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lc自动上料机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基于plc自动上料机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基于plc自动上料机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基于plc自动上料机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基于plc自动上料机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PLC的自动上料机设计摘要电器控制技术应用于各个行业,电气控制技术的发展,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和电器控制的日新月异而迅速发展。从简单的控制系统发展到以计算机为中心的上位机对下位机的控制。越来越多的实现对机械的控制。上料机是在日常生产中应用广泛的设备,自动控制能够减轻人的劳动,使人从中解放出来。自动上料是常见的工业生产环境,因为伺服电动机的各种优点所以自动送料机的马达选用伺服电动机。因为伺服电机不需要AD转换,能够直接将数字脉冲信号转化为位移,所以被认为是理想的执行元件。随着伺服电机技术的发展,伺服电动机已经能够单独在系统上进行使用,成为不可替代的执行元件。伺服电机的抗干扰能力强,它工作的可靠性高,同时,由于实现模块化结构,使系统构成十分灵活,便于在线修改,产品适应性强。本课题采用PLC控制伺服电机来控制小车的自动运行,实现自动上料功能,完成要求的运行状态。本文以为燃煤锅炉为研究背景进行了如下设计:(1)建立了基本模型,确定了控制要求。(2)确定了系统控制方式,选定了PLC,制定了设计过程,设计了能够实现完整功能的程序。(3)进行了部分硬件接线的设计,能够完成部分接线任务。关键词:PLC;自动上料;控制系统目录摘要I第1章 绪论11.1 课题背景11.2 本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11.3 主要研究内容2第2章 上料系统32.1 上料系统图32.2 控制要求42.3 本章小结4第3章 硬件及连接53.1 硬件的选择53.1.1 电机53.1.2 传感器63.1.3 接触器73.2 线路接线93.2.1 PLC的连接93.2.2 电机接线93.3 本章小结9第4章 系统控制确定104.1 PLC的结构及优点104.1.1 PLC的结构104.1.2 PLC的控制的优点114.2 PLC的主要功能和应用134.3 设计过程134.3.1 系统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134.3.2 确定IO接口144.3.3 PLC的选型144.4 梯形图154.5 本章小结19结论20参考文献21致谢22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 II -第1章 绪论1.1 课题背景人类逐渐发展向机械化时代,越来越多的自动化产品代替手工劳动,使人类得到解放,自动化控制是时代的需求,面对未来的需求,本课题研究就是实现日常中上料小车的自动控制。产业中已不在是仅仅要求单机自动化,而是要求能实现一条产线甚至更大规模的全盘自动化。因此将机械、电子等联系起来实现整体的自动化控制是很有必要的。本次课题就是实现PLC对上料小车的自动控制,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并使其完成人为规定其需要完成的动作,各执行机构根据系统要求,实现一定的规律和顺序运动。1PLC即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是指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型工业控制装置。在1987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颁布的PLC标准草案中对PLC做了如下定义: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因此进行伺服电机的PLC控制系统设计,可以推动与伺服电机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理论研究的价值。1.2 本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自动送料系统是当今常见的工业生产设备,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使得伺服电机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在许多领域的到应用。伴随着不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以及伺服电机本身技术的提高,使得其应用领域更广,故自动上料控制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目前比较典型的控制方法是用单片机产生的脉冲来控制电机。但采用单片机控制,不仅要设计复杂的控制程序和IO接口电路,实现比较麻烦,而且工业现场的恶劣环境适应性差,可靠性不高。基于PLC控制具有设计简单、实现方便、定位精度高、参数设灵活的优点,在工业过程控制中使用可靠性高,监控方便。因此用PLC来控制伺服电机来实现自动控制,非常有实际价值。1.3 主要研究内容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如何实现要求的功能,在完成硬件接线的前提下,安全稳定的实现控制功能。(1)通过编程,控制系统的整体运行,主要研究对象是程序,认真仔细的编写程序。(2)通过编程软件的自检测功能检测程序是否能正常运行,保证程序的准确性,在实现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是程序精简,保证程序高效运行,减少运行时间,使系统高效工作,达到最节能最高效的工作。