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结构诊治技术》PPT课件.ppt_第1页
《工程结构诊治技术》PPT课件.ppt_第2页
《工程结构诊治技术》PPT课件.ppt_第3页
《工程结构诊治技术》PPT课件.ppt_第4页
《工程结构诊治技术》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程结构诊治技术 1. 特点: (1)内容多,知识面广, 综合土木工程的各专业知识。 (所需的前期课程内容较多,是一门复杂的学科) (2)新技术、 新工艺 、非唯一性 没有不可加固的结构,没有唯一的加固方法。 一种新技术(工艺)被一次灾后加固所肯定或否定。 2. 参考书(主要的) 工程结构鉴定与加固改造 建工出版社,2008年12月 编委会 结构可靠性鉴定与加固技术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年2月 曹双寅等 房屋结构灾害检测与加固 同济大学出版社 95.11 朱伯龙 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7.8 王铁梦 建筑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4 江见鲸等 建筑工程事故处理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4.9 王赫 3. 规范、规程(已有几十本,列举几本主要的) 现有建筑抗震鉴定与加固规程 DGJ08-81-2000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 GB50292-1999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GB50367-2006 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JGJ 125-99 房屋质量检测规程 DG/TJ08-79-2008 既有建筑物结构检测与评定标准 DGTJ08-804 -2005 房屋完损等级评定标准 城住字84第678号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GB50023-2009 涉及标准、规范涉及标准、规范 检测检测 涉及的部分标标准、规规范(一) 超声法检测检测 混凝土缺陷技术规术规 程CECS 21:2000 超声回弹综弹综 合法检测检测 混凝土强度技术规术规 程 CECS 02:88 后装拔出法检测检测 混凝土强度技术规术规 程CECS 69:94 回弹弹法检测检测 混凝土抗压压强度技术规术规 程JGJ/T 23-2001 回弹弹法检测检测 混凝土抗压压强度技术规术规 程DB32/P(JG)002- 92 混凝土结结构试验试验 方法标标准GB 50152-92 钻钻芯法检测检测 混凝土强度技术规术规 程CECS 03:88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现场检测 技术标术标 准GB/T 50315-2000 贯贯入法测测砌筑砂浆浆抗压压强度技术规术规 程JGJ137-2001 混凝土结结构工程施工质质量验验收规规范GB 50204-2002 砌体工程施工质质量验验收规规范GB 50203-2002 钢结钢结 构工程施工质质量验验收规规范GB 50205-2001 涉及标准、规范涉及标准、规范 检测检测 涉及的部分标标准、规规范(二) 钢结钢结 构检测评检测评 定及加固技术规术规 程YBJ 257-96 钢钢网架检验检验 及验验收标标准JG 12-1999 焊焊接球节节点钢钢网架焊缝焊缝 超声波探伤伤及质质量分级级法JG/T 3034.1-1996 建筑钢结钢结 构焊焊接技术规术规 程JGJ81-2002 金属材料 室温拉伸试验试验 方法GB/T 228-2002 螺栓球节节点钢钢网架焊缝焊缝 超声波探伤伤及质质量分级级法JG/T 3034.2-1996 网架结结构工程质质量检验评检验评 定标标准JGJ 78-91 钢钢制压压力容器(渗透检测检测 )GB 150-89 钢钢溶化焊对焊对 接接头头射线线照相和质质量分级级JB 3323-87 钢钢制压压力容器磁粉探伤伤JB 3965-85 钢焊缝钢焊缝 手工超声波探伤伤方法和探伤结伤结 果分级级GB11345-89 工程建设设施工现场焊现场焊 接目视检验规视检验规 范CECS71:94 钢结钢结 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垫圈 与技术术条件 GB/T 12281231-91 涉及标准、规范涉及标准、规范 