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文本:提高现浇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doc_第1页
QC文本:提高现浇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doc_第2页
QC文本:提高现浇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doc_第3页
QC文本:提高现浇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doc_第4页
QC文本:提高现浇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高现浇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 市政2013 QC小组一、工程概况宁波市北环快速路位于宁波中心城区中北部地区,是中心城区中北部通往杭州湾跨海大桥最便捷的快速过境通道和城市路网的主要集散通道,同时还是镇海片的重要集散通道和城市中北部地区通往宁波栎社国际机场、客运中心、铁路南站枢纽的重要集散通道,在中心城区路网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对构建宁波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意义深远。我公司承建的北环快速路工程标段,里程K8+556.5K11+214.5,总长2658米。采用地面辅道+主线高架的设计方案,合同造价约4.895亿元。本工程主线高架现浇箱梁部分共17联,其中箱梁截面高度变化的有第3联和第19联;箱梁截面宽度变化的有第6联、第7联、第8联、第14联、第15联、第16联、第24联、第26联、第27联;箱梁截面高度和宽度不变的有第17联、第18联、第20联、第21联、第22联、第23联。现浇箱梁均采用底腹板、顶板分两次成型的施工工艺。二、QC小组概况QC 小 组 成 员 表小组名称市政2013 QC小组课题类型现场型活动时间2013年3月2013年11月课题名称提高现浇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小组人数10人小组成立时间2013.3.5课题注册号NJG2013QC-01活动次数14次小组注册号宁建工2013QC-01平均接受QC知识教育时间36课时序号姓名年龄职务小组职务职称出勤率1李时武40分公司主任工程师组长高级工程师93%2朱伟35项目技术负责人副组长工程师93%3丁华彪30分公司主任工程师助理组员工程师100%4王苗夫50项目保障部部长组员工程师93%5陈良表35项目工程部部长组员工程师93%6王丽英32项目实验室主任组员助理工程师93%7王永超34施工员组员工程师100%8舒德龙31施工员组员工程师100%9王同波43模板班组长组员施工员93%10方强24技术员组员助理工程师93% 制表人:丁华彪 制表日期:2013.3.15三、选题理由1、工程地处宁波市中北部,是江北区的门户工程,高架桥也是江北的名片,因此箱梁外观也反映了城市的精神风貌。2、本工程为宁波市、浙江省两级重点工程,业主和社会各界关注度高,箱梁外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北环路高架工程外观。3、与相邻标段相比,本标段的箱梁外观质量相对靠后,通过提高现浇混凝土质量来改善这一局面。4、在之前的工程实例中,有关结构工程的外观质量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以本工程的现浇箱梁为契机来改善箱梁外观质量效果。5、本工程质量目标为创建“钱江杯”优质工程,根据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如混凝土表面不平整,施工缝不平直,外露面色泽不一致,需减13 分,因此箱梁外观质量直接影响创优目标的实现。鉴于以上情况,本小组把提高现浇箱梁外观质量作为此次QC活动的主题。四、现状调查在QC小组成立后,小组成员对北环快速路工程标段二个工区已施工好的3跨现浇箱梁行了调查,箱梁的外观质量不尽如人意,花斑黄锈、蜂窝麻面、混凝土气泡、接缝挂浆等问题较为突出。混凝土气泡蜂窝麻面花斑黄锈接缝挂浆 根据对已施工的3联现浇箱梁调查统计,箱梁的外观质量问题,花斑黄锈有19处、蜂窝麻面有2处、混凝土气泡有3处、接缝挂浆有13处,统计图如下所示,混凝土气泡和蜂窝麻面只占全部的13%,而花斑黄锈和接缝挂浆问题占总数的87%,解决好后两个问题,就能大大提高外观质量。