第2章 上料系统以燃烧炉为背景进行建模,设计能够进行自动上料的控制系统,实现自动上料的目的,通过PLC的控制来控制电机的正反转,通过上料小车电机的正反转靠控制小车的前进与后退,炉门电机的正反转来控制炉门的开关,通过行程开关来检测小车的位置,PLC的程序来实现对上料的控制,满足要求的功能,进行了如图2-1的建模。2.1 上料系统图上料小车炉门导轨小车电机炉门电机图 2-1系统图2.2 控制要求通过系统图模拟要实现的功能列出如下控制要求:(1)按启动按钮 炉门电机正转 炉门开;(2)压下炉门上限位开关 炉门电机停止;推料机电机正转 推料机进,送料入炉到料位;(3)压限位开关 推料机电机停止;延时3秒后,推料机电机反转 推料机退到原位;(4)压限位开关 推料机电机停止;炉门电机反转 炉门闭;(5)压限位开关 炉门电机停止;常闭触点闭合,为下次循环作准备;(6)完成4次上料后,系统自动停止;(7)若按下停止按钮,则完成当前工作后,才能停止工作。2.3 本章小结(1) 建立并绘制上料系统图,明确系统中的主要硬件部分,(2) 编写系统控制要求。对小车工作过程进行介绍,明确程序编写需要实现的功能。第3章 硬件及连接3.1 硬件的选择3.1.1 电机伺服电机(servo motor )是指在伺服系统中控制机械元件运转的发动机,是一种补助马达间接变速装置。伺服电机可使控制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以将电压信号转化为转矩和转速以驱动控制对象。伺服电机转子转速受输入信号控制,并能快速反应,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用作执行元件,且具有机电时间常数小、线性度高、始动电压等特性,可把所收到的电信号转换成电动机轴上的角位移或角速度输出。分为直流和交流伺服电动机两大类。伺服电机:伺服电机有转矩、惯量、转速三大要素组成。根据负载的控制精度要求选择步距角大小,根据负载的大小确定静力矩,静力矩一经确定根据电机距频特性曲线来判断电机的电流。一旦三大要素确定,伺服电机的型号变确定下来。图 4-1伺服电机3.1.2 传感器物位是指贮存容器或工业生产设备里的液体、粉粒壮固体、气体之间的分界面位置,也可以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间由于密度不等而形成的界面位置。根据具体用途分为液位、料位、界位传感器或变送器。物位不仅是物料耗量或产量计量的参数,也是保证连续生产和设备安全的重要参数。特别是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规模大,速度高,且常有高温、高压、强腐蚀性或易燃易爆物料,对于物位的监视和自动控制更是至关重要。物位测量可用于计算物料储量。对于粉粒体,必须考虑到颗粒间有空隙,应区分密度和容重。密度是指不含空隙的物料每单位体积的质量,即通常的质量密度,如果乘以重力加速度g,就成为重力密度r,简称为重度。容重是包含空隙在内的每单位体积的重量v,也就是视在重度或宏观重度,它总要比颗粒物质本身的重度小,其差额决定于空隙率。而空隙率又取决与许多因素。例如颗粒形状、尺寸的一致程度、是否受外力压实、是否经受过振动、有无黏结性等,所以粉粒体物料的体积储量和质量储量之间不易精确换算,这是需要注意的6。现代传感器在原理与结构上千差万别,如何根据具体的测量目的、测量对象以及测量环境合理地选用传感器,是在进行某个量的测量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当传感器确定之后,与之相配套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设备也就可以确定了。测量结果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感器的选用是否合理。(1)灵敏度的选择通常,在传感器的线性范围内,希望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越好。因为只有灵敏度高时,与被测量变化对应的输出信号的值才比较大,有利于信号处理。但要注意的是,传感器的灵敏度高,与被测量无关的外界噪声也容易混入,也会被放大系统放大,影响测量精度。因此,要求传感器本身应具有较高的信噪比,尽员减少从外界引入的厂扰信号。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有方向性的。当被测量是单向量,而且对其方向性要求较高,则应选择其它方向灵敏度小的传感器;如果被测量是多维向量,则要求传感器的交叉灵敏度越小越好。(2)线性范围传感器的线形范围是指输出与输入成正比的范围。以理论上讲,在此范围内,灵敏度保持定值。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越大,并且能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在选择传感器时,当传感器的种类确定以后首先要看其量程是否满足要求。但实际上,任何传感器都不能保证绝对的线性,其线性度也是相对的。当所要求测量精度比较低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将非线性误差较小的传感器近似看作线性的,这会给测量带来极大的方便。(3)精度精度是传感器的一个重要的性能指标,它是关系到整个测量系统测量精度的一个重要环节7。传感器的精度越高,其价格越昂贵,因此,传感器的精度只要满足整个测量系统的精度要求就可以,不必选得过高。这样就可以在满足同一测量目的的诸多传感器中选择比较便宜和简单的传感器。如果测量目的是定性分析的,选用重复精度高的传感器即可,不宜选用绝对量值精度高的;如果是为了定量分析,必须获得精确的测量值,就需选用精度等级能满足要求的传感器。对某些特殊使用场合,无法选到合适的传感器,则需自行设计制造传感器。自制传感器的性能应满足使用要求。图 4-2传感器3.1.3 接触器接触器是用来远距离频繁地接通和断开交直流主电路和大容量控制电流的电器。具有动作迅速控制容量大使用安全方便,能频繁操作和远距离操作等优点。主要用作电动机的主控开关;小型发电机;电热设备;电焊机和电容器组等各种设备的主控开关。能接通和断开负载电流,但不能切断短路电流,因此常与熔断器和热继电器等配合使用。主要由触头系统;电磁机构和灭弧装置等组成6。线圈和静触头是固定不动的,当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克服弹簧的反作用力,将衔铁吸合并使动;静触头接触,从而接通主电路。