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下变更识别及应对研究摘要由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动态性,任何工程合同都不可能预见和覆盖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可能的变化,工程变更便不可避免。工程变更对建设工程项目投资预期目标的成功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合理的识别和应对工程变更,对建设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将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文章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工程变更识别与应对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根据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有关变更的相关条款,提出了工程变更风险因素的识别与和不同原因产生的工程变更的应对的方法。具体包括工程变更形成的生产因素分析;工程变更的评审指标的介绍及评审系统,以及从设计原因、施工变更和合同变更三方面进行的应对分析。同时,本文还将目前变更管理的经验进行了总结,方便以后对工程变更进行识别与应对。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本文引用的评价方法对变更进行评价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最终实现针对变更风险的识别并有效处理。关键词:工程变更 变更识别 评价模型 变更应对Research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Response to Engineering Variation Under Stands Of Construction Bidding Document(2007)ABSTRACT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are always complex, long-term and dynamic, so any engineering contract could not foreseen and cover all possible changes in construction stage. Engineering variation will be inevitable, and it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investment targets. Therefore, reasonable identification and respond to engineering variation, will play a positive role in pushing forward the duration ,quality and cost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in the literature, this thesis conduct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our engineering recognition and response. Base on the relevant clauses referring to engineering variation in “Stands Of Construction Bidding Document(2007)”, this thesis proposed the recogni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variation and ways to cope engineering variation caused by different reasons,including factor analysis of engineering variation, introduction of review index and review system of engineering variation, as well as analyzed the prevention measures from design reasons, construction variation and contract variation. Meantime, this thesis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of current variation management to facilitate future identification and response to engineering variation.This thesis combined theoretical research with case studies and used evaluation method referring to the thesis to evaluate engineering variation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hen ultimately identify variation risk and deal with them effectively.Key Words: Engineering variation Variation identification Evaluation model Variation respond 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1研究背景11.1.2研究的意义11.1.3问题的提出21.2文献综述21.2.1相关合同范本的研究21.2.2相关文献的研究61.3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71.3.1文章结构图71.3.2研究内容8第二章 