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doc_第1页
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doc_第2页
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doc_第3页
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doc_第4页
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张丽娜,等;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张丽娜,陈郁,张树深;(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大连116024);摘:从我国工业用水现状出发,介绍了生态工业园区的;1;传统的末端治理用水方式:取水用水污水处理排;的废物处理成本,并且通过废物减量化促进资源利用效;2生态工业园区水系统集成;质来源于工业废水,因此,工业废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 张丽娜 ,等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张丽娜 , 陈郁 , 张树深( 大连理工大学环境与生命学院 ,大连 116024)摘 : 从我国工业用水现状出发 ,介绍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和国内外水系统集成方面的成功实践 。首次依据工业生态学和景 要 观生态学原理构建了一种新型用水模式 生态工业园区水循环模式 ,通过水的梯级利用 、 中水回用 、 景观水体等方式把园区内不同企 业、 污水处理厂及地方市政部门连接起来 ,实现更大规模的循环 。介绍了国外水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 , 总结出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 规划管理的成功经验 。 关键词 : 生态工业园区 ; 水循环 ; 水梯级利用 ; 中水回用 ; 景观水体 中图分类号 : X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26504 (2006) 增200752031 传统的末端治理用水方式 : 取水 用水 污水处 理 排放 , 导致工业用水量增长较快 、 用水效率低 、 废 水排放量大的现状 。1999 年 ,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 率约 53 % ,远低于发达国家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75 % 的水平 ,仅相当于美国 20 世纪 60 年代初和日本 20 世 纪 70 年代初的水平 。水体中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的废物处理成本 ,并且通过废物减量化促进资源利用 效率的提高 ,改善环境品质 。 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定义中隐含 “空间” 场所” 、 “ 概念 4 , 是一个包括经济 、 社会 、 环境和资源的地域综 合体 ,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设计成 的一种新型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5 。2 生态工业园区水系统集成质来源于工业废水 , 因此 , 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 是造成 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 ,水体使用功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 我国淡水资源紧缺 ,加之自然水体污染日益严重 , 水已不再是一种 “取之不尽 , 用之不竭” 的自然资源 。 因此 ,提高工业用水效率 、 减少废水排放量已成为亟待 解决的问题 。生态工业园区作为以物质循环再生为基 础的工业园区 ,将为削减工业用水量 、 提高用水效率 、 减少废水排放量等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 。1 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生态工业园区水系统集成的基础是水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循环 ,这就要求每一个生态工业园区存在一体 化的水资源再生体系作为园区运转的支撑 。水系统集 成是生态工业园区物质集成特例 , 成功的实践包括以 下三个方面 。2. 1 水的梯级利用不同企业或企业内不同的生产环节 , 对进水水质的要求不尽相同 。因此 , 在生态工业园区内可以将水 细分为更多等级 ,如表 1 所示 。由于下一级使用的水 质要求较低 ,因此可以采用上一级使用后的出水 。 目前 , 许多企业采用的水循环利用系统 , 即 “清 水 第一次清循环水 第二次浊循环水” 的循环过程 以及蒸汽冷凝回用 、 间接冷却水循环利用 、 封闭水循环 等技术 ,都可以在生态工业园区中跨企业采用 6 。