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大观园景区规划对其他景点的启示-毕业论文_第1页
丹江大观园景区规划对其他景点的启示-毕业论文_第2页
丹江大观园景区规划对其他景点的启示-毕业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丹江大观园景区规划对其他景点的启示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闲暇时间用来旅游的人增加,同时对旅游景点的规划水平也有了一定的要求。淅川大观园景区在景点规划中依托现有资源,重点突出特色文化,招商引资,激活旅游市场,成功打造出了丹江大观园精品景区。在成功打造精品景区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污染了渠首的水质,没能合理的规划土地。本文就丹江大观园景区规划中的优点及所存在的问题做一简单的研究分析,总结出景区规划中可以借鉴的地方和应注意的问题。关键词:丹江大观园;旅游规划;问题对策0引言 丹江大观园位于丹江东岸、南水北调中线渠首河南淅川境内,是河南福森为推进淅川旅游事业的快速发展,按照“以药为主,多业并举”的战略规划,借助南水北调历史机遇而投资建设的集“观赏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养生性”为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园区占地面积10.8平方公里,是丹江库区自然景观最为丰富的区域。是古代楚国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由西向东依次为情人岛、凤凰岛、龟岛、鹿岛及鹤岛,五岛依山傍水,组成了一个半环状的天然港湾。景区内有河南省最大的小辣椒生产基地,建有全国最大的辣椒交易市场香花辣椒城,独具特色的九重世界辣椒观光园,世界植物大观园渠首万亩生态园。渠首岸边有美丽的汤山、禹山和杏山。汤山之上的成汤寺、云迹寺古迹斑驳;禹山之巅的夏王宫香烟缭绕;秦楚大战、宋金大战古战场依稀可闻金戈铁马之声;杏山上楚长城、练马场和藏兵洞让人顿生探奇思古之悠情。历代达官墨客,诸如寇准、范仲淹、韩愈、欧阳修等曾驻足于此,留下了千古绝唱。1 旅游景区规划的概念和意义旅游规划是为了促进和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旅游相关要素进行全面系统谋划的一种新兴的,多学科融合的应用型技术。其主导思想是为了解决或预防旅游业发展中出现不利于旅游业发展的问题,促进旅游业向合理的方向发展,并与其它相关产业和谐共生,达到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文化旅游资源,公共投资,技术与人力资源,信息与宣传设施,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旅游产业要素及相关社会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12 丹江大观园旅游规划的理念2.1 规划理念丹江大观园位于亚洲第一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受到了水库天然资源巨大的影响力,在保护丹江水质的前提下,立足于当地的山水景观,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特别突出了“药文化、水文化、楚文化、佛文化、商文化”五大文化的特色,实现自然与人文的统一,将景区打造成了一个集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名胜地。2.1.1 药文化丹江湖周边的青山是八百里伏牛山的延伸地带,气候温和,中草药资源丰富,号称天然药库。丹江大观园在天然草药的基础上建成了近万亩的中草药基地,种植了品种丰富的中草药植物,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作药用,同时这些植物又保护水土资源。在中草药基地上还筹建了药王殿、李时珍像等建筑雕塑,以展示历代中医药名人的事迹,形成了全国少有的中药文化荟萃之地。2.1.2 水文化 丹江水库的湖面有800多平方公里,号称亚洲第一库,库区水质优良,因此也成为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地,同时建造了飞江索桥、沿江走廊、人工瀑布、垂钓园,各种游艇,水上飞机、丹江鱼宴等多姿多彩的水上世界。2.1.3 楚文化丹江大观园所在的库区是楚国时期的都城丹阳,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园区为了向游客展示楚国的文化风貌,丹江苑筹建了楚风楼、丹阳楼及相关文化景点,使游客在回归自然的同时,也充分感受到了文化旅游的独特风味与乐趣。2.1.4 佛文化中原古刹香严寺毗邻丹江水库,是中原四大名寺之一,香严寺的上寺依然存在,丹江苑承担起了下寺原貌的复原工作,修建下寺艺术馆及亚洲第二大的中原盛世观音,分为三个部分:观音主题、观音广场、观音禅院。观音主题部分造型独特,采用现代声光电综合技术,升降自如。开光时,观音像伴随着音乐喷泉冉冉升起,诠释了神秘的佛家文化。2.1.5 商文化 范蠡,一代商圣,可称作市场经济的鼻祖。在楚国位居宰相后,急流勇退,弃官从商,成为了一代儒商,富可敌国。