工程变更的理论分析92.1工程变更的概述92.1.1工程变更范围和变更权92.1.2产生工程变更的原因92.1.3变更处理的原则112.2工程变更对工程产生的影响研究122.2.1工程变更对工期的影响122.2.2工程变更对间接成本的影响132.2.3工程变更对直接成本的影响14第三章 工程变更的风险因素识别173.1风险识别方法173.2工程变更的生成因素分析193.3工程变更评审的指标213.4工程变更评审系统253.4.1设计变更方案评价的价值工程模型253.4.2施工措施变更方案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26第四章 工程变更的应对284.1设计原因变更的应对284.1.1设计变更的分类284.1.2设计变更的应对措施294.2施工变更的应对294.2.1施工变更的分类294.2.2施工变更的应对措施304.3合同变更的应对314.3.1合同变更的分类314.3.2施工招标文件的完善344.3.3施工合同文本的完善384.3.4委托监理合同的完善41总结与展望43参考文献44致谢45外文文献翻译46天津理工大学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第一章 绪论1.1研究背景与意义1.1.1研究背景工程变更对工程造价有很大的影响,是引起工程造价变化的主要元素。因为受工程项目前期的复杂因素影响,在施工阶段往往会出现某些实际情况与原设计文件不符,以及发现原设计的错误、遗漏以及因其他客观因素而改变原设计或调整原合同中的工作内容,这样就产生了工程变更。任何工程上的变更都会对工期、造价等产生影响,增加工程资金的投人,进而影响到工程的整体收益情况。但工程变更行为同时对工程项目具有非常重要的正面导向作用,当合同中具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工程变更条款时,合同参与者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工程变更,增加合理的工程变更,对建设项目的工期、质量和成本控制将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目前我国工程变更存在诸多问题,而且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动态性,任何工程合同都不可能预见和覆盖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可能的变化,因此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工程变更对于成功的实现建设工程项目预期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工程变更一旦发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以及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但我国在工程变更管理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相关文献指出,我国建设项目工程变更处理研究存在与国外较大的差距尤其是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的结合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化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变更管理中的应用研究是我国建设项目管理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1。正确识别施工合同中工程变更及有效的对其进行处理,能够预防和减少施工合同中相关问题的产生。对产生的变更能够合理的确定价款,能更好地管理当事人的合同行为及过程,从而维护各方正当的合同权益,对顺利完成工程项目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众所周知工程变更是一种管理风险。是有可能引起灾难性后果的,变更对于最后竣工决算时的造价影响非常之大,是施工过程造价管理的重中之重。鉴于现行的变更流程复杂、变更合同条款不够完善、缺乏变更方案评价机制等问题,变更管理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但是,目前我国的变更管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尽早的识别出工程中的变更属于哪种变更类型,及时应对使其负面影响降低到最小并且将工程变更作为实现工期和投资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是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1.1.2研究的意义工程变更对建设工程项目投资预期目标的成功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是导致建设工程项目三大目标中工期延误和投资失控的主要潜在原因之一,工程变更的发生会给承包商提供更多的进行索赔的机会,承包商索赔机会的增多则会使建设工程项目投资的相应增加以及工期的相应延长,而工期延长又必然导致租赁费等一系列费用的增加,最终导致建设工程项目结算费用的增加。所以,工程变更是建设工程项目实现预期目标的重要因素之一,工程变更一旦发生,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建设工程项目的投资、进度以及质量三大目标的实现,使其关键因素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进而导致项目的目标无法实现或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而工程变更正是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几乎不可避免的环节,因此在变更发生后对其的识别和应对处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1.3问题的提出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动态性,任何工程承包合同都不可能预见和覆盖项目实施过程中所有可能的变化,工程变更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国内外学者对工程变更作了大量的研究,但是从对于国内外研究现状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学者还都只是单纯的从理论上进行研究,而将理论与实践联系的还不够紧密。