当线圈断电时,由于电磁吸力消失,衔铁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跳开,动触头和静触头也随之分离,切断主电路8。交流接触器主要由四部分组成:(1)电磁系统,包括吸引线圈、动铁芯和静铁芯;(2)触头系统,包括三副主触头和两个常开、两个常闭辅助触头,它和动铁芯是连在一起互相联动的;(3)灭弧装置,一般容量较大的交流接触器都设有灭弧装置,以便迅速切断电弧,免于烧坏主触头;(4)绝缘外壳及附件,各种弹簧、传动机构、短路环、接线柱等。交流接触器的工作原理:当线圈通电时,静铁芯产生电磁吸力,将动铁芯吸合,由于触头系统是与动铁芯联动的,因此动铁芯带动三条动触片同时运行,触点闭合,从而接通电源。当线圈断电时,吸力消失,动铁芯联动部分依靠弹簧的反作用力而分离,使主触头断开,切断电源。图 4-3接触器3.2 线路接线3.2.1 PLC的连接本设计的PLC外部接线如图所示.CPU224CN的传感器电源24V(DC)可以输出600mA电流,通过核算在本设计中PLC容量完全满足要求,CPU224CN的输出继电器触点容量为2A,电压范围为530V(DC)或5250V(AC)。 PLC的接线尽可能清晰明了。便于检查。3.2.2 电机接线简单绘制电机接线图,完成电机的接线。M3KM2KM1UVW图 4-5电路接线图3.3 本章小结本章对部分硬件设备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如下:(1)阐述了电机的特点,以及确定的要素。详细的介绍了电机的具体要素对做出选择提供了基础。(2)分析了传感器的应用和其选择原则。对几个要素做了具体介绍,对本设计特别关心的精度等做了说明。(3)讨论了接触器的特点和它的组成。对于部分线路通过接触器可以起到更好保护最用,通过他的工作可是使设计更好的完成要求实现的功能,更安全更可靠。(4)研究了部分线路的接线,确定其接线顺序,为安装提供方便。接线要仔细,这是能成功运行的前提条件,所以线路图是很重要的。第4章 系统控制确定4.1 PLC的结构及优点4.1.1 PLC的结构S7-200系列PLC系统由主机(基本单元)、IO扩展单元、功能单元和外部设备等组成。S7-200PLC主机的结构形式为整体式结构2。(1)电源 PLC的电源在整个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可靠的电源系统是无法正常工作的,因此PLC的制造商对电源的设计和制造也十分重视。一般交流电压波动在+10%(+15%)范围内,可以不采取其它措施而将PLC直接连接到交流电网上去。(2)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CPU)是PLC的控制中枢。它按照PLC系统程序赋予的功能接收并存储从编程器键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检查电源、存储器、I/O以及警戒定时器的状态,并能诊断用户程序中的语法错误。当PLC投入运行时,首先它以扫描的方式接收现场各输入装置的状态和数据,并分别存入I/O映象区,然后从用户程序存储器中逐条读取经过命令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执行逻辑或算数运算的结果送入I/O映象区或数据寄存器内。等所有的用户程序执行完毕之后,最后将I/O映象区的各输出状态或输出寄存器内的数据传送到相应的输出装置,如此循环运行,直到停止运行。为了进一步提高PLC的可靠性,近年来对大型PLC还采用双CPU构成冗余系统,或采用三CPU的表决式系统。这样,即使某个CPU出现故障,整个系统仍能正常运行。(3)存储器 存放系统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系统程序存储器。存放应用软件的存储器称为用户程序存储器。(4)输入输出接口电路 现场输入接口电路由光耦合电路和微机的输入接口电路,作用是PLC与现场控制的接口界面的输入通道;现场输出接口电路由输出数据寄存器、选通电路和中断请求电路集成,作用PLC通过现场输出接口电路向现场的执行部件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4.1.2 PLC的控制的优点PLC能如此迅速发展的原因是由于它具有通用计算机所不及的一些下列特点:(1)可靠性可靠性包括产品的有效性和可维修性。PLC的可靠性高,表现如下:与继电器逻辑控制系统比较,PLC可靠性提高的主要原因:PLC不需要大量的活动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它的接线也大大减少。与此同时,系统的维修简单、维修时间缩短,因此可靠性得到提高。PLC采用了一系列可靠性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例如,冗余设计、掉电保护、故障诊断和信息保护及恢复等,使可靠性得到提高。PLC有较强的易操作性,它具有编程简单、操作方便、维修容易等特点,因对操作和维修人员的技能要求降低,容易学习和掌握,不容易发生操作的失误,可靠性高3。(2)易操作性操作方便对PLC的操作包括程序输人的操作和程序更改的操作。大多数PLC采用编程器进行程序输人和更改的操作。编程器至少提供了输人信息的显示,对大中型的PLC,编程器采用CRT屏幕显示,因此,程序的输人直接可以显示。更改程序的操作也可直接根据所需的地址编号、继电器编号或触点号进行搜索或顺序寻找,然后进行更改。更改的信息可在液晶屏或CRT屏幕上显示。所以PLC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编程方便PLC有多种程序设计语言可供使用。对电气技术人员来说,梯形图由于与电气原理图较为接近,容易掌握和理解,所以有利于程序的编写和学习。采用布尔助记符编程语言时,由于符号是功能的简单缩写,十分有利于编程人员的编程。为便于维修工作的开展,有些PLC的制造企业提供了维修用的专用仪表或设备,提供了故障树等维修用的资料。有些厂商还提供维修用的智能卡件或插件板,使维修工作变得十分方便。(3)灵活性PLC采用的编程语言有梯形图、布尔助记符、功能表图、功能模块图和语句描述编程语言,只要掌握其中一种语言就可以进行编程。编程方法的多样性使编程方便,应用面拓展。由于采用软连接的方法,在生产工艺流程更改或者生产设备更换时,可以不必改变PLC的硬设备,通过程序的编制与更改就能适应生产的需要。这种编程的灵活性是继电器顺序控制系统所不能比拟的。正是由于编程的柔性特点,使PLC能大量地替代继电器顺序控制系统,成为当今工业控制领域的重要控制设备。