他提出的“经商十八则”及相关经商哲学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为诸多商家学者所称赞与研究。丹江苑筹建的范蠡阁及相关建筑在向游客提供文化观光的同时,传播了商圣范蠡的经商风范。2. 2 景区规划的主要景点在丹江大观园的景区规划中,为了打造出“内陆看海到丹江”的品牌,做大“水”文章,投资了2.6亿元,购置80余艘游船,形成了日接待5万人的水上客运能力,高标准开发大观苑景区,建成了沿江长廊、范蠡阁、望江亭、吊桥等融自然人文为一体的精品景点,同时建有丹江小三峡、丹江明珠、宋岗旅游区等景点。围绕打造“渠首”品牌,投资1亿元高标准建设渠首主题公园,并积极申报南水北调博物馆项目,与雄伟壮观的渠首建筑形成景观互补。围绕打造“中原休闲之都”品牌,投资5000万元强力开发仓房佛文化生态旅游休闲区,实施香严寺修复工程,建成峡谷精品坐禅谷,佛境苑、静山园、静水园、静心园等正在实现由规划图纸到实景的嬗变。2.2.1 丹阳楼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以“水”为媒扩大影响,体现淅川人民在调水过程中的奉献精神,激起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铭记丹江情”的感恩之情。楼内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主调,着重体现博大精深的水文化和淅川地区的历史文化,记录着淅川人民历史以来6次大移民的情景。2.2.2 楚风楼以楚国时期深棕和朱红色为主调,内部的楚风图案,以楚风楚韵为主线,设立楚文化歌舞台,为广大游人进行楚风楚舞、楚国服饰及音乐的现场表演,充分展现楚国时期的民风民俗和博大精深的始楚文化。2.2.3 鸳鸯亭站在鸳鸯亭上我们的视野也会非常的开阔,我们可以看到丹江小三峡,分别是雁口峡,太白峡和云岭峡 。隔江相望可以看见情人岛,同时在鸳鸯亭前方开阔的水域是我们的水上娱乐城,建成水上游泳池、水上吉尼斯象棋盘、水上观鱼、丹江漂流及沙滩等娱乐项目。2.2.4 奇石好汉林奇石好汉林,总占地面积6800平方米,主要有太湖石组建而成,花草树木点缀其中,为丰富景区内容,在沿途还有很多精美的雕像,它们是十二生肖的雕像,是采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惟妙惟肖,形态逼真,底座上刻有相对应属相的性格特征。2.2.5 范蠡阁充分体现范蠡弃官从商、带动当地商业繁荣的业绩,呈现诚信经商、富行其德的悠久商文化。阁外广场矗立着范蠡、西施塑像,楼内装修以商圣范蠡为主线,结合美女西施以及发生在他们之间的有关故事、大事件等,采用声、光、电为一体的现代化手段,充分展示范蠡情投意合去越国、沉鱼落雁西施貌、卧薪尝胆夫差亡、急流勇退去经商,痴情夫妻葬涡泱及商圣范蠡三徙弃政经商成名于天下的事迹。2.2.6 中原盛世观音中原盛世观音的底座是莲花造型,共有108朵莲花瓣组成,可以自由升降,每天定时显圣。中原盛世观音像雕塑群主要由“三面观音像”、“莲花宝座”、“观音三十二化身”、“四方佛四力士及生肖喷泉”五部分组成。中间火炬状雕塑共有三部分组成,高度36米,上面部分为莲花宝座,共分三层,按阶梯状分布。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显视出护卫佛法、造福苍生的大无畏气概。3 丹江大观园旅游规划的优点3.1 机遇是旅游业发展动能“美丽丹江一线牵,北京淅川心相连”。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使淅川一夜间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历史的机缘再次使楚国故都这片神奇的土地散发出迷人的清香。面对旅游业发展的难得历史机遇,淅川县委书记袁耀生、县长马良泉满怀激情地说:“发展旅游产业是实现水源地水质保护、产业结构调整、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我们力争通过3至5年努力,将淅川打造成山川秀美、环境宜人的生态经济发展区和生态文明服务区。”2 淅川县为将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经济发展优势,该县累计投资350万元,确立了“以丹江口水库为中心,以渠首为龙头,以丹江小三峡、丹江大观苑、香严寺、坐禅谷、荆紫关等为支撑”的旅游开发思路,将景区发展合理划分为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先进行整体规划,再逐一开发,开发一个,带动一片。3.2 旅游文化内涵建设促进旅游可持续发展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景区内部和外部的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 3.2.1 保护水源,突出水文化苑区占地总面积10.8平方公里,是丹江库区周边自然景观最丰富的区域,是古代楚国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历史文化底蕴丰厚。由西向东依次为情人岛、凤凰岛、龟岛、鹿岛及鹤岛,五岛依山傍水,组成了一个半环状的天然港湾。