再者,理论的研究应该是从实践着手,以实践为指导来提升和完善理论,进而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以期更切实际的作好工程变更识别及应对的问题。所以本论文从工程变更基本理论入手,通过对比和联系07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与FIDIC合同条件中关于工程变更的各种理论支持,通过对工程变更识别的整体理论的理解,进而分析和建立工程变更评价模型阐述工程变更的应对措施,从不同的角度对工程变更来进行分类,而后针对工程变更的控制采取合理的处理方法,并总结经验。1.2文献综述1.2.1相关合同范本的研究本研究主要是针对不同合同下对工程变更相关概念的界定,以下是99版FIDIC施工合同文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1999-0201)示范文本、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一些内容的比较,参看表1.1和表1.2所示。54表1.1 不同合同范本对工程变更相关概念的比较表Table l.1 Comparison of variations in several constract名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FIDIC土木施工合同条件(新红皮书)工程变更范围(1)更改工程有关部分的标高、基线、位置和尺寸;(2)增减合同中约定的工程量;(3)改变有关工程的施工时间和顺序;(4)其他有关工程变更需要的附加工作;(5)合同履行中发包人要求变更工程质量标准及发生其他实质性变更。(1)取消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但被取消的工作不能转由发包人或其他人实施;(2)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或其他特性;(3)改变合同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或尺寸;(4)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施工时间或改变已批准的施工工艺或顺序;(5)为完成工程需要追加的额外工作。(1)对合同中任何工作的工程量的改变(此类改变并不一定必然构成变更);(2)任何工作质量或其他特性上的变更;(3)工程任何部分标高、位置和(或)尺寸上的改变;(4)省略任何工作,除非它已被他人完成;(5)永久工程所必需的任何附加工作、 永久设备、材料或服务,包括任何联合竣工检验,钻孔和其他检验以及勘察工作;(6)工程的实施顺序或时间安排的改变。责任归属29.2施工中承包人不得对原工程设计进行变更。因承包人擅自变更设计发生的费用和由此导致发包人的直接损失,由承包人承担,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29.3承包人在施工中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涉及到对设计图纸或施工组织设计的更改及对材料、设备的换用,须经工程师同意,未经同意擅自更改或换用时,承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费用, 并赔偿发包人的有关损失,延误的工期不予顺延。15.5承包人的合理化建议:在履行合同过程中,承包人有权提出合理化建议。监理人应与发包人协商是否采纳建议。建议被采纳构成变更的,应按第15.3.3项约定向承包人发出变更指示。承包商不应对永久工程作任何更改或修改,除非且直到工程师发出指示或同意变更。表1.1 续表名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FIDIC土木施工合同条件(新红皮书)变更权第29条款规定,由监理单位根据工程变更程序向承包人发出工程变更指示,并约定了提出工程变更的三种情况:一是监理单位认为可能要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形;二是监理单位认为肯定要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形;三是承包人认为可能要发生工程变更的情形。15.2变更权:在履行合同过程中, 经发包人同意,监理人可按第15.3款约定的变更程序向承包人作出变更指示,承包人应遵照执行。没有监理人的变更指示,承包人不得擅自变更。第13.1条款中关于变更权的规定,在颁发工程接收证书前的任何时间,由工程师根据程序向承包人发出工程变更指示,并约定了提出工程变更的情况:一是工程师认为可能要发生工程变更;二是认为肯定要发生工程变更。变更估计的原则(1)已有适用的工程变更价款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2)类似的工程变更价款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3)没有适用的工程变更价款由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工程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15.4.1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有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的,采用该子目的单价。15.4.2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于变更工作的子目,但有类似的子目,可在合理范围内参照类似子目的单价,由监理人按第3.5款商定或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15.4.3已标价工程量清单中无适用或类似子目的单价,可按照成本加利润的原则,由监理人按第3.5款商定或确定变更工作的单价。(1)变更工作在工程量表中有同种工作内容的性质无变动,不应调整该项目的单价。(2)工程量表中虽然列有同类工作的单价或价格,但对具体变更工作而言,该项工作的性质或实施条件不同,原单价或价格已不适用,则应在原单价和价格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新单价或价格。