鉴鉴定涉及的部分标标准、规规范 鉴鉴 定 部 分 民用建筑可靠性鉴鉴定标标准GB 50292-99 工业业厂房可靠性鉴鉴定标标准GBJ 144-90 工业业构筑物抗震鉴鉴定标标准GBJ 117-88 建筑工程施工质质量验验收统统一标标准GB 50300-2001 危险险房屋鉴鉴定标标准JGJ 12599 建筑抗震鉴鉴定标标准GB 50023-95 民用建筑修缮查缮查 勘与设计规设计规 范JGJ 117-98 钢铁钢铁 工业业建(构)筑物可靠性鉴鉴定 标标准 YBJ 219-89 加固涉及的部分标标准、规规范(四) 加固 改造 古建筑木结结构维护维护 与加固技术规术规 范 GB 50165-92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础加固技术规术规 范JGJ 123-2000 民用房屋修缮缮工程施工规规程CJJ/T 53-93 混凝土结结构加固技术规术规 范CECS 25:90 钢结钢结 构加固技术规术规 范CECS 77:96 砖砖混结结构房屋加层层技术规术规 范CECS 78:96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术规 程JGJ 116-98 建筑地基处处理技术规术规 范JGJ 79-2002 碳纤维纤维 片材加固修复混凝土结结构技 术规术规 程 CECS146:2003 涉及标准、规范涉及标准、规范 由于设计、施工、材料、环境影响、使用不 当及自然损耗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结构安全性 得不到保障,或使用功能不能满足要求,这就需 要对其进行诊断、鉴定、加固与修复处理。近年 来,结构补强与加固越来越受到有关科研和工程 技术人员的重视。 补强与加固的目的就是提高结构及构件的强 度、刚度、延性、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安全要 求,改善使用功能,延长结构寿命。 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基本建设大体 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大规模新建 新建与维修并重 维修改造为主 美国自1970年代开始,建筑业的新建就不景 气,而维修改造业却越来越兴旺,1990年代 初期用于旧建筑物维修和加固上的投资已占 建设总投资的50%; 英国1978年维修改造业投资是1965年的3.8 倍,而1990年代占建设总投资的70%; 瑞典1983年建筑业总投资的50%是维修改造 投资;而德国则达到80%。 为了推动和适应建筑维修改造业的发展, “国际建筑研究和文献委员会”设立了: “建筑物维修改造委员会”(“W70委员 会”),专门从事建筑物维修改造的研究、调 查、信息交流和组织编制标准规范等工作。 结构补强加固已在各种工业 建筑、民用建筑、桥梁、隧 道、水电站等领域大量应用。 先看以下结构补强加固工程 图片: 世界各国及各方人士都对建筑物的寿命极为关 注,因为人类离不开建筑。对于新建筑,业主关心 的是在一定的期望寿命要求下它究竟能使用多少年 ,工程技术人员关心的是应该对设计的参数、材料 性能的要求、施工工艺、使用中的维护提出什么样 的要求才能使设计的建筑达到期望的寿命。对在用 的旧建筑,业主更多的是关心其剩余寿命,即还能 为业主服务多少年;工程技术人员则关心的是能拿 出哪些证据证明建筑物的剩余寿命,或对在用有病 害的建筑物需要做哪些诊断和加固修复工作,才能 达到业主期望的剩余寿命。 建筑物的耐久性 首先明确和区分与耐久性有关的以下几个概念: (1)耐久性。在一定的环境和使用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 建筑物抵抗病害及老化而保持基本设计功能的能力。 (2)设计使用年限。在正常使用、维护条件下,建筑物不需作 较大加固处理,就能保证结构安全和基本保持主要设计使用 功能的年数,又称为设计耐用年限。 (3)设计基准期。在计算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本变量与时 间关系时所取用的基准时间。 (4)使用寿命。建筑物或其重要部分从投入使用到废弃不用或 不宜再使用的时间。 我国新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中给定的设计基准期为50年。 建筑结构的耐久性是建筑结构可靠性在时间坐标上 的度量。设计耐用年限规定与现有建筑科学水平、材料 水平、施工水平、国家综合经济实力、业主的投资与回 收、土地资源紧缺程度等都是相关的。各国对此都有明 确规定,这些规定与我国略有出入。