在保护丹江水质的前提下,立足于当地的山水资源,依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体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融,建成集“生态观光、文化旅游、水上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大观苑。3.2.2 建设药用植物观光园,突出药文化苑区在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设计院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征集诸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多次补充、完善,丰富苑区内容,统一按5A级景区标准规划,计划总投资2.8亿元。自2005年4月开始,从绿化荒山到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投资1.2亿元,建成了楚文化历史博物馆、商界奇才范蠡博物馆、横亘东西的飞江索桥、气势磅礴的人工飞来瀑、千姿百态的奇石英雄林、形象逼真的生肖廊、惟妙惟肖的报喜鸟林、面目狰狞的四方神兽、凶煞恶极的龙生九子、风景如画的十公里沿江长廊、品种丰富的中药材基地、安逸舒适的休闲度假区等重点工程,配套建设了大型停车场、游客接待中心等,购置了游船等。 在药材基地投资480万元,种植了金银花、连翘、三七、杜仲、厚朴、人参、银杏、牡丹、芍药等各类中药材580多个品种,种植面积达800多亩。通过种植品种丰富的中草药植物,建成全国少有的中药文化荟萃之地。并根据每种药用植物生态和生物学特性,通过规范化种植,综合开发利用,取得了适合于当地自然环境的中药材规范种植科学技术资料,使苑区成为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的中药材规范种植基地实验区和河南省药用植物观光植物园,从而体现浓厚的药文化特色。3.2.3 设立楚文化歌舞台,宣传楚文化借助楚国始都丹阳所在地、楚文化发祥地等,这些丰厚的历史文化,建设了独具文化内涵的建筑。如楚风楼,共投资500万元,建筑面积680平方米。主体三层,飞檐翘角,以楚国时期深棕和朱红色为主调。内部采用楚风图案,以楚风楚韵为主线,设立楚文化歌舞台,为广大游人进行楚风楚舞、楚国服饰及音乐的现场表演,充分展现楚国时期的民风民俗和博大精深的始楚文化。 在著名越国宰相范蠡的家乡修建了范蠡博物馆,体现了商圣弃官从商、带动当地商业繁荣的业绩,呈现诚信经商、富行其德的悠久商文化。范蠡阁总投资680万元,建筑面积为888平方米,阁外广场矗立着范蠡、西施塑像,楼内装修以商圣范蠡为主线,通过现代化手段展示范蠡一生的伟大事迹。水库岸边有春秋战国古墓群,发掘的25座楚墓中出土的7000余件珍贵文物记载着楚国的昔日繁荣,其中楚令尹子庚墓中出土的编钟是全国出土编钟中青质最好的一套。被定为国宝的铜禁,府排萧等文物,反映了几千年前这里的悠久历史和文明盛况。3.2.4 以水为媒,宣传水文化借助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以“水”为媒扩大影响,体现淅川人民在调水过程中的奉献精神,激起人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铭记丹江情”的感恩之情。在苑区建立南水北调历史博物馆丹阳楼,总投资1000万元,建筑面积2158平方米,主体五层,总高38.6米,气势宏伟,楼内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主调,着重体现博大精深的水文化和淅川地区的历史文化。情人岛附近计划建设的水晶宫,计划投资800万元,总面积400平方米。整体上突出中国神话水晶宫浪漫特色,水下设潜望镜,游人在水面下可观看水上景物,并配备潜水器具,供游人水下赏景,充分展示丹江水系及各种渔类资源的独特水文化。3.3 精品景区带动旅游业发展立足资源优势,实施精品战略,打造王牌景区,积极向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迈进,是丹江大观园打造旅游精品景区的精彩之笔。在丹江大观园景区规划中,坚持生态为本,文化为魂,精心地建设了环丹江景区群,着力打造精品景区。在水上方面,改造了宋岗码头,建成了水上航空俱乐部,同时为打响“天下第一渠首”这一世界级品牌,在淅川县还建设了渠首主题公园。在文化宣传上,丹江大观园在建设之初,就突出“药文化、水文化、楚文化、佛文化、商文化”五大文化特色,注重做到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完美和谐统一。3.4 多渠道融资 激活旅游市场丹江大观园景区借力南水北调,依托丹江湿地,强力招商引资,开发了丹江大观园精品景区,建成了快捷的景区联网通道、丹江大观园游客服务中心等,使丹江大观园景区成为了融生态观光、科普教育、休闲运动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景区。 强有力的宣传推介,使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投向了丹江这块旅游热土。北京信通投资有限公司拟投资50亿元的丹阳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综合开发项目;福森药业斥资3亿元开发建设丹江大观苑,努力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文化旅游、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中国第一旅游名胜。