆 ,中 间 阶段 的海 上拖 管 即 接 M t a 船上的两台线性绞车 从 而将拖管时的拖 可开始。然后依照此法继续实施最后阶段的拖管布 拉力从线性绞车传递给后 向牵制锚 :两锚锚杆部位 缆。 也均用 卸扣连接 一条 西6 4 mm7 0 i n的锚头缆 。4 5 管段的连 头组对 待锚抛设到海底后 连接两锚的拖缆 、锚头缆另一 下水滑道上管段的连头组对设在 K P 0 0 4 3处 , 端均系上铁罐型锚漂 使其浮于海面。 焊接工艺为 :根焊 、热焊采用手工氩弧焊 ;填充 、 4 4 管沟 内的拖缆布设 盖面焊采用药芯焊丝全 自动焊。焊缝经检测合格 拖管的双拖缆单条长约 4 5 0 0 m。由若干段钢 后 ,先冷缠双层聚氯乙烯胶带防腐补 口;待电火花 缆采用卡环连接成一体 通过缠绕下水滑道上的槽 检漏合格后 ,再由管顶 向用铁皮模具包覆的管节点 轮组块内的槽轮形成两条并列的拖缆 。 环形空腔内浇筑快速 固化( 0 5 h固化成型 )的纤 布设拖缆时 先将拖管驳船 Ma n t a四点系泊在 维增强型 昆 凝土浆 ,使之与管道配重层平齐。因 第 3 8卷第 4 1 : 力 筲 :阿 扎 比原 I I I 管道项 口海 底僻道 底拖法拖 r 技术 2 9 完 成一个 连头 需约 1 6 h 平均 每天 只能拖 一个 管段 入水 组对完毕后的管段由涂料工在管顶涂刷一醒 目 的平 直 白色条纹 。用以监测其在海底 的拖行姿态 。 4 6海 上拖 管 拖 管前 需 对整 个 下水滑 道 进行仔 细 检查 ,在 确认 滑道上管道 、P L E M 和槽 轮组块 的就位 正 常 后 陆上的拖管指挥长用对讲机向远处海面 Ma n t a 船上的绞车操作员下达开始拖管的命令 绞车操作 员随即启动绞车两绞车开始 同步缓慢张紧拖缆并 拉动管道 在此期间,绞车操作员记录并报告拖管 指 挥长各 时 段 的拖 缆 张 紧力与 累计 拖管 长 度 两 绞 ,3MN线 件 绞 车 3 MN 线性绞车 9 0 m m3 m钢缆 车 尾部安 装 的 张力测 量仪 能实 时 监测拖 缆 的拖拉 力 ( 见 图 4 ) 待管段将拖至剩下最后一管节时 绞车 开 始减 速 拖管 指挥 长及 时 呼叫 绞车操 作 员注 意管 段 剩 下 最 后 1 0 I l l 、5 I n ,接 着 每 经 过 1 11呼 叫 一 次 以确保管端正好就位于连头处 】 每拖完一个 管段 用多波束 回声探测仪探测拖管头 以获得其 就位姿态与位置 拖管期间Ma n t a 船船长需在 中 控室密切监控船的系泊状态:岸上施工人员则需在 滑道沿线仔细检查管节点混凝土层与水平 、侧向辊 轮接触处是否出现破损 若有破损则应立即暂停拖 管并进行修补 9 0m i l l 3 Il l 钢缆 9 0in i n 3 3 5 m钢缆 夹钳 1 夹钳 2 2 M N张力测量仪 夹 钳 2 2MN张力测量仪 、 9 om m4 8 。 5m钢缆 三角 板 , 后 向牵制锚 吾 的 钢 缆 兰 角 眼 板, S W L 3 0 0 t S W L 3 0 0 尾 磊 连 搓 疾 s w L 6 o t咖 1 2 1 m m 1 2 0 0 m 图 4两台线 性绞 车连接 后向牵制锚锚缆 的平面布置 在 P L E M拖拉入水前 为避免其侧 向滑脱钢板 支撑台在滑道两侧分别布置一台长臂挖掘机 两 挖掘机铲斗分别与 P L E M对应一侧 的压载框架底部 的眼板通过高强度扁平 吊带连接 两挖掘机同时绷 紧吊带 并沿着管道下水方向缓慢前行 待 P L E M 即将拖离滑道时在其顶部绑扎 8个空浮力罐 以减 小其负浮力 :待 P L E M下水后 派潜水员在其顶部 安装浮漂与信号应答器 ,以便 Ma n t a船实时获取拖 管 头坐 标位 置 5 拖 管施 工过 程 中需解 决 的关键 技术 点 5 1 防止管道 发 生侧 向移位 的控 制技 术 本项 目 3条海底管道路 由呈 3个巨大弧线形 如 何保 证在 拖管 过程 中管 道 不发 生 内弧 向的侧 向移 位甚至碰触沟壁是拖管施工必须解决的技术难点 为 此 工程 技术 人员 对 3条海 底 管道在 曲线路 由段 通 过建模 进 行 了分析 计算 最 后得 出的结论 是 :为 避免拖管过程中管道发生侧向移动管道侧 向摩擦 力应足够大 ,与之相应的是经过管道路 由最小曲率 半径处的弧线段应尽量短 这样才能使其弧线段在 拖拉力作用下不发生内向的侧移 经分析计算得 出 的关 系式 如下 分 析模 型 见 图 5 s 2 , 1 式中s 海底管道路 由最小曲率半径处允许 的 最大 弧线 段 长 m: 尼 管道与土的侧 向摩擦系数 ,取 0 6 ; 凡 广 管道 与土 的纵 向摩 擦系数 ,取 0 6 5 ( 另外还需乘以 1 1 倍的启动系数) : 管 道水 下单 位 长度 质量 ( k g m) ,取 75 7 kg m : 尺 管道路 由水平 面上的最小 曲率半径, m ( 管道 3取 1 0 7 2 1 IT I ) : 。 