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专题 考试时间:45分钟 姓名:_班级:_考号:_ 1 、单项选择题 人口净迁入是指迁入人口数大于迁出人口数的情况;反之,为人口 净迁出。读下表,完成下列2题。 2015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统计(单位:万人) 城市年初人口 年净迁入人口年末人口 251.9526.9 214.2125.21 250.8525.90 18-2.2115.97 1.该年四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B. C.D. 2.关于城市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正确的是( ) A.必然导致人口老龄化严重 B.有利于该城市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必然加剧该城市住房紧张 D.可以缓解该城市用地紧张的状况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发表2010年世界人口状况报告,预测印度的 人口在2050年将增至16.14亿,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据此下列2 题。 3.右图表示印度人口增长转变的四个时期,其先后顺序应 为( ) A.B. C.D. 4.印度现在人门结构比中国年轻很多,有专家认为,必须迫切管理 这项宝贵“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印度和中国老龄化现象一样严重 印度将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速 印度应尽快控制人口数量 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得益于自然资源 A. B. C. D. 下面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 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2题。 5.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6.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 ) 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医疗卫生水平较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A. B. C. D. 7.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表1 国家 2000-2010年 人口年平均 增长率(%) 2009年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2010年014岁 人口比重(%) 2009年出生时 预期寿命(岁) 男性女性 中国0.614319.57275 印度1.438930.66366 法国0.711818.47885 美国0.93420.17681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下图为广州市不同年份常住人口数量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2题。 8.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 B.2001年前城市人口增加主要源于当地农村人口的转化 C.2001年后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加快 D.广州未来的城市化速度将不断加快 9.近年来引起广州城市化水平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国家户籍政策的调整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乡村基础设施的完善D.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世界六大洲(除南极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的变化如下图所 示。读图完成下列2题。 10.a是( ) A.非洲 B.亚洲 C.南美洲 D.大洋洲 11.e大洲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 A.人口增长过快,人均资源不足 B.人口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足 C.人口素质低,缺乏环保意识 D.犯罪率较高,社会问题严重 2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 12.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美国地理 学家W齐林斯基1971年把人口迁移与现代化联系起来,阐述了人口 迁移转折的理论,即随着现代化发展,人口迁移可分为三种类型: 开拓式人口迁移(与土地扩张相伴的人口迁移).城乡间人口迁移和 城市间的人口迁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代化不同阶段人口迁移模式图(下图)。 材料二 我国有学者用数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省市间城乡人口迁移的 规律,得出下列经验公式: ,式中 代表省外移民的响应率, 代表迁入城镇登记就业率, 代表迁入城镇第三产业产值。 (1)材料一中曲线分别代表_人口迁移. _人口 迁移和_人口迁移,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是 _人口迁移。 (2)根据材料二中的公式,迁入城镇第三产业产值与省外移民的 响应率呈 _。外来民工最有可能在下列哪些产业部门找到工 作?( ) 餐饮业 纺织业 IT业 外贸业 A. B. C. D. (3)简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 其原因。 13.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 出不同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 1800年1850年1890年1920年 美国21396265 英国4123551 材料二 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具有自身的特点(见下 图)。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3.9%。从城市规 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 (1)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各有哪些比较优势?其历史原 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并指 出这种城市化特点可能导致的城市化问题。 