(3)变更工作的内容在工程量表中没有同类工作的费率和价格,应按照与合同单价水平相一致的原则,确定新的费率或价格。任何一方不能以工程量表中没有此项价格为借口,将变更工作的单价定得过高或过低。表1.2 几种合同条件下的工程变更程序图Table l.2 Engineering change process chart under several conditions of contract合同条件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1999-0201)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7年版)FIDIC土木施工合同条件(新红皮书)变更程序图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以上三种合同对于工程变更范围的界定大致是相同的。一般都是对于在原合同框架内关于工程的工程量的增加或减少和其他特性的变更;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或尺寸;追加的额外工作;施工的时间或顺序等。对于变更权的问题,可以得出几种合同范本均是由总监理工程师根据变更程序向发包人发出工程变更指示。在变更的估价原则问题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1)合同中已有适用于变更工程的价格,按合同已有的价格变更合同价款;(2)合同中只有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可以参照类似价格变更合同价款;(3)合同中没有适用或类似于变更工程的价格,由监理人或承包人提出适当的变更价格,经工程师确认后执行。最后就是变更的程序的区别,在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监理人可以提出意向书同时承包人也可以提出变更建议书,承包人提出变更实施方案后得到发包人认可后由监理人提出变更指示。99版FIDIC施工合同条件中监理工程师发出变更要求,承包人只是说能或是不能完成,不能完成的话说明理由。99版施工合同示范文本中可以是承包人下达变更通知或承包人提出变更建议书两种途径。1.2.2相关文献的研究以下是从中文数据库CNKI中输入关键词“工程变更”搜索到相似度较高的文章中挑选的相应分类。1变更的含义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中并没有对工程变更的含义有所界定,以下是不同学者对工程变更含义的理解,如表1.3所示。表1.3 工程变更的含义Tab1e1.3 The meaning of engineering variation作者内容王红梅2工程变更是在施工过程中由专业设计人员所准备的,由业主、建筑师或工程师和承包商共同签署的一个书面文件,对过程中各方的权利和责任进行修改或重新定义。马来林3工程变更是指在工程实施工程中与原设计图纸或合同约定不一致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且必须经监理工程师签发变更指令。龚志达4监理工程师对合同工程或其任何部分的形式、数量或质量做出的变更。方俊,舒立新 1工程变更是影响建设项目合同控制目标的关键因素,对工程变更实施科学有效的管理是项目管理机构的重要的工作职责。王崴,李勇5所谓工程变更,是指由于设计文件或技术规范改变以及业主的需求变动,在施工过程中引起的合同内容、范围等的变更。综上所述可以得知工程变更是在合同成了后,由于业主、设计、承包商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工程数量、质量和工程技术、施工条件的改变。2变更产生的原因不同的学者对产生工程变更的原因理解也不相同,如表1.4所示。表1.4 变更产生原因Table l.4 The causes of variation观点作者设计方面承包商方面业主方面施工条件变更工程范围发生变化进度计划变更外界环境或政府部门吴义6方俊,舒立新1张建华7张文慧8赵会德,华成禹9沈际霞10陈荣毅11崔海龙12邹伟,柳洪钢,杜占鏊13陈峰浅14总结9565333综上所述,产生变更的主要原因是设计原因、业主原因、承包人原因和一些客观原因,如进度计划的改变、施工条件和工程范围的变化。1.3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1.3.1文章结构图本研究的框架路线图是根据研究的背景、问题的提出、然后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绘制的研究思路图,如图1.1所示。图1.1 论文结构图Fig.1.1 Paper structure chart1.3.2研究内容本论文研究的是在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下的工程变更的识别与应对问题,研究的目标就是对工程变更进行分类及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的应对。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研究的背景,并将问题提出,并且通过大量的文献综述说明选题研究的目的以及意义,找出工程变更存在的问题,同时对选题进行了框架的构思,确定选题的内容。第二章主要是针对第一章提出的工程变更的原因以及在07版标准施工招标文件下的变更范围、变更权、变更程序和变更的处理原则进行详尽的介绍。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工程变更中风险因素的识别方法和评审指标,进而通过评价方法的的套用,完善评价体系,从而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第四章主要分析了设计变更、施工变更及合同变更的具体分类和应对措施,从而将工程变更引起的损失在其可控制情况下,降低到最小。第二章 工程变更的理论分析2.1工程变更的概述2.1.1工程变更范围和变更权1变更的范围除专用合同条款另有约定外,在履行合同中发生以下情形之一,应按照本条规定进行变更。(1)取消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但被取消的工作不能转由发包人或其他人实施;(2)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质量或其他特性;(3)改变合同工程的基线、标高、位置或尺寸;(4)改变合同中任何一项工作的施工时间或改变已批准的施工工艺或顺序;(5)为完成工程需要追加的额外工作。