日本建筑学会1986 年制定的建筑物设计、施工、维护耐久性指南的规 定如表1-2所示。 国际标准CEB-FIP Model Code(1978)规定,一般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纪念性建筑物 设计使用年限为500年。英国BS5400对钢筋混凝土桥梁 的设计使用年限规定为120年 建筑耐久性历史案例 上海外白渡桥: 1907年建,设计寿命100年。近年英国设计院来函,该 桥寿命已到100年,我们的责任已终止。 外白渡桥是上海第一座钢结构桥。桥有二孔,共长106.7 米,车行道宽1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3.6米,载重为20 吨。因它处于旧时的外滩摆渡处,人们过桥不付费,故 称外白渡桥。因设计寿命已到,上海对其进行检测,安 全评价为89分。为了保证桥体安全再用50年,决定对 其进行移桥修护。2008年4月6日,外白渡桥移桥工作正 式开始。从上午8时到12时10分许,外白渡桥在原地抬 升,由拖船牵引运往船厂维修。 上海外白渡 外白渡桥夜景 外白渡桥 分段拆离 外白渡桥由拖船抬升、转向、待运 外白渡桥分离后在拖船上 拖船正在将外白渡桥拖往船厂维修 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与实际使用年限相差很大 调查结果表明,在严重腐蚀条件下的工业厂房,使 用期限仅为1726年, 1985年水电部调查了32座大型混凝土坝和40余 座钢筋混凝土闸,其耐用年限估计只有3050年。 冶金、化工、有色冶金行业的厂房腐蚀十分严重,结 构维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普遍很短。表1-钢铁厂结构耐用 年限调查情况 据2000年全国公路普查,截止2000年底,我国公路 危桥已有9597座,每年维修加固费需38亿元,而实际到 位仅8亿元。 建筑物诊断鉴定 建筑物诊断鉴定是对已有建筑物的作用、结构抗 力及相互关系进行调查、测定、检查、试验、分析、研 究和判断,取得结论的全过程,又称为建筑物的可靠性 鉴定。 鉴定的目的在于使业主心中有数,管好、用好建 筑物,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80年代以来,在结构耐久性、可靠性鉴定方面的 研究有了较大发展,国家有关部委,包括建设部、冶金 部等,将相应的一些课题列为重大科研课题,组织了专 题攻关,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1 绪论 1.1.工程结构诊治学的范畴 工程结构诊治学的名称借用了医学名称。工程结构 从规划设计施工,到正常使用,老化,直至拆除全寿命 过程。可以比拟为人类的生老病逝。 工程结构诊治学的范围包括: 工程结构病理学:结构病害原因,产生,发展及变化; 工程结构诊断学:即工程结构的检测鉴定和健康监测的 理论与技术; 工程结构治疗学:即工程结构的加固改造的理论与技术 。 建筑病害是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和质量缺陷的统称。 由于建筑结构从设计、施工到使用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 而由于施工技术不完善、建筑所处环境和使用条件的变化以及 其他一些人为或者非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大部分建筑都存在 或多或少的病害。有些病害较轻,对人们的生活没有产生明显 的影响,因此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重视。而有些则比较严重, 已经影响了人们生产和生活的正常进行,给居民造成了财产损 失和精神负担,有时还可能对人身安全产生威胁,因而引起人 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了大家能够对常见的建筑病害有个大致 的了解,本章节将介绍当前建筑中普遍存在的病害,并且分析 其原因。 建筑病害分类 建筑病害分类方法很多,例如按病害原因、发生时期、造 成危害的等级,以及处理方法等进行分类。这里按病害性质进 行分类,分为以下几种:损伤、裂缝、腐蚀、冻害、渗漏、老 化、倒塌。 (1 )检测 为评定建筑结构工程的质量或鉴定既有建筑结构的性 能等所实施的检测工作,称为建筑结构检测(以下简称检 测)。 正如西医看病需要对病人进行化验、透视,中医看病 需要“望闻问切”,对结构进行检测所得到的数据不但是 评定新建钢结构工程质量等级的原始依据,也是鉴定已有 钢结构性能指标的依据。 