表1 基于生态工业园区水梯级利用的水质分类及用途 等级名称 超纯水 去离子水 饮用水 清洗水 灌溉水 用途 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 用于生物或制药工艺 用于厨房 、 餐厅 、 喷水池 用于清洗车辆 、 建筑物 用于草坪 、 灌木 、 树木等景观园艺 等级序号 12 3 4 5目前 ,文献中引用最多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定义 ,是 1996 年 10 月美国可持续发展总统委员会提出的两个 定义 2 : ( 1) 为了有效地共享资源 ( 信息 、 物资 、 、 、 水 能源 基 础设施和天然生境) 而彼此合作且与地方社区合作的 产业共同体 ,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为 产业与地方社区带来可平衡的人类资源 。 ( 2) 有计划的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工业系统 ,寻求能 源和原材料消耗的最小化 、 废物产生的最小化 ,并力图 建立可持续的经济 、 生态和社会关系 。 生态工业园区是由生态工业聚集而形成的 “工业 共生体 ”通过模拟自然系统而建立的工业系统中 ,3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的循环途径 , 实现物 质闭路循环和能量多级利用 ,使企业与社区付出最小作者简介 : 张丽娜 (1980 - ) , 硕士 , 研究方向为生态工业园区理论研究 与实践 , ( 电话) 0411284706153 ( 电子信箱) since8877 163. com 。2. 2 中水回用污水排放是区域复合生态系统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尤其污水使水体质量与水环境的改变使区域可 用水资源量减少 7 。因此 ,在水的社会循环中 ,污水的 7 5 增刊 环境科学与技术 第 29 卷 2006 年 8 月 再生与回用是关键的环节 。实施中水回用是减少污水 排放的有效方法 。 中水是指各种排水经处理后 , 达到规定的水质标 准 ,可在生产 、 生活 、 环境等范围内杂用的非饮用水 。 生态工业园区内产业群落的聚集 , 使得建造大型污水 处理厂更加经济可行 , 并且园区管理者会有针对性的 引入污水处理企业 , 这些因素都能促使中水回用工程 得以实现 。利用中水对其稳定性 、 安全性和经济性要 求较高 ,因此 ,处理工艺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 8 。 火力发电厂是耗水大户 , 其循环冷却耗水量占总 耗水量的 2/ 3 ,这部分耗水均以蒸发和风吹形式损失 , 基本不会形成污染 。循环冷却水对补水的要求不高 , 只需对某些指标进行严格控制 。2002 年2004 年 ,华 北和西北地区有 5 6 个电厂选择适当的处理工艺对 市政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后 ,作为循环冷却水使用 ,并且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8 。2. 3 空间景观布局允许的条件下 ,作为另一个企业的水源再次利用 。( 2) 建造人造景观湖 、 循环再生池等景观设施促进水的循 环再生 ,替代了开采更多地下水作为水源 。( 3) 水循环 体系的建立及企业之间用水方面的协作 , 使得水重复 利用率变高 ,园区整体取水量变小 , 污水排放量减小 。 ( 4 ) 从自来水公司购买新鲜水与从其他企业购买再生 水之间水价的差值及排污权交易等因素 , 会给双方企 业带来经济效益 。 生态工业园区水循环模式的构建能够实现废水减 量化的目标 ,是指局域或区域总体效果的废水减量化 , 而不是指单个企业或者少数几个企业的孤立效果 。把 治理污染的着眼点从单个企业扩大到企业组团 , 园区 整体排放污染物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指标 。 3. 2 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研究进展 Grant 从生态效率的角度出发 , 提出运用景观生 态学原理来设计生态工业园区的景观布局及建筑物结 构 ,以维持水体自然循环的顺畅 11 。 成熟的水分配模型技术已经应用到位于美国休斯 顿市的 Bayport 化工园区的水管理中 , Keckler 针对各 种可能选择 ( 包括重新设计工业用水网络 ,在网络中增 加设施 ,限制网络总供水量和改变水价 ) , 使用了线性 规划和其他数学规划方法来评估水回用机会 12 。 Chertow 首次 运 用 经 济 效 益 核 算 方 法 , 论 证 了 Guayama 生态工业园区内中水回用的经济可行性 13 。 3. 3 建议 生态工业园区是区域层面上 , 面向共生企业的一 种循环经济模式 ,是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 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起步较晚 , 大多处于规划建设 阶段 14216 ,国内文献中几乎没有把水循环作为一个专 题来讨论和研究 。