3 3.5 景区景点规划独具特色 丹江大观园景区景点规划有自己的特色,从进门开始,可以说“处处是景”,游客每走到一个地方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惊喜,说它“一步一景”也是毫不过分的,使游客充分感受到游玩的乐趣。比如丹阳楼,游客在其内部可以观看到景区宣传的五大文化,在外檐眺望又可以看到渠首源头的山水美景,不同的楼层所看到的同一景色也会有不同的感受,而每一层的每一个位置又可以看到不同的山水景观,即“处处是景”。丹江大观园景区的植被也是很值得一提的,进入景区可以看见漫山遍野的绿色,是植被也成为了景区景点的构成要素之一。“山因水而灵,水因山而秀”这一点在丹江大观园景区体现的淋漓尽致,青山和绿水在丹江大观园景区有着最完美的结合。丹江大观园景区主要是生态旅游为主,所以景区的音响也是生态音响,在景区中到处都是镶嵌在石头中或安放于树上的隐形音响,使游客充分享受了音乐,又制造了神秘感,同时保护了景区的环境,可以说是景区规划中的一创举。4 丹江大观园景区规划中的启示4.1 突出景区特色的文化内涵丹江大观园依托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在景区规划中充分利用这些文化底蕴,将景区规划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紧密结合,建造与当地文化相协调的景观,在保证有人充分游玩之后,还能了解当地的文化,这些正符合现代人的旅游思想,不只是单纯的旅游,更要体现文化的厚重。在景区规划坚持生态为本,山水为形,文化为魂,精心建设环丹江景区群,打造出了丹江大观园精品景区。4.2可持续发展理念下的旅游开发保护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如何将丹江湿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实现湿地保护,水源涵养与富民强县的供赢,是淅川县必须解决的问题。为解决淅川县南水北调丹江库区16.2万移民,水库蓄水后大面积消落地闲置的现状,要求建立库区消落地科学的生态建设模式和管理体制,形成环库大规模的牧草芦苇速生林梯次生态观光走廊,努力把库区“遗址”上消落地规划成丹江水库的“后花园”。4.3在景区规划中要合理合法利用土地淅川丹江大观苑是以种植基地立项,实际建成游园性质的项目。在景区内,800平方米办公楼,600平方米职工宿舍楼,800平方米服务中心,1500米南水北调纪念馆,300平方米药王殿,100平方米左右的思源亭,1200米自山门到四神兽广场路,80平方米四神兽广场商品部,160米飞江索桥一座,30平方米伯温亭,沿江走廊,300平方米广场,50平方米三户坊,四套80平方米老别墅,鸳鸯亭,22栋别墅(总面积3500平方米);正在建设的有一座11层宾馆,设计建筑面积23250平方米,悬索二桥一座,三面观音像一座,三座临江观光亭等建筑物。这些建筑面积十分庞大,其中大都是非法占地建筑,虽然建成了精品景区,但一定程度上还是污染了水源。在景区规划中,由于景区占地面积大,出现了大量非法征用土地的情况,破坏了环境。所以在规划建造景区时要合理合法利用土地,保护自然环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5 结束语在景区规划及发展管理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旅游发展观念,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产业发展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和效益型,通过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提升产品附加值,向深度发展。旅游资源开发中的文化内涵开发是差异化竞争的重要手段。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核心是文化创意,在分析地方文化的基础上确定文化的开发方向和主题,并通过旅游产品加以外在体现,其本质在于发掘并升华具有区域特色的旅游资源,然后通过物化、创新,实现更深层次的整合,将文化内涵渗透、表现在旅游产品的各个层面,形成特色品牌,强化旅游吸引力。4参考文献1陆林.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P9)2石康.丹江大观园发展研究N.河南.南阳日报.2007. 3李海洋.淅川旅游开发及发展N北京.中国企业报.2008.4李天元.中国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Grand View Garden Scenic Spot Planning for other Degeneracy Spots of Reference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progress of mankind, gradually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