我国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规定,建筑结构的检 测可分为结构材料性能、连接、构件的尺寸与偏差、变形 与损伤、构造、基础沉降以及涂装等项工作,必要时,可 进行结构或构件性能的实荷检验或结构的动力测试。对某 一具体结构的检测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工作内容和检测项 目。 2)鉴定 根据现场调查和检测结果,并考虑缺陷的影响,依据 相应规范或标准的要求,对建筑结构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的 工作,称为可靠性鉴定(以下简称鉴定)。 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不仅需要经常性的管理与维护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需要及时修缮,才能全面完成 设计所赋予的功能。与此同时,还有为数不少的房屋建筑 ,或因设计、施工、使用不当,或因用途变更需要改造, 或因使用环境发生变化,或因各类事故及灾害导致结构产 生损伤,或需要延长结构使用寿命等等,都需要对结构进 行处理。要做好这些工作,就必须对建筑物在安全性、适 用性和耐久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出安 全、合理、经济、可行的方案,而建筑物可靠性鉴定所提 供的就是对这些问题的正确评价。 根据概率极限状态法,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 使用极限状态出发,可靠性鉴定包根据概率极限状态法 ,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出发,可靠 性鉴定包含安全性鉴定和正常使用性鉴定两个方面。根 据房屋用途不同,鉴定可分为民用建筑可靠性鉴定和工 业厂房可靠性房鉴定两类,对应的国家标准分别是民 用建筑可靠性鉴定标准工业厂房可靠性鉴定标准 ,另外还有行业标准危险房屋鉴定标准 3)加固 当结构的可靠性不满足要求时,对已有建筑结构进行 加强,以提高其安全性(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满足使用 要求的工作,称之为加固。 加固工作分为加固设计、加固施工及验收三个阶段, 对应的行业标准分别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混凝 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 碳纤维片材加固修复混凝 土结构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等。 4)改造 因用途改变、或设备更新、或工艺流程变革、或生 产规模扩大、或城市规划要求等原因,需要对已有建筑结 构进行相应变化及处理,以适应新的使用功能或规划要求 ,称之为建筑物的改造。 建筑物改造的形式很多,如加层改造、扩建改造、 增荷改造、托梁换柱改造、纠偏改造、基础托换改造、整 体平移改造、抗震改造、节能改造等。尽管改造和加固都 是对已有建筑结构进行处理,但改造与加固有所区别,加 固的原因是已有结构或构件的可靠性不满足要求,而改造 的原因是使用功能发生变化,大多数改造需要结合加固处 理,但有些改造可能不需要加固处理。 结构的检测、鉴定、加固和改造具有一定的内在关系和程 序,见图1. 检测是基础,鉴定是结论,加固是对策,改 造是目的。没有检测,就无法鉴定,更谈不上加固和改。 造。进行检测和鉴定且发现了问题,但不及时予以加固, 可能导致结构功能丧失,甚至引发工程事故。 图1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的关系图 1.2工程结构诊治学研究的意义 1.旧建筑物维修改造任务日趋增大 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城镇旧建筑物的概况大约是: 1950年以前4.2亿,50年代和60年代11亿,70年代15亿 ,80年代22亿 。 相当多的60年代以前的建筑无疑都已进入了病害期, 7080年代的一些处于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工业厂房也进入病 害期。旧建筑的诊断、加固、修复任务是繁重的。 但大多数的业主对此不够重视,带病服役的建筑比比皆 是,其结果是加速了建筑物的劣化,缩短了其最终寿命,或 者事故潜在因素不断积蓄,事故一旦爆发,则将造成严重损 失。 2.纪念性建筑的保存、置换 许多有价值的古建筑、民风民俗特色建筑、 有历史意义的建筑都需要诊断、补强加固处理。 