0.2016衡水万卷作业周测八答案解析 1 、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城市自然增长的人口=年末人口 年净迁入人口 年初人口,据此计算出城市2010年自然增长的人口分别为 万.0.0.05万.0.18万;再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的人口年初人 口,计算出城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为 .0. . ,故选A项。 2. 【答案】D 【解析】城市净迁入人口为 万,迁出人口数大于迁入人口数,总人口数量减少。题干中没有城市 人口年龄构成方面的信息,A项不能确定;劳动力数量的减少,不利于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口数量减少,会减轻住房紧张的压力,缓解城 市用地紧张的状况。 3. 【答案】B 【解析】人口增长的转变过程为早期的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 长率向死亡率逐步下降的“高低高”类型转变;而后出生率下降, 出现“三低”类型。 4. 【答案】B 【解析】目前,印度的年龄结构比中国年轻很多,说明目前印度人 口老龄化现象没有中国严重;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年轻,意味着该国的劳 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抚养 负担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但一段时期后,这些年 轻的人口将会进入老年,社会压力将增大,因此印度需要妥善管理,实 行正确的人口措施;印度近几年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廉价的劳 动力,而不是依靠自然资源。 5. 【答案】B 【解析】读左图可知,乙国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生率.较高死亡率, 与右图中的阶段对应;甲国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高死亡率; 丙国人口增长特点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丁国人口增长特点为高出 生率.高死亡率。故选B项。 6. 【答案】C 【解析】丙国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在 左右,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现代型,人口受教育程度高,医疗卫生水平 高,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7. 【答案】 D 【解析】 本题以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为切入点,考查考生从 表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思路点拨】 由表可知,2009年人口密度印度大于中国,A选项 错误;2009年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中国低于美国,B选项错误; 2010年中国O14岁人口比重与美国最接近,C选项错误;20年人口 年均增长率中国最低,人口增长速度最慢,故D选项正确。 8. 【答案】 C 【解析】读图可知,广州市的城市人口逐年增加,而农村人口在15年 数量变化不大,2001年略微增加,之后迅速减少,故A项错误;受我 国人口政策影响,在2001年之前,大量人口涌向珠江三角洲等东南 沿海地区,造成广州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故B项错误;2001年以 后,该地区农村人口迅速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当地城市化速度加快, 农村人口向城市移动速度加快,故C项正确;2007年,广州市农村人 口数量比原来少得多,其城市化速度将变慢,故D项错误。 9. 【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年来广州市城市人口比重呈上升趋 势,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而乡村基础设 施的完善可能会导致逆城市化现象的产生。 10. 【答案】A 11. 【答案】B 【解析】由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可以看出,人口比例最 大和最小的大洲分别是c和f,c为亚洲,f为大洋洲。由1970年至 2000年六大洲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变化情况可以推知a.b两大洲 人口增长较快,a洲人口增长最快,故a为非洲,b为南美洲;d.e两 洲人口增长缓慢,e洲人口负增长明显,故e为欧洲,d为北美洲。 2 、非选择题 12.【答案】(1)城市间 城乡间 开拓式 城乡间 (2)正相关 A (3)流出省区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流入省区主要是东部沿海 区。原因: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第(1)题,与土地扩张有关的人口迁移应是人类社会早 期的迁移;城乡间人口迁移应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人口迁移:城市间 人口迁移应是城市化后期的人口迁移。第(2)题,外来民工技术. 知识水平低,应主要流向劳动力需求多的产业。第(3)题,中国 人口跨省流动的流出省区主要为中西部省区,流入省区主要是东部 沿海各省区,这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 13.【答案】 (1)优势: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高于美国,美国城镇人口增 长速度比英国快。原因:英国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19世纪中期率 先完成工业革命,城市人口迅速增加。美国19世纪中后期奴隶制度 的废除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水平大幅 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现场管理协议书范本
- 汽车合同协议书标准合同
- 涉外epc项目合同范本
- 江苏蒸饭机采购合同范本
- 胡萝卜清洗加工合同范本
- 花卉市场经营协议合同书
- 高校招生代理协议书模板
- 生产加工提成合同协议书
- 瑜伽团体课程服务协议书
- 村委车位合同协议书范本
- 高中英语说课模板公开课一等奖市赛课获奖课件
- 妇产科手术分级目录
- 2017版银皮书(中英文完整版)FIDIC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项目合同条件
- MT/T 467-1996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
- GB/T 23776-2018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 GB/T 15972.4-1998光纤总规范第4部分:传输特性和光学特性试验方法
- 讲课儿童肺功能详解课件
- 沙迪克操作手册
- 不宜流通人民币硬币宣贯材料课件
- 小学升初中入学测试宁外入学试卷2
- 协和精神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