在柔性制造单元(FMC)、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计算机集成过程控制系统(CIPS)中,PLC正成为主要的控制设备,得到广泛的应用。操作的灵活性,操作的灵活性是指设计的工作量大大减少,编程的工作量和安装施工的工作量大大减少,操作十分灵活方便,监视和控制变得容易。在继电器顺序控制系统中所需的一些操作可以简化,不同的生产过程可采用相同的控制台或控制屏等。(4)机电一体化为了使得工业生产过程的控制更平稳、更可靠,向优质高产低耗要效益,对过程控制设备和装置提出了机电一体化仪表、电子、计算机综合的要求,而PLC正是这一要求的产物,它是专门为工业过程控制而设计的控制设备,它的体积大大减小,功能不断完善,抗干扰性能增强、机械与电气部件被有机地结合在一个设备内,把仪表、电子和计算机的功能综合在一起。因此,它已成为当今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过程流程控制等领域的主要控制设备4。当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投入运行后,其工作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即输入采样、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三个阶段。完成上述三个阶段称作一个扫描周期。在整个运行期间,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CPU以一定的扫描速度重复执行上述三个阶段。输入采样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以扫描方式依次地读入所有输入状态和数据,并将它们存入I/O映象区中的相应的单元内。输入采样结束后,转入用户程序执行和输出刷新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即使输入状态和数据发生变化,I/O映象区中的相应单元的状态和数据也不会改变。因此,如果输入是脉冲信号,则该脉冲信号的宽度必须大于一个扫描周期,才能保证在任何情况下,该输入均能被读入。用户程序执行阶段: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总是按由上而下的顺序依次地扫描用户程序(梯形图)。在扫描每一条梯形图时,又总是先扫描梯形图左边的由各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并按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对由触点构成的控制线路进行逻辑运算,然后根据逻辑运算的结果,刷新该逻辑线圈在系统RAM存储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刷新该输出线圈在I/O映象区中对应位的状态;或者确定是否要执行该梯形图所规定的特殊功能指令。输出刷新阶段:当扫描用户程序结束后,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就进入输出刷新阶段。在此期间,CPU按照I/O映象区内对应的状态和数据刷新所有的输出锁存电路,再经输出电路驱动相应的外设。这时,才是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真正输出。4.2 PLC的主要功能和应用PLC的主要功能和应用如下:(1)开关逻辑和顺序控制这是PLC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场合。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开关逻辑运算和进行顺序逻辑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各种简单或十分复杂的控制要求。(2)模拟控制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许多连续变化的物理量需要进行控制,如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这些都属于模拟量。为了实现工业领域对模拟量控制的广泛要求,目前大部分PLC产品都具备处理这类模拟量的功能。特别是在系统中模拟量控制点数不多,同时混有较多的开关量时,PLC具有其他控制装置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另外某些PLC产品还提供了典型控制策略模块,如PID模块,从而可实现对系统的PID等反馈或其他模拟量的控制运算。(3)定时控制PLC具有很强的定时、计数功能,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数十甚至上百个定时与计数器。其定时时间间隔可以由用户加以设定。对于计数器,如果需要对于频率较高的信号进行计数,可以选择高速计数器。(4)数据处理新型PLC都具有数据处理的能力,它不仅能进行算术运算,数据传送,而且还能进行数据比较、数据转换、数据显示打印等功能,有些PLC还可以进行浮点运算、函数运算。(5)通信把PLC作为下位机,与上位机或同级的可编程序控制器进行通信,成数据的处理和信息的交换,实现对整个生产过程的信息控制和管理,因此PLC是实现工厂自动化的理想工业控制器5。4.3 设计过程4.3.1 系统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1)深入了解和分析控制要求。(2)确定IO设备。根据需要,确定系统所需的用户输入、输出设备。常用的输入设备有按钮、开关灯,常用输出设备有指示灯等。(3)根据IO点数选择合适的PLC类型。(4)设计自动上料系统的梯形图程序,根据工作要求设计周密的梯形图程序,这是核心工作。(5)将程序输入PLC进行软件测试。4.3.2 确定IO接口表3-1 IO口分配表序号名称地址1启动按钮I0.02门上限位开关I0.13料车到位限位开关I0.24料车原位限位开关I0.35门下限位开关I0.46停止按钮I0.57炉门开Q0.08料车前进Q0.19料车后退Q0.210炉门关Q0.34.3.3 PLC的选型对输入输出点的选择盲目选择多点数的机型会造成一定浪费。