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0 关于建筑与风水的思考 关于建筑与风水的思考 引言 现代环境日益恶化,迫使人们不得不思考,同时也越来越认识到需要对建筑与环境的重新审视。而从传统的知识体系和思想体系中寻求启迪,也是越来越热。与此同时建筑与风水的热议也是近 20 年来方兴未艾、逐渐升温的话题。 五四运动以来,西方科学压倒性的在中国传播。中国许多的传统思想和传统知识被冷落、被排斥、甚至被压制,制约了人们的思维和认识。在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人们不得不从新思考我们的对策,不得不重新认识我们的文化观、科学观。中国古老而传统的 哲学、风水学也越来越引起世界的重视和研究。 一直以来,关于建筑风水的争论就没有停歇,从百姓到当政者、从普通民众到专家学者,截然相反的都分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有人认为建筑风水也是一种自然经验的总结,但也有人认为建筑风水是迷信。正如周易是世界上最为巧妙的辩证法一样,正如周易是世界上最为抽象的唯物法一样,在几千年来的传播中,被披上了神秘色彩;精华被糟粕包裹、美丽被丑陋掩盖,真理被迷信附会、大道被庸俗肢解,以至于在一段时间内被人误解、被人歧视、被人批判,甚至2 / 10 扣上多顶大帽。 勿容置疑,作为哲学的周 易,不是神学;作为择地的风水,不是迷信。至于在流传之中,被后人误会、发挥、歪曲、强加,以至于精华与糟粕并存,从来是真理与邪说共生,这不足为奇。从周易说来:有阳必有阴;再从辩证法证之:无错哪有对?今人乐道的“一分为二”,不就是周易的“太极分两仪”吗,虽是术语不同,内理同一。无论是昔日的唐装,还是今天的西服,穿在国人身上,是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当然真正的“唐装”长袍,不便行动,今天改良了的“短打”中服、不就依然可与西服同行吗?作为哲学的周易,不也是抽象的唯物,精炼的辩证吗?周易如此、唐装如此、风水亦如是耶?! 人生一世,不就活个吉利、吉祥吗。人生一世,落点不就是择地而居吗?先人讲风水、今人讲环境,所用的字眼不同、实则是殊途同归 什么是风水?风水就是先人在观察自然、气象、山川河流、林木土石后择地而居的经验总结。简言之,就是先人对环境认识的总结、就是先人对环境依存的总结、就是老祖宗对环境依存和改造的总结。 风水本是自然之物,经前贤古圣而又精练的提高为特定的“学术”语言,而假借风水牟利者又把它巫化为“神学”,至使这个“小姑娘”被不同人们穿衣打扮,沦落不堪。时至3 / 10 今日,她依然是面纱重重。当然 ,风水也可以看作是哲学在环境上的反映与体现,也是前人对于生老死葬的人生哲学,更可作为环境急速恶化的今天的借鉴。 建筑风水的起源和发展与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文明发展史息息相关,是我国文明发展的见证与反映;其独特的环境整体观念融合在阴阳对立与和谐的哲学思维中。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风水建筑不仅体现了先人的环境观,同时也适合现代科学、现代建筑的理念。先人“天地人合一”的思想,正是当今全世界尊重自然、重视环境的努力目标;“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在建筑风水中的完美体现也是如今全球所推崇和追求的目标。 我们若是扩大视觉、深入理解先人的字句,并与现代科学、哲学和文明的发展、发现相比较,不难发现这似乎存在着名词术语的借用与转换: 风者,其“风”不仅仅指“风”,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流动的粒子和流动的能量以及各种流动的生物、微生物也。 水者,其“水”不仅仅指“水”,也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水中物质和流动的能量以及各种水中的生物、微生物也。 “风”假日月寒暑而来,“水”借山川形胜而至。雨雾罩山川、烟云胧大地,何处无风!何处无水!世界有风则4 / 10 活,万物无水则死。人无风则呆滞、居有水而神生。 如果把这种认识的“风”和“水”,再兼及土壤、植物、生物和建筑,这就形成了今人所谓的“生物圈”。建筑以及建筑所组成的城市自然也是人为的生物圈。建筑的选址和建筑的组合的结果所形成的街道、城市,则又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风水。 若以这种角度、这种眼光看待“风水”二字,不仅是“风水”的重释,似乎也可视为“风水”的重生。 剔除糟粕,“风水”二字是哲学、是信仰、是对人居环境和非人居环境的高度提炼。风水文化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不就是今天强调人居环境的“绿色”吗?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不 破坏自然、不践踏自然不就是“天人合一”吗?在这种“风水”思想指导下的建筑和环境,不就是“生态建筑”吗? 其实,“风”和“水”本是农耕生产、农耕生活最关键的两种自然现象。有地不难,有好风好水更难,要风调雨顺就更是难上加难。