2变更权在履行合同过程中,经发包人同意,监理人可按第15.3款约定的变更程序向承包人作出变更指示,承包人应遵照执行。没有监理人的变更指示,承包人不得擅自变更。2.1.2产生工程变更的原因1设计原因设计原因造成的设计变更也是多种多样,主要有: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设计遗漏、计算及绘图错误,各专业配合失误。其中,前两项属严重或较严重的设计质量问题。近年来,随着各设计院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的推广,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不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问题明显减少。问题多为设计遗漏、计算及绘图错误、各专业配合失误等设计错误。2发包人原因一般的项目建设周期都比较长,在施工过程中,发包人的意愿和观点难免会发生一些变化,其要求也发生了变化。有些要求是符合实际的,有些要求不符合实际,有些则属于改不改都可以。但一般情况下承包人多服从于发包人,而做出变更。一般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发包人方指示加速施工。发包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可能会指示承包人加速施工以提前竣工,对于提前竣工一般签订另外的协议,对进行承包人奖励。(2)发包人方要求改变工作范围。发包人出于对功能及美观的新要求,指示变更。这在我国的工程中很普遍的,例如改变门窗的位置,更换装修材料等。发包人要求的变更绝大多数属于这种情况。(3)发包人方要求工程质量的等级提高。(4)发包人方的失误。发包人方的失误也包括了监理人的失误,发包人方的失误有很多种,比如对已检验部位的重新开孔,却又发现不是承包人责任。发包人供应材料影响施工进度或导致材料代换等。3承包人原因(1)承包人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承包人对图纸理解不够;施工顺序不合理;由于施工能力等原因而造成施工方式的改变。对于第一种情况,在尚未施工前做出的变更是对原设计进行解释。对于第二及第三种情况,如已经施工既成事实,且返工比较困难,常需要对原设计进行改动。(2)承包人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并经发包人认可的工程变更。4客观原因(1)相异的现场条件。由于实际的现场条件不同于招标书描述的条件或合同谈判、签订时的现场条件,因此为了使工程顺利进行,可能要求承包人增加一些必要的工作来实现合同规定的条件,增加的工作必须通过变更令的形式实施。对这种相异的现场条件以指令的形式进行调整时,调整的活动被认为是工程变更。我国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99-021)第43款提到的文物,地下障碍物等,属于现场条件的变异。图2.1 产生工程变更的原因Fig 2.1 The causes of variation(2)施工技术规范标准的变化。由于技术标准的改变和施工、设计法规的改变所引起的设计和施工修改。造成工程变更的原因种类很多基本上都可以归结到这四类中,研究诱发工程变更的因素,有助于确定建设工程项目过程中的权利责任问题,对合理确定工程变更价款并进行有效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现通过下表展现不同项目参与方可能诱发的工程变更,从而找到不同参与主体诱发工程变更的原因所在。如上图2.1所示。2.1.3变更处理的原则1工程优先的原则工程建设项目的核心是工程,所有参加各方必须以工程为基本出发点。尽管在工程进行过程中,参与各方会有利益冲突,但解决问题的出发点只有一个,就是看是否对工程有利,即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保证工期和降低成本。2技术方案与质量优先原则不容置疑,工程建设是百年大计。因此,对于工程的各种变更,质量第一的原则是不可改变的,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允许有损工程质量的做法,以换取工期的缩短、成本的降低或其他利益。在这个前提下,技术方案必然是优先的。当然,在多种可行的技术方案下,可以考虑其他目标的实现。3发包人优先原则工程的所有者是发包人,工程建设的资金提供方是发包人,工程完工后的使用者也是发包人(或发包人的代理人),因此,发包人对工程的要求是要被优先考虑的,各阶段工作都要以发包人要求优先为原则。当然,发包人要向承包人提供变更的费用,补偿承包人的损失。4合同约定原则按合同约定办事,是合同双方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对于变更的处理方法若已经在合同中加以阐明,当变更发生时,按照合同事先约定的程序、方案与办法进行相关的调整。5以工程常规背景为原则在实际工程中,工程背景指一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所具有的工程理论与实践基础。常规的工程背景是工程技术人员对于工程所选择的一般惯例和常规做法。比如在某工程中,由于设计师的疏忽,在图纸中形成某房间既无窗户又无门。此时按照工程的一般背景,无窗无门的房间是不存在的,承包人不应按此图纸施工,而影响发包人指明问题并等待改正。如果承包人简单的按图施工,日后该部分重新改正的责任应由承包人负责。6适当补偿原则工程变更通常会导致承包人的成本支出增加、工期延长、利润减少等不利的后果,因此,对于非承包人原因引起的工程变更,发包人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考虑补偿承包人的损失。2.2工程变更对工程产生的影响研究本节主要论述工程变更对项目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对项目造成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的增加和工期的延长。变更的间接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率下降或效率损失所引起的人工费增加。由于变更引起的效率损失经常是变更索赔的主要原因,因此本节论述了影响成本的表现形式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变更同生产率的相互关系。