按实际所需总点1520%留出备用量后确定所需PLC的点数。对PLC结构形式的选择在相同功能和相同IO点数的情况下,整体式比模块式价格低。但模块式具有功能拓展灵活。维修方便,容易判断故障等优点,要按实际需要选择结构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被控对象的控制要求;保证PLC控制系统安全可靠;力求简单、经济、使用及维修方便;适应发展的需要。综合输入输出点的计算以及要实现的电梯控制功能和现有PLC,使用西门子s7-200PLC(CPU224)加一个16输出扩展模块和一个8输入扩展模块,这样就能完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S7-200PLC是一种小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Micro PLC),可应用于各种小型自动化控制系统。高集成度的设计、低廉的成本使得s7-200成为各种小型控制任务理想的解决方案,适用于各行各业,各种场合中的检测、监测及控制的自动化。并且,西门子s7-200PLC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丰富的指令集、极快的浮点运算速度、丰富的扩展模块、强大的内部集成功能等几个方面的出色表现。图 3-1 西门子PLC4.4 梯形图4.5 本章小结在本章对PLC和程序进行了研究和编写。(1)对PLC的结构和优点进行介绍,解释了它的运行过程,对更好的理解PLC提供了理论依据。为PLC的选择提供基础,对控制要求的实现有明确的理解。(2)确定了程序的编写过程,详细的分析了控制要求,确定了接口的分配。(3)通过对PLC特点和优点的研究,对满足要求的PLC进行了选择。为更好的完成功能要求提供可靠保证。(4)通过软件的自检测功能编写了正确的程序,通过完整的程序,可以实现完整的功能要求。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结论”以前的所有正文内容都要编写在此行之前。- 19 -结论本设计的自动上料车系统可以实现通过手动操作按钮实现控制要求,在其今后发展中一定可以通过传感器检测实现全面自动化,保障生产的可靠性、安全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完全自动化是未来的追求,本次设计主要进行的工作是:(1) 通过分析工作环境建立了基本模型,确定了控制要求。(2) 确定了系统控制方式,选定了PLC,制定了设计过程,设计了能够实现完整功能的程序。(3) 进行了部分硬件接线的设计,能够完成部分接线任务。实现应该完成的功能。利用PLC为核心,利用PLC的强大的控制功能,实现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电机的功能,具有接线简单、编程直观、扩展容易等特点。较好的完成了要求的功能,实现了自动上料的自动控制,同时后续功能扩展使简单方便。仅需要做少许改动就可以实现更多的功能。当电机功能增加时,硬件接线上只需增加行程开关输入信号,原来的接线不需要改变,软件商只需增加相应的程序以及输出功能,改动也比较小。但会存在少许瑕疵。(1)外界环境对位置开关造成一定的影响,造成系统不能继续运行,但通过调高传感器的灵敏度来缓解。参考文献1 陈瑞阳. 机电一体化控制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9.2 田效伍.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设,2010:45-45.3 吴宏伟. 自动送料控制系统J.2011:5-6.4 陈鼎宁. 机械设备控制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62-63.5 李道霖. 电气控制与PLC 原理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9-10.6 杨兴瑶编著. 电动机调速的原理及系统.M 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7 陈伯时. 陈敏逊编著.交流调速系统.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8 王子文. 电梯PLC 控制策略及其程序设计起重运输机械2006:8-9.9 叶安丽. 电梯技术基础(第1版)M.北京: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6-17.致谢三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回首三年的学习生活,毕业设计是对三年学习的总结,老师杨东宇给予了极大的关心和指导,在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从最初的选题到论文的最终完成,皆得益于导师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思维角度,老师渊博的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我们的关心和爱护。在三年的学习生活中我不仅收获到了学术知识,在我对待人生、工作的态度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毕业设计是一次全面考核,也是我们以后进行工作的基本功训练。感谢学校能在我们走出校园之际给我们提供这次机会和平台。本文的顺利完成,离不开我的毕业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关系帮助。在此再次感谢我的老师杨东宇。