作为农耕的中国,重视“风”和“水”、希望了解“风”和“水”、进而总结为“风水”,这是祖先的智慧、也是后世的财富、更是思想的启迪。当然,勿容掩盖的另一种现象就是风水滥觞,风水的迷信化和风水的巫术化也败坏了风水的形象。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台风、海啸、5 / 10 龙卷 风、冰雹、沙尘暴、暴风雪、暴雨、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岩体崩塌、地面塌陷等等,每年都要在全国和局部地区发生,造成大范围的损害或局部地区的毁灭性打击,这就影响到居住环境和居住。择地而居就是自然而然,情理之中了。 怎样择地?怎样居住?“风水”应运而生,也是自然之事了。 撇开糟粕,建筑风水的实质就是寻找一个理想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包含两个内容,或者说建筑环境包含有两种不同的种类 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所以,建筑选址必须重视自然环境,同时也要重视人为环境。重视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的主要目的就是 趋利避害,让我们的建筑环境更加美好、更宜于人。趋利避害就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建筑”在建筑的同时,也在建筑环境;“建筑”以其自身构成了新的人为环境。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两种环境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所以风水讲究利用人为环境来填补自然环境的不足,从而达到改善建筑环境、和谐环境的目的。按照现代建筑理论的说法,就是人可以利用和创造环境,同时又不可避免的受到环境的制约。建筑、环境、人应该被看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利用、创造、约束就是人与环境的全部关系。 1981 年国际建协华沙宣言明确提出“建筑学是为人类建立 生活环境的综合艺术和科学”。建筑与环境应该是和谐6 / 10 统一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天人合一”。传统建筑中“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说法,也是强调人工造就的环境不宜矫揉造作、自我标榜,而是应该融合于自然环境之中。 用现代的眼光看来,用现代的词汇说来,人的生存环境、居住环境,包括了气候、气象,包括了日照阴阳、气候气象、风力风向、地质水文、山川林木;而先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则以风水二字概括之,归纳出生存环境的“八字真言”:寻龙、观砂、查水、点穴。所谓风水选址,其实质操作主要也是指龙、砂、水、穴。 “龙”,在这里指的是绵延的山脉。“砂”,则是指平野高阜。 “寻龙”,是要观察山势走向、查其地理。“观砂”则要看如砂高阜的分布、位置、形态。“寻龙”、“观砂”的主要作用是在一个相对较大的范围内考察建筑环境、建筑场地。作为建筑场地,应该避开有害地段。例如地震断裂带两侧,不宜布置建筑;危岩上下不宜布置建筑;建筑不宜骑陡坎布置、建筑不宜横跨等高线布置。“寻龙”、“观砂”还要观察建筑场地的朝向、日照、风向、风力、林木,为建筑选择最有利的位置。 “水”指江河湖泊、溪涧池塘。 “查水”是 看水质,看江河湖泊、溪涧池塘的分布、流向、流量,看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变化,看天气、气候的变7 / 10 化对水的影响,看地下水的位置、走向、水量。 水关系人类生存。同时,水不仅关系大气候,也关系建筑环境的小气候。“查水”的实质就是选择生活水源,选择生存环境,选择发展环境;借水之利同时又要避开水患。 “穴”,山水环绕之灵眼。“点穴”指寻找理想的建筑场地。 理想的建筑场地是:南面而向、南低北高。南面而向合乎北半球建筑的要求,让建筑争取良好的日照。南低北高可有效利用阳光,减少日照间距,增加容积率 。此外冬天西北风强劲,南底北高可以避风寒。 旧时描绘的理想建筑场地认为:穴后有山,左右阜丘环护,穴前有案山、朝山。自是穴前穴后峰峦接远,左右山树拥秀、碧翠延薰。再兼穴前曲水环卫,清流迤逦、碧水蜿蜒,草山林木生气相应,蕴育勃勃生机。建筑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岂不令人心旷神怡。 可见,龙、砂、水结合点穴的结果,所选的建筑地址就是一个“类盆地”了。 当然,理想环境不是处处皆是,对于不甚理想的自然环境,还可以利用人为环境来填补自然环境的不足,从而达到改善建筑环境的目的。传统的做法有:补缺 、育生、理水。培土堆山以补环境缺陷,广植林树花草以润育生气,凿池引渠为治理水的不足。即是说,缺山时可以人造假山,或者用8 / 10 假山造成遮挡,避免一览无余,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形成含蓄美。理水是中国园林的重要手法。