本节的写作思路如图2.1所示。图2.1工程变更对工程产生的影响研究示意图Fig.2.1 The impact of the project variation on the project2.2.1工程变更对工期的影响工期延误是指由于某些原因造成合同中某些工作的实际进度迟后于预定的“基线进度计划”,甚至导致竣工日期迟后于合同所规定的里程碑日期。工期延误分为:可原谅延误(Excusable Delay)和不可原谅延误(No-excusable Delay)。可原谅延误又分为:可原谅可补偿的延误;允许工期和变更费用的补偿;可原谅不可补偿的延误:允许工期补偿但不给变更费用补偿。工程变更所引起的延误属于可原谅可补偿的延误,补偿的范围包括变更令直接引起的延误和变更令对未变更工程引起的延误。补偿的内容包括延长工期和增加工期延长所发生的间接费。美国建筑师学会制定的施工合同通用条件AIA-A201规定:建筑师书面指令的工程变更或推定的变更指令,承包商可以获得工期延长及额外费用的补偿15。大多数工程承包合同赋予业主在合同范围内进行工程变更的权力,因此变更有可能是在业主的指令或推定下发生,承包商在实施这些变更工程时有权获得工期和费用的补偿。工程变更会由于以下的三个原因引起工期延误:第一,由于新增工程任务需要承包商增加额外工作时间来完成变更工程,从而使得计划工期延长;第二,没有及时发布变更令造成,当承包商提交了工程变更申请单后,由于业主未能及时审核和确认工程变更,阻碍了承包商及时实施变更和影响其它未变更工程的施工进度,导致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第三,工程变更引起的干扰使得承包商加班或加时工作、增加工人疲劳、打断施工节奏等,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完成相同的任务量需增加工作时间。建筑业中公开的观点是:承认工程变更可以导致对合同履行的工期和成本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变更对工期的影响包括直接影响和连锁反应影响其它未变更工程和整个项目,承包商有权获得直接工期延误和影响顺序的延误成本补偿。为了计算变更对工期影响的补偿,业主要求承包商提供变更对工期产生负面影响的事实证据;而且大多数合同变更条款的补偿仅限于对变更工程的工期和费用,对未变更工程的影响补偿需要其它合同条文的引用、论证,因此要求承包商提供变更对工期影响的证据是必须的,特别是证明对未变更工程的工期影响。延误影响图是描述工程变更对项目进度计划影响的非常有用的表达工具。2.2.2工程变更对间接成本的影响间接影响成本是由工程变更的间接影响引起,对项目的投资和进度目标具有很大的破坏性。间接影响成本的最终表现形式为效率下降所引起的人工费增加。由于变更引起的间接影响成本范围比较难以定义和定量化计算,因此间接影响成本的价格补偿争议成为变更索赔的主要原因。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变更引起的间接影响成本可表现为如下三类形式。1加速施工加速施工是为了弥补变更等原因引起的工期延误,业主要求承包商加快工程施工的指令,承包商为了实施业主意图而采取的增加额外人力或物力的活动,加速施工指令本身也可理解为工程变更,加速施工的成本由业主承担:同时加速施工也可能是工程变更的结果之一,是导致效率下降的间接原因,因此业主应谨慎发布加速指令。如果没有具体的书面加速指令,加速施工可被认为是推定性加速施工。推定性加速施工被承包商理解为业主要求弥补以前可原谅延误造成的影响。推定性变更成立的条件如下:延误是可原谅的,承包商有权获得工期补偿;业主通过一些言语、暗示要求承包商在规定的工期内完工;承包商由于执行业主的加速变更指令增加了成本。2变更干扰工作节奏打断、熟练技术中断和工人士气低落等被统称为变更干扰,这种干扰的直接后果是导致工作效率下降。一旦发生工程变更,承包商可能改变原有的施工方法、施工顺序、新增工程、加速施工或变更返工等,从而引起承包商增加新的未熟练劳动力或中断正施工的任务或增加工作时间与班次,增加工作面的拥挤程度和进行资源的重新调配等,不但改变承包商正常的施工节奏,而且干扰现场工作情绪,发生窝工和怠工现象,导致工人士气低落、消极;而且还会干扰未变更工程的正常施工。其中施工节奏打断主要是由于业主没有及时确认变更令、承包商没有及时执行变更令或变更返工造成;熟练技术中断是由于工程变更打断正常的施工节奏或新增工程需要工人重新熟悉施工工艺和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或新增未熟练工人所造成。变更干扰的直接后果是工作环境的恶化,这种恶化表现在变更工程本身的实施环境和未变更工程的实施环境。3生产率下降或效率损失生产效率下降是间接影响成本最主要的和最终的表现形式。在工程变更管理中,补偿的间接影响成本也主要针对效率损失的补偿。工程变更发生后,合同状态发生改变,原合同条件下预测和估计的生产效率己不可能适应改变了的施工条件,因此生产效率必然下降(大多数变更情况下发生)。生产效率下降不但是间接影响成本的主要体现形式也是加速施工和变更干扰的结果。2.2.3工程变更对直接成本的影响工程变更发生的结果是承包商增加或减少合同范围内工程任务或增加合同范围外的工程任务。由于合同范围内与合同范围外的新增工程在计算上有本质的差别,因此在变更价格的具体计算可根据工程变更的最终结果表现形式分为:按原合同规定的费率和价格计算和原合同没有费率和价格的变更计算。变更工程具体的计算过程可按如图2.2所示的结构进行。工程变更价格计算按合同价格或费率计算重新协商价格和费率合同内任务的变更类似合同任务的变更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变更数量和款项超过规定界限的变更套合同价格或费率套近似价格或费率单价分析,重新计算图2.2 工程变更价格计算过程分析Fig.2.2 Calculation process of variation of project1按原合同规定的费率和价格计算的变更工程(1)可完全按原费率和价格计算的工程。这些变更工程是指施工图上任务、技术规范规定的任务或工程量清单中的任务,更一般表现为工程量的增加。此类变更工程所占的比重较大,变更处理相对简单,变更之前业主和承包商容易对变更价格计算达成一致意见,不会引起工程索赔的发生。所以在变更管理中,一定要根据变更的性质准确对工程变更进行分类,属于合同范围内的工程,主要坚持按合同中的费率和单价计算,并在变更实施前按照合同或投标书确定变更费率,保证变更工程的有效实施,控制工程变更总费用。变更工程的价格按投标书的单价计算如下:变更价格=投标单价变更子项实际的工程量;按投标书相应单价计算变更价格时,业主须考虑如下4个影响价格的因素:1)变更工程的性质和数量;2)变更工程规模是否影响到临时设施搭设等涉及到开办费大小的问题;3)发布变更令的时间;4)变更工程的位置与原合同工程的差异程度。