感谢父母给予的支持,感谢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 感谢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73附件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与相关文件汇编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系二零一三年七月目 录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3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写作要求9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装订规范与要求20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工作要求22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封皮样式24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25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任务书26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评审书27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13版28大学毕业论文(设计)指导记录32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规范为了加强对我院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工作的规范化管理,现将毕业论文写作过程中需遵循的格式规范做如下要求。一、毕业论文的选题与设计要求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内容选题必须是心理学领域或与心理学相关的交叉领域课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具有一定的学术性。在研究设计与方法上必须采用实证研究范式,即相关设计或因果实验设计,具体收集数据方法可用实验法、测验法、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二、毕业论文的组成部分及写作要求(一)封面封面模板由学校统一制定,但封面的颜色由本学院规定。作者应将封面上的相关内容(毕业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院名称、专业名称、指导教师等)用计算机填写完成(注意适当对齐)后再套印输出,填写时注意修改封面模板上的届数及年月。印刷输出前请向学院办公室询问封面颜色和年月时间。(二)目录目录需通过WORD定义三级大纲形式自动生成目录。目录内容包含:中文题目与摘要页、英文题目与摘要页、正文各部分、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或后记)、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目录的二级标题与一级标题、三级标题与二级标题在格式上应自动向内缩进2个字符;页码右对齐。字体采用宋体5号字,数字采用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编排。中英文摘要页单独编排页码,页码居中采用罗马数字排序。(三)题目、摘要、关键词题目:说明该研究做了哪些方面的探讨以及研究中的变量有哪些。如果是相关研究,应指出是哪两个或几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如果是因果研究,要尽量讲清实验中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是什么。应让读者根据题目就能判断该研究属于哪种类型。注意将所要研究的问题界定清楚,题目不要过大或含糊不清。此外,在题目中应尽量明确界定所要研究的被试群体,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发展研究上。应注意使题目简洁明了:题目一般在25个字以内,言简意赅,尽量不使用副标题。为了便于检索,应在题目中拼写出所有的术语的全称,尽量避免使用缩略词。英文题目表达可以不与中文题目完全一致,但要求与中文题目内容要对应。摘要: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方便论文检索,限500字以内。主要内容包括:目的(说明研究问题与对象)、方法(说明研究方法)、结果(概括主要结果)、结论(简要结论)。写作要求高度概括,独立成文;一般在500字以内;不包含任何论文中没有的内容;摘要中应该写出术语的全部名称,不要用缩略词;摘要不能出现文献引用。英文摘要(Abstracts),主要内容包括:Objective; Method; Results; Conclusions。其表达可以不与中文摘要完全一致,但要求与中文摘要内容要对应。关键词:是论文的文献检索标志,是表达文献主题概念的自然语言词汇。关键词是从论文的题名、层次标题和正文中选出来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一般来说,每篇论文应选取35个词作为关键词,中英文一一对应。避免选用一些外延较广的词作为关键词,应从汉语主题词表和专业主题词表中选用。英文关键词(Key Words),要求中文关键词内容要对应。以上内容写作时,中英文各占一页,中文在前,英文在后。(四)引言引言是用一段简短的文字提出本研究的问题。指出本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及其应用价值,即作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的原因。说明本研究问题与所属领域的以往研究有什么样的关系,在本研究中主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目的)。注意引言不要与摘要雷同。(五)正文正文是论文的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正文内容应该观点突出,言之有物,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结构完整,方法得当,论证严谨,资料真实,行文流畅,用语规范。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7000字。