因此QC小组决定把后两项问题作为本次课题要解决的内容。 外观问题统计图 制图人:方强 制图日期:2013.4.16活动前质量问题活动目标108642五、目标确定通过与相邻标段的交流学习,发现他们的箱梁花斑黄锈和接缝挂浆的问题平均每联仅出现23处。为此,我们将以平均每联箱梁花斑黄锈和接缝挂浆问题从原来的10.7处减少到不超过3处为目标,来完成对后期现浇箱梁的施工。活动前后质量问题目标图 制图人:朱伟 制图日期:2013.5.5六、原因分析模板拼装差,支撑不稳固模板接缝间隙大脱模时间太早混凝土质量差分层浇注时间过长模板质量问题脱模油质量差花斑黄锈接缝挂浆振捣不到位,漏振接触面有杂质混凝土离析、泛浆接缝混凝土未结合成一体模板面不平整下层混凝土已凝固冲洗不充分根据QC小组成员现场调查及开会讨论,造成现浇箱梁外观质量差的原因关联图如下:原因关联图 制图人:丁华彪 制图日期:2013.5.10七、确定要因6月初,小组根据末端因素表,编制了要因确认计划。 要因确认计划表序号末端因素确认方法确认标准责任人完成时间1模板质量问题 现场观擦模板边角无严重破损、表面光洁无污点,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的竹胶板王苗夫朱伟2013.6.152冲洗不到位调查分析模板无锈斑杂质、无积水。舒德龙方强2013.6.203脱模油质量差调查分析脱模油必须无色透明,无杂质且涂抹均匀。王苗夫丁华彪2013.6.194模板支撑不稳固现场验证支撑无滑移,模板变形不超过2mm。陈良表2013.6.175振捣不充分、漏振调查分析分层浇筑厚度不超过40cm,振捣半径不超过50cm,振捣时间2030s,无气泡溢出。舒德龙王同波2013.6.216混凝土质量差调查分析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7020mm,不得超过200mm,和易性好,不离析。王永超2013.6.227拆模时间过早调查分析非承重部分必须在浇筑24小时后拆模,承重结构拆模时间应根据规范要求的龄期和强度。王丽英李时武2013.6.168分层浇筑时间过长调查分析两次混凝土浇注间隔不超过6小时。舒德龙2013.6.15 制表人:朱伟 制表日期:2013.6.106月12日6月26日之间,小组成员对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逐一论证,并确定主要原因。验证一:模板质量问题调查现场模板均为新采购15mm厚高强度竹胶板,周转次数不超过3次,破损和被污染的模板均已更换成新模板非要因执行人:王苗夫 朱伟时间:2013.6.15 验证二:冲洗不到位问题调查现场模板上粘有钢筋上脱落的锈斑及少量锯末等杂质,水枪水压较小,个别位置有少量积水。要因 执行人:舒德龙 方强时间:2013.6.20 验证三:脱模油质量问题调查本工程现浇箱梁均采用竹胶板,未使用脱模油。 非要因 执行人:王苗夫 丁华彪时间:2013.6.19 验证四:模板支撑问题调查现场模板拼装较严密,但支撑不够稳固,支撑钢管偏少,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发生了支撑滑移跑模现象,局部混凝土有鼓凸。要因执行人:陈良表 时间:2013.6.17验证五:振捣问题调查浇筑振捣以D50型振动棒为主,并配备一定数量的D30、D70等振动棒,振捣设备充足。但由于浇筑周期长,振捣工缺乏,振捣较为仓促,有局部漏振现象。要因执行人:舒德龙 王同波时间:2013.6.21 验证六:混凝土质量问题调查 现浇箱梁采用商品混凝土,经现场测试坍落度在160200之间,混凝土和易性好,没有离析现象。配合比验证报告非要因执行人:王永超时间:2013.6.22 验证七:拆模时间问题调查箱梁混凝土拆模前均征得项目部技术部门同意,比对龄期和同条件试块的强度后实施拆模。同条件试块报告非要因执行人:王丽英 李时武时间:2013.6.16 验证八:混凝土浇注问题调查根据现场施工记录,浇注流程正常,不存在浇注间隔过长情况,且根据试验室的检测数据,箱梁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810小时左右,完全满足分层浇筑要求施工日志。非要因执行人:舒德龙 朱伟时间:2013.6.15 经过以上要点的一系列分析,小组成员确定箱梁外观质量的要因有以下几个方面:振捣不充分,存在漏振现象 要因模板支撑不稳固模板冲洗不到位八、制定对策围绕分析总结得出的几个主要原因以及具体情况,小组成员有针对的制定出了一些可操作性对策,归纳如下:解决要因对策表序号要因对策目标措施地点负责人日期1振捣不充分,存在漏振现象提高振捣质量确保所有位置随浇随振,振捣充分1、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技术交底和培训2、增加振捣工的投入3、加强振捣施工中的监督指导工地现场朱 伟王苗夫舒德龙王同波2013.7.152板支撑不稳固加强模板支撑强度确保浇注过程中,模板不位移、不跑模。 