(2)原合同内没有合适的费率和单价适用,但可近似套用的变更工程。根据变更性质结合变更实施的具体情况,参考投标单价采用数量插入法或按比例分配确定新单价,或本着公平合理原则按计日工计算。2原合同没有相关费率和价格的变更工程此类工程变更指工程性质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工程或工程变更的工程量和款项超过合同规定的界限。业主需要对此类变更进行重新估价并考虑对工期的影响。承包商在计算此类变更时通常采用实际费用法,把应该由承包商承担的风险全部推给业主承担。因此工程师应从全面的角度来考虑工程,既要保证对承包商的合理补偿以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又要兼顾业主的利益,对由承包商自己责任引起的变更费用应予以拒绝。业主只能承担变更的正常风险,业主可采用合理价值法进行计算。根据投标书、工程变更的具体内容和形式确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生产效率,在此基础上确定人工费、材料费和设备使用费,并在三项费用的基础上取一个现场管理费和总部管理费。采用合理价值法确定变更价格时,由于现场管理费和总部管理费对变更价格的影响很大,而且是引起变更争议的主要原因,因此现场管理费和总部管理费的计算关键。费率可采用投标时承包商的报价费率,也可以根据具体的工程项目进行取费(可选择上节所述的计算方法计算),或者在合同附件中特别增加基于变更工程净成本基础上的可补偿间接费、利润的百分比协议,并且规定适用于任何工程变更项目,协议可按如下制定:“经合同甲乙双方协商,总包和业主同意在净成本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百分比补偿间接费和利润:总包自己完成的变更工程和分包完成的变更工程,总包商承诺分包商增加的间接费和利润百分比不超过上述百分比。”在此,业主和承包商允许分包商对变更工程增加间接费和利润,这是一种合理的规定。因此在分包合同谈判时,总包应及时让分包商知道总包合同的相关变更工程计算间接费和利润的限制条件。3变更价格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第一,业主在审核变更工程的间接费和利润时应特别注意:由于工程变更价格可能会增加或减少,因此只有确定净变更成本后才能计算间接费和利润。第二,对变更规模小、施工分散、采用特殊施工措施和不宜规范计算的工程变更,因为工程师为了收集现场施工资料、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必须需要一个时间过程,而变更又需要立即实施,所以就会在变更价格确定之前进行工程变更。这不符合工程变更管理的原则,为避免业主与承包商的分歧,宜用计日工的计算方法。第三章 工程变更的风险因素识别3.1风险识别方法目前常用的对项目风险进行预测和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专家调查法、风险结构分解法、起初风险清单法、故障树分析法、流程图法、核对表法、情景分析法等。1专家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主要包括专家个人常识经验判断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等多余种方法。在这种风险方法中,专家们利用各自专业方面的理论与丰富的实践经验,找出各种潜在的风险并对其后果做出分析与估计。其中德尔菲法与头脑风暴法是用途较广、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方法。(1)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以群体专家组成专家小组,利用专家的创造性思维,集思广益,获取未来信息的直观预测和识别方法。头脑风暴法的做法是:在专家们对工程相关信息已十分熟悉的情况下,通过专家会议的方式,进行风险因素罗列。(2)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一种反馈匿名函询法。德尔菲法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末,最初由美国兰德公司首先使用。其做法是在对所要预测的问题征得专家意见之后,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到得到稳定的意见。2风险结构分解法风险结构分解法(Risk Breakdown Structure)是指通过对风险因素按主因素、子因素逐层分解,以达到对风险因素细化的效果。3起初风险清单法起初风险清单法是指有关人员利用他们所掌握的丰富知识设计而成的初始清单表尽可能的列举项目所有的风险类别按照系统化、规范化的要求去识别风险。4故障树分析法在可靠性工程中常常利用故障树进行系统的风险分析。此法不仅能识别出导致故障发生的风险因素,还能计算出风险事发生的概率。故障树是由结点与连接结点的线组成。结点表示事件,而连线表示事件之间的关系。故障树分析是从结果出发,通过演绎推理查找有原因的过程。在风险识别中,故障树分析不但能够查明项目的奉行因素,求出风险故障发生的概率,还能提出各种控制风险因素的方案。既可做定性分析,也可做定量分析。故障树分析一般用于技术性强、较为复杂的项目。对于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高。5流程图法流程图法是指将项目进行过程按顺序排成流程图,然后对每一阶段、每一环节,逐段进行调查分析,从中发现潜在的风险,挖掘产生风险的根源,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其对整个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6核对表法风险识别实际就是关于将来风险事件的设想,是一种预测。如把经历的风险事件及其来源罗列出来,写成一张核对表,那么项目管理人员看了就容易开阔思路,容易想到本项目会有哪些潜在的风险。7情景分析法情景分析法是指通过利用数字、图表、曲线等,对企业未来的状态进行描绘,从而识别引起风险的关键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的风险识别方法。情景分析法研究的重点是:当引发风险的条件和因素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什么样的风险,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等。