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正文包括如下几部分内容:1、文献综述内容包括:核心概念界定、国内外研究概况、以往研究不足、问题提出、研究意义等。核心概念界定:包括内涵界定(抽象定义)和操作界定(操作性定义)。国内外研究概况:是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以往研究不足:客观总结、评述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的提出本研究的问题。问题提出:指出研究目的,并逐条写出具体的研究假设。研究意义:包括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2、研究方法内容包括:被试、研究工具、实验设计、研究程序、数据管理与分析等。被试:即研究对象。用简练的语言清楚地介绍被试的自然情况、取样情况、匹配情况、中途丢失情况等。研究工具:简要说明研究所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及其型号信息、各种实验材料、测量工具(问卷与量表)的来源及其信效度信息、计算机软件的版本信息。实验设计:如果是实验研究,还应该在研究工具与研究程序两部分之间加入实验设计。简要说明实验设计模式、自变量的种类及其处理水平、因变量的种类及其测量指标等。研究程序:说明研究过程的每一个步骤。如果是实验研究则包括指导语、刺激的呈现、具体的实验范式及实验程序、以及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如果是描述性或相关研究,则要说明访谈的程序、观察的过程、编码记分方法、问卷的编制过程、问卷的施测过程等。数据管理与分析:说明对研究数据管理与分析的软件,以及研究计划要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3、结果分析结果分析的主要任务是把数据的统计过程和统计结果以文字、表格或插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展示研究所得到的客观结果。即要求运用恰当的统计分析方法对结果做描述统计与推论统计,分析统计数字背后的心理学规律。结果分析的写作应注意以下几点:只需列出数据的统计结果,不要列出原始数据,即只列描述统计和推论统计的结果。选择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按合理的逻辑顺序报告结果。尽可能报告全部结果,不要只报告有利的结果,而不报告不利的结果,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只对数据结果做客观报告,并进行简单分析,揭示数据背后的规律,不需要做原因的解释和评论。字母符号:使用法定计量单位、符号和标准化、规范化的名词、术语。常用的统计学符号规定如下:样本代表的总体数为N,样本数为n,平均数为M,标准差为SD,t检验为t,F检验为F,卡方检验为,相关系数为r,显著性为p。以上符号均为斜体。表和图:凡是用文字已经说明的问题,尽量不用表和图。如已用表或图,则文中不必重复其数据,只需摘其要点即可。表和图不要重复表达同一内容。表要求设计科学,简洁明了。一律使用三线表,不用竖线。一般应把自变量作为列,因变量作为行。表格要有表头(即表的标题),置于表格之上,标明表格序号,表格内的统计符号用斜体,数字采用5号Times New Roman字体编排。插图要有图题(即图的标题),置于图形之下。注意将图中的坐标名称、字符、数码标示清楚,并在图下方标出图号及名称。图线名称用汉字。同一个表格或插图不能分两页显示。图需清晰可读。4、讨论首先,讨论是对结果所得原因的解释,需要明确地说明所得研究结果与研究假设相一致还是推翻了研究假设。如果一致则要对产生该结果的原因进行深入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论。即将统计所得结果通过逻辑推论上升到理论高度,这需要研究者通过充分运用已经收集到的文献资料,来分析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果,进而得出有关心理机制的科学结论。如果不一致,也要分析原因,通常在假设依据充分的情况下,要考虑是否是由于研究方法问题,导致结果与假设的不一致。其次,讨论部分应该将本研究的结果与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分析二者存在的共同特点和规律,用其他研究的结果支持自己研究的推论。第三,讨论时还应指出研究结果的意义,通常可以针对研究结果的发现,给出相应的应用建议,如教育建议、工作建议等等。最后,讨论还必须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局限性、或可进一步探讨的研究问题有明确的论述。写讨论应注意避免重复结果分析中对数据的说明,尽量不要再出现统计数字;研究结果就是论文的论点,要证明论点应注意避免就事论事,主观推测,论证要拿出充分的理论、研究、及事实论据。5、结论结论是在讨论的基础之上,以简明扼要的文字对研究结果做出高度概括的推论。一般逐条列举出结论,语言表达要明确,不能有含糊不清或模棱两可的含义。结论(结果推论)不能对研究获得的结果进行夸大或缩小,对所提出的假设未能充分证明之处也不要回避。结论中不应再出现具体的统计数字的结果。以上15各部分内容标题采用1;1.1;1.1.1的三级顺序编码制。(六)参考文献最新的心理学论文写作规范废止了参考文献著录”顺序编码制”,而是采用APA“著者-出版年制”。我系参照心理学报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著者-出版年制),专门制定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写作要求。正文中的文献引用:使用著者-出版年引用法(英文文献著者只写英文姓氏,中文文献著者需写全姓名)。作者可以根据行文需要灵活安排位置,既可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也可放在引用句尾或其他适当位置的括号中。正文后的文献列表:先列中文文献,后列英文文献。文献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著者相同,按出版年排列;著者和出版年都相同,按文题的首字母顺序排列,出版年后加a、b、c常见的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如下:期刊:著者姓, 名. (出版年份). 