现将国外生态工业园区水系统集成 的建设实践中值得借鉴的经验总结如下 : ( 1)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水循环体系需要特定技术 作为支持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水的重复利用技术 、 污水 处理工艺 、 水质检测技术 、 信息技术以及一体化水资源 17 规划管理模型 等 。 ( 2) 应给予区域整体发展足够的重视 ,即用生态工 业园区带动包括社区在内的整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 通过规划将地方社区融入工业生态系统当中 18 。 ( 3) 生态工业园区的水资源规划应由技术 、 环境绩 效、 经济可行性及社会效益四方面进行讨论 。 参考文献 1 工业节水 “十五” 规划 EB/ OL . http :/ / www. ica. gov. cn. ceedings M. 1996.考虑到生态工业园区隐含 “空间” 场所” “ 、 概念 ,在 生态工业园区规划阶段 , 就应该综合运用景观生态学 和生态规划理论 ,完善园区内空间景观布局 。新加坡 的裕廊化工岛 9 和我国天津泰达生态工业园区在 “再 生水人工生态系统” 方面都做出了有益尝试 。 泰达生态工业园区内的再生水人工生态系统包括 构建生态渠 、 人工景观湖等景观水体 ,通过人工恢复各 种生态植被 ,采取复合床填料喷泉曝气 、 卵石悬床旁路 过滤等单元技术 ,使景观水体在输送再生水的同时 ,净 化和保持水体质量 ,并发挥景观功能和生态价值 。3 生态工业园区水资源管理模式探讨 3. 1 生态工业园区水循环模式借鉴生态工业园区内 “副产品协作 10 ” 模式 ,总结 现有生态工业园区内水资源管理的成功实践经验 , 通 过废水的再生利用 、 同自然水体的融合 、 同地方社区合 作等方式 ,构建一种新模式的 “取水 配水 用水 排 水” 用水方式 ,如图 1 所示 。生态工业园区水循环模式与传统的末端治理 “取 水 用水 污水处理 排放” 用水方式相比 ,主要有以 ( 1) 一个企业的废水经治理后 , 在水质 下四方面不同 : 76 2 Cape Charles , Virginia. Eco2Industrial Park Workshop Pro2( 下转第 81 页)水污染对人体健康危害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金应 ,等格监督管理饮用水源区域 , 严禁各种污染废水向饮用 水源地的排放 ,建立水源地周边的隔离带 ,加强有毒有 害化学品的监督管理 、 运输物质管理 ,重点加强农药管 理条例和农药使用范围条例 ,颁布淘汰 PO P 世界公 s 约禁止生产和使用 DD T 、 六氯苯 、 氯丹和灭蚁灵 、 二噁 英和呋喃 ,实行淘汰倒计时间表 。 ( 2) 尽快研究和制定我国有毒有害化学品环境污 染物的种类 、 污染物的行业 、 来源 、 排放总量等的法律 法规 ,解决目前法规不全 、 各行各类标准少 、 污染项目 排放标准滞后 、 与国外差距大的问题 ,加快制定我国控 制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排放标准 , 使得环保人员做到有 法必依 、 依法必纠的可行依据 2 。 ( 3) 加强基础研究 ,特别加强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 健康影响及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 。建议我国对生产有 毒有害化学品工厂的落后工艺进行评估 , 淘汰落后工 艺流程和设备 。研究拟淘汰落后的产品 、 生产工艺清 单和实施步骤 ,提出调整我国产品结构 、 开发和推广绿 色清洁生产工艺的计划 , 尽快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生 产工艺的差距 3 。 (4) 除以上提到我国尽快制定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 物排放标准外 ,还要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和重点有毒有害 项目的分析方法标准 ,增强和配置实验室先进设备 ,如 二次热解吸样/ 毛细管气相色谱/ 质谱分析 、 高压液相色( 上接第 76 页) 3 Kalundbo rg , Denmark. Indust rial Symbio sis :exchange of resources EB/ OL . http :/ / www. symbio sis. dk/ . 4 钟国辉 . 生态工业园区概念在竹科之应用研究 D . 国立谱/ 质谱 ( HPLC/ MS) 分析 、 金属组分用聚四氟乙烯高压 消化罐进行溶解再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 质谱 ( ICP/ MS) 分析。以上根据本文作者论述我国相当多的 大城市环境监测站难以达到此类监测设备。3 有毒有害物质进入水环境后对人体健康危害的思考我国现已进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快车道 , 要倡 导一种尊重自然 、 善待自然的道德观 。我国饮用水资 源仅为世界平均的 1/ 4 , 目前全国还有 3 亿人饮用水 未达到饮用水标准 , 各大小城市饮用水消毒还是几十 年传统的消毒方式 ,虽然粪大肠菌群能被杀灭 ,但水中 有机质与有机质结合产生卤代烃等副产品 , 被人体吸 收后能长时间富集人体内 , 导致致癌物质引起人体健 康受损 。建议我国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