当今改革大潮汹涌澎湃、经济飞速发展,许多处于 城市黄金地段的建筑物价值倍增,成为金融界、商界 瞩目的对象,“置换”也就应运而生。 1865年在上海南京路外滩开业的汇丰银行大楼, 1949年后成为上海市政府办公大楼,九十年代重建外 滩金融一条街,经过置换,汇丰银行又重新回到原大 楼。置换前必须重新对大楼进行估价,也就是必须对 大楼进行检测鉴定,必要时要作修复加固处理。 上海外滩 3.新建工程结构质量事故的鉴定与处理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新建工程结构的质量缺陷、事故难 以避免,对新建房事故的处理也同样需要诊断和补强加固 处理。 4.积累对建筑病害诊治经验,提高设计施工水平 有些建筑病害的根源往往是在设计和建造中就埋下了的。 例如,当前建筑结构设计往往侧重于强度设计,耐久性设计 考虑不足。在施工质量的检验方面,耐久性的检验也比较欠 缺。这正需要将旧建筑物诊治方面资料反馈到设计和施工中 ,以便制定耐久设计和施工的要求。 另外,从节约资源、能源、可持续发展方面考虑,更有 必要加强对建筑物耐久性、可维修性、保障性方面的要求。 “五倍定律” 有人用“五倍定律”来描述及时根除病害的重要性: 设计过程预防病害措施费用为1; 若设计无措施则施工过程预防病害费用为5; 若到使用中发现病害并及时采取措施,费用则为25; 如事态恶化再采取措施补救,则其费用可能是125。 5.具有可持续发展重要意义 对旧建筑物改造,充分利用既有资源,减少新建 筑对资源的耗用,保护人类生态环境,对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6.建筑业发展的趋势 建筑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战后重建(新建) 规模大、标准低 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 以维修改造为重点 现有建筑的规模和功能不能满足要求; 新建费用高时间长,而改造工期短,投资少,效益高。 对建筑业来说,21世纪是维修改造的世纪! 据美国劳工部门预测,维修改造业是最受欢迎的九大行业 之一。 1.3工程结构诊治学的技术特点 与新建筑的设计施工相比,已有建筑物的诊断与修复设 计施工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1.局限性大 对已有建筑物的诊断往往会遇到原有设计图纸档案资料 遗失或不全的情况,特别是一些解放前的旧建筑,历尽沧 桑,政权更新、物业易主,图纸资料丢失的现象普遍,给诊 断增加了很大难度和工作量。 补强加固设计不能脱离已有建筑物的状况,对设计的自 由度有很大的约束。新建筑设计形体上可以创新,而补强加 固设计只能是“对症保健”设计。 2.加固结构受力性能不同 加固结构往往属二次受力结构。加固前原结构已受力 ,而且应力、应变水平一般很高,新加结构如何分担原结 构所受的力,设计和施工都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否则原 结构达到极限时,新加结构部分应力可能还达不到应有的 应力状态。 若希望新加部分与原构件整体共同受力而形成组合构 件,则特别要注意结合面的构造处理和施工质量。一般结 合面上混凝土的粘结强度总是低于混凝土本身的强度,因 此在混凝土的总承载力上,二次组合结构比一次整浇结构 略低一点。 3.工程风险大 待处理的危旧建筑往往是“风烛残年”,特别经 不起“折腾”,因此补强加固设计的每一项处理措施 都必须十分慎重,都要考虑实施过程中是否会加剧已 有建筑某方面的病害,或可能引发某方面结构构件应 力的重新分布,导致新的危险。 总之,与新建工程相比,旧建筑补强加固设计和 施工的工程风险要大得多。 4.加固方案施工的现场监督更为重要 加固设计的效果能否达到,很大程度上在于施工工 艺措施的保证程度,如加固设计的组合结构新旧结合面 的处理对整体共同受力状况影响很大,必须加强现场监 督。 另外,补强加固设计是对旧结构的帮补,而旧结构 的情况往往要在施工剥离、清理后才能更多地暴露出 来,同一结构的不同部位往往受损程度不同,加固补强 设计需要视情对症调整,因此加强现场的监督、对症处 理十分重要。 结构检测加固的目的 结构物超过设计使用基准期或改变使用条件,对结构的可 靠性不确定,需进行检验和试验。 施工中发生质量事故或使用中遭受灾害时,对结构性能降 低情况作出评估,为事故处理和加固提供依据。 采用新方法设计或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施工的重要工程竣工 后的验证或可靠性评定。 为周期性维护而进行的检查、测试或试验等。 1.