文题. 刊名, 卷号, 起止页码.著作:著者姓, 名. (出版年份). 书名. 出版地:出版者.论文集:著者姓, 名. (出版年份). 文题. 见(In) 编者名姓(中文写姓名). 论文集名(卷号, 页码范围). 出版地:出版者.此外,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还要求文献在数量上至少要有8篇以上,其中至少3篇为外文文献;3篇以上为近5年内发表的文献。(七)附录附录是正文的补充,必要时才列出。附录有助于读者了解、评估或者重复这项研究。常见的附录包括数学证明、大型表格、词表、问卷或其他调查工具、计算机程序等。一篇论文可以有多个附录。如果只有一个附录,只用“附录”即可;如果有多个附录,则需有序号,如“附录一”、“附录二”等,每个附录必须有题目。(八)致谢(或后记)致谢一般是对在学位论文的研究和写作过程中予以作者帮助的人和机构的感谢。致谢一般不宜篇幅过长。后记一般是对在论文研究和写作过程的感悟,亦可包括相关致谢内容,但要注意与前面的“结论”相区分。一般二者取其一即可。(九)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学院有统一的内容模板。论文作者和导师要在认真阅读声明并理解声明的意义前提下,学生与导师均需要由本人亲笔手写签名,一旦签名即意味着作者同意声明中的内容,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三、毕业论文排版要求纸型:A4。页边距:上、下、右的页边距2厘米,左页边距2.7厘米(便于左侧装订)。正文:非标题汉字字体为宋体小四号字,全文的英文与数字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标准默认字间距;行间距为固定值23磅;每页上有一横线页眉,页眉处用小五号宋体写明论文标题;页脚正中要有页码,页码数字采用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编排。正文的一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二级标题,用四号黑体;三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各级标题均要顶格写,单独一行。系2013年7月制定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写作要求总体要求1 正文中引用的文献与文后的文献列表要完全一致。n 文中引用的文献可以在正文后的文献列表中找到;文献列表的文献必须在正文中引用。2 文献列表中的文献著录必须准确和完备。3 文献列表的顺序n 文献列表按著者姓氏字母顺序排列;姓相同,按名的字母顺序排列;著者姓和名相同,按出版年排列。n 相同著者,相同出版年的不同文献,需在出版年后面加a、b、c、d来区分,按文题的字母顺序排列。如:Wang, M. Y. (2008a). EmotionalWang, M. Y. (2008b). MonitorWang, M. Y. (2008c). Weakness4 缩写chap.chapter章ed.edition版Rev. ed.revised edition修订版2nd ed.second edition第2版Ed. (Eds.)Editor (Editors)编Trans.Translator(s)译n.d.No date无日期p. (pp.)page (pages)页Vol.Volume (as in Vol. 4)卷vols.volumes (as in 4 vols.)卷No.Number第Pt.Part部分Tech. Rep.Technical Report技术报告Suppl.Supplement增刊5 元分析报告中的文献引用n 元分析中用到的研究报告直接放在文献列表中,但要在文献前面加星号*。并在文献列表的开头就注明*表示元分析用到的的文献。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在著者-出版年制中,文献引用的标志就是“著者”和“出版年”,主要有两种形式:(1)正文中的文献引用标志可以作为句子的一个成分,如:Dell(1986)基于语误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音韵编码模型,。汉语词汇研究有庄捷和周晓林(2001)的研究。(2)也可放在引用句尾的括号中,如:在语言学上,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人们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段。按照汉语的传统分析方法,汉语音节可以分析成声母、韵母和声调(胡裕树,1995;黄伯荣,廖序东,2001)。音韵编码模型假设音韵表征包含多个层次(Dell,1986)。可以根据行文的需要灵活选用其中一种。1 只有一个著者的文献引用示例:张三(2008)研究了人格与心理的关系。人格和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张三,2008)如果同一篇文献连续引用,则第一次引用需给出出版年,第二次及以后的引用无需写出版年。如张三(2008)研究了人格与心理的关系。张三还发现2 多个著者的文献引用如果有两个著者,正文引用时两个著者的姓(名)都要给出。如果引用标志是句子的一个成分,两个著者之间用“和”;如果是放在引用处的括号中,英文的两个著者之间则用“&”,中文不加“&”,用逗号隔开。示例:张三和李四(2008)发现了,这个结果在Wang和Sun(2009)的研究中得到重复。未来的研究还需关注环境的影响(赵一,陈二,2008;Wolchik & West, 2007)。如果有3个、4个或5个著者,第一次引用时需给出所有著者的姓(名),第二次及以后再引用时,只写第一著者的姓(名),后面用“等”或“et al.”。引文标志作为句子成分,多个著者之间,中文用顿号,英文用逗号,最后两个著者之间用“和”;引文标志放在引用处的括号中,多个著者之间用逗号,最后两个著者之间英文用“&”,中文仍用逗号。注意:英文的最后两个著者之间用&,倒数第二个著者后仍需逗号。示例:张三、李四和王五(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