1、调整模板方案,增加对拉螺杆等2、加强施工中巡检,模板工程实施“三级”验收工地现场朱 伟王永超陈良表丁华彪2013.7.20 3冲洗不到位更换设备加强冲水确保模板光洁,基本无锈斑和杂质 1、采购配备高压水枪、水泵延长冲洗时间和变数2、对翼板进行覆盖保护3、加强验收及对死角的检查工地现场李时武舒德龙方 强王丽英2013.7.25 制表人:李时武 制表日期:2013.7.8九、实施对策7月3日7月20日之间,对于分析制定出来的相关对策,项目部决定指派专人进行监督负责,督促各工区各施工班组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落实,以提高箱梁外观质量。实施一:对振捣不充分,漏振现象采取对策1、加强对施工工艺的技术交底和培训,要求落实到每一个作业工人。2、增加振捣工的数量,施工前确定施工人数,确保每条腹板安排一组振捣工避免交叉作业造成漏振。同时保证后备人员充足。3、加强振捣过程中的监督指导,严禁撬振模板、钢筋,严禁振动棒贴模振捣。每一振点的振动时间,应以混凝土表面不再下沉,无气泡逸出为止,一般为2030秒。执行人:朱伟 王苗夫 舒德龙 王同波时间:2013.7.15 实施效果:对策实施后,有充足人员施工,混凝土按规定要求振捣。实施二:对模板支撑问题采取对策1、加强模板支撑。腹板模板的竖肋间距要求不大于30cm,腹板之间设置钢管交叉支撑,间距1.21.5m。顶部横向采用钢管扣件固定,间距不大于2m。箱梁腹板横撑间距不大于1.0m,且水平方向每0.8m设置一道对拉螺杆,做到有拉有撑。2、模板施工时巡检,发现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加固,模板支撑必须经过班组、项目部、监理单位三级验收通过后才能投入使用。执行人:朱伟 王永超 陈良表 丁华彪时间:2013.7.20 实施效果:模板支撑加固后,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能很好的承受荷载,未出现模板移动现象。实施三:对冲洗不到位问题采取对策1、采购4只高压水枪和两台扬程24m的高压水泵,投入对模板清洗工作。高压水的冲洗次数由原先的1遍增加到34遍,冲洗时间增加到1天以上。2、翼板模板属二次浇筑区域,采用彩条布覆盖保护,避免污染。加强巡视检查,冲洗洗不到位不得浇筑混凝土。执行人:李时武 舒德龙 方强 王丽英 时间:2013.7.25实施效果:冲洗工作加强后,模板上基本消除成片的锈斑,杂物锯末等均冲洗干净,模板面较为光洁;翼板经覆盖后,二次浇筑前沾染的锈迹、污渍少,容易清洗。十、效果检查对策实施后,对后续5联箱梁进行外观质量检查,质量改善情况见下表: 实施前后质量对比表外观质量问题对策实施前3联箱梁对策实施目标对策实施后5联箱梁外观质量缺陷总数32处-11处平均每联外观质量缺陷10.7处32.2处 平均每联箱梁外观质量缺陷统计图 制表人:方强 制表日期:2013.10.12 制图人:丁华彪 制表日期:2013.10.14对策实施后现浇箱梁外观质量有很大改善,实施前后箱梁外观质量对照如下: 实施前 实施后十一、巩固措施 小组根据实施情况,组织召开了总结会,并编制了现浇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作业指导书及外观质量缺陷修补方案,要求班组作业人员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巩固措施实施后,小组对巩固期施工的4联现浇箱梁的外观质量进行了检查,发现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实施后,巩固措施基本得到得到落实,4联现浇箱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问题(花斑黄锈及接缝挂浆)共有10处,平均每联2.5处。 外观质量问题趋势图 制图人:朱伟 制图日期:2013.11.2十二、总结及今后打算该工程是宁波建工股份有限公司在市政领域承接的第一个大型高架桥项目,我们通过此次QC活动的顺利开展,运用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达到了提高外观质量的预定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