情景分析法既注意描述未来的状态,又注重描述未来某种情况发展变化的过程。目前风险识别方法己有数百种,对常用的几种识别方法进行总结,如表3.1所示。表3.1 风险识别方法对比分析表Table3.1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method of risk identification风险识别方法优点缺陷适用性起初风险清单法风险罗列全面,具体直观专业性强适合项目前期的投资分析阶段和施工阶段工程项目的风险分析图解法故障树分析法逻辑性强,由因及果、由表及里操作复杂,数据要求高一般用于技术性强、较为复杂的项目流程图法形象具体,逻辑性强操作复杂,需要经验挖掘产生风险的根源,分析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及其对整个企业造成的不利影响风险结构分解法使用简单易行操作复杂,需要经验需要逐层分解,细化风险因素的项目核对表法按照以前经验总结,参考对照核对表,节省时间和成本需要收集大量相关资料,增加了风险管理成本预测将来风险事件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避免专家意见影响,集思广益,预测全面定性的方法,主观性性强借助于有关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判断来对企业的潜在风险加以估计和分析头脑风暴法集思广益,预测结果准确而全面定性的方法,主观性强利用专家的创造性思维,集思广益,获取未来信息的直观预测情景分析法通过形象手段模拟现实情况,便于发现问题操作过程复杂旨在描述当引发风险的条件和因素发生变化时,会产生什么样的风险,导致什么样的后果资料来源:根据资料自行编制以上对比分析可以得出,风险识别方法的提出都是伴随具体问题的出现和需要而产生的,有其自身的特性,相应的也有其自身的适应性和独特解决问题的方式。为了对工程项目实施中的风险因素做到全面深刻的认识,从而为风险管理者提供决策依照,在实际应用中,可按照特定的风险环境选择适用相应的风险识别方法,取长补短。3.2工程变更的生成因素分析由于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周期较长,涉及了诸如经济、政策、法规、法律制度等多方面,受自然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很大,导致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与设计和招投标时不同,从而发生变更。本文将分析引起工程变更的主要原因,并将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了划分。本文将工程变更的影响因素归结为以下9种。1主体行为因素项目主体行为是引起的工程变更的主要因素之一。主体行为因素是指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发包方、承包方、监理方、设计方、分包方以及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对工程建设项目的一系列的变更行为,是工程变更最常见的生成因素。其中,发包方和承包方的主体行为对工程变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第三方(诸如监理人、设计方等)的主体行为也会造成工程的变更。工程项目主体组织内部的原因项目组织的资源限制和管理水平也是造成项目变更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然,主体行为的变更既可以是积极的、合理的,也可以是恶意的、不合理的,甚至是恶意变更。积极的、合理的工程变更可以节省工程造价,节约工期。而消极的、不合理的变更,往往会带来许多不应有的问题。因此,工程项目主体行为作为一种组织行为,对工程项目变更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是工程变更控制的重点与难点。2个体行为因素所谓个体行为因素,就是指工程项目进行中人的因素。人是诸多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同时也是工程项目进行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工程建设参建各方的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影响工程变更个体行为因素的两大核心要素。如承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沪科版八上《角平分线》
- 空间结构抗冲击性能-洞察及研究
- 2025年供氧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需科目考试试题与答案
- 2025年高考时事政治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年高级维修电工职业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商业谈判模拟试题及答案
- 上海申通岗位管理办法
- 中心城区规划管理办法
- 街道网格中心管理办法
- 80年血火淬炼此刻亮剑正当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对初中生的启示-2025-2026学年初中主题班会
- 2025-2026学年西师大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227)
- 全球热泵产业发展报告2025
- 辅警考试真题(含答案)
- 商业地产项目数字化运营与客户体验提升策略研究报告
- 2025新疆天泽和达水务科技有限公司部分岗位社会招聘28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国内旅游收入影响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 巧堆肥劳动课件
- T/CNFAGS 16-2024绿色甲醇分级标准(试行)
- 中国旅游地理(第四版)中职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统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