少水时或者水质较差时可以开河挖渠、开湖凿池。恰好水面的开阔可与山峦的屏障形成对比,水面的柔美可与山峦的阳刚形成对比,水面的荡漾可与山峦的坚实形成对比。水面还具有改善空气质量和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能。广植林树花草,同样具有改善空气质量和调节城市小气候的功能。花草树木还可以用来造成多姿多彩的建筑空间,可以作为公共 空间也可以作为半私密空间。可以作为空间的遮挡、延续、比喻、暗示,可以弥补自然环境的不足。这些做法在传统园林中处处可见 叠石造山、山楼眺远,云霞遮楼阁而出没;挖湖掘池、水际安亭,池沼突亭台而参差;莳花植树、花间隐榭,诗画薰清芬而传神。妙极山水,归真自然,神采因山水而飘逸。 随着现代工业高速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严重,导致人类生活质量急剧下降。保护地球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和当务之计。全世界都认识到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存环境的迫切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已经深入 人心。从而使得“环境”一词的含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深刻、更为广泛。如何从生态平衡出发、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既为人类提供持久的舒适的生活环境,又做到合理利用和充分保护自然资源,已受到国际建筑界的普遍重视。 9 / 10 当前,城市建设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暴飞,城市化进程加速了城市的膨胀。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破坏了原有自然环境,一张张硕大厚重的水泥大饼遍地摊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危机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城市风、热岛效应严重地影响到活在其中的人们。我们用自以为是的技术炫耀的建筑着摩天塔。如果不加节制 、一意孤行,最终受到惩罚的还是人们自己。 随着改革开放,易经文化再度登上历史舞台。百花齐放,古为今用,风水学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启迪。 旧时的风水所折射出的建筑环境观,不仅表达了当时先人的天人观,也可供今人的借鉴。城市规划中要尊重自然、不要随意破坏自然。且不说风水,就以经济价值而言,就以景观视觉而言,也不足取!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才不致遭受自然的报复。在国土日益珍贵的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2.2克隆技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济南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 吉林大学出版社说课稿-2025-2026学年中职中职专业课电子商务类73 财经商贸大类
- 第12课 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的扩张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 2025年负压救护车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护理伙食协议书
- (2025年标准)户口分家协议书
- 2025年粉末包装设备行业规模分析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2025年标准)红色 基地 协议书
- 2025年四柱单动液压机行业需求分析及创新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煤炭物流行业当前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超声波龈下刮治术专题讲解
- 2025年电信传输工程师职称考试试题
- 小学一年级升二年级暑假数学作业-58套计算
- 2025年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测试与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利院消防培训课件
- 肩袖修复术后影像学评估的新技术
-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警示教育
- 医疗废物与污水处理培训
- 4S店员工职业卫生培训
- 体检机构礼仪培训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