结构检测加固的意义 (1)设计、施工质量缺陷及安全隐患的消除; (2)大规模基建高潮后的维修; (3)耐久性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4)建筑物商品化以后使用功能变化的要求; (5)经济增长模式变化带来改建的需要。 2.结构检测加固的内容 (1)结构安全性(危房及安全隐患)的鉴定; (2)结构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 (3)结构使用功能及正常维护性检查; (4)长久服役后结构继续使用的鉴定; (5)结构改变用途和改建前的鉴定。 检测鉴定加固的意义 结构在自然环境和使用环境作用下,由于累积损伤、材 料老化、灾害荷载、设计和施工中的缺陷等因素的影响,通 常会导致结构抗力衰减而承载能力不足,其功能将逐渐减弱 ,如果能够科学的评估这种损伤的程度及规律,采取有效的 处理措施,可以延缓结构的损伤进程,达到延长结构使用寿 命的目的。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 发展,建筑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另外,随着钢筋混凝土结 构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不断地的深入和完善,越来越多的新 型建筑材料得到了推广和应用;越来越多的新型结构体系得 到了发展和实践。与此同时,安居工程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 也越来越快。但是,在新建房屋的同时,对现有建筑结构的 补强加固也引起了工程界的广泛重视,成为结构工程师所必 须面对的问题之一。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下面几点: (1)建筑物都有一定的设计基准使用期,我国取为50年, 而我国建国初期建造的大量房屋己经接近它们的设计基准 使用期。也就是说,这些房屋的使用寿命接近它们的设计 寿命,不宜继续使用。但是,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没有能 力将它们全部推倒重建,其中的部分房屋只有对其进行一 定的加固处理从而继续使用。 (2)在建筑物的使用过程中,诸多的因素(比如物理老化 和化学腐蚀等)会影响和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有的甚至 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性。许多有关冶金和化工的建筑物,其 构件由于高温或腐蚀等问题而影响了其承载力,进而影响 建筑物的安全性。对于这些建筑物,需要采取一定的补强 加固措施以保证其安全使用。 (3)在当今的城市规划改造和旧区改造中,往往有社会需 求的变化,比如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发生了变化而需要加层 或空间加大等等。使用功能发生变化后,建筑物的某些承 重构件的承载力可能会不足,这就涉及到要利用加固技术 对其进行加固处理。 (4)设计标准的提高。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 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的要求也 越来越高(比如抗震性),这就需要采用新的更高的设计标 准。那么,原先的建筑物特别是重要的建筑物只有通过适 当的加固措施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5)随着安居工程和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用户对工程质量 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建筑市场发展的过程中,会 出现设计失误、更改原设计或施工不当等问题。对出现这 些问题的建筑物,必须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 (6)当发生风灾、火灾等意外情况时,对受损的建筑物进 行一定的加固处理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我国多数地区处 于地震区,进行抗震加固和震损结构的修复也是一项重要 的工程。由于上述的诸多原因,加固技术在工程中得到了 广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