弧线段 尾端 的纵 向力 k N。 R d Hf 1 S 为总 的弧线段 长 ; l 为弧线 段首 端总 的拖拉 力 k N; 日 为 s弧线 段 内的侧 向摩 擦力 k N;F为纵 向拉力 k N: 为 ,的 内弧向 NZ k N; 为 F+d F的内弧 向z Nz k N;H。 为 +W 的合 J J k N:西为 弧线段所对应 的圆心角 r a d 。 图 5 海底管道拖拉经过曲线段 管沟时的分析模型 5 2 防止 管道发 生扭 转 的控 制技 术 管道发生扭转主要是因拖管过程 中的拖拉力没 3 0 石 油工 程 建 设 有作用在管轴中心线上引起的 为解决管道的扭转 难题 ,工 程设计 人 员 主要 采 取 了三项技 术措 施 : ( 1 )将 P L E M与槽轮组块组成的拖管头均设计 成长方体模块 使其底平面能与海床充分接触 ( 2 )选定 了最佳 的 P L E M 与槽 轮组块 匹配重 量 使两者顶部在配置浮力罐后保证有 3 0 7 k N的 负浮 力。 ( 3 )将 海 底 管 道 与 P L E M 内 的 J D 1 2 1 9 mi l l 短 管 焊接 为一 体进行 拖管 这样做 拖管所产生的扭矩传递到 P L E M框架 后就被充分约束住 另外 在待拖拉的管段顶部涂 刷有平 直 的 白色 条纹 以便 拖管 过程 中对 可能 出现 的扭转用数 显角度仪进行监测 5 3 防止 出现走锚 或 断缆 的控制 措施 本 丁 程管 道 3理 论 计算 的最 大拖 拉 力约 为 4 1 MN出 现 在 拖 管最 后 阶段 的初 始 为 保 证 后 向牵制锚 能提供足够 的抓力 V a n O o r d方选取 了 S t e v s h a r k型 的 大 抓 力 锚 其 中在 中 间 阶段 、最 后 阶 段 拖 管 时所 用 锚 的质 量 分 别 为 3 2 t 、5 2 9 t 。工 程施 所在地表层地质为砂质海床 根据拖管前的 锚拉 力试验 该类型锚能提供锚 重 l 0倍 以上的抓 力1 1 2 1 因此 选取 的锚完全能满足拖管所需的后 向 牵制 力 。 5 4 恶 劣海况 时的应 急措 施 拖 管 期 间 拖 管 船 一 直 系 泊 于 海 面 长 达 2 0天 遭 遇热带 气旋 等恶 劣海况 的概 率较 大 因此必 须制 订应 急 预案 。方案 如下 :其 一 ,在 陆上 端 向管道 内 泵人海水使其稳管于管沟内:其二拖管头绑扎浮 漂后弃管 :其 j ,船只 人员迅速撤离避险 待海 况 好转后 排 除海 底管 道 内的海水 并拾 取拖 管头 后 即可继续 进行 拖管 作业 开 始拖管 前 与 P L E M焊 接 的短 管 内预 先安装 了 2个 清管 球 p i g l和 p i g 2 ( 见冈 6 ) 图 6 拖管前 P LE M 短管内预先安装 有 2个清管球 图 6中 p i g 用 于 弃 管 时 排 除从 陆 上端 泵 人 管 道内的海水 ;P i g 2用于拖管结束后 的清管 测径 6结束 语 拖 管 法 铺 设 海 底 管 道 的施 工 技 术 尽 管 在 国 内 已得 到 了 较普 遍 的应 用 所 使 用 的施 工 装 备 与 技 术都大体类同 但本项 目的底拖法施 1 二 与之相 比 却有其独特之处 :第一 。同一地点拖 拉 3条大直 径 海 底 管 道 且 先后 经 历 三管 同 沟 、双 管 同 沟 及 单管在沟 ,水平面上呈 3个大弧形 的曲线路 由变 化 :第二 ,海底管道 以 P L E M作 为拖拉头 这一 独特设计成功解决 了拖管施工 中遇到的诸多难题 : 第三 ,拖管距离长 其 中两条海底 管道长度都在 5 k m以上 这些都是 国内的拖管施 一 所未 曾经历 的 期望本次拖管的成功实践 能为今 后 国内其他 海底管道拖管工程提供 有益的借鉴 以进一步提 升 国内的施工技术总体水平 参考 文献 : 1 S Y T 1 0 0 3 2 2 0 0 0, 单 点系泊装置建造与人级规范 S , 【 2 梅孝恒 ,刘 日柱 用铺管船法铺设海 底管道施工技 术I J 天津 船 舶 